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黑科技發展迅速,佳能、尼康們還能堅持十年嗎?

金立攝影

說到手機的黑科技,歸納起來主要是:1、雙(三)攝像頭;2、高像素4100W;3、光學防抖;4、防水;5、人像光效;

手機的優勢在於便攜,但對於攝影的硬件配置空間來說,手機有侷限性,攝影的軟件開發卻有無限的空間。於是各種眼花繚亂的黑科技應運而生。目的只有一個,讓照片美起來。而這些黑科技大都源自影像行業。

手機攝影發展的瓶頸卡在了硬件所需的空間,感光元件尺寸的大小決定了畫質的優劣,這是手機攝影總麼也繞不開的坎。

除此之外,攝影鏡頭也是一道門坎。照片的畫質除了感光元件外,就是鏡頭。

綜上所述,手機是無法超越單反的。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使用單反的攝影愛好者多還是使用手機拍照的用戶多。除了少數發燒友之外,那些處在中間部份的用戶會轉而使用價優、實用、便捷的手機。這樣以來,用手機拍照的用戶會越來越多。除了那些追求高品質的攝影者之外,人們不再花冤枉錢購買單反了。

這樣下去,手機並沒有超越相機,卻搶走單反相機的用戶。最終單反相機行業會因供血不足而休克。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超越。

我們不要忘記一個事實,手機在飛躍發展,單反也不會原地踏步。更快更大尺寸的感光元件的單反也會飛速發展。你想秒掉我,我先虐死你。未來手機與單反競爭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有不同觀點的小夥伴們在評論區留言。


湘水漂漂

如你所述,手機確實是發展的很快的,不過,這裡面也有很大的誤區,別被手機廠商帶跑了,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市場,其實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1、專業人士仍然會首先考慮相機產品,不過會逐步從大型單反過度到小巧的微單,比如富士的中畫幅微單產品GFX50S就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


2,手機目前的拍照性能看起來很強大,但是和專業相機真比起來,還是差的很遠,手機的水平現在可以接近5年以前的卡片機了,但是同樣都是6000塊,手機仍然沒法和索尼黑卡RX100V這樣的卡片機相比,更別說和APS-C畫幅的入門單反相比了,入門單反仍然會甩手機幾條街。


3,長焦短板如何解決?目前手機的最大問題一在傳感器面積,二在於長焦解決方案,以前諾基亞的808使用的是高像素裁切來變焦,但是高像素就必須要用到大傳感器,小傳感器配高像素,畫質又無法保障,到目前為止,也只有高像素裁切這一個辦法,歡迎大家開腦洞討論起來。

4,手機最大的優勢就是體積,而且目前的發展態勢,真正的全面屏到來只是時間的問題,摺疊手機也馬上會出,手機不可能越做越薄了,所以,難度還是很大的。


4,手機攝影發展的快,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單反已經發展了幾十年,自然會慢下來,手機攝影也會慢下來,其實現在已經慢下來了,兩年前我使用三星S7手機拍照,效果已經很好了,現在的手機在美顏、濾鏡上下功夫,其實都不是針對的專業人士,專業人士也不需要萌表情,他們需要的是變焦以及良好的操控感,這一點,手機優勢不大。


5,未來發展,十年不知道,但是我覺得5年內,手機完全搶了專業單反(至少是中端單反以上)是希望不大的。


一點智趣

談點自己的看法

手機的攝影和攝像功能得益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迅速,從目前的趨勢看,大有取代相機的勢頭,從市場上相機的銷售量連續下降就能說明手機對相機的衝擊,尤其是對消費級數碼相機的衝擊可謂大矣,對單反相機的衝擊也非常令人不樂觀。但是手機能取數碼相機而代之嗎?竊以為不能也,至於原因如下,請備述之。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照片的質量是有鏡頭通光量和感光器件決定的

