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6766
唐朝那些战争在唐朝看来并不是对外战争,而是收复失地。唐朝是以汉朝的继承者自居的,当年汉朝的土地在唐朝看来都应该归属唐朝。在东晋到南北朝时期,周边势力趁着中原动荡之机,蚕食了不少土地。
到了唐朝初年,辽东,西域等汉朝旧地都不在唐朝版图内,唐朝认为这些地方都是理应收复的。所以唐朝初年就积极的开拓领土。
至于宋朝和明朝,实际上它们和唐朝是一样的,在初期都是积极扩张领土的。宋朝的目标是恢复到盛唐时期的领土,宋太宗时期,宋军两次北伐辽国,一次南下讨伐交趾,宋朝也向西北扩张。只是,由于宋朝两次北伐辽国都惨败,就不得不终止了对外扩张,转入防御。但是到了宋神宗即位以后,宋朝对外又重新转入进攻态势,对吐蕃,西夏,交趾不断用兵,夺取了一些土地。
明朝初期,武力强盛,对外进攻的势头与唐朝差不多,明军攻取了云南,辽东,扩张到整个东北,向西打到了哈密,向北攻入蒙古草原,打到了外蒙哈拉和林,向南一度灭掉越南,使之变成明朝的一个省。还有,郑和下西洋让明朝势力扩张到了东南亚。
明朝和唐朝的不同在于,扩张的重点不同。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唐朝首都又在长安,因此唐朝非常重视对西北的控制,牢固的控制了西域。到了明朝,贸易路线已经转移到海上,明朝首都则在北京,因此,明朝重视对东北和东南亚的经营,对于西北比较忽视。所以,明朝没有控制西域。
明朝对外开拓领土的时期,是在明太祖和明成祖时期,之后转入守势。唐朝对外开拓领土的时期,是唐太宗时期和唐高宗前期,从唐高宗后期开始,唐军就已经转入守势了。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唐军再次开始对外扩张,却引发了安史之乱。
谈史说事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因为唐朝也并不喜欢对外战争,可以说中原王朝自地域和权力确定以来,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片固定的土地以外,对其他的地方都不大感兴趣。
理由很简单啊,除此以外的蛮荒之地(是的,我们称之为蛮荒之地),不仅种不了什么粮食 ,也不是非常适合人居住,你要扩展还得派人去打,你要镇守也得派驻军队吧,这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这些土地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当然在玉米、番薯、土豆这三样神一般的植物在明末传入东亚以前至少是这样的。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能看到我们祖先的领土一点点扩大呢?而且到了唐朝甚至直接搞到了中亚地区。因为唐朝人的逻辑很简单,为了保卫长安必须占领河西呀,可是河西过去一片平原,那就把青海拿下来吧,青海拿下来之后,怎么办呢?西藏和新疆成为了帝国最为头疼和担心的地方了,反正有的是国力,那就一块拿下来吧,于是帝国的兵力就不断向外延伸……为此,唐代名将郭远振就做过很好的解释,他跟吐蕃大相论钦陵曾商议你放弃青海,我就不打西域,让青海作为地缘政治的缓冲区。可惜当时论钦陵并没有很好的理解这句话,于是唐朝又多了一块土地……
而我们再去说宋明两朝,谁说宋朝一直采取守势了,从北宋到南宋,宋朝每任皇帝心心念念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可惜没办法啊,零零碎碎打了快百年了都打不过人家啊,人家又答应不会因为燕云十六州趁机打我们,如果不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都城东京和临安(拱卫京师),谁想要这毛都不长的燕云十六州啊。于是宋朝就愉快的决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而明朝也一样,天子守国门,再往外,没意义了,都是自己的属臣,别人孝敬进贡总比去打别人花钱好(没毛病)。所以其实我们看到,自从汉代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人便从来不善于说去主动侵略别人,就是不会说去掠夺别人的资源。而我们地界这么一块一块大起来,其实无非都是为了保护两条母亲河罢了。
三观粉碎机
我是近猪者痴,边缘历史爱好者。
自古至今,对外战争实际上都是内部政治的延伸,攻守交替或易位,正是这种延伸的结果。
中国古人认为“夷狄畏威而不怀德”,所以处理对外关系的准则一向是“王霸并用”,在强盛时以霸道威慑为主、以王道教化为辅,在国力不济又面临外部威胁时,就隐忍待机,对外以和平仁义的王道示弱。除了这个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行为模式外,决定对外攻守的在于两个关键:一是实力,二是主导者思维。
唐朝是军功门阀建立并统治的国度,以武立国、崇尚进攻,实力成为攻守选择的关键
