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篇章lv
敬仰的是在南宋王朝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岳飛率領岳家軍收復建康,平定內部李成張勇的叛亂。力克金軍,收復襄陽六郡,正式吹響了北進的號角,又平定動聽內亂。後兩次北伐,大破金兀朮的“鐵浮屠,柺子馬”。大金四太子金兀朮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紹興十年,金人再次南下,岳飛在蔡州大破金軍,直逼中原重鎮——朱仙鎮。
惋惜的事,就在岳飛能夠收復中原,直搗黃龍的時候,宋高宗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岳飛望著大好形勢而要撤出中原,岳飛大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最終在當地百姓的強力挽留下,還是班師回朝。最終南宋為了和大金議和,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在風波亭冤殺,岳飛臨死前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 岳飛算得上是南宋是的頂梁玉珠了,在抗擊金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宋高宗為什麼還要冤殺岳飛???
那麼我們回到問題仔細分析下。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金人議和除了割地賠款的條件外,就是要南宋自己誅殺岳飛,韓世忠等一批主張抗金作戰勇猛的將領。想著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為了議和,竟然真的誅殺了這些將領。岳飛也被賜死在風波亭。
當然,這只是個表層原因,岳飛被冤殺的根本原因是他觸到了封建社會幾千年裡每個統治者最敏感的神經——皇權問題。這是作為大臣最忌諱的一個問題。至於岳飛為什麼會威脅到趙構的皇權的,這就不得不提下北宋滅亡的悲慘經歷了。 北宋靖康二年,金人攻破北宋都城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及其中樞大臣,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役,宋徽宗的兒子趙構被南方將領擁立登基,建立南宋。本來皇帝是輪不到趙構的,但是他爹,他大哥被金人抓走,他才成了皇帝。而岳飛當時的口號是“收復失地,迎回二帝”。這下宋高宗就不開心了,你岳飛想著名揚天下,收復失地就算了,你還想著迎回二帝,不管宋徽宗還是宋欽宗哪個回來了,都輪不到他趙構做皇帝。所以岳飛從一開始,就和宋高宗站在了對立面。趙構並不怕,金人打過來,金人發兵,大不了就是割地賠款。他依然是皇帝但是一旦二帝迴歸,他的皇位就不穩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事岳飛擁有者兩宋時期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私家軍,這隻軍隊完全由岳飛掌控,這是兩宋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岳飛是在兩宋時期作為武將第一個擁有那麼大權力的。岳飛萬一不去抗擊金兵,反過來造反怎麼辦,或許,岳飛不想,但是他的獎勵他兒子會不會,畢竟宋太祖就是黃袍加身的。趙構不得不擔心啊。
金人的壓力,趙構自己對皇權的渴望,以及宋朝對武將的偏視。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南宋統治者哪怕是一“莫須有”罪名也要殺了岳飛。