具體的手機拍攝和相機拍攝,就目前的形式看,鏡頭的進光量手機永遠不可能趕上相機,相機最小的鏡頭也有44mm的鏡頭直徑,相機的鏡頭遠遠小於此尺寸,進光量的多寡決定了所拍攝的相片的質量,不管科技如何進步,再高的軟件處理技術,在進光量不足的情況下,其相片質量不可能高於數碼相機的相片質量。從感光器件上來看,相機通常用的C畫幅感光器件已經達到23.5*15.6mm大小,而手機由於尺寸的限制,是不能配備如此大的感光器件的,同樣,感光器件的大小也決定了所拍攝片子的質量。下面兩幅片子均是在巴黎凡爾賽宮後花園幾乎同一時間所拍:

器材:尼康L110, 時間:北京時間15:41分

器材:尼康D80+18-200鏡頭,時間:北京時間15:44分

上述兩幅照片,從色彩上看消費級數碼相機的色彩明顯優於單反,但是如果放到到全屏顯示,則畫質方面明顯要差的多。這是由於L110的感光器件和鏡頭尺寸遠不如D80+驢頭的感光器件和鏡頭尺寸大,對於進光量和感光器件尺寸要小的多的手機來說,要拍出和相機一樣畫質的照片,雖然固件處理技術高超,但是由於先天不足,所以難度較大。

專業和業餘是有差別的

在社會生活中有個原則就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相機和手機同樣也是如此。相機的專業就是拍照,手機的專業是通話。只是由於科技的進步,有人重新做了集成開發,將電腦的功能,相機的功能以及手機的功能集成在一起成為智能手機,這是各種技術的集合,在科技創新上叫做集成開發。但是在專業方面,比如手機雖然有拍攝的功能,但是要論專業,肯定是比不過相機的。

這是筆者在開車去黃河源扎陵湖和鄂陵湖的過程中,看到一隻正在俯衝捕食鼠兔的鷹,隨即用70-200mm的鏡頭拍了下來,我想手機是不能做到的。

這是在開車去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間的牛頭碑的過程中,看到的一群藏野驢,隨即用200mm拍攝下來,我想手機也是不能做到的。至於體育攝影,定格精彩的瞬間,手機更是不能完成的,非專業相機不可,並且是需要機皇類的專業相機才可以拍的更好。

即使科技的發展上述規律不起作用了,相機依然不會消亡

即使科學技術尤其是軟件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上述的規律不起作用了,但相機依然不會消亡。百年前的京劇是大眾娛樂,和現在的流行歌一樣,後來流行音樂以及各種音樂形式和樂器的發展,京劇漸漸的聽的人少了,但是京劇並沒有消亡,只是從大眾變得小眾了而已。我想相機也會是這樣,即使手機的拍照攝像功能變的更加強大,相機也不會消亡,有可能變的小眾,但不會消失。

不知諸君以為然否?


邋遢山人

題主的觀點是比較偏頗的,專業攝影用戶絲毫沒有受到手機攝影功能的衝擊,照樣在使用單反、無反相機從事專業攝影工作。

手機攝影性能的提升只是蠶食了低端民用卡片機的市場,專業單反、無反機型所針對的市場與手機攝影用戶完全不是一類,而且手機由於設計理念和硬件限制,是不可能比相機更專業的,也不可能替代相機成為一種專業攝影設備。手機的定位永遠是以通訊網絡為主的多功能設備,並不會,也不可能會成為一種替代相機的攝影設備。

科技的發展要符合物理定律,不可能無限制憑空想象地發展,不要被手機廠家的宣傳口號所矇蔽。手機的機身不可能做大,厚度也是向越來越薄的方向發展,而這樣的設計不可能容納更大的cmos感光元件。光學產業發展了這麼多年,到目前來看,成像效果的好壞,依然是由cmos來決定的,而cmos的體積大小依然是成像的關鍵性因素,手機那芝麻粒大的感光元件,從物理性能上完全沒辦法和單反、無反相機相提並論,是不能用於專業嚴肅攝影需求的。