李氏本就出身于“关陇集团”世家的八柱国之一,以武立国,尚武不止,上层文臣武将不分家,基层实行职业化府兵制。因此对外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成为常态,唐朝将华夏武功发挥到了极致,奠定了中华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当然,立国之初也有“渭水之盟”、败于吐蕃也有文成和亲但此后随着国力的强盛,灭突厥、败吐蕃,直到怛罗斯战役八万唐军败于二十万大食阿拉伯军后,内乱导致国力衰弱才停止了对外征战的步伐。
宋朝实行的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压制武人,终致武力废弛,功不克、守难继
宋朝汲取唐及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教训,加上得国不正,采取了抬高文人、压制武人的矫枉过正政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成了主旋律,汉唐豪迈尚武至此荡然无存,纵有名将如狄青者即使做到相当于国防部长的枢密使,也只能在文人的口水中忧惧而死。
这些导致北宋对外战争攻少守多,除了从吐蕃手中收复河湟六州外,泛善可陈,从立国之初就谋划收复燕云,但因战力低下、文人掣肘,直到亡于金国也未能如愿。
明朝其实一直以攻为主,直至文人利益集团完全垄断朝政的崇祯时期才转攻为守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时有五征漠北、南征交趾、七下西洋,完全是攻势作战和武装威慑。
中期国力下降时也有万历三大征中的抗击日本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役朝鲜。
直至崇祯时期,继土木堡之变武勋集团一蹶不振后,皇帝自断太监厂卫等耳目爪牙,文人利益集团失去制衡彻底掌控朝政,明朝居然连小小的建州女真都打不过直至亡国。
宋明两朝的历史说明,一个民族必须文武兼备,一头独大往往就是国家的灾难
近猪者痴的边缘历史
虽然每个朝代都是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在开国之初都会有一个持续的对外扩张、开疆拓土的时期,但是唐朝这个时期确实持续得比较长一些,差不多到安史之乱才算结束,持续了差不多140年,而北宋也只有160年。
唐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是在五胡十六国和隋朝之后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朝代。在此之前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朝代比如北魏,在衰落之前,也是一直在进行扩张。一旦这个对外扩张停下来,国家内部就会出现问题。或者说,要到国家内部出现政治动荡,对外扩张就会戛然而止。唐朝也是这样的情况,前期一直在进行对外扩张,到安史之乱发生后,才被迫停下来,大幅收缩,原来通过扩张占领的地区基本上全部放弃了。
这是一种带有强烈草原游牧帝国性格的状态。一般而言,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朝代和国家,大多数是趋向保守的,对外扩张的意愿并不太强烈,即便是像汉武帝这样的持续大规模进攻草原地区,也是为了消灭匈奴对中原地区的威胁,而不以直接占领并建立稳固统治为目的。所以,到汉宣帝时期,匈奴分裂和衰落,内附汉朝,汉朝虽然给以很高的待遇,但并没有马上去匈奴的地盘上设置郡县,进行直接治理。
草原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就是一种你死我活的丛林规则,要么被你消灭,要么就是我消灭你,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所以每个部族都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在这种对外扩张上,通过扩张过程中的掠夺来壮大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农耕地区的情况则不同,农耕地区更倾向于通过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来发展生产,积累财富,壮大自己的势力。所以对于靠近农耕地区的游牧民族来说,农耕地区就是最好的掠夺对象。
而像北魏这种跨有农耕地区和草原地区的双重性格的国家,就面临着在两种习惯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要么是按照农耕地区的传统,对外采取防御姿态,鼓励农桑,发展生产,以改善和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为目标,但这样的结果是本身会被迅速汉化,变成新崛起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进攻和掠夺对象。要么就是依托农耕地区的财富积累,来进行对外战争,打压草原地区正在崛起的游牧部族。
