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780415301528
985院校的学生和二流大学学生相比,最大区别可能是在行为习惯和见识以及自信上面。
行为习惯上的差异
其实,大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老师之间的差异,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上的差异。
在一般院校读书开始的时候可能是雄心万丈,给自己规划了各种美好的蓝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都会进入舒适区,自己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感觉自己不错了。有的时候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可能在一个二本院校之中,你大三过了英语六级都会觉得自己很不错了,因为身边的人还在苦苦的为四级挣扎。可是在一些985院校好多学生已经考过了雅思、托福之类,并且开始以英语为目的的学习英语。
人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和环境更加的协调。很多人在二本院校都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不知道自己什么就开始觉得自己其实还不错,自己没有必要那么努力了。
但是,在二本院校之中也有那么一些学生能长久的坚持下来。
而一些985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全部学生,有的985院校学生可能考上名校之后就开始在走下坡路了】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是别人的榜样,因此自然而然对于自己的要求会比较高,并且在外在压力和内在的行为习惯驱使下,他们会更加的努力提升自己。他们选择的比较对象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因此同学之间也会相互变的更加优秀。
在行为习惯这件事情上,就是很符合马太效应的规律,好的会更加好,不好的会更加不好。甚至会自暴自弃。
思维方式与见识上的差异
人们经常在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经常会说我的观点是什么什么。
其实,所谓的观点就是你观察问题的方法和视角。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说的是一种认识失调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呢他们往往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在一些二本院校之中有的学生也十分努力,但是总是感觉自己的进步不是很明显。特别是那些考名校的二本学生,在复试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和名校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大部分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复习的还不错,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认知上的偏差,并且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也从来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在很多985院校之中,老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方法,知识永远的是死的,并且是会不断增多的,但是思维方法确是有限的,也是很难养成的。
因此,见识以及思维方式是制约很多二本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名校的学生会更加自信
其实,不论一个人的起点处在什么位置,保持自信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之前,新东方的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之中分享了自己经历,在他看来,自大虽然是不好的,但是也好过自卑。因为自大的人错过的是那些根本不属于他的机会,而自卑的人错过的是那些本应该属于他的机会。
一个人只有取得了一些成就,才有自信的勇气的和资本。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20岁之前,自己的主要成就就是学习,如果是在学习上不如别人,在社会家长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就是失败者。
而那些二本院校的学生,可能曾经还是有自信,但是经历了高中的学习和高考的现实打击以后,逐步的失去了自信心。
即便是在面对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时候,他们可能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
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十点深谈
区别不仅仅有而且特别的大。
不然的话,当年高考的时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拼了命想挤进985高校,可以说普通二本高校和985高校的差距就不是一句话能形容的了的!
先说所以985高校都属于教育部直属,但是普通二本高校却大部分都属于省直属、市直属的,两者教育资金的输入差距非常的大。说白了没有钱学校就别想谈发展,跟别说师资力量了!
985高校可谓是师资力量雄厚,招聘的老师大都是专业领域的高技术人才、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学者。但是普通二本高校的师资就赶不上985高校了,教学水平档次低了很多。
985高校毕业生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毋庸置疑就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就业单位依然对985高校的毕业生有较高的认可。甚至有些单位明确要求非985、211高校毕业不要,可想而知普通二本高校有多难。
还有就是985高校毕业生将来的发展,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要比普通二本高校要好很多。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好学校肯定是要有好学校的优势的,不然谁还拼命读好学校呢!
考研在大学
天壤之别。
家庭背景,智力水平,价值取向,人生理想,交际圈子各个方面差别都很大。
家庭背景,智力水平,价值取向,人生理想,交际圈子各个方面差别都很大。
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新生见面会上,辅导员老师是社会学出身,便做了一次社会学调查,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你上大学之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在哪里”“你父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之类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在此之前,同样问了一所跟清华有对口支援关系的西北地区的二本学校,对比如下:
左边是清华大学,右边是西北地区的某二本,可以看出最明显的,清华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活动范围更大,见得市面更广,审美品位更高。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则更能说明问题:
这个表格的数字越低,则代表社会经济地位越低,能够看到:目前占中国人口绝大数部分的社会底层(倒数第二行)子女,在清华大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60以上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整个社会的比例很低,但是在清华大学的比例非常高。更进一步,富裕人口(最上面两行,70~79和80~89的),清华大学学生家庭背景相比于整个社会中的比例,要更加悬殊——换言之,你走在大街上走一个上午,也遇不到几个教授的子女,企业家的子女,市长的子女;但是在清华的图书馆,也许你的邻座就是。
我的一位朋友,本科在同济,中间也去过二本待过,后来去了卡内基梅隆,美国首屈一指的计算机名校。他深有感慨地对我说:不同的大学,人和人的差距,简直就和人和狗的差距一样大。
“在二本的时候,人人关心的就是明年就业形势好不好,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考研比例缩小了没有,大学四级题目难不难,考公务员面试有没有黑幕,村官现在还有前途吗?
