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寫在前邊(一如既往的環節)

上週日剛剛在蜂巢劇場看了獨角戲《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姑且寫一篇劇評好了。

第一次看獨角戲,也是第一次看孟京輝的作品,在豆瓣的舞臺劇上找到了各種文人墨客的點評,有深深的被感染的,也有自作清高的批評背離原著的,也有一些水平比較高的評論家存在。看罷之後感覺,不是所有的文藝青年都能勝任豆瓣評論員的職責,想要客觀的反映心中所想,也需要自己像演員一樣去做夢。

昨晚看黃湘麗的微博的時候,發現她在微博上寫了一句話(其實還蠻活躍的,尤其是作為一名公眾人物):

“我又要去蜂巢劇場做兩週的夢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我習慣於唱歌的時候,尤其是熟悉的歌詞的時候閉眼唱歌,那感受的確就如做夢一般,對黃湘麗的微博,真的是感同身受。

當自己從現實性中抽離出來,抽絲剝繭之間,投入到一個人為設定的夢境之中,說著歇斯底里的臺詞,在一個劇場裡演了3年多,2000多場話劇,正如她所說的,話劇不是重複,而是越來越成熟的故事。

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帶來的自我的更新,也像是從蟬蛹中逃脫的飛蛾,將掙脫的過程譜寫至話劇表演中。

說起千年女優,是去年在一次豆瓣的活動中看到的電影,那是我第一次系統的完整的看完今敏的作品。今敏就是將這夢境與現實的界限模糊,來表現強烈的情感的。

不同的是話劇是三次元的人物表現的,張力似乎更充足,但千年女優雖然橫貫了屏幕的次元,但感情卻絲毫不遜色。以至於我將千年女優看完以後馬上就寫了一部七八千字的漫評。

兩部作品之所以能放到一起對比,是由於他們的情感指向是一致的。

那就是:少女的愛慕,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像是放陳的紅酒一般,更加醇厚。

女人的愛慕,像是天花般的瘟疫,有人得過一次之後痊癒了有了抗體便不再得,卻也有人終身不愈。

“那約定好了哦,這個鑰匙。”

“現在不要說嘛,總之是打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了吧?”

孤獨塑形

“這部電影是電影藝術的展現,它是日本現代動畫中最好的作品。它是一部動畫,但也具有人性,而且將會觸碰任何深愛別人的人的靈魂。” —— 《千年女優》

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飽蘸著一生的痴情,寫下了一封悽婉動人的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慕之情。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藤原千代子在年輕時的一次叛逆的離家出走中,遇到了同樣年輕的畫家,在一個黑色的夜裡做了一個影響一生的約定。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W先生出現在女主角的13歲的人生裡,父親早逝,W先生出現的時候正是這個13歲小女孩對異性最為好奇的時候,她就這樣遇到了這個影響自己一生的男人。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看來,她由於缺乏父愛而對W先生深愛不已,W先生就是父親的折射,她不懂這些,對於一個未經世事的小女孩兒而言,她不需要懂這些。

家庭中男性性別角色的缺失,造就了一個年輕的小女孩兒,並呈現出歇斯底里的初步預兆。

作家對他身邊的女性一概投去的那具有吸引力的、既脈脈含情又讓人銷魂的、天生誘惑者的目光和他那慣有的對女性溫柔殷勤的態度並不意味著愛慕。

而她以為作家的柔情只是給她一個人的,於是從那一刻起女孩的心便永遠屬於他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擁有愛的人內心是無所畏懼的。

千年女優的千代子因為心中懷有愛,獨身一人去滿洲尋找畫家。乘坐火車去那麼遙遠的地方,對於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女孩兒而言是可怕的,但心中懷有愛所以無所畏懼。

”戲裡戲外的我始終如一。“

13歲的女主角用盡了人生的所有力氣用來窺視作家的生活,窺視這個自己愛上的,如同父愛替身的男人。

她開始努力的自學,愛上了看書,從一個學習不怎麼好的姑娘變成了班上的第一名,她愛上了學習彈鋼琴,她認為作家先生可能是喜歡音樂的。

她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與你相見,W先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因為她有愛,有愛就有力量去做這些。

父親早年去世,母親深居簡出不與人來往,鄰居的家庭問題嚴重。她看不到一個正常的成人世界,也無從瞭解正常的兩性關係。這一切都加重了女孩子與成人世界之間的陌生。但是,W作家的出現第一次打破了這種隔絕的生活,讓由兩性關係組成的成人世界凸顯在了女孩的面前,就像命運一樣,強拉她墜入深淵。

1Q84中當深田保問:“你選擇川奈天吾,還是選擇自己?”青豆毫不猶豫的說“選擇天吾。”深田保追問道:“那你不害怕嗎?”,青豆回答“不怕,因為我有愛。”