唐朝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虽然在初期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对外扩张战争,并且确实一度看上去地盘很大,控制了中亚,甚至到达了波斯。但问题是,无论对外扩张能够获得多大的地盘,唐朝的根基始终是在中原农耕地区,这些对外扩张始终是以从中原地区抽调人力和钱粮能资源来支撑的,而这些新占领的地区,从中原农耕地区的角度看,并不能为朝廷提供什么资源,反而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是不划算的。
唐朝初期并没有直接对外扩张,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开始反击不断进攻中原地区的突厥,并最终将突厥帝国完全击败,并且设置了一些都督府,任命当地部族为都督进行管理。从治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同时,在沿边地区屯驻重兵集团,以军事压力来维持这种状态。但这种平衡局面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只要有一个部族强势崛起,兼并周围的部族,朝廷就必须发动战争来进行讨伐和征服。
所以,唐朝在太宗到高宗时期一直在持续进行对外扩张,并在高宗前期达到了巅峰,成为汉人王朝历史上占领的领土面积最大的时期,但这个状态并不能长期持续。相比于中原农耕地区即便发生叛乱,也必须一城一地的逐个争夺,草原地区的领地只要一场战争胜利就可能突然成倍数的扩大,而如果一旦出现战争失败,就会突然失去大片领土。到武则天时期,因为武则天忙于镇压内部的李唐宗室,草原地区的领土就经历了迅速缩减的过程,一直到唐玄宗时期,才又恢复了一部分。
安史之乱发生后,为了平定叛乱,唐朝朝廷不断抽调原本驻扎在游牧地区的军队回到内地,兵力空虚,所以这些地区很快就完全丧失了。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时候,吐蕃和唐朝的边境已经从原来的祁连山一线推进到了离长安只有二三百公里的陕甘地区,中亚的领土也基本上完全丧失,只有西域也就是今天的北疆的北庭都护府还坚持了一段时间。原本已经被唐朝收伏的蒙古草原上,则兴起了回鹘汗国。
这样,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的领土就大幅萎缩,只剩下了长城一线以南地区,并且,内地控制了几百年的河西走廊丢也被吐蕃夺走,陕甘地区尤其是甘肃一些地方,逐步从原来的农耕地区变成了游牧地区,以至于到宋朝兴起的时候,在汉朝时期文教发达的天水、凉州地区已经变成了游牧部落杂居的地区,当地的汉人也在游牧部落的熏染之下,被游牧民族同化了。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宋朝确实在对外扩张方面没有取得像唐朝那么大的成就,但是宋朝对中原地区的治理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在唐朝还没有充分开发的浙江南部、福建以及西南一些地区,在宋朝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和发展。而且,相对而言,北宋没有出现类似安史之乱这样大起大落的兴衰转折点,南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也仍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明朝的情况则介于唐朝和宋朝之间,明朝初期也经历了一个对外扩张比较积极的时期,尤其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对草原游牧地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使明朝的领土也一度非常广大。但明朝即便是占领了这些地区,也无法建立稳定有效的长期控制和管理,而要维持一支较大规模的常备军队在这些地区驻扎成本又太高,所以只能撤走。明军一旦撤走,这些地区又会迅速被游牧民族占领。而到土木堡之变后,虽然明军试图打击正在兴起的草原游牧帝国瓦剌,但却以失败告终。这之后,明朝基本上就转入了以防御为主的时期。
萧武
其实,宋朝个明朝对外战争并非一直采取守势,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北宋初年,宋太宗前期对辽还是积极进攻,企图通过武力收复燕云故土。然而,宋太宗毕竟不是什么运筹帷幄的英主,最终在高梁河之战中惨败,精锐尽失,从那以后北宋对辽就不得不采取守势了。
但是这以后也不代表北宋对外就都是采取守势。比如对西夏的战争,其实大部分时间北宋都是主动进攻的。
