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开,卸包袱;看得清,放担子;悟得透,弃功利

想得开,卸包袱;看得清,放担子;悟得透,弃功利

人到老年,解甲归田,离开岗位,回归家园,工作压力彻底解除,身心得到完全放松,手上有了大把可以支配的时间,养花玩鸟,恬静悠闲,含贻弄孙,颐养天年,可谓心满意足,快乐幸福。

可是人老心重,在养老、治病、子女进步等问题的萦绕下,一些老人却心态失衡,情绪扭曲,便对身后诸事,徒生出了诸多的恐慌和不安。

有的老年人原本并不太在意金钱,而今却成了最在乎的命根儿,在乎到几至贪婪吝啬的地步:有的伸手抓钱,引起儿女不满,造成家庭予盾;有的迷恋财物,跌进犯罪深渊,造成终生悔恨;有的贪小便宜,导致邻里不和,酿就恩怨纠纷;还有的不缺吃喝,却偏偏跑到垃圾箱里捡拾吃用,落到了人见人嫌的窘境。

还有少数老人沽名钓誉,求名心切,把名声看得比山还重,甚至厚着脸皮,低三下四,乞求恩赐;更有重病缠身者,生命不息,求名不止,伤身求誉,为人不耻。

更有极个别老人私欲膨胀,稍不满足,就怒火中烧:有的加怒于政府部门,怒其给的太少;有的加怨于亲朋好友,怨其关心不足;还有的加恨于单位领导,恨其照顾欠周。

如此种种,不一而述。

老人的问题牵扯家庭,影响和谐,关系大局,妨碍发展,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花甲之后,家庭事业基本都划上了句号,一生格局亦基本定型,一切均已尘埃落定。因此要想得开,卸包袱;看得清,放担子;悟得透,弃功利。

一、卸包袱。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走走停停,检检拾拾,于不知不觉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路走来,磕磕碰碰,踉跄前行。现在有了充分的时间,我们可以稍缓脚步,安心凝神,仔细梳理,打扫一下心灵空间,清除一些垃圾杂念,让我们的晚年胸宽如海,心静如水,身壮魄健,生活如蜜。

想得开,卸包袱;看得清,放担子;悟得透,弃功利

1、抛弃恩怨。生活即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人与人之间即充满了友谊和真情,也少不了摩擦和纠纷。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肯定会帮助过穷人,救援过弱者,施爱于老幼,有恩于他人。我们也难免会得罪过好人,伤害过亲人,漠视过别人,结怨于同事。这所有的恩怨情仇,当断则断,当了则了,不能郁积于胸,缠绕于心,破坏心情,伤害身体,要坚决果断的将其抛弃掉。

2、丢掉烦恼。烦恼伴随人生,有生活穷困的窘境,有事低落的忧愁,有疾病折磨的痛苦,有被人误解的委屈,有撕心裂肺的长啸,也有一声叹息的无奈。烦恼给人带来无尽的折磨,严重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然而今天的老人们阅历丰富,经验充足,能想得开,放得下,不会再让烦恼继续伤害自已,殃及家庭,因此老人们应该义无反顾的将其丢掉。

3、忘记风光。每个老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精彩之笔,有的坐在主席台,慷慨激昂的演讲过;有的签字留名,潇洒的大笔一挥过;还有的事业有成,豪放的千金一掷过;更有的风光八面,被人前呼后拥过。这些风光都如同过眼烟云,随风逝过,不能天天挂在嘴边,逢人就唠叨显摆,成为生活阴影和心理负担。好汉不提当年勇,梅花不提前世绣,别再让过时的风光成为累赘,老人们应该毫无理由的把它忘记掉。

4、远离恶习。退休以后,时间充足,不能毫无节制的迷恋棋牌麻将,不分昼夜的拼命玩耍;也不能管不住嘴巴暴饮暴食,不管死活的抽烟喝酒;更不能触犯道德底线涉赌染毒,做出为老不尊的丑事来,以致遭他人耻笑,给子孙丢脸,最终遗恨终生。老人们要修身养性,健康向上,生活规律,延年益寿,毅然决然的远离恶习。

二、放担子。

退休归家,犹如到站下车,该放下的就应舍得放下,尽享天伦之乐。人活一世,空手而来,撒手而去,活得别太累,死得须体面。要挣脱荫惠后代的习俗束缚,放手让子孙们奋力一博,无须滑稽无谓的算计得失,甚至承载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厚着脸皮为他们去索取,去乞求。儿孙自有儿孙福,要把一切看平淡,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想得开,卸包袱;看得清,放担子;悟得透,弃功利

1、不操心。冷观世间人事,最累莫过于心累,操了一辈子心的老人,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再为国事、家事操劳的吃不下、睡不着,天天心事重重,经常想三虑四,甚至为别人的琐事而大动肝火,闹得鸡飞狗跳,家无宁日,严重到亲人怨,外人嫌的地步,这又是何苦呢?

