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北車站外有這麼多的流浪者?

BonnieWan

長期露宿街頭的民眾,在臺灣稱為:遊民,或街友!

臺灣的臺北車站、西門町、龍山寺對面的艋舺公園,是臺北市也是全臺灣遊民最多的地方,而這三個地方也是觀光客前去或必須經過的地方!

臺灣官方或臺北市政府為什麼不"清理"、"管理"、"收容"、"安置"這些遊民?來改善臺北市這個首善之都的門面呢?

答案是,遊民問題是個極為複雜的問題,除非遊民髒亂到影響他人、或造成治安危害,否則任何公權力沒法介入。而且從法規上來說,只要街友不願受安置,沒有人或機構,能強迫遊民送醫或安置。所以,從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到現任的柯文哲,至少20年了,沒有任何一任臺北市長,能妥善處理好遊民問題。

流落街頭變成遊民,絕對不是簡單的懶惰、生病一兩個原因造成,而每一位遊民身上與背後,都是複雜的各種因素,生病反而是最容易解決的,更多的是:酗酒、心理、家庭等等錯綜複雜的原因,這也不是幾百字能說清楚的。而且,遊民基本上與一般民眾害怕的犯罪的關聯並不大(雖然近半數街友都可能有犯罪前科,但所犯的罪,都是小竊盜如偷東西吃、喝酒打架、或被詐騙集團騙走身分證成了詐騙團夥替身,並不是侵犯他人的加害者),從某些層面上,遊民更多是臺灣這個社會里的受害者或沒有得到足夠照顧的弱勢族群。

以遊民過夜地點最多的龍山寺對面艋舺公園來說,這裡近七成的遊民,是有工作的。他們一早到這裡排隊,等著去擔任路邊舉廣告牌、發傳單、或是簡單的體力活等臨時工;運氣不好沒有得到當天工作的,就去路邊做資源回收(撿破爛),設法賺點當天的飯錢。他們的家當,每天要用一個大紅塑膠袋裝好,放在公園固定的地方,否則就會被當垃圾丟掉。而臺北車站周邊的遊民,更多的只是在那邊找一個棲身之地。至於,他們為什麼沒有家、為什麼不願意去北市府設置的安置所(位置非常偏遠,而且管理嚴格,每次外出要請假等),就是一篇論文也未必能說明白的。

街友不管是自願、非自願的選擇了流浪街頭,他們要重回非露宿生活,並不容易。但,臺灣的官方只能盡力的輔導、協助,雖然成效有限,但,依照臺灣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人或執法單位,能強制遊民做什麼,這就是當前的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