同樣,要確保光學成像效果質量,高素質鏡頭也不可能縮小太多體積,手機上的攝像頭對比相機鏡頭只是個玩具級別的,如果想得到優質成像,鏡頭體積還是會變大,手機是不適合這麼幹的。

從操控上看,手機依然不會實現專業、快捷、迅速的攝影操控設計,純觸摸屏對於需要速度的攝影題材來說,簡直是噩夢。

手機在攝影方面的發展趨勢也與相機完全不同了,現在手機已經走出了自己的攝影發展路徑,那就是有限的硬件+ai算法。這種模式是有別於以光學、電子為基礎的相機發展模式的。相機基本上運算能力並不強大,而一切設計重心都是圍繞成像質量、操控速度等攝影性能,其靠硬件的堆砌而製造出攝影性能無比強大的設備。而手機廠商發現自身無法實現相機那樣的硬件優勢,但具備強大的運算能力,因此逐步走上了依靠簡單硬件和強大軟件運算相結合的發展路徑。這種發展模式也是有一定優勢的,但其核心是用軟件算法彌補硬件光學上的不足,用軟件優化實現相機無法實現的類似於識別等性能。

所以,手機和相機在未來依然不會相互替代,還是會保持各自的優勢,向各自更加專業的方向發展,以畫質、速度為核心的專業攝影領域是絕對不會採用手機作為生產工具的;而智能影像的廣泛應用,民用攝影工具的普及也不會依靠專業化相機,而可能會用手機這樣的工具來實現。


卷太郎攝影坊

不只在頭條,在其它地方,經常看到類似的問題,有時候覺得挺搞笑,有時候覺得挺生氣,時候長了,我倒習慣了這種提問。

小時候家裡很窮,一年從頭到尾吃不著幾次肉。有次,父親從外面帶回來一包東西--人造肉,迫不及待的拿過來一嘗,我的天,還真有點肉的味道!這種被稱作“人造肉”的“高科技產品”,在當時很是風靡了一陣,便宜還能吃到“肉的味道”,很多人甚至說“以後還養什麼豬”!結果幾十過年後,‘人造肉’不見了,豬倒是大規模、成建制地機械化養殖了。

橋歸橋,路歸路。

手機畢竟是手機,手機的主要功能就是電話。當然,上網的便捷讓它替代了電腦(可辦公依然還是電腦);網上支付功能讓它代替了現金和銀行卡;題主所說的攝影功能,可以說讓它代替了卡片機!

手機的上網、支付功能等,都是增加個模塊,通過軟件、有了網絡就可以實現,但攝影功能就需要增加硬件來實現了,你得有相機、鏡頭等,噢,手機有了,有的手機甚至還有了兩個、三個,還有些吹的雲山霧罩的黑科技,以至於讓很多同學認為不久的一天,手機連單反也可以代替了,哈哈。

我先說一下手機為什麼能代替卡片機。卡片機也是相機,是一種消費級的相機,只是滿足普通人日常的拍攝、記錄要求,而這些功能很輕易地就被手機代替了,因為他們都是一個起跑線上:COMS都不夠大,鏡頭都不用太專業,好的卡片機三倍光學變甚至直接就是多少倍數碼變焦,人家手機也可以的,你不是三倍光學嗎?俺有三攝,數碼變焦?軟件就OK了。

單反就不同了,COMS拿出來就比你屏幕大了(有點吹,哈),一個鏡頭能買你三、五個蘋果或四、五顆星,難道花這錢的都傻子?只有一個原因,所面對的市場不一樣,手機面對是消費級市場,在這裡,將單反頂出去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專業攝影領域,手機攝影還差了很遠、很遠、很遠(後邊省略無數個)……

我也經常用手機這麼“專業”地去拍照片……

但我的目標依然是,這個D850,哈哈。


南方之南


首先高端攝像機是不會消失的,有專業的人會去使用。專業的攝影人員、拍照人員、電視劇拍攝、電影拍攝等都需要高端的攝像機,但是這個方面我們國家和國際的差距非常大。

為什麼有人會提出單反、攝像機會消失?我想也許就是華為手機的營銷宣傳,媲美單反,,這個也僅僅是企業的營銷,沒有任何事情的依據。

手機攝像頭是不可能媲美單反的,現在最高級的華為手機攝像頭光圈都比不上幾年以前垃圾的單反,同時拍照的質量基本是由光圈大小決定的。手機的體積嚴重限制了內置攝像機的規格,但是單反基本都是為攝像頭準備的,差距非常大!

