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852507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咨询师也是人,也会有情绪、也会被来访者影响。
甚至可以说,如果咨询师完全不会被来访者影响,那反而不太好。
因为情绪的传递,是人和人之间能够建立情感关系的必要因素。
所以,咨询师被来访者情绪「感染」,是正常的。
但是,情绪是否「控制」了咨询师,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一个咨询师说他完全不会被来访者情绪影响,那更可能是一种「情感隔离」「理智化」,是一种「防御」,并不是真实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心理咨询师最好不要被来访者的情绪「感染」,最好不要因为咨询中发生的事情影响情绪。但是,我认为,其实应该做的是,咨询师要学会的是「不被情绪控制」。
情绪是一定会有的,所以关键是不要被情绪控制了你整个人。
什么是情感隔离,什么是理智化?
情感隔离。是心理动力学的概念。意思是,将想法和与之有关的情感状态分隔开,以避免情绪困扰。比如,,「情感隔离」的咨询师可能会想:『我感觉不到来访者情绪对我有什么影响。虽然客观上他确实很痛苦、我能够做的也很少。』
理智化,是使用过度的和抽象的观念以回避困难的感受。表现得很现实、很理智的样子。比如,「理智化」咨询师可能会说:『来访者只是我的工作,我工作里认真对待他就好了。他的情绪我没必要在工作之外在意。』
理智化和情感隔离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一面是使用理性、抽象思考,一面是感觉不到情绪和情感。
那心理咨询师,最好是怎么样呢?
心理咨询师,最好是具备「认知解离」「以己为景」的心理能力。
这个是ACT(接纳承诺疗法)里的概念。
「认知解离」的意思就是:想法只是想法,我有这个想法,但是我不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不会完全控制我的行为。
「以己为景」的意思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各种想法、情绪,容纳它们存在,观察到他们。就像看着风景,也不着急去分析它们。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会被来访者影响自己的情绪,但是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住行为。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会淡定、温和地允许自己有各种想法和情绪,但是同时坚持做准确的事情,按照专业的做法去帮助来访者。
怎么做到认知解离和以己为景?
这个就要靠「正念练习」了。
正念源自于佛教禅修方法,是一种锻炼心理功能的方式。
常见的方法是:观呼吸和身体扫描
观呼吸是——感受自己当下的呼吸,不控制。如果出现想法和情绪,就顺其自然,不行动,继续感受呼吸。
身体扫描——感受自己当下的身体感觉,不控制、不做动作。如果出现想法和情绪,也是顺其自然,继续感受身体。
很显然,这里关键就是——出现想法和情绪,但是人不去做任何事情,只是简单地看到:『哦,我现在有这个想法和情绪。嗯。知道了。』
为什么不能忽略情绪,为什么要感受它
上一段大家可能容易理解成——『不要冲动行事』。这么理解,也没错。
但是就比较难理解——为什么不能忽略情绪?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来访者影响了心理咨询师的情绪,这很可能也是来访者生活中其他人会有的反应。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就能了解来访者是怎么和别人互相影响的。
简单说就是:来访者怎么影响别人,就会怎么影响咨询师。咨询师通过看到自己被影响,就可以转而告诉来访者:『我发现你会这样影响别人,比如我。而这个影响的结果,可能对你并不好。或许你可以改变。』
当然,实际工作中,不是那么简单的两句话。而是需要很多准备和细节。也不能操之过急。
作者简介:佘炤灼,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咨询方向)。熟悉正念冥想,带领过正念团体总计250小时以上。有两年心理咨询经验,接待过167人次以上的个体心理咨询。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实习心理咨询师。较多回答心理咨询、情绪调节、婚恋关系、原生家庭等问题。
照见
那就减少咨询量吧,增加质量,减少数量。
自己平时也多调节下,找到合适的发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