. 以上均屬個人臆測,如有其它觀點,歡迎各位答友進一步探討。
瑞瑞說歷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偏離題目,跑跑題分析分析。因為死因很迷惘,從另外的角度應該可以有所感悟。岳飛的功過是非並不是僅限於在“頭條”上爭議,古來就從未終斷過,但在岳飛死時,並沒有爭議。爭議的起點是源於岳珂的《金陀粋編》以後的《說岳全傳》是跟據其所述的演化板本。《宋史,岳飛傳》源於孫珂《鄂王行實編年》為岳飛所立私傳。只所以有爭議就是不符合事實,誇大了岳飛的功績。岳飛被殺不是個簡單的問題,最起碼在現今人們的觀點理不是個好解釋的事情。先說說岳珂有沒有造假。如,紹興十年(1140)七月十四日宋金穎昌大戰,岳飛部將王貴在《王貴穎昌捷奏》(這是上報戰果,是軍隊必須的程序)中“殺敵500餘人”,而岳珂“殺敵5000餘人,”多殺了4500來人,並這次戰鬥“殺敵統軍,上將夏金吾”,而金國沒這個上將。注意,這個戰役是真實存在的,也是岳家軍對金作戰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朱仙鎮大捷岳飛“以五百騎破金兵十萬”經考證,史學界普遍認為沒有記載,為岳珂杜撰。當然也有人說有,但是沒有這麼大規模,也沒有多重要,可見無論哪一方都認可了岳珂說謊了。十二道金牌也是戲劇化的描寫(見鄧廣銘《岳飛傳》)。岳飛是不是百戰百勝呢?不是,如《金史,王伯龍傳》記載“軍渡採石,擊敗岳飛,劉立,路尚等兵,獲芻糧數百計”。《金史,完顏昂傳》“宋將岳飛以兵十萬,號稱百萬,攻東平,東平有兵五千,倉卒出御之。時桑拓方茂,昂使多張旗幟於樹林,以為兵,自於精兵陣於前,飛不敢動,相持數日而退”。“昂舉兵以為聲援,飛乃退”。《金史,僕散渾坦傳》“天眷二年,與宋將岳飛相拒,渾坦領六十騎,深入覘伺,至鄢陵,敗宋護糧餉軍七百餘人,多所俘獲。”《金史,完顏宗秀傳》“宗弼復取河南,宗秀與海陵倶赴軍前任使,宋將岳飛於毫,宿之間,宗秀率步騎三千扼其要衝,逐與諸軍逆擊敗之”。以上都是金軍的戰報記錄。需要說明一點,史上說岳飛動不動就殺敵數千,甚至五百破十萬等等,除了偽造,還有個偷樑換柱,歷史上岳家軍所殲滅的金兵並不是真正的女真人。是“偽齊”政權的“偽軍”,以及金兵抓來的壯丁“籤軍”,是用來在交戰時擋在前面擋住敵方箭石的炮灰,都是漢人百姓,岳飛殺的大多就是這些宋朝的漢人。金人很兇猛的,戰力強於宋。蒙古人也這麼幹。當時金人中有人叫岳飛“嶽爺爺”,這些人就是金人中的漢人“偽軍”和“籤軍”所叫的,而爺爺不是尊敬岳飛,而是當時的口語。民國時也把當兵的叫“軍爺”或“老總”。這也是當時岳飛死時人們不反抗朝庭,替岳飛出氣的原因之一,因為岳飛殺了很多漢人,百姓並不擁護他,那時的百姓沒有這麼高覺悟,就是放到現在也對他好不那去。有本事殺女真人去,殺被金人奴役的百姓有啥意思,而且岳飛的秉性也決定了他對這些“偽軍,籤軍”下手太殘忍,不能適可而止,必竟他們不是自願的,也並不真心抗宋,但岳飛並不留情,其性格中冷酷無情的一面表露無疑。另外岳飛的性格不是我們想的那麼好,殺親舅舅,就是該殺,岳飛的手段也太過殘忍,常人做不出來,“嗜酒如命,鞭撻同僚”,愛喝酒,喝多了差點無緣無故的把部下打死(趙秉淵),最後趙寧死不做岳飛部下,去當了劉世光手下,而且是屢教不改,趙構只好下諭旨強令其不得酗酒。岳飛對下屬也很苛刻刑峻。心胸不豁達,其手下部將傅慶,想去劉世光處,岳飛知道後就殺人他。其實脫離岳飛去他處的人很多,就因為岳飛冷酷無情的性格。岳飛和同為抗金的友軍也是經常火併。如劉涇,與岳飛同為統制,有人告訴岳飛說劉涇想要吞併岳飛的軍隊,岳飛不問清楚,先下手為強殺了劉涇,吞了劉的軍隊。當時岳飛為了擴張軍隊可以說不責手段。岳飛當了一方主帥後就沒有在發生這些事情,為什麼?岳飛只所以如此膽大忘為,一是性格秉性,二是趙構的信任器重,岳飛與趙構的關係宋朝上下無人不曉。岳飛在成長中的所作所為換成別的將領早就因違紀問斬了。應該說岳飛有兩個恩人,一個宗澤,岳飛在“八字軍”領袖王彥手下任偏將時(參謀類似)。