2、少管事。俗话说老不管少事,管事多,消耗得心血就必然多,人老了,血气已衰,干什么都力不从心了。到了这个份上,就不要多管事,穷唠叨,瞎操心,乱发火。指手划脚,强人所难,不仅讨人嫌弃,也没有半点效果,反而还惹出许多的闲气,出力不讨好,这又是何苦呢?

3、莫生气。人一老,就成为闲人,往往不被社会重视,也容易被亲朋忽略,这本属自然现象,却有些老人,人老心不老,干得少却看得多,不在位但阅历广,便对干工作的人品头论足,不是横挑鼻子就是竖挑眼,往往是越挑越有气,越品火越大,以至火气攻心,郁结于胸,气出毛病,自讨没趣,还无人同情理解,这又是何苦呢?

4、靠自已。截止到2013年9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超过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约为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国内有的已婚双独子女家庭,要照料四位以上的老人,"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局面下,你还坚守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吗?你还相信单位可以管你终生的承诺吗?须知求人难,难于上青天,求人不如求已,能自理就不求人,一切都要靠自己,试想靠人施舍的日子能好过吗?

三、弃功利。

北宋道学家张紫阳诗曰:"人生虽有百年期,寿夭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遗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更迷痴。"老年人应该用前贤的教诲洗涤心中的郁结,名利不苛求,喜怒不乱发,声色不沉迷,饮食不偏好,心神无邪念。不好的书不读,不急的事不硬撑着去做,长幼尊卑谨守规范,贫困富有安乐随缘,心有定见,就不会患得患失影响健康了。

想得开,卸包袱;看得清,放担子;悟得透,弃功利

1、不计得失。老人起贪念,也有其不得已之处,血气已衰,前无生财之路,后有老病之忧,如果儿女还是个啃老族,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积累慢,用度快,茫茫老境,能不迫出几许贪念?然而正是这几许贪念,害了众多的老人和家庭,像老人骗财,老妪讹人,老翁犯罪等事件屡见不鲜。所以有舍有得,得失随缘,不可强求,不可硬取,寡欲少求,恬静度日,平安一生足矣!

2、不贪名利。人到晚年,更看重名利的满足,为急切划上功成名就的句号,于是没名者求名若渴,有名者求名执着,名小者欲求大名,名大者企求举世闻名。有了名声,再利用人脉网络,便有了攫取功利的条件,于是也就有了想要的一切。可是名利是个无底洞,是永远填不满的深渊。欲望越强私心越重, 贪而鄙,愚而蠢,置身家于不顾,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君不见,多少高官因贪恋权财而晚节不保;君不见,多少新锐为固权柄而残害同僚;君不见,多少显要因贪恋美色而丢官帽;君不见,多少富翁为聚敛钱财而身陷囹圄;君不见,又有多少歹人因铤而走险而人头落地。凡此种种,千奇百怪,但却都有着共通的一点,那就是待到大限临头时,才悔之晚矣。

3、不看脸色。有人常常看别人脸色行事,左右逢源,没有立场,人云亦云,见风使舵,甚至以别人的情绪来管控自己的情感。这样的人没有骨气,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做人没有主见,生活就会一团糟。所以老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精彩,自己的主见,才会成为人见人爱的儒雅老者。

4、不吃老本。老人要把好的家风传给后代,就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不吃老本,再立新功,带头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不懒惰,不投机,不狂言,不妄行,不倚老卖老,不居功自傲,以良好的心态和作风来熏陶家人,将自己的优良品德和美好形象传世于后人,达到死而无憾的境界!

人老体衰,宜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只有这样才会心宽体健,颐养天年。

想得开,卸包袱;看得清,放担子;悟得透,弃功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