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名法”真的是武则天发明的吗?最早用于科举是什么时候?

高嵩Jey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唐代武则天发明了糊名考试,防止作弊的好办法?

1、唐代的进士制度

清代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糊名”有专门论述,他的意思是:国家设立科举本意是求贤,而如今(指清朝)则以防奸为主,唐朝初年礼部选人采用糊名制,武则天提出这方法也不合适,随之废除。顾先生的意思是说,武则天先是发明了糊名的方法,但并没有长期施行,后来又把它废除了。

事实上,唐代的科举考试根本就不糊名。唐代科举应考时考生的姓名、籍贯都不密封,豪强宗族子弟将自己平时诗文写成卷轴,呈送给有声望地位的人,求得更多的推荐,史称“温卷”,此举页加速了唐诗的繁荣,这是政治对文学的推动。

2、武则天取士改革

试卷的密封,在古代称“糊名、弥封、封弥”,是为了防止科举作弊。唐代初年的科举是公开判卷,还要加上考生平时的声望值,是一个综合评判。《新唐书》载:武后以吏部选官多为不实,下令应试那天糊名,以暗考定人才的等级,考试判卷糊名的确自武则天开始。但是,要说明白的是:武则天的糊名是用在吏部考察官员上,并不是科举选人才,那时候科举归礼部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而且也是一时的试行,不久就作废了。

3、宋代正式出现

科举真正用糊名的方法,是在北宋。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先后出现了2次贡生投诉考试不公平的案子,宋太宗于是下令糊名考校,以分优劣。《宋史 选举志》记载,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下令进士科礼部省试采用密封制,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诏令开封府国子监封弥、誊录如礼部,自此不复有公卷(公开露名判卷)考试,科举糊名成为宋代的长期国策,后世一直沿用。

换句话说:史料记载,武则天确实是第一位采用匿名考核的帝王,但是科举制完全使用匿名考试,则是从北宋年间开始的。

关注【亦文亦物】,自驾实地考察,看更多山西顶级国保古建、古迹艺术、经典人文知识。


亦文亦物

“糊名法”是武则天颁布的,但糊名的方法却是被创立于宋太宗时期。

武则天颁布的“糊名法”主要是为了在科举考试中,为公平起见。但是此法却也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大力实行。

糊名的方法是,宋太祖时期陈靖发明的,建议在科举考试中采取糊名的方法,被宋太祖采纳了。宋真宗年间,在省式中施行。

“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宋真宗

而关于糊名办法的施行,还有一个小故事。

北宋国子监学生郑獬,在选拔国子监考试的时候,只得了第五,本来按照惯例,学生都会写信国子监祭酒,以表示感谢。

但是郑獬觉得自己只考了第五名,开始大发牢骚,写信开始骂考官。并将国子监祭酒比作劣等的驽马、挡路的顽石,而将自己比作千里马、巨鳌。

这位国子监也来火了,暴跳如雷。在殿试的时候,恰好又是这位祭酒,祭酒为了报复郑獬,想办法让他落榜,于是就在试卷里面,挑出一份跟郑獬字迹很像的试卷,然后直接淘汰。

因为采取糊名制度,考试结果出来后,郑獬并没有淘汰,被祭酒撕掉的试卷是另外人的,郑獬反而成为了那一年的状元。

这个故事就表明,糊名办法的实行,对于科举的公正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笑尝历史百态

“糊名法”最早见诸史料,记载中确实武则天时代发明的,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运用于科举。但是,最后普及运用却是在宋朝。



“糊名法”既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糊盖起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更公平选拔人才。

但是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考生名字被糊住了无法分辨,就换了另一种作弊手法。那就是考官通过笔迹特点来辨认考生身份。这样的漏洞弊端出现后,“眷录法”应运而生。


“眷录法”就是将考生的考卷统一由专人眷写一边,这样就可以消除笔迹差异带来的影响。

到了这一步,还没有完。

钻空子的人,又想出了新的办法——在试卷中写约定好的暗语。由于暗语是一个词,属于试卷的答题内容,眷录无法甄别出来。而这一伎俩,防不胜防。

糊名法和眷录法在今天我们的考试中还有沿用。试卷的密封线就是起到了糊名法的作用,答题卡的运用,除了电子批阅的高效率,也有一部分眷录法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