不聽王彥的,發生爭議,帶兵跑了,最後到了宗澤處,岳飛按宋朝律,“背軍走者,斬!”。宗澤看他是將官,又是老熟人,保了下來,但讓其“帶罪立功”。而可笑的是,岳珂卻在《宋史,岳飛傳》中把岳飛描述成了“至新鄉,金兵盛,彥不敢進,飛獨引所部鏖戰,……逐拔新鄉”把王彥的功搶了個一乾二淨。還把王彥罵成了貪生怕死之類。可惜,岳珂總不能把戰例都改了吧?最後露餡了。岳飛的第二個恩人,趙構。嶽在宗澤手下時通過宗澤認識了趙構。趙構對岳飛欣賞有加。把岳飛當成自己的人。火箭式的提拔。但岳飛的秉性難改,不服人的性格用到了趙構頭上。誰都不服,包括趙構。趙構應該說對岳飛是仁之義盡了。換成個崇禎,岳飛的腦袋瓜子早就沒了。宗上所述,嶽在宋朝就是一個脾氣爆躁,人緣不好,爭強好勝,好大功喜,帶兵打仗的將領,謹此而已。而趙構對岳飛的表現從看錯人,用錯人,失望,氣憤,恨之如骨,經歷了一個慢長的過程。岳飛的表現的確是讓人失望的。論功比不了韓世忠,劉世光等人,卻官大脾氣漲。應該說迎二帝還朝並沒有岳飛什麼事。岳飛也不是因為這個死的,這是趙構提出的指導思想,目的是收隴人心。也不是什麼功高蓋主,依宋朝文人主政的思想,不要說蓋主,連秦檜都蓋不了。真正害死岳飛的是其性格,還有就是洽洽沒有什麼大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岳飛太狂了,狂到什麼程度“君命召,不信駕”皇上的話都不好使。岳飛在宋朝沒有什麼大功勞,也不是有多重要,卻攤上這麼個秉性,放那個朝代都活不了。真正岳飛出名是在明朝以後,明朝文化是文化演化的轉折點。而《宋史,岳飛傳》被演化成作品得到頌揚。岳飛也成了英雄。我們說距離產生美,崇拜岳飛的人更向葉公好龍,岳飛離我們太久遠了,如果是真的和他生活在一起,你就未必會喜歡他了。至於“兀朮遺檜書”也是岳珂自己杜撰的,也不見於任何記載。因為和秦檜訂約的是金國主和派撻懶。兀朮是強硬的主戰派,正是他殺了主和的撻懶與南宋重開戰端。因此不會和秦檜遺書求和。這也就等於說秦檜是害死岳飛的主謀是站不住腳的。至於“莫須有”,有很多解釋。如“可能有”“必須有”等等,但這些都有不妥。岳飛的案子是有人舉報,也就是有原告,經大理寺調查核實,岳飛的確有罪,而且證據確鑿。罪名並不是“莫須有”。趙構雖恨岳飛但不是不憐憫。否則岳飛不會審那麼長時間。皇上殺個人沒那麼嘛煩。岳飛該殺的行為太多了,雖便一條殺了就是了,反正不會有人替岳飛說話,岳飛太孤立了,沒人替他說情(韓世忠念其是屬下,韓官位高於岳飛,說了話,也是向徵性的)。由此看出趙構對自己親手提拔的岳飛還是很矛盾的。所以岳飛的性格缺陷是他一步步將自己逼向死路!
兔哥42928
岳飛之所以被後人頌揚是因為其有一顆忠君愛國熾子之心,其有勇有謀,殺金兵如秋風掃落葉,可惜難逃被奸佞小人陷害之禍。
要說岳飛所犯錯誤就是所處的社會環境所受的三綱五常教育息息相關,飛將軍其實是皇權鬥爭的犧牲品是被構皇帝害死,秦檜就是一個背黑鍋的主!
在那樣一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王朝,皇上代表無上的權威,皇上握有生殺大權,無論對錯,死就是忠!
大宋王朝經歷靖康之恥後,國力日漸衰退,國土被金、西夏、遼、女真等少數民族蠶食。
當時多少仁人志士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矢收復河山迎二帝回朝。俗話說天不可一日無主,靖康恥二帝被俘後,為穩定朝廷,趙構臨危受命成為大宋新一代的扛霸子。
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趙構也許是被群臣和百姓裹挾著登上大位,迎二帝迴歸也許是臨時起意的兒話。
做皇上是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你想想:後宮佳麗三千,你再想想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處於權力巔峰的趙構,在嘗試到王權的魅力後,又怎會甘心讓位於二帝?
