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秦始皇

秦帝國的崩潰,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君王殘暴,不是因為帝國的法律嚴酷,也不是因為賦稅徭役過重,更不是因為仁義不施。

秦帝國崩潰的原因,是埋在六國王公貴族、宗親大臣、文人士大夫,以及六國百姓心中的仇恨。而秦始皇本人對這些人心裡的仇恨,以及因仇恨而引發的後果認識不足,為之沒有制裁而導致的。

歷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秦始皇

秦始皇自己在幼年時候,因為曾祖父秦昭王發兵攻打邯鄲,而親身體會到戰爭的苦難與死亡的恐懼,因而引發了他消滅諸侯,杜絕戰亂的決心,他在解決戰鬥之苦的時候,啟用的是王翦這樣的將領,他們能以最少的殺戮,以給天下人帶來儘可能少的痛苦來結束戰亂。但是列國的王公大臣並沒有體會到戰亂之苦,文人士大夫也沒有體會到戰亂之苦。他們甚至依靠諸侯間的戰爭獲得利益,謀取功名。

秦始皇總結“天下苦戰不休”的原因是“以有王侯”,所以,他認為,只要消滅了王侯,天下人就會對他感恩戴德,就會對大一統的秦帝國贊而頌之。然而,王侯們,以及依附於他們的既得利益者不這樣認為,他們沒有那麼站在那麼高的高度上去思考,他們要拼死恢復失去的一切拼死復仇。如若不能在戰場上親刃仇人,他們便用一支筆,將其醜化並詛咒。而山東六國的文人墨客紙上談兵的功夫有很高,於是乎不斷地醜化秦帝國和秦始皇。

我們假設,秦始皇的統一戰爭不是歷史呈現的樣子,而是如他的曾祖父秦昭王,令他的將軍們四面出擊,逐城鏖戰。不是重用王翦這樣充滿智慧的將軍,而是像桓齕那樣使蠻力的將軍,蠻攻硬殺。戰爭不是有計劃的巧妙推進,而是如後世戰亂一樣在整個國家遍地開花,攻防雙方都浴血奮戰,勝利一方怒火中燒,如後世許多將軍那樣,將敗軍斬盡殺絕,而一旦平定一個國家,如後世那樣(項羽就是如此),王侯將相盡夷三族,一旦佔領一個地區,便將當地富紳豪傑競相誅殺,同時撤換所有官員,盡遣秦人為官統治,通過戰爭將那些腦後有反骨的人消滅在巨大的傷亡之中。以此給天下人一個深深的教育:和平比戰亂好一百倍。

歷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秦始皇

如果是這樣,秦始皇的帝國會怎麼樣?然而秦始皇沒有這樣做,他用巧妙的戰略迅速擊潰了列國的信心,從而避免了大規模的對抗和殺戮。用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推進,避免了全國範圍內長時間的戰亂,沒有屠殺六國的王侯將相和戰俘百姓,甚至沒有將他們監禁,沒有撤換六國官吏,沒有用秦人去奴役六國人。2000多年前,人類文明還遠沒有達到如此進步程度的時候,秦始皇就已經這樣做了已經站在那個時期最高點去思考並發動一系列的措施。面對如此理智和仁義的做法,後世的我們,應該給予什麼樣的公正評價呢?就連毛主席都曾高度評價過秦始皇,而我們還一直沉浸在歷史課本中?

有一個問題,過去很長時間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一百多年前,當西方列強的國力軍力遠遠強於中國民國的時候,為什沒能夠吞併中國?

歷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秦始皇

1840年英國的炮艦輕而易舉地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傳教士攜帶著所謂天主的福音後面跟隨著鴉片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更是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連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想要廢立新君,都不得不看洋人的臉色。可是,西方列強拼出吃奶的力氣,也僅僅是獲得在中國租界、通商,以及掠奪資源的好處。1937年,日本向中國發動全面進攻,其意在吞併中國。歷史的事實證明了一點:日本自不量力。與自不量力的德國希特勒一樣,他們被中國和前蘇聯打敗。日本同樣也是拼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能把中國的土地走一遍。日本僅僅是短暫的佔領了秦始皇時代的巖燕、趙、齊、魏、韓,和楚國的一小部分地區和東北,而中國廣大的東南地區,西南地區,以及更加廣闊的西北地區,也包括秦國舊地,日本根本沒有能力涉足。

歷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秦始皇

如今我們應該明白,應該感謝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由於家國有了一個大一統的思想,統一的龐大的國家,我們才能有足夠的力量,來抵禦野蠻的入侵,我們才能在幾千年弱肉強食的混亂世道中,安泰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