01
假期去朋友家串門,看到很有趣的一幕。朋友坐在麻將桌前,正在思索出哪張牌,她兒子站在身後“指導”說:“出二條。”
朋友轉身白了一眼兒子,督促道:“你快回房間學習。你媽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得好好學習,替咱們家爭口氣。”說完,朋友把二條打了出去。
小傢伙才讀二年級,口齒伶俐,反駁媽媽:“我爸說,我現在的學習成績比你小時候強多了。”
朋友生氣道:“你就這點出息啊?快進去寫作業。”
說著,朋友把手下的麻將洗得嘩嘩響。小傢伙吐了吐舌頭,轉身去玩遊戲了。
很多父母都是如此,一邊望子成龍一邊自我放棄。用一句很經典的話來形容這類父母,那就是“自己飛不起來,下個蛋要下一代飛”。
“望子成龍”本沒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過上貴族生活。但是,作為父母,自我放棄毀所有。
再多的教育“套路”,遇上父母的自我放棄,都將毀於一旦。
管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玻璃天花板”效應。
“玻璃天花板”效應是一種比喻,指的是設置一種無形的、人為的困難,以阻礙某些有資格的人在組織中上升到一定的級別。
該理論同樣適用於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
父母人生的高度,就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玻璃天花板”。在學校教育日益公平的今天,這個“玻璃天花板”對孩子的未來有重要影響,決定了孩子能走多遠。
所以,父母不放棄進步,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這種教育言傳身教,潤物細無聲,卻持久有效。
02
去年,我曾參加一位朋友孩子的升學宴。
朋友的女兒妍妍在同齡人中的表現一貫優異,從小到大都是班長。用老師的話來說,妍妍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言行舉止大方得體有教養,日常大小事有主見。
高中時,妍妍選擇進國際學校就讀。國際學校固然有其優點,但管理相對寬鬆,這對高中學習來說是明顯的缺點。
家中長輩多有反對,朋友堅決支持,她相信也尊重孩子的選擇。
事實證明,朋友的支持是對的。從高三第一學期末開始,妍妍陸續收到幾所世界名校發來的offer。最終,她選擇了心儀的大學。
在其他高三生努力衝刺的最後幾個月,妍妍輕鬆了許多,開始重拾愛好,全副武裝,整裝待發。
出席升學宴的很多朋友已為人父母,日常生活就是和熊孩子鬥智鬥勇。
深夜裡,因為作業跟孩子“咆哮”,這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所以,大家急於跟朋友取經,像妍妍這麼優秀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朋友笑笑說,她並沒有刻意去培養,是孩子自己成長為現在的模樣。確切地說,她根本沒時間去“培養”孩子。
妍妍出生後,家裡沒人幫她帶孩子,她沒有放棄工作,而是請了保姆幫忙。每逢保姆有事請假,她就不得不把孩子帶到單位,一邊工作,一邊戰戰兢兢地提防孩子突如其來的大哭。
還好,由於朋友工作表現突出,單位裡的領導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不為難她。
03
讀初中時,妍妍選擇住校,朋友“不安分”起來。
她辭去了公職,加入創業大軍,彼時,朋友的愛人工作也很忙。最忙的時候,兩人簡直成了“週末夫妻”。
投入了幾年的心血之後,朋友的公司步入正軌。當初嘲笑她瞎折騰的人,都開始誇她有遠見。
追憶完往事,朋友認真地說:
成立一個公司,就跟又生了一個孩子似的,忙得團團轉。根本談不上花了多少心思去培養妍妍。都是她來跟我報喜,期考又考了第一,比賽又拿了名次。
從朋友那裡,大家尋求經驗未得,心有不甘,紛紛把目光轉向妍妍,追問她,到底她媽媽給她吃了什麼“靈丹妙藥”。
妍妍笑得很甜:
我媽是我的榜樣,也是我的戰友。她跟我分享事業上的收穫,我跟她分享學習上的成績。我媽讓我覺得人生存在一切可能。
在我心中,她是最美最棒的媽媽。無論多忙多累,她都打扮得體,不急不躁。
妍妍說完,朋友調侃道:“我女兒這是給我頒發了一個‘好媽媽’獎章?看樣子,在教育子女這條路上,我算是歪打正著了。”
大家大笑,卻終是明白了其中“秘訣”。
原來,成為“戰友”是親子關係的最高境界。
04
在教兒育女上,望子成龍和自我放棄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越是沒本事、不思進取,總是希望能在孩子身上打個翻身仗。
越是自我放棄的父母,在望子成龍這條路上走得越是艱難,培養出來的多是“會打洞的老鼠”,而非一飛沖天的“龍”。
小時候,我家左鄰是一家四口,夫妻兩人帶著一雙兒女。夫妻二人整日遊手好閒,吃喝玩樂。平日裡,一家人靠借錢度日。
實在借不到錢時,夫妻二人才會出去打零工。周邊的親戚朋友都被他們借怕了。
這個家庭看似沒心沒肺,卻也有“災難日”,就是孩子期考發成績單時。每當這時,我總能聽到鄰居阿姨打孩子的聲音。
她“聲淚俱下”:“我和爸爸這麼辛苦賺錢,供你們讀書,你們就不能爭口氣?”
兩個孩子被打得嗷嗷叫,可是過後依然如故,在學校混日子。
後來,夫妻二人託了關係,讓男孩去當兵。幾年前,男孩從部隊退伍回來,四處混吃耍狠,打架鬥毆事件屢犯。
女孩高中沒讀完就輟學了,現已結婚生子,成了和父母一樣的人,在婆家好吃懶做,經常跟左鄰右舍借麵條借油鹽。鄰居們避之不及。
泰曼·約翰遜曾經說過:“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但家教成功與否,不能由孩子的成長結果來判定。這意味著一切已無可挽回。
家教最重要的過程衡量標準之一,就是父母自身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方式。
渾渾噩噩過日子的父母,其家教註定是失敗的。積極進取的父母,孩子往往差不到哪兒去。
05
主持人孟非有一段話,說得雖狠卻極其清醒:
我從來不覺得望子成龍是個好詞,望子,你要望別人成不成龍我不管,你都不是龍,你要說望子成龍,你自己仔細琢磨一下這個詞,你是不是龍,你都不是龍,你憑什麼要求你兒子是龍?
父母望子成龍時,首先應該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正走在成龍成鳳的路上。為人父母,你若得過且過,憑什麼要求孩子為你撐起這個家的未來?
父母是一個孩子的起點,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別的父母在全速前進時,你在跟孩子哭窮哭累哭無奈。父母的天壤之別,換來的必然是下一代的雲泥之別。
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曾經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這種緊張感,每個人都有。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父母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忐忑不安。
但是,事實證明,家教成功的父母,往往手握制勝法寶。這個法寶就是,保證自己一直在路上,不放棄追逐更豐厚的物質生活,不放棄提高自身修養。
一定程度上而言,孩子就是父母的複製品。你越來越優秀時,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一切教育方法,在這一點面前都是紙老虎。
父母只有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才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為人父母要始終記得,你現在的模樣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閱讀更多 爸媽精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