而此時的岳飛帶著岳家軍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平定叛亂,敵人望風而逃,這個時候最難受的應該除了敵人之外,處於廟堂上的構皇帝如坐針氈大有皇位不保的危機。飛將軍越勇,戰的越快,狗皇帝就越急,所以才有十二道金牌連夜調岳飛進京,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飛將軍處死!
說起來秦檜只不過是皇帝手中的刀,也是皇帝的禍,皇帝不敢明目張膽殺害岳飛,只好借秦檜的手將岳飛害死在風波亭。岳飛死後,狗皇帝根據劇情需要將秦檜殺人滅口。
岳飛之死趙構內心肯定是不捨得的,內心是矛盾的,可是再想想二帝回自己又該何去何從,牙一咬,心一橫,只好讓秦檜背黑鍋!
岳飛你可以忠君愛國,你可以百戰百勝收腹失地,可是你為何要迎二帝回朝?
醉九州
最根本的原因是岳飛擁兵自重,對趙構的政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要知道,重文輕武是宋朝的一貫國策。但由於靖康之變,讓武將的權力和成就有了極大的提升。而這正是宋高宗所不能容忍的。
岳飛抗金的功績,除了其個人出眾的軍事才華外,更離不開他手上的岳家軍。在長期的作戰中,岳飛通過不斷的收編官軍和義軍,逐漸將軍隊規模擴展達不下十萬人,這估計相當於南宋三分之一的戰力。如此龐大的戰力,對於一貫重文輕武的宋朝來說,既是一個保障,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回顧歷史,過去東晉的北伐名將桓溫、劉裕,都因為手握重兵而給東晉政權造成了極大的打擊。而劉裕乾脆直接結束了東晉的統治。從這方面來看,高宗後來想要收回岳飛、韓世忠、張俊等將的軍權,於己於國,那都是較為穩妥的做法。
然而,就在其他幾位宋軍大將都乖乖的交出兵權,歸養田園之時。岳飛卻還是念念不忘要北伐,要直搗黃龍迎二帝;他遲遲不交出兵權,堅持繼續統兵。這樣一來,誰做皇帝不會對岳飛起疑心呢?
再說,岳家軍可是南宋戰力最強悍的軍團,萬一岳飛真的造反,就沒人能擋得住了。加上岳飛北伐之功實在過於耀眼,百姓無不敬仰,已經犯了功高蓋主的大忌了。
所以,岳飛後來已逐漸成為了宋高宗的一塊心病,宋高宗不惜自毀長城,縱容秦檜等奸佞加害於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這位民族英雄。
這些歷史要讀
眾所周知,岳飛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將領,一首《滿江紅》道出了岳飛的滿腔熱血,成為了千古絕唱。就在收復中原即將實現的大好形勢下,宋高宗趙構卻連發十二道金牌,下召回了岳飛。不久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和他的兒子岳雲被害死於“風波亭”。那麼是什麼致命的原因導致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大致三點:
第一個原因是宋代猜忌武將的傳統政策是罪魁禍首。歷史上的岳飛是一個近乎沒有缺點的人,既不好色、貪杯,也不愛財。加上當時岳家軍打仗所向無敵,名聲超過了皇帝,這讓宋高宗很少不舒服。所以即使沒有秦檜,岳飛依然難逃一死。
第二個原因就是岳飛主張迎回徽欽二帝,是想一個是自己的老爸,一個是自的己哥哥,如果他們都回來,那自己的皇帝寶座還能坐得穩嗎?加上後來秦檜跑到宋高宗身邊那去打小報告,再添油加醋說岳飛的不是,這讓宋高宗對岳飛動了殺心。
第三個原因就是他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干涉到了立儲問題,因為宋高宗身體不好,一直沒有兒子,作為武將,岳飛建議宋高宗儘早立儲君,這樣就可以安定民心,可是他的好心不能被宋高宗理解,反而種下了禍根,武將之所以不被君主信任,就是因為他們手掌兵權,他們最大的忌諱就是干涉朝廷的立儲問題,加上金國對宋廷施加壓力,而宋高宗趙構又想妥協求和,就把岳飛作了犧牲品,實際上害死岳飛的主犯並不是秦檜而,宋高宗趙構!
