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可以排行影史第一?

家乡二少

这部电影上映至今已有24年之久,它就像是一坛深埋在地窖的老酒,随着时光的流逝,越发醇香。国内的豆瓣和国外IMDB无一例外给出非常高的好评和排名,近年来排名一度超过《教父》稳居排行榜第一。

其实《肖申克的救赎》在上映之初并不尽人意,票房一般,虽然得到7项奥斯卡最佳提名,可依旧无法遮掩它没有得到一个奖项的尴尬,其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属于慢热型,压抑的监狱题材不符合那时代人的精神追求,那个浮躁的年代大家都在摇滚和呐喊,所以当它遇到以右派价值观为主题的《阿甘正传》时,注定要失败。美国是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国家,《阿甘正传》这部影片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偏好和情感诉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你去看两部电影,我觉得《肖申克的救赎》给我带来的思考会更多。《阿甘正传》只是一个励志故事,但《肖申克的救赎》则不一样,它带给你的是对自由与希望的思考,是自我的救赎。所以我认为它败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当时的人和国情。

下面我来浅析一下为什么它可以排行影史第一?影片剧情循序渐进,不断重建和假设,有内涵有深度,有寓言性的伏笔和较强的鉴赏空间,依靠肖申克监狱这个小载体,把监狱里的人的不同遭遇以及监狱当权者的黑暗,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正处于战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社会的矛盾也越来严重,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僵化和掌权者的贪婪及政府的无作为,都在腐蚀着这个国家,使人感到绝望和无助。

《肖申克的救赎》用贯穿电影的两大主题“自由”与“希望”救赎了被“制度化”的肖申克监狱所有人,安迪则是上帝的化身,他的到来给瑞德和肖申克监狱所有的人带来希望和自由,即使身陷监狱依然不忘自救与帮助他人。当安迪从淤泥里爬出来仰天长啸的那一刻,安迪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我认为这部影片久经不衰和排名影史第一的原因是它引发我们对人性最基本的思考和认知,还有就是故事的结尾符合大众的预期。


影士禾木兄

在我反复多次观看这部影片之后,我觉得这部影片略微有点被高估。

这部影片,从大学时就开始看,到现在,至少看了十几遍了,平均每年要看两遍。

多次看,重复看,觉得这部电影的确可以称得上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电影,但是把它排在第一位,真的略微高估。

起码在我心里,《教父》《七武士》《蝙蝠侠黑暗骑士》《飞越疯人院》这些电影,都不比它差,更不用说还有一些欧洲导演的佳作没算在内。



根据这几年,我在各大电影论坛和平台的了解,这部电影之所以一直排在第一位,有下面三个原因。

一,错失奥斯卡带来的反面效应。这部电影跟《阿甘正传》正面对决落了下风,当年无论票房还是奖项都不如后者。导致后来很多人重看以后觉得它是最大的遗珠。所以很多人反过来,给它打分的时候,毫不吝啬,有些人为了给它正名,毫不犹豫就打最高分。


二,这部电影在思想上的表达,在后来更多人观看以后,获得了大范围的认同,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很多人有一种网络上过于自由,而现实又慢慢收紧的矛盾中,这部电影很容易就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鸣,特别是前几年,鸡汤泛滥,励志主题的东西很容易获得好感,导致很多人从这部影片里解读出非常多的影射现实的东西,自然而然打高分,不在话下。三,励志,不得不说,励志片在国内国外都很有市场,去豆瓣网看一看,大部分励志片评分都很高,特别是国内观众,简直天然的多愁善感,容易被煽动。这部影片在后半段,有一种假大空的倾向,把主人公的能力无限夸大,对很多生活不如意的观众,就像灵药一样。其实同题材的《飞越疯人院》才是现实中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但是观众就是信它那一套,没办法。别无他法,只能通过这种东西,不断激励自己。


西堤君

这部电影给人的触动真的很大,故事内容简单却又复杂。但给我触动最深的并不是主角,而是一位卑微的老人,布鲁克斯.海特伦。

他在监狱时负责打理里面的图书馆,是里面的老好人。但他在服役50年获得假释出狱后,因习惯监狱里的体质,无法适应外面的新世界,最终因绝望而自杀。在上吊之前,他用刀在壁橱顶端刻上“BROOKS WAS HERE”——老布到此一游。

当看到这一幕时我被深深的触动了,还有什么能比时间的力量还大,如果你一意孤行的去做一件事,时间久了,也许你就被抛弃了。


雾里曲闹

《肖申克的救赎》最多只是IMDB和豆瓣评分第一,翻遍各类电影榜单,从没见过将《肖申克的救赎》排在影史第一的,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认为《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些电影可以排进前十的,大多是入门级别的影迷,如果你看过1000部电影了再回头想想,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可笑。



