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若聽他言,元朝壽命不只百年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一個封建王朝。它“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面積相當於今天中國疆土的兩倍。兩倍是什麼概念?我們看圖便知。

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若聽他言,元朝壽命不只百年

元朝疆域圖

然而,這個大一統的帝國,卻是短命的。從公元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前後不過98年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元朝實力如此強盛,卻延續不到百年呢?

除了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內亂不斷等和其他王朝滅亡相同的原因之外,元朝的滅亡也有其特殊性。

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若聽他言,元朝壽命不只百年

這個特殊性就是沒有完全的漢化。這裡所說的漢化就是完全吸收儒家文化,用儒家思想治國。

中國古代諸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後受到漢族農業文明的薰陶,走上漢化道路,是一個總的歷史趨勢。然而,在漢化的程度上,元朝與北魏、金、清等王朝相比,實在是相差太遠,甚至完全可以說是不及格的。

如果要打分的話,清朝的漢化程度可以打80分,元朝的估計就50分。就是這50分,也主要是耶律楚材、窩闊臺、忽必烈等人之功,尤其是耶律楚材,功勞尤大。

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若聽他言,元朝壽命不只百年

胡軍版忽必烈

現在,我們提到古代的謀臣,很容易就會想起張良、諸葛亮、劉伯溫、趙普等人。其實,作為成吉思汗的第一謀臣和首席顧問,耶律楚材的才能絲毫不亞於張良等。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戰一生,橫行天下,夠厲害了吧?然而,在臨死前,還是不忘交代他的兒子窩闊臺說,“耶律楚材是幾百年才出一個的人,是上天所賜予我們的,今後的軍政和民政全都要讓他去處理”。

耶律楚材提倡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常說“以吾夫子之道治天下,以吾佛之教治一心,天下之能事畢矣”。無論是輔佐成吉思汗還是窩闊臺,他都極力推行自己的主張,在蒙古的漢化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若聽他言,元朝壽命不只百年

耶律楚材

窩闊臺登基後,有人建議把中原變為牧場。耶律楚材說,征戰需要供給,在中原平均徵收賦稅,就足夠軍需之用了。如果中原變為牧場,不知會有多少人失去家園,死於非命。

南宋都城汴京即將被攻陷,大將速不臺主張屠城,是耶律楚材極力勸說窩闊臺,才保住了汴京城約147萬人口。

後來,忽必烈採用漢法,實際上就是受耶律楚材的影響。然而,元朝的漢化畢竟很淺,並未完全採納耶律楚材的主張。

如:耶律楚材雖崇尚漢文化,卻沒有漢族士大夫的狹隘的民族情緒和偏見。在他看來,沒有什麼華夷之分和華夷之防,他的政治理想是華夷一統,共享太平。

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若聽他言,元朝壽命不只百年

蒙古騎兵

但是元朝的統治者卻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各族人分成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兒人等;第三等是漢人,指原金統治區的漢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統治區的漢人和其他各族人.南人社會地位最低,生活最窮苦受到多重壓迫和歧視。

這種殘酷的壓迫和歧視直接導致了風起雲湧的元末農民起義,埋葬了大元帝國。

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若聽他言,元朝壽命不只百年

成吉思汗

又如耶律楚材主張“用儒術選士”,實行科舉。元朝直到仁宗時期才真正下詔恢復科舉,而這時距元朝建立已過去半個世紀,距元朝滅亡也不遠了。

如果元朝統治者真正採納耶律楚材的主張,想必國運應該遠遠不止百年吧。成吉思汗眼中“幾百年才出的人才”,並沒有發揮他真正的價值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