李哥講史
犯了同多數武將功臣一個錯誤。就是功高蓋主,只知打仗,不善政治。
他打仗是主戰派。沒有弄清皇帝的心思,皇帝是偏向主和的。
岳飛嶽鵬舉,憑著精忠報國之心帶兵抗金,收復失地,打出了岳家軍的威風,讓金兵聞風喪膽。
曾經要不是被高宗十二道金牌招回,岳飛不願意背上不忠抗旨不尊的名聲,在將要直搗黃龍的時候,還是退兵了。
岳飛當時成為大金第一勁敵,大宋第一功臣。
所以岳飛的精忠報國之心,帶兵打仗之能那是不用懷疑的。
但是他犯了政治上的錯誤。因為他的功勞大,岳飛在國中百姓心中威望過大,朝中謠言四起,就讓高宗皇帝多少對他有點猜忌。
在有,岳飛一心要直搗黃龍,收復失地,迎回二聖徽宗欽宗。此時雖然在理,但讓高宗皇帝情何以堪!
若二聖歸來,皇帝位是讓給徽宗還是欽宗,還是自己做繼續做!
所以岳飛被一種莫須有的罪名定罪,最後被殺於風波亭內。
不過岳飛後來又被平反,同時追封鄂國公,加封武穆王,諡號忠武,這也算一種欣慰吧。
中孚鑑
關於岳飛的事評論最多,不過說他犯了什麼錯誤被殺,既然提了這問題,不妨總結一下。
首先,岳飛和趙構的關係很微妙。早年,趙構根基不穩之時,被金兵追著打,就需要岳飛這種武將替他賣命,於是,趙構很欣賞很信任他。可是,隨著宋朝幾路大軍的壯大,金兵被反擊得步步後退。岳飛指揮的岳家軍已追擊到朱仙鎮,這時,趙構不幹了,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其退兵。為什麼?從大局戰略圖示上看,岳飛是孤軍深入,其他幾路並沒有配合好他進攻金兵。從私下來說,趙構怕岳飛一旦攻擊成功,其他幾路也學岳飛進攻,金兵如果大敗,果真如岳飛所說,直搗黃龍,迎回舊皇帝,自己皇位必起爭端。於是,嚴令岳飛退兵,給金兵喘息之機。回去後,明升暗降,剝奪了岳飛的兵權。因為連下十二道金牌才回,趙構心裡已是對岳飛相當不滿。須知,換作別人,一道金牌不回,也有斬首的可能。
其次,岳飛和趙構因為戰與和的問題剛好站在對立面。一個要打敗金兵迎回二帝,一個要保住現有狀態,保住自己的帝位。你說他們怎麼可能尿到一壺?
再次,岳飛其人生性耿直又脾氣暴躁,連自己的親舅舅都下得了手殺了,因此岳家軍只是對他心存敬畏,並沒有多少對他死心蹋地的人跟著他,只張憲、岳雲跟他赴死,他的發小王貴最終還出賣了他。這跟他平時治軍苛嚴有很大關係,說實話,他並沒有得到岳家軍的真心擁護,只是部屬很怕他而已。按照岳家軍的軍法,打仗潰逃的士兵是要斬首的,並且實行小隊連坐之法,你說哪個敢不拼命向前殺敵?
總結:岳飛自身有些毛病,加上要命的是和領導的想法唱對臺戲,還常違抗軍令,也算趙構看得起他,南宋時皇帝總體還算寬宏大量,不然,換作朱元璋那樣的領導,岳飛所違軍令的次數加起來,殺十次都不夠殺!趙構和秦檜還費苦心羅織罪名給岳飛定罪,其實所定的罪都沒什麼實質意義,反倒是岳飛數次違抗軍令趙構提也沒提用來定岳飛的罪,對這條,我倒是很奇怪。還要用什麼“莫須有”的罪名來定岳飛的罪,真的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岳飛對南宋是忠心耿耿的,他的死,是趙構政治上的需要,不然頂多剝其兵權削職為民終老一生就夠了。可他偏要掃盡金兵迎回對他一分好處都沒有的二聖,你說可笑不可笑?人家趙構可是給了他高官厚祿啊!想想岳飛之死,說冤真冤,說不冤一點都不冤,他自己負有大責任!