但是,隨著手機拍照能力的提高,攝像機、單反的市場會降低一點,但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取代!


數碼快資訊

提這樣的問題只能說明題主對攝影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大概也有受手機廠商廣告影響的因素吧。我認為手機攝影是不可能替代專業攝影甚至是高中端業餘攝影的,別說十年,三、五十年也不可能。首先,數碼攝影除了電子技術外,光學技術還佔有極大的比重,看看單反的鏡頭,運用了何等複雜和先進的光學技術?這在手機上是根本無法運用的(手機的體積和成本限制的)!還有鏡頭的大光圈淺景深以及長焦(300、400、600、800……)手機怎麼做?電子變焦?開玩笑吧。其次,就算數字技術這一塊,手機的cmos多大面積?單反的cmos多大面積?在手機上能做單反那麼大的cmos嗎?還有快門和對焦速度,追焦能力等等,在手機那麼輕薄的機身上怎麼解決?要知道,現在主流廠商都儘量想把單反做小,不遺餘力研發,但也效果十分有限,那怕就是微單無反想繼問世,但其體積重量也是遠遠超過手機的。你以為廠商傻嗎?不是,的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可見,就攝影而言,技術力量遠遜於專業照相機廠家的手機廠商,能夠有能力去搶前者的飯碗了。再看看索尼,它不僅是老牌的攝錄設備製造商,其生產的攝錄設備為目前的主流媒體所採用,而且它收購了美能達之後,在相機領域的研發能力也十分了得,頻頻爆出黑科技,創造出微單這一攝影新品,受到市場熱捧。需要注意的是,索尼本身也生產手機,那麼它為何不把研發成果運用於手機,讓它佔領單反市場,把佳能尼康打爬下?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手機攝影可以打敗數碼卡片機(確實打敗了),但想打敗單反、微單,相當於白日做夢吧。


蜀人好攝

手機攝影黑科技發展迅速,佳能、尼康們還能堅持十年嗎?

手機攝影的發展很快,但也快到了瓶頸期,在26-50焦段應該越來越完善,但在廣角端和長焦端以及商業攝影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另外由於感光元件尺寸的限制,手機想要走出更高端的路線還需要科技的創新來實現。
那麼今後十年手機如何


繼續提高畫質以及在廣角和長焦方面如何考慮應該是相當棘手的問題。三個鏡頭解決了一部分問題,比如弱光,比如變焦等,更多的攝像頭處理系統也更復雜,目前轉接各種廣角微距鏡也只是“雞肋”而已。

相信不久的將來,能夠改變光學成像方式,能夠實現手機厚薄的攝像頭能夠使用大尺寸感光元件,那麼手機真就無敵了,廣角和長焦附加鏡是可以實現無縫銜接的。這個完全不用擔心。


再過十年,如果真實現超薄大底拍照系統,相機也會發生革命性變化,這些“傻大粗”的鏡頭將被淘汰,“生物人眼”系統一旦被髮掘,更自由的拍照方式將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期待。


紅塵V時空

現在科技呈現幾何速度發展,能看到3-5年就很好了。手機攝影黑科技的確更便捷的普及了攝影藝術。但是真正愛攝影的人,最終還是會迴歸到專業攝影中去。從對活動的記錄到對藝術的追求,是需要專業知識的積累的。


南京龔劍

現在單反相機的銷量也還是在增長,微單更是來勢洶洶,未來會與手機長期共存。話說回來,你不覺得現在的手機沒啥正事了嗎?發展拍照功能已經到瓶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