在这里无意引发战争,但在各大权威排行榜上,《肖申克的救赎》甚至进入不了前100,这不是因为《肖申克的救赎》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伟大的电影实在太多了。

经常进入各类影史榜单的导演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奥逊·威尔斯、费德里科·费里尼、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维托里奥·德·西卡、安东尼奥尼、杨德昌等等伟大导演。

经常进入影史榜单前列的是《公民凯恩》《迷魂记》《日出》《东京物语》《八部半》《偷自行车的人》《教父》《2001太空漫游》《教父》《晚春》《精疲力尽》等等伟大的电影。



可能会有人反驳我了,说我装,但你反驳之前想想,电影自发明以来已经有100多年,这期间有过多少次电影运动,产生过多少伟大的导演和作品,而自己又知道多少。

知乎上前段时间有个收费很高的live,主讲人是一个我很尊敬的影评人,讲的标题赫然写着《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是影史第一,我是非常失望。

他这是明摆着迎合观众,推销自己的课程,《肖申克的救赎》影史地位难道他不知道?说白了是在利用大家的情绪做营销。

我承认《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都是好电影,我自己也喜欢看,但这些电影并不能排在影史前列。

同样的,我也认为《活着》《鬼子来了》这些电影是华语电影中的经典,但华语电影的前几名,永远是《神女》《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



如果对我的观点不赞同,咱们大可以认认真真的讨论交流。

记得一位前辈说过,作为影迷,千万不可骄傲,不能装,因为分分钟可能被别人打脸,这个世界好电影太多了,在没达到一定阅片量之前一定得谨慎。


迷影生活

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后,对里面的一个点深深的吸引了,那就是“被体制化”,很多人从监狱出来后因为不适应外面高速发展的环境,而陷入深深的恐惧,最终上吊自杀。看过后,有感而发,想想自己在这个上市公司呆了这么多年,白天紧张的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到深夜,已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从而受到启发,辞掉了别人眼中的高薪工作。



出来后,再找工作,思维似乎被以前工作的那种固有套路禁锢住了,总感觉事事不顺心。一切从零开始,加油吧,再重新找到当年义无反顾拼搏的状态。一直看各大网站对这部电影的好评,直到前不久才看,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心怀希望,始终是自由的,屈服现实,在哪都是监狱。本人可以说阅片无数,一直是心里的第一,没有爱的死去活来,没有打打杀杀,没有阴谋诡计,没有炫酷特效,没有个人英雄,没有兄弟义气。

没看过的人会说,那样的电影有什么好看的?但就是这么的平凡,却让人印象深刻,让人思考,让人觉悟,让人自由,哪怕只是一瞬间的感觉。看他们坐在洒满阳光的房顶喝着啤酒,脸上满足的微笑,人的一生只有两件事可忙,要么忙着死,要么忙着活,有些歌你可能永远也听不懂,但是却感觉那旋律美的让人想哭,有些鸟,是不能被关起来的,它们的羽毛太漂亮了,太丰满了。有些地方,你一开始恨它,后来习惯它,最后离不开它。

有些地方在你心里别人永远也去不了。


春日盛宴

说到电影。我只服教父。下面比较三部基本上都在说男人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我看了五遍上下,毫无疑问,很经典,黑暗骑士看了八遍上下,毫无疑问,也很经典,直到后来教父看了十来遍,我才发现,排名第一的,只能是教父。

肖申克的救赎讲的是希望,信念,二者让人在绝望中生存,在绝望中反击,并在绝望中胜利。此片胜在主题。表达了一种在绝望的环境中不放弃希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并奋起斗争最终战胜绝望取得胜利的中心思想,对观看者影响不可谓不大,此片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经历的风浪越多,看后越能够感同身受,越能够发人深省。很多初出茅庐的小牛犊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之后看到此片往往能够热泪盈眶。作为电影,它很成功。

