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凯风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在秦始皇时代,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去修筑长城,不久之后因为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山海关长城之下。
孟姜女历尽艰辛,徒步走到长城边来寻找自己的丈夫,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于是她在长城脚下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直到把长城给哭倒,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在绝望之下,投海自尽。
这个故事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已经见到过,那么它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呢?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孟姜女这个人?
据说这个故事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长城修建于秦朝之后,而秦始皇时代修建的长城,距离山海关还有好几百里。
在真实的历史中,除非孟姜女穿越了,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哭倒山海关的长城。
第二种说法认为,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但是她哭倒的并不是长城,根据《左传》记载: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齐国讨伐魏国和晋国,回去的时候攻打莒国。
在这个过程中,齐大夫杞梁战死,杞梁的妻子在郊外迎丧,相传她哭了十天,连城墙都哭倒了。
后世的人根据她的故事,将其改编为孟姜女哭长城。那么她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呢?
虽然我们常说有蝴蝶效应,但是如果真的依靠哭就能把城墙给哭倒,这显然不太现实。
要是真的可以的话,古代打仗也不用攻城了,直接找几个死了丈夫的妇女,在敌方城墙下天天哭就行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嘛!
所以说,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连它借鉴的故事都可能是假的,而历史上也根本就没有孟姜女这个人。
戏曲说
秦朝时期的孟姜女则是杜撰的传奇故事,然而这个传奇故事还是有原型的,而原型则是春秋时期的齐大夫杞梁的妻子
《礼记·檀弓下》:"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齐侯打莒国,杞梁华周作先锋,杞梁打死了。齐侯还去时,在郊外遇见他的妻子,向她吊唁。她不以郊吊为然,说道,“若杞梁有罪,也不必吊唁;倘使没有罪,他还有家,我不应该在郊外受你吊唁。”齐侯听了她的话,便到他的家里去吊唁了,在这里也并无出奇的色彩
《孟子·告子下》:"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孙奭疏:"或云齐庄公袭莒 ,逐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
在孟子的记载当中,则有了传奇色彩,前面不变,依然是杞梁战死,杞梁的妻子为丈夫哭丧,导致齐国变了国俗,杞梁的妻子有了名字,孟姜向齐国的城哭,而城也为这哀伤而崩坏
《列女传·齐杞梁妻》:" 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在列女传当中则更为详细了,记载了杞梁的妻子没有孩子,也没有五属的亲人,所以没有收留的地方,就将丈夫的尸首埋在了齐国城下哭丧,其中的诚心感染路人,路过的人听到没有不流泪的,十天后城也因此崩坏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这本是极为平常的事件,齐国大夫杞梁为国捐躯,而妻子也在为丈夫吊唁,国君在野外埋葬杞梁的地方,吊唁慰问了杞梁的妻子,而妻子则说杞梁如果有罪,就不应该被吊唁,如果没有罪,杞梁也还有家,应该在家中接受国君的吊唁,而不是在这野外接受国君的吊唁,而这记载历经了时间的变迁,出现了传奇色彩,越变越玄幻,出现了杞梁妻子的姓名,然后出现了传奇色彩,孟姜女哭毁了齐国城,到后来演变成了孟姜女成为了无家之人,没有亲属收留,只能带着丈夫埋在齐国城下,哀伤的哭泣,路人都被感染落泪,城池都被哭毁
而后逐渐演变成了秦朝时期的孟姜女,因为丈夫修长城而死,孟姜女为丈夫哭丧,哭倒了长城,这类传奇的故事,当中包含了当时人们的心理以及寄托,这也是为什么普通的故事,越变越传奇,最后流传于世,因为这其中包含了普通百姓在当时的倾诉,当一个故事有了内涵寄托时,就不是普通的故事,而是一段传奇
筱谈天下
孟姜女故事流传还是有原因的,是在齐国现今淄博那,故事原形是齐国大将军杞良战死,他老婆也就是叫孟姜女的到城外去接杞良的灵柩,在那悲痛,史记里有这个故事。其实到这里我们还没看出跟哭长城有什么关系,再说齐国当时也没修建长城,但是到后来故事漫漫给人流传就有变化了,到了秦国的时候是修长城最大规模的时候,人民深受劳役之苦,故事在多年的流传之后就在当时寄托了人们的精神,关于故事的演变可以参看顾颉刚先生的《孟姜女的故事转变》和《孟姜女故事研究》。
孟姜女名字其实是对美女的统称,其实是姜家的大姑娘,古代齐国以前是姜子牙的封地,姜姓算是国姓了,孟和伯是古代长的意思,是官世家族的美女,大将军杞良的老婆也算是名门贵族吧,原型是出自这个故事,到后来慢慢流传演变了 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所以说,哭长城的故事是流传的,人确实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