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水稻最低保護價為何大幅下調?

玩的就心機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及財政部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公佈了2018年稻穀最低保護價。雖然不少人也曾預料過會下調,但意想不到的是此次下調幅度如此之大。下調是結果,那國家為什麼會定這樣的價格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國家將調減水稻種植面積,緩解水稻種植壓力。

隨著2016年國家取消玉米收儲政策,大豆、玉米、水稻種植效益中,水稻收益相對可觀,不少人看到有利可圖一擁而上,導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由於水稻最低保護價政策的持續實行,有一些農戶過度依賴最低保護價的補貼扶持,糧食都賣糧庫而不是加工食用,造成了我國水稻呈高庫存的弊端,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而要想使水稻面積呈遞減趨勢,就要降低保護價,直接衝擊農民利益,使他們換種其他農作物,以此減輕我國財政負擔。



二,保護米企利益,打破稻強米弱格局 。

由於農戶將稻米都賣給國家糧庫,每每秋收時節,大批稻子收購而沒能轉入商品行業,米企的經營相當困難。此次最低保護價的下調,對於米企的窘迫格局是一種寬慰,至少為收購糧食可以少一些苦惱。

三,稻子價格居高不下,保護多方利益。

自國家託市以來,國內水稻收購價格持續居高不下,元旦節後粳稻價格上漲較快,一些米企收購上不去,只能抬高收購價格,這樣一來貿易商及農戶覺得只要放的久就能謀利,都在等更高的價錢不願出售水稻,導致市場呈賣跌不賣漲的態勢。水稻最低保護價的下調,將促使貿易商及農戶在春節後將庫存的水稻進行拋售。

創作標籤

產品標籤| 種植業 糧食作物 水稻

內容標籤| 經濟效益

答題助理:毛毛


遇鑑好物





二是為水稻去庫存創造條件。水稻下調價格,加上國家2018年減少1000萬畝水稻面積,兩個因素疊加會導致水稻面積有一定的縮減,降低總產,為去庫存減少壓力。三是為提高水稻供給質量創造條件。這次降價可以淘汰劣質產能,提升水稻國際競爭力,增加出口份額,這樣也可間接減緩庫存壓力。




三農廣訊



為什麼會下調?從制定者來說,因為價格太高了,因為庫存太多了,因為負擔太大了。

一、從調價的幅度看,不可謂不大。粳稻下降了每斤2毛錢,最高價是1.55元,這次調整後只有1.30元。中晚秈稻和早秈稻都下調了1毛,分別是1.26元、1.20元,最高的時候分別是1.38元、1.35元。

二、價格高原因,一是對比國際糧價,東南亞走私大米到國內市場最低能在每斤1.1元多,同期國產早秈稻加工的大米出廠價都在1.9元,中晚秈米和粳米價格更高,走私大米這些年嚴重衝擊了南方水稻生產和產業發展。二是對比國內其他糧食品種,如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最高1.18元,2018年調價後降為1.15元。

三、庫存高,是因為有了託市收購政策,農民種植品種大多以普通品種為主,這部分糧食,隨著國內產量的不斷增加,而消費量增幅比較小,結餘量不斷增多,從而只能更多的依賴託市收購,大量的稻穀小麥玉米進入了國家的臨儲庫存,使得我國糧食庫存水平創下了歷史新高。

四、壓力大,一是表現在糧食保管壓力大,特別是稻穀,本身不耐儲存,時間長了各方面的品質都會下降。二是財政負擔壓力大,每年大量的資金支出在收購和倉儲上。三是壞糧風險壓力大,國家每年收購那麼多的糧食,並不是都能存儲在條件比較好的糧庫,甚至還有露天存儲的。



當然,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市場規律和市場經濟的要求,讓市場手段在糧價定價權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等等。但,國家下調稻穀最低收購價格,而且幅度很大,比向上調價的力度大得多,還應該充分考慮到我國農業的脆弱性,特別是中國農民的不易。糧價下跌了,農資價格並沒有跌,收益怎麼保證?下一步的種糧積極性怎麼保護?所以,下調最低收購價是大勢所趨,發揮市場的職能也是對的,但要充分考慮中國農業的國情,要在補貼力度、保險措施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加強,不能一降了之。


糧小咖

從最近幾年的政策來看,最低保護價每年都在下調,偶爾的一年下調可以說是偶然,連續多個偶然的出現那就是必然。真正的偶然性事件還是很少的,那麼為何2018年水稻最低保護價進一步下調呢?這要從“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政策制定說起。

2017年11月16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在會議上曾提出:2018年的夏糧收購工作將對稻穀、小麥兩種主糧作物取消價格最低保護政策,而改為每畝財政補貼100-150的政策方針。(人民政協報)

提出這一策略的目的就是針對我國當前糧食結構不合理而設計的方針,當前我國的水稻、小麥產量相對過剩,中儲糧倉庫的水稻、小麥囤積逐年增加,庫存壓力越來越大,但是我國的大豆卻嚴重依賴進口。2016我國累計進口大豆8391萬噸,較2015年8169萬噸的大豆進口量增加222萬噸,增幅為2.7%。而在2017年不完全統計高達9365萬噸,比2016年高出了1000多萬噸。從這些數據上看,我們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我國豆農對於種植大豆的市場銷售前景可以比較樂觀,說明我國的大豆市場處於極度缺乏的狀態。憂的是我國的大豆過分依賴於國外的進口。據統計我國在2017年大豆種植面積增加了871萬畝種植達到1.17億畝,增大豆產量增加130萬噸,然而對於極度缺乏的市場來說真的是杯水車薪。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是國家方針制定者所要考慮的問題了。於是在當前糧食總體不缺乏的情況下,平衡各作物的種植結構,使得各種作物的種植結構更為合理就是本次政策制定的出發點。這也就有了開頭所提到的“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

但是,我們也確實可以看到,根據2018年2月9號發改委所公佈的2018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2018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斤1.2元、1.26元和1.3元,比2017年分別下調0.10元、0.10元和0.20元。也是繼2017年後的再次下調最低收購保護價。本次政策的落實,也讓不少種植戶吃了顆定心丸,可以說比預想的取消最低保護價還是要好很多的。這也可能是出於國家對於政策軟著陸的一種釋放,這種情況下比直接政策硬性的取消還是要好很多的。

此外,該政策的制定也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大豆種植區域面積。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我國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而出油率偏低,我國對於轉基因大豆的用途也有著明確的規定榨油及飼料豆粕,由於我國大豆對於榨油需求量過大,而我國的國產大卻在榨油方面毫無優勢,並且油廠榨油依賴於我國的國產大豆成本過高,這也制約了國產大豆的用途。雖然關於轉基因大豆製品不健康謠言塵囂於網上。但極大的需求,產能和耕地的制約卻是一個殘酷的現實。這已經是一個多年所面臨的現實,並且謠言也拯救不了我國的大豆產業。

此次,我國政策方面再次釋放信號,從稻穀最低價方面出手,也是希望能夠更好的優化我國目前的糧食產業結構,並推動我國的大豆產業發展。當然,供給側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這次政策性的軟著陸也為我國水稻種植戶保駕護航。

歡迎評論區留言或者添加關注。


科學興農

實行“價補分離”的方式發展,要想讓農民得到真正實惠,就該加強監管力度,把好政策實行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