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親人的生老病死很看淡,算不算冷血?

段興宇

中國古代講究以孝治天下,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父母長輩去世,要哭天喊地,哀痛得無以自拔,飯水不進,形容枯稿,能大病一場最好。但我卻覺得做作,是一種表演。真情流露的悲傷應該適可而止。

記得我七八歲時,外公去世。媽媽帶著我渡河奔喪,任憑別人如何哭,我卻一點都不知道難過,一滴眼淚也沒有。媽媽還罵我不懂事。唉,沒辦法!

爺爺去世,我正在合肥上大學。當時都沒有通知我,後來弟弟告訴我的。我是長房長孫,回到了家,安慰一下奶奶,上一下墳,也沒有哭。

前年,爸爸因心肌梗死急速去世。我從貴州趕回去,看到冰棺裡爸爸,辦完喪事,同樣也沒有哭。

我有時也在想,我是不是心腸剛硬?還是太冷血了?可是,我這人心理沒問題,對人也很熱情的。

我還想,是不是因為我與爺爺、外公比較疏遠?是不是我與爸爸感情很一般?所以他們死了我不難過。好像也不是,因為,我曾經設想過,就是奶奶去世,媽媽去世,我應該也不會太難過,不會怎麼流淚。可是,明明我非常愛我的奶奶,愛我的媽媽!

實際上,我的妹妹、弟弟也沒有流淚。在農村,有人去世,多是女人在哭,男的很少哭了,尤其是年輕人。

也因為這個,受習俗影響,覺得沒有哭聲不像是葬禮,所以社會有了專門的哭喪人。趙本山在電視劇裡還演過類似的角色。這就有些搞笑了!

我相信,有我這樣想法與表現的男人,絕對不是少數。對這個問題,我還會繼續思考,也請讀者留言,我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生活教練劉西權

對親人的生老病死看的很淡才是高人。

誰不會為自己失去親人而痛苦?誰不會為失去親人而傷悲?對親人的極端懷念,對最愛的人最親的人走了,傷心欲絕只有大聲的哭出來,表示對逝去人留戀,尊重和愛。在普通人看來,親人的生老病死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親人的離去是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呼天搶地,眼淚鏈鏈,眼睛都哭紅腫了,聲音都哭嘶啞了。難受得心裡承受不了,就發出瘋狂的哭聲。有的人對生老病死看的很明白,是因為他們知道人就生出來就會要死的,只是時間來的早遲而已。

人在歷史長河中就如一滴水,芸芸眾生一塵埃。在生下來,就只活那幾十年,沒有一個人活著不死的,。所以人的生死早遲,在他們看來就是那麼一回事情。用不著去過度心傷,再傷心死去的人也活不了,也不知道你在痛苦。因此,用不著去悲傷,用不著去也哭天搶地,他們這種想法也不是冷血,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很真接。他們內心也會痛苦,有的人不哭,是因為痛苦已經到了極點,已經是痛苦的沒有了表情,痛苦的沒有了意識,不知怎麼表現出痛苦的樣子。所以說,不管你哭,還是不哭,都是一種傷心欲絕的表現。對親人離去,看得明白,看不明白,都是活著的人對逝去的人的悲傷。如果對逝去的人沒有一點悲傷,他根本就不是人。



劉金子

這怎麼會冷血呢?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看的這麼重要?

不是有一句經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你願不願意,這一天都是會來的。有些人過不了這個坎,有些人卻可以。那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你看淡,我覺得你的心理素質還是過硬的。我們捨不得親人離開,但這是我們無力迴天的事情。

其實我們就是應該這樣看淡,太過看重,也是讓自己心累、難過。逝去的親人也不想我們這樣,不是嗎?

他希望的是我們在這世上好好活著,而不是因為他的離開,使我們過的不堪。


90後遊少

存在主義文學大師加繆的《局外人》裡,主人公默爾索就是這樣的人。雖然這部作品名氣很大,以荒謬的姿態去反諷生活,據說揭露了人生真相之類,然而,以多數人的眼光去看,主人公的確是不正常的,是有病的。這種病在於極端的自我,因為極端的自我,所以世界對他而言是毫無意義的存在。親人的生老病死,與他而言,不過是一場虛幻,只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在某個時間點偶然發生了而已。甚至,他連自身的存在意義都難以感受到,他只是被自己的感覺支配著,他可以活得非常任性,完全無視世俗眼光和功利的標準。什麼崇高,什麼追求,都是個屁。

現實生活中,這樣極端的例子應該很少。如果有,除了上面說的被荒謬感支配之外,還有可能是情感障礙症。主要表現是,外界的信息刺激與產生的情感反應不匹配,表現得遲鈍而冷漠。還有可能是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功利的,對於親人這樣的情感寄託毫不在意,只在乎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的關係。即,存在“選擇性情感缺失”。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難免被人視為冷血動物。如果真的存在精神障礙,或許外人可以稍稍理解一些,否則,周圍的人只會感覺這樣的人很可怕。


知我君

那是你想的通透啊,,,,一生中這麼多人過往,誰又能陪你一輩子?難過一陣子,不會難過一輩子,,人生有90%的痛苦和10%的快樂,生活就是為了10%的快樂而忍受90%的痛苦,,,順其自然吧


小二子

冷不冷血說到底是對生命如何理解的問題。從小我們就知道生命的可貴,每個人只有一次,無論高低貴賤,由此讓我們對生命充滿了敬畏。即便對於陌生人的離去我們都會有些許的憂傷,又何況親人!但當你的親人已病入膏肓,醫生已窮盡一切手段時,我們必須痛苦的接受這個事實。儘管我們並不情願,儘管我們依依不捨,但無可奈何花落去,生命就是這樣,有開始就會有結束,這就是新陳代謝,萬古不變的規律,每個人都是在悲傷中執行著這個規律,一代又一代。晉代陶淵明說過,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看不見的遠方聽得到的迴響

個人感覺的確說不清楚。生老病死,自然現象,宛如日之出沒,不做稍微停留,生老病死也是應時而至。但對於親人的去世,還是應該有所感慨的,畢竟人生孤獨,親情聊以慰藉溫暖生命。不過,若至此時,哭天抹淚,嚎啕不已,或者一味為了感動別人而為,各人覺得極其齷蹉。我希望至親離開時候,我可以悲傷莫名,但我不願意將這悲傷刻意在人前表現或表演。但也可能因為親人歲月已老,或者病來無法,無法挽留,所以也並不格外難過——畢竟人都有此際。


灑脫文字快意頭條

修行人,明因果?喜不驚?逆不怨?一切看淡!他會為家人眾生祈福!他會為家人眾積德!超渡他們皆生極樂!


慈證


阿萍1234

如果我能冷血就好了,可惜我不是那種人,我的愛人和孩子離開我兩年多了,我還是放不下,我有時感覺活著非常累,i還不如痛痛快快離開這個世界,這兩年來我一直尋找人死後世界的線索,我感覺很絕望,根本就沒有什麼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