黑暗骑士讲的是正义与邪恶的相对性,完美的将超级英雄电影的主题上升到哲学思考的高度,不得不佩服诺兰,说一句题外话,诺兰是我最喜欢的导演,诺兰出场,必有佳作,而其风格必独树一帜。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成为了史上最有魅力的反派,这种魅力,不在于手段,不在于智商,不在于情感,而在于信仰。这是一个毫无人性的杀手,做任何事情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终其所有,只为一件事,打倒正义,打倒蝙蝠侠,有些人杀人放火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报仇,只是为了看人间变成地狱。小丑是有信仰的,他相信人类如果没有政府,没有制度,只有回到原始社会,才能真正的人人平等。这难道不是很多大思想家,哲学家一致认同的么?事实上,与其说蝙蝠侠是主演,不如说小丑才是最大的亮点。真正的悲剧,其实是蝙蝠侠。不顾自我安危,除暴安良,为惩恶扬善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布鲁斯,却被视为高谭市第一大罪犯,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扭曲,当所有人站在法律的一边,法律却只能靠蝙蝠侠,这是政府的悲剧。小丑和蝙蝠侠本惺惺相惜,没有蝙蝠侠,小丑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小丑终其一生就是要证明蝙蝠侠舍命维护的正义,其实就是一个笑柄。很明显,小丑最后成功了,邪恶战胜了正义。蝙蝠侠一败涂地,为了所谓的正义,又背了最大的锅,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了所谓黑暗中正义的骑士。同样,作为电影,黑暗骑士也很成功,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影迷们给这部电影打高分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小丑,喜欢这样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或是喜欢蝙蝠侠,无外乎心中都住着一个他,并没有体会此片所蕴含的深意。用一句话讲,蝙蝠骑士最大的成功在于意外。当然,再说一遍,作为电影,它很成功。

但我觉得,跟教父比,以上两部还是略逊。教父被很多人说成是男人的圣经,事实上,深思熟虑之后会发现,何尝不是女人的圣经?不同于以上两部,这部电影表面上就是男人间的打打杀杀,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为了权利尔虞我诈。但这部电影深刻的透析了责任二字的具体含义,同时围绕责任这一思想主线展开了人生百态,是可谓众生相。你会发现,电影中每个人的表情,都可谓经典,尤其教父本人,每一个神态,举止,都蕴含了无数话语,看似平淡,却是饱经风霜阅人无数吃尽苦头后的为人处世的老套,霸气侧漏又魅力无比。电影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拿出来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因为众生相里,人人都是教材,深刻剖析之后总会在现实中找到原型,这是本片在塑造人物上的成功。而本片最大的成功在于主题,责任。这也是众多男人为之倾倒不能自拔的缘由,在教父眼中,对家庭的责任永远放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也正是这种责任,让两代教父均为之耗尽毕生心血,一代教父终其一生建立了家族势力,二代教父终其一生只为让家族事业合法化。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此片可讲之处太多太多,人世间忠、孝、情、仁、义、奸、诈、利等等皆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此不一一赘述,此片如此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包罗万象而又有血有肉的主题,二是两位奥斯卡影帝无与伦比的演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部电影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

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论第一,教父当之无愧。


第一墓

这是一部颇为凝重、充满悲剧情节同时有一个圆满结局的电影。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妻子和她的情人而锒铛入狱。在名为肖申克的监狱里,希望似乎虚无飘渺,终身监禁的惩罚注定了他接下来灰暗绝望的人生。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瑞德,请求对方为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管理员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也渐渐受到礼遇。表面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然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最终实现自由。

有一处细节和对比非常优秀,监狱的图书管理员Brooks,他在监狱里已经适应了受支配和服从监狱规则的生活,当他终于重获自由的时候他发现他已经适应不了这个世界了,留下了“BROOKS WAS HERE”最终上吊自杀。他是安迪的反例,诠释了怯懦囚禁人的灵魂。但现实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像BROOKS一样“被体制化”的人。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肖申克监狱的囚徒,有人早已画地为牢,自此听天由命,而有人始终怀揣梦想,用坚毅诠释生命。

电影的主题是即使身处黑暗的牢狱,也不要丧失希望;即使努力的成效甚微,也不要失去信念。但是希望和信念固然重要,却依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往成功,需要立身之本,而这立身之本,知识可以提供。

最后,借用一句台词结束回答。

“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鸟儿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在它们的每一片羽毛上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芒。”


娱乐新连线

我眼里的《肖申克的救赎》,当我第一遍看这部电影时,还在上大学。

跟大家一样,被故事情节所打动,从事银行工作安迪被冤枉杀了自己的妻子以及情人,被判无期。



安迪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近狱长,结识瑞德,通过老布给传递的一把小锤,用了20年挖通了一条世人认为百年也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通过写信财务做账,将丑陋狱长的钱财转到自己名下,改名换姓,成功越狱!

然而,当踏入社会再来看这部影片,让我非常震撼!