兩部作品的共同情感指向是“我愛你,但是你不知道”,甚至是“我愛你,不管時間過去多久,哪怕你不知道我愛你也沒關係。”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慘白的單戀。

在名為愛的甜美果實面前,在失樂園的柵欄旁駐足觀望,明明果實就在眼前,卻得不到她。

漸漸的發現,這份追逐,這是對自我的詛咒。

“你將要終生受到愛的業火,我對你恨之入骨,也愛之入髓。”

只因那個老太婆的緣故,因為這樣的一句不祥的話。我便踏上既定的命運之中,千年長生茶。嚐嚐也罷。我終生活在愛的業火之中,因為那詛咒我的老太婆,就是我自己。

年老色衰的自己的一顆淚痣,她一直是我的心魔,這也是對自己施加的命運的詛咒。

他說在戰爭結束後,就會去北海道,完成那副雪天裡的沒畫完的畫作。

正是這種戲劇化的極致的愛,能喚起所有有深愛之人的共鳴。

藝術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本身的。

渡邊淳一的失樂園也是如此。兩個人一定選擇愛到最深的時候共同赴死。

我喜歡黃湘麗的歇斯底里的表演,將煎牛排放到劇場裡來進行,將枕頭扔向天空再快速的垂落,表現賣身時連續脫去的七條內褲,表現懷孕時將嘔吐物通往廚房,因為廚房是女人的戰場和空間,在女性主導的空間裡,將生菜的葉子扔向空中再落回地面。這種歇斯底里的精神病人似的表演,反而正接近生命的本質。

人什麼時候最為真實?卸下心防的時候,不穿衣服的時候,剛出生的時候,精神失常的時候,人之將死的時候。

真實的時候不一定最美,但最為戲劇,也最為純粹。

與原著相比,話劇的表現更為歇斯底里,原著中的女人或許更為隱忍,像是於無聲處聽驚雷一般的娓娓訴說自己的經歷。話劇中則更加的披散頭髮,更加瘋狂純粹,整個女性的一生將自己奉獻給那個男人,屬於他,被他佔有。從他的身上尋找活著的意義,希望被他認出,被他寵愛,被他承認地位,得到他的認同。

在最後一場床戲的表現上,把被單蓋住,觀眾的視覺焦點被轉移至大屏幕。在那裡,觀眾得以窺見被單的內部。我們看到女人凌亂的頭髮,躁動的汗水以及晃動的身體。的“孤獨”被解構,它不再是女人的自言自語。

一年又一年,花瓶裡的白玫瑰越來越多。

作家想起似乎總有人送他白玫瑰,但是卻不知道是哪個人送的,但這也好,正好滿足他的心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將兩位女主角的生命終結的,實際上是斷了的弦。

尋找變成了生命的意義,當愛一個人也變成了生命的意義。

當絃斷裂的時候,將發出怎樣的聲響?人生的弦繃得太緊,當人生僅有的意義被斬斷,人生也就戛然而止了。

千代子用30年來尋找,在地震的一剎那突然醒悟了自己,意識到自己恐怕已經不會被他找到了。從地震中出生,在地震中醒悟,也在地震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陌生女人從愛慕,到上床,到賣身成為風流女子,到最後一次和作家上床卻沒有被認出來,她的人生的弦也斷裂了,戛然而止,老僕人認出了鄰家女孩兒更讓女子心痛。

陌生女人的生命戛然而止於兒子死去,可憐的作家的不知名的兒子,被這一出人生的悲劇波及,成為了犧牲品。

追逐了多年,當追逐的這個動作變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而當意義消失之時,兩位女性的人生就畫上了休止符。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正如陌生女人在片尾獨白道:

既然我對你來說雖生猶死,我又何必不樂意死去……

正如千代子在臨死之時的自白與回望人生

“我又要去追尋他了。”

最後,話劇之中有兩處場景最為打動我。

第一處是 兩人身處在同一包間內,甚至能聽到彼此的呼吸,但是卻沒有被作家感受到存在。(雖生猶死)

第二處是 老僕人認出了鄰家女孩兒,而作家卻沒有認出來之後,放的一段類似於Eva-Q的3EM13_Guitar_ForQ很相似的音樂,綠色的光線掃過床,床上一個人沒有,空無一物。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話劇觀後感,愛與疏離感

紅酒倒下,女人死去

我的心裡也空無一物,無論是作為觀眾的我還是作為主角的我。


空無一物。

被心愛的人忽視,無法認出,雖生猶死。

好一個陌生女人。

從劇場出來的時候,看了第一眼劇場外的世界,我心想:

是啊,多麼陌生啊,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