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有什麼好處呢?

捲毛八一八

現在整個社會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你出去買菜、吃飯都不用帶現金了,只要有網絡就能搞定。

很自然,醫療也是。

作為放射科大夫,僅就放射科+互聯網做一些分析。

對於放射科而言,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可以實現幾個方面的好處:

1、提高老百姓接受到的醫療服務水平。分兩個層面,在邊緣地區拍的片子,做的CT和核磁,由北上廣的高水平大夫給閱片,出報告。第二個層面,做的CT和核磁,掃描質量也必定會比原來提高。

圖像互認了,診斷結果切不可盲目互認,同樣的片子,不同的大夫結論可以完全不同,而正確答案可能只有一個。在我國目前的混亂情況下,奉勸,切不可盲目的將影像報告互認,該會診的一定要重新會診。

但目前影像遠程診斷,尚存在一些普遍問題:


放射科楊大夫

眾所周知,隨著人口低齡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不少慢性病患者人數的上升,我們對於醫療衛生資源的需求再不斷增多。但是呢,我國目前醫療行業的資源有限,而且存在分佈不均等弊端。這種醫療資源的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互聯網技術和醫療行業的結合,推動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第三類,公司自建模式,就有春雨醫生、丁香園、叮噹快藥等各種健康服務類應用app,這種在運營上會做的比共識好,但是有些平臺缺乏核心醫療資源,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但是這些產品能夠幫助用戶自診、購買藥品等,非常的便捷。

總的來說,互聯網+醫療是我們已經無法拒絕的發展趨勢,但是因為健康醫療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行業壁壘依然嚴重,互聯網醫療依然存在缺乏規範的行業標準、缺乏醫療監管等問題。


花兒街參考

近年來,“互聯網+”是個非常熱的詞,和互聯網沾邊都能站在風口,互聯網後面可以“+”很多東西: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甚至互聯網便利店……

但是與人們健康息息相關的醫療領域,“互聯網+醫療”不能理解為以來診治和互聯網的簡單相加。

中醫有個說法,叫望聞問切。顧名思義,看病需要醫生親眼看、親手查,再加上檢查報告的輔助才能做出準確、科學的判斷。單純靠文字描述病情,醫生、患者之間隔著十萬八千里恐怕會大大提高誤診率和漏診率。

同時,如果讓江湖遊醫、冒名頂替的醫生鑽了空子,只能讓患者深受其害,加大醫患之間的敵意。

所以,大家在利用互聯網便利的同時,選擇“互聯網+醫療”還要慎重。你說呢?


遼瀋名醫

3、互聯網開藥也不靠譜,病人完全可以記下了藥品跑到外面藥店去買。

互聯網醫療即便要普及,一開始也不可能作為主流醫療方式,只能作為輔助手段,比如協助一些慢性病人讓他按常規吃藥之類,或教導病人自己解決一些不棘手的醫療問題,真正遇到了危機情況,倒還真難說。

不過互聯網醫療可以處理一些特殊情況,比如一些急性病人,在急性病發作的時候,可以通過互聯網給醫生髮送信息,也許能夠更快得得到及時救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