而在同济这样的985学校,图书馆里面人人都在准备GRE,找工作的都在找500强的内推,传着系花和四大领导的绯闻,以及北美OPT最新的政策变化
到了美国,卡内基梅陇,加州理工这样的地方,又不一样。人人都在讨论今年硅谷的Start Up又有几家卖出了好价钱,facebook和Google的人工智能新计划,贾扬青和田渊栋的组最近还招不招人,以及现在回国借着Facebook的Title捞一笔,还有多少人吃这一套?”
环境决定一切,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
这个世界,远远不是你眼前看到的那样,各类人群其实生活在信息的孤岛之中,一个个孤岛,就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这个世界,分工究竟还是不同的。注定有人会扮演领袖的角色,改变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有人扮演精英,而绝大部分,不过是沉默的大多数。
或许,你会举出二本中的佼佼者如马云,也可以举出像北大范美忠这样的败类,但是事实从来不因为个例而有所改变,从群体上来看:985在各个领域都完爆二本没有任何悬念。当二本学生还在为今年的毕业起薪焦头烂额的时候,那些985出身,美帝Top理工院校的精英们正在和Jack Ma谈笑风生,欣然接受投资,准备大干一场。
佩子临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人挤破脑袋也要进985院校,难道考个普通本科院校不好吗?读重点大学真到底是一种什样的体验呢?和普通本科院校有什么区别?
1.二、三环境氛围不好,容易让我们眼界变得较低,很难真正认识那些厉害的人,很难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2.二三本同学在眼界和格局上相对于名校大学生有较大差距,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未来的长期发展。3.211大学的同学在考研,就业工作上仍有许多压力,也需要一直努力和奋斗。4.非985大学的同学也仍有希望,找准方向,努力奋斗,未来也会变得不错。 二三本的同学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以及努力目标和方向,顿时觉得动力满满。 211大学的同学看见了有同样困惑的同龄人,也感觉深有体会。
一位清华的高材生这样回答,当年我拼命努力,终于以全省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是进去第一天,我心中的那个自信的心一下没了,瞬间崩溃。总以为自己的成绩很好,总以为自己是优秀的学生。但是进入宿舍,一共四个人,我是最差劲的一个。在我上铺的兄弟是全国数学竞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住在我对面的是某省的高考状元。住在对面的是蝉联三年成绩全是第一保送进的清华。和他们寒暄以后他坐在那里,呆若木鸡,从此,忘记了过往的荣耀,曾经的掌声,然后认真学习。 上了第一堂课后,老师只讲了10分钟,然后留了物理模型相关的作业,要求第三天早上交,不得有误。留下作业以后,这四个人都蒙圈了,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用了整整两天的挑灯夜战,终于在第三年早上交了四分完整的物理模型报告PPT。整个过程从启蒙、到学习到掌握,全程自主自发,无人便策。 因为在这所学府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以及成绩都分庭抗礼,甚至远远优秀于你,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加的努力,你没有任何的理由和优越感来放纵自己的理想,任何作业只能靠自己和团队的合作来完成。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能不优秀。最后他说,我从不奢望我毕业以后靠着名校的牌子找到什么好点的工作,但是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却给予了我太多太多。 总有人会说,谁谁清华大学毕业以后卖猪肉去了,谁谁北京大学毕业回家种地去了,却不知道人家利用知识技能很好的营销,卖猪肉年薪百万,利用技术搞农业发展,成为农民企业家,名利双丰收。但是名校毕业的学生却从来不会这样说,也许这就是985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意识的区别吧。
如果是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可能对话情景就又不一样了,可能是:今天上午有课吗?有啊,老师点名的时候帮我喊个到。上次老师留的作业你做完了吗,做完的话,拿过来让我抄一下。步入大学,面对这样安逸的生活,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不自知。在这里,大家会这样想,原来我不是最差的,他们都和我差不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你的成长就是一种扼杀。整个宿舍都在打游戏,看韩剧。这样慢慢的消磨人生。这样的时间四年过去了,你会发现你与985院校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 名校虽然不能一定给你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是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对你的培养以及磨炼会影响到你的一生的发展。985院校的考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差距也不仅仅表现在这里,还有哥哥方面的渗透,你如果还有更多的见解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小园园爱吃鱼
本人本科英语专业,研究生计算机专业,现在在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
也在普通高校上过学,现在工作单位周围全是名校的学生,希望我的见解能对你有帮助。
根据我接触到的很多普通学校的学生和名校的学生,谈谈我的看法。
这里只是主流群体进行对比,并不是说普通高校就没有优秀的学生,也不是说名校的都特别厉害。
主要区别
或许很多人不承认(有一些是出于可怜的自尊心,谁愿意承认比如比人呢?),总体来说最大的区别是智商、能力、思想层次的区别。
有些人总是说“人和人的智商差距不大”,请问这是事实吗?自己去名校的看一看,去普通学校看一看了解清楚在说话。
最可怕的不是有差距,而是不愿意承认差距。
名企招聘都侧重于985和211,而名企更看重的是“聪明”,而不仅仅是“努力”。
985高校的学生
虽然也有部分不太努力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很聪明的学生。
他们中大部分都特别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大部分想学都学的很快。
他们大部分一般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他们大部分都比较爱思考。
他们大部分都不惧困难,做事侧重于有计划性。
他们大部分都不满足课堂所学,私下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知识)而且掌握的不错。
普通高校的学生
大部分不是特别聪明,而且不是特别努力。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混日子,上课玩手机,宿舍打游戏。
很大一部分没想法、没目标、没追求。
很大一部分满足于学好课堂知识,眼里更多地是在乎奖学金。
他们一部分人热衷于“锻炼自己”(家庭困难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哪怕不缺钱,也有人想“锻炼自己”干一些没技术含量的活),却不明白大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他们很大一部分特别容易受到同学的观点影响,没有很高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很多沿袭高中的学习方法,成绩不好只会更“努力”,不知反思总结或者学习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很大一部分缺乏自信,不服输的同时又够不努力,容易眼高手低。
是硬件师资差距?