東方大狂俠
莫須有一說根本就是胡編亂造出來的,1141年淮西戰役,韓世忠和岳飛一樣抗旨畏敵,不同的是韓世忠最後也參加了戰鬥,和劉錡,張俊一起擊退金兵,岳飛是唯一一個沒參加戰鬥的,戰後岳飛因為提議放棄淮西戰役,被高宗降職為節度使。岳飛不滿寫信給老部下張憲,岳雲又寫信給張憲讓他編造金國進攻的謊言,企圖讓岳飛重掌兵權。(1136年岳飛不等朝庭回覆,就把兵權交給張憲,自己跑廬山“守孝”朝庭派官員接管部隊,就讓張憲架空了,直接向岳飛彙報,逼高宗下詔“請岳飛官復原職”)。這次沒那麼幸運,岳家軍副統制王浚不同意,直接實名舉報了張憲。御史調查發現九人犯案。(按宋法律,朝臣勾結邊將就已經是謀反罪)經過大理寺審核合議,罪名成立,證據確鑿。高宗念舊情親詔賜死。留全屍。岳飛案三名被處死,六人被刑罰,岳家軍前後有九名將領包括王貴,牛皋,出面做證。可以說鐵證如山。
岳飛被捕以後,秦檜確實約談過韓世忠,因為韓世忠淮西戰役初期和岳飛一樣抗旨按兵不動,韓世忠“臉色懼變”,只問“何罪”兩字,就在沒有說過話。根本就沒有和岳珂描寫的那樣敢去“斥責”秦檜。韓世忠是勇敢,可不是腦殘,自己抗旨畏敵罪都還沒有結果,跑去“斥責”秦檜?純粹意淫出來的“莫須有,何於服天下”
來看看岳飛事發時,下屬將領的態度 ,就知道了。
被告發:岳飛、張憲、岳雲 。
下屬將領:王貴、姚政、龐榮、董先、傅選、李興、徐慶、牛皋、王俊、胡閎休、李道等
鄂州御前諸軍權都統制王貴,岳飛發小,跟著王俊告發岳飛 。
遊奕軍統制姚政,岳飛同鄉,和右軍統制龐榮一塊跟著王俊告發岳飛
踏白軍統制董先親自到大理寺作證,證明岳飛曾經議論過朝廷和皇帝 。
背嵬軍統制傅選主動參與告發岳飛 。
還有左軍統制李興 前軍副統制王俊。
曉風2016
這個題目本身就有陷阱。先別忙著回答。按這個題目如實回答,就掉進坑裡了。
題目說,岳飛犯了什麼錯誤,才導致後來的種種,云云。
該題目先預設了岳飛犯錯誤這麼一個大的前提。而這個假設,何其荒唐!
岳飛犯了什麼錯誤?
他精忠報國,為國為民,抵抗強敵,收復失地,還我河山,驅除侵略者,何錯之有?
保家衛國,有錯麼?
精忠報國,有錯麼?
抵抗強敵,有錯麼?
打擊侵略者,有錯麼?
要說岳武穆有錯,就是錯在,命運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錯在生不逢時,遇到了一個昏君,遇到了一個奸賊,而他偏偏不能與昏君,與奸賊沆瀣一氣,蠅營狗苟,同流合汙,才惹來最終的殺身之禍。英雄魂斷風波亭,一腔熱血付東流。
這千古奇冤的時刻,嶽武穆仰天長嘆,只說了八個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無論昏君、奸賊多麼猖狂,民心自有一杆秤。幾百年來,嶽王廟前,那五個跪著的塑像,就是明證。只要正義不倒,公道還在,估計,跪著的,還會一直跪下去。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岳飛是英雄,精忠報國亦為稱頌!封建皇權專政並世襲,應精忠報主乃為高明!一臣不能侍兩君,得勝,一君歸,二君退。何如?只有議和才能保皇位。若不是後勤補給斷糧草,必攻之,必勝之,則忠國不忠君,必誅之,必殺之。歷史只是一面鏡子,鏡子裡,一時是人,一時是鬼,是人是鬼,都是為封建統治政權而編、騙、編!任何事物,真相都是在看不見的地方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