我们又何尝不是被无形的大枷锁所束缚,渴望自由但又缺乏勇气,怀揣希望而又不敢付诸行动。面对生活的不公,我们选择抱怨不满,还是力求改变?安迪用二十年的坚持挖通绝大多数人认为百年也挖不通的墙壁,钻过小墙洞爬过臭水坑,挣脱牢笼,换来的是本该属于自己的自由。

监狱,何尝不是你现在所在舒适地带,想改变却又不敢去尝试,内心充满了恐惧。这个围墙里,有太多的人,被温水煮了青蛙。狱长,监狱就是制度的化身,规则的制定者。

电影中,老布,终于获得保释,但是老布出去之后,夜不能寐,最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很多人何尝不是像老布一样,适应了这个舒适地带,已经无法脱离这个地带,离开就意味着死亡。

而安迪就是奇迹的创造者,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身上的诸多特征,成为我们学习研究的楷模与典范。

1.面对突然其来的灾难,他没有像其他入狱的狱友一样,第一个晚上嚎啕大哭,而这也让瑞德输了赌注。

人生事,八九不如意。当面对生活的苦难,我们需要保持冷静,泰然自若。理智的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不要在意外界的看法与理论,相信自己。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安迪用了20年挖通了别人认为百年也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3.找到自己的知己,相互扶持,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要相信朋友的力量。在痛苦失败面前,一个真心的朋友是你最好的精神支柱。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不拘而又智慧的灵魂啊,即使被禁锢在命运的牢笼,依然可以翩翩起舞,坚信终将争到的自由。





最后,第一不第一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读懂它。爱扒电影,越过自己的局限看世界!从电影中获得新的成长!


爱扒电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发生在肖申克监狱的一个励志故事。因为吸引人的情节和优秀的制作(没有近年热门的电影特效),这部电影问鼎了很多电影排行榜的冠军。

没看过这电影的人一定会好奇,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受到这么多观众的喜爱?

如果一句话总结,就是教人受用一生的做人法则。

1. 即使生活环境被迫改变,生活态度也要积极。

安迪因冤案入狱,别人以为他会意志消沉,但是他没有,反倒是开始设计新的生活,他从不与人为敌,也不抱怨监狱中的苦日子,有与要人结交的机会,他从不放弃: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狱长解决税务和孩子教育问题,并为所在狱区的人争取到啤酒和图书馆。除了那身囚服,他没有任何蹲监人的样子,没有改变自己。

2. 梦想在实现以前都需要保密,通往梦想的最终道路只能自己走。

安迪入狱后,深知假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决定用自己的方法越狱,一切都在暗暗进行,且能让瑞德放心地帮助他。当年冤案的知情人出现,安迪本想就此放手越狱之事,无奈知情人被害,安迪不得不继续最初的计划。可见,通往梦想的最终道路只能自己走。

观众会喜欢这部电影,很强的代入感是重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大变,很多人对于新环境不适应,却又无可奈何,这部电影则能激起人的奋斗之心,向自己的乌托邦前进。


风和日丽

很遗憾,《肖申克的救赎》并不是影史第一的电影,并且,在权威的电影排行榜里,《肖申克的救赎》不但不是第一,连前10都不一定能排的上。



会误以为《肖申克的救赎》是影史第一,实际上是一种说法上的错误。

《肖申克的救赎》的第一,是在美国的电影网站IMDB上评分第一,在咱们中国的豆瓣上综合评价也排第一,尽管如此,和影史第一还是不一样的。


《肖申克的救赎》成为IMDB的第一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初《肖申克的救赎》只是IMDB的前三,还不是第一,当时第一的是《教父》。2008年诺兰导演的《黑暗骑士》上映,许多影迷疯狂地给它刷分,把《黑暗骑士》送上了第一的位置。



这引起了《教父》影迷的不满,于是他们一边给《黑暗骑士》刷差评、一边给排在后面的电影刷好评,结果《教父》没能重回第一,反倒是排在后面的《肖申克的救赎》成为了第一,这一当上第一,就一直当了下去。


事实上,会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是心中第一电影的一般是普通的观众,因为《肖申克的救赎》比较偏主流,看的人多。

但是如果去翻看各大权威的电影杂志评选出来的影史第一,无论是影评人、导演还是演员,你会发现他们选出来的基本上也就是《公民凯恩》、《教父》、《迷魂记》、《八部半》、《东京物语》、《游戏的规则》、《日出》 、《2001太空漫游》《日落狂沙》、《持摄影机的人》这些,其中除了《教父》看的人多,其他的作品又有多少人看过呢,也许有,但是肯定不能和当年在奥斯卡上和天之骄子《阿甘正传》竞争的《肖申克的救赎》多,因此《肖申克的救赎》才会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影史第一。


当然,虽然《肖申克的救赎》并非影史第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绝对的佳作,这部电影由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作品,在《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小说改编而成。


片中展示了剥夺人自由、使人变成其中的麻木一员的监狱作为电影的场所,以主角安迪的经历宣扬了“自由”和“希望”两大主题,受到了观众们的疯狂喜爱,在IMDB上,有超过160万人为它投票,将它选为第一名。


所以,就算《肖申克的救赎》不是影史第一,也阻止不了它成为大量观众心中的第一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