硬件和师资确实有差距,但是这只是“好马配好鞍”。
普通高校学生抱怨教师能力不强的同时,很多优秀的教师也感慨学生是“扶不起的阿斗”。
越是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如别人的时候越容易找客观原因。
拿一些相对靠基础和自学的技能比较也可见一斑。拿算法比赛来说,普通高校学学生的成绩和985学生的成绩整体来说没法比。各类全国计算机比赛中,虽然有个别非名校学生名次不错,但是改变不了整体格局,名校占据绝对优势。
看看普通高校的知名校友的数量和质量,在看看985高校知名校友的数量和质量。
看看各行业佼佼者,相信大家心里就很清楚了。
我认为最大的差距就是智商、悟性、能力、思想,这才是最致命的。
难道只能认命吗?
很多人不服输,总是觉得自己不比这个差不比那个差。请做出成绩来,不说和名校比,你在自己学校自己专业能否到前几名呢?
就像很多国产手机,动不动就“秒杀苹果”,蹭热度之后呢,超过了吗?拿自己优点和别人缺点比,自己永远都是“优秀的”。
作为普通高校的学生,我们未必能超过大多数名校学生。但是如果能找到自己有天赋或者退而求其次有兴趣的地方,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经验,付出更多地努力,还是可以做到比大部分非名校的学生都强的,甚至赶超一些不太努力的名校学生。
普通高校的学生最需要做到的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减少环境的影响,减少惯性思维的影响。
我见过普通高校里非常优秀的,大部分都是“其他学生不一样”。要不然就是比较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要不然就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他们较少随意“从众”。
专业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把自己专业学的非常扎实,不管对考研还是找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大学期间不要只盯着自己专业,也要要重视思想的提高,多看看一些思维相关图书、逻辑学、心理学,甚至史书等有助于提高思想层次的书。
早点发现自己兴趣和天赋所在,在自己最感兴趣或者有天赋的地方努力,才更容易出成绩。
注重时间管理,很多学生大把时间被荒废掉了。
虽然智商或许没法提高,但是智商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专注力等都对成功有帮助。
985研究生和985本科生
普遍来说一个学校的研究生“不如”这个学校的本科生。
主要是从智商和能力来讲。
能考到某个学校的研究生的学生一般本科普遍比此学校差一些,我相信很多从普通高校考到名校的学生心里应该比较清楚,自己研究生学校的本科和自己本科学校本科生啥有啥不一样。
而且现在个别企业招聘甚至要求双211或者双985,更认可本科是211或985的学生。虽然有些苛刻,其实背后不无道理。因为高考考到名校的更多地是靠智商、聪明和努力;研究生考到名校的更多地是努力其次是聪明。
明明如月学长
不知道题主问这问题是出于什么目的,我说说我的认识吧!重点高校和普通院校的学生区别在哪里。我普通本科,硕士在某重点高校就读,就我身边的情况来看,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能力强
我认为,一上来就说他们聪明或者智商高有点自惭形秽的感觉,不过必须要承认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学习某一样东西,他们能较快的掌握,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学习能力的强弱,和自身先天条件有关也和自己所处环境有关,而好的学习环境无疑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学习习惯好
整体情况而言,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比较好的,不懂的知识点会及时向老师咨询,没事的时候会去图书馆待着看书,学习自觉性高并且还努力!没有一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而是谦虚而上进。此外,他们还可以经常听到一些厉害人物的讲座。
第三,知道要什么
他们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规划,就业,读研,或者出国。整体而言,这些学校的学生的读研深造率比较高,他们会较早的规划自己想要什么,在路上可以经常听到他们讨论某某要出国、要去哪里读研、报了哪个大牛老师的研究生等话题。
除上述以外,他们也会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我认为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还是蛮重要的,好的学习环境无疑会促进自己的各方面的发展。当然,这些学校也有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的人,二流高校也有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比例都比较低。环境真的蛮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题主吧,我是爱分享的Walker,热心教育,熟悉考研!
爱分享的Walker
年轻人很容易受到周边大环境的影响 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跟更优秀的年轻人在一起 成为他们的一员 并有机会接触社会精英和行业大咖 进而提高个人整体素养 显然在这些方面 名校的优势更大 你读个老少边穷地区的大学 你周边的人啥水平 你也就跟他们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