前期由于指挥失败,被西夏接连挫败,损兵折将、丧师失地。但是,北宋后期,宋军还是逐渐掌握了对夏战争的主动权,并屡屡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北宋熙宁年间,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宋朝先后收复了宕、叠、洮、岷、河、临(熙)六州,拓地千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湟开边。
北宋末年,眼看辽国被金国打了个半死,于是宋朝也打起了辽国的注意。虽然被辽军狠狠的打面,但至少也是主动进攻的。
所以说,北宋并非一味的被动挨打,他们其实也是有主动出击的时候的。
明朝也是,明朝的对外战争一直到土木堡之变前,都处于攻势。尤其是永乐年间,更是五次主动征讨蒙古势力。又如安南,一不听话就派大军直接将他们给灭了。随后,朱棣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以吕毅为都指挥使,黄中为副,黄福为布政使兼按察使,并分设官吏,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虽然对越南地区的统治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但至少还是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明朝的强大。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进入了百余年的被动防守期。然而到嘉靖末年,明朝进入到一个有名臣开创的盛世时代。在张居正、高拱、戚继光、李成梁等一批文臣武将的努力下,大明国力复振,对外作战也不再被动防守。
尤其是戚继光的戚家军移驻北境后,更是多次主动出战,痛击蒙古骑兵,让明朝边境此后数年不起兵祸。
万历年间,日本大举入侵朝鲜,进而进犯明朝。明朝动员宣大、辽东和浙兵踏出国门,迎击日军。在朝鲜半岛上,让日本战国的“豪华天团”见识到了明朝军队强悍的战斗力,重新稳定了东亚的政治格局。
事实上,即便是曾无比强大的唐朝,安史之乱后,也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先是西域之地尽失,然后河湟之地也被吐蕃侵占,连都城都一度失守。所谓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说的就是唐朝。
唐德宗年间,更是发生了屈辱的平凉劫盟。而且即便是南方的南诏,唐朝也是处处被动。咸通年间,南诏破交趾,攻入西川,兵锋一度逼近成都。
国无恒强无常弱!再强大的王朝也有衰落的时候……
这些历史要读
首先说明一点,历代中华之君都不推崇对外战争,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地方都是中国的,在古代,我们的国家叫“天下”。唐代,也只是一直在积极的恢复汉朝的版图,只是古人地理概念不足,既然以天下自居,但凡有违命荒服者,则视情征伐。
宋自创业,天下局势已不同,辽已建国数十年,西北不通淤百年,中原自残唐战乱且二百年,经济,军事都已经发生革命性的形式变化。这是宋朝天生不足。
明朝,太祖枭群雄,扫中原,然对蒙古,虽大兵征伐,驱之而已。成祖数出大漠,亦未消患。何者?时势不同。
唐代所面对的,都是没有国号的不稳固的少数民族部落,有国号的,其生产力水平比唐朝差太多。宋明所面对的辽,蒙,都已经建国数十年,上百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少数民族已经学到不少中原先进的东西。中原王朝对周边政权的绝对性优势变成相对性优势。攻伐有余,灭国不足。
正史纵横
问题就问的不靠谱,提问的历史跟师娘学习的?明朝前期的文治武功都被你吃了?朱棣五征漠北,收复安南,把别国的国王抓来北京砍头,这叫一直采取守势?那像赵宋是个国就可以揍他,天天花钱买太平,结果还是屡次被灭国。汉人尚武精神到宋几乎损失殆尽。
侃半山153
除了保卫京师,丝绸之路很有关系。唐的财政收入大半与此路有关,发财路不要吗?宋明的形势就不一样了,对方游牧民族也进化了,有辽和西夏这样的汉化军事强国挡着,用兵实是有点划不来。明,则是蒙古还有实力,挡着你。所以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它也没必要劳命伤财再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了。明因小农经济立国,思想上更保守,主要防御蒙古人。海上虽一直有拓展,也有这个实力,但掌权的思想认识落后,导致错失大航海时代的良机。可叹。这种认识也可以比喻成大托拉斯企业有钱就不思进取,结果让一帮西方的穷鬼创业小微企业抓住了机遇。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人由人性决定,不要忘了人性是有自满,傲慢和懒惰的大缺点的。所谓变化永恒,风水轮转。所以历史又轮回了,这回互联互通的全球化大潮里,历史的双方反过来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安史之乱,唐在此后一直一蹶不振,为什么呢?没钱了。丝路财税没了,各地佣兵自重。哪有多少税收归中央?要办事是需要钱的。所以后世政权都以此为鉴,强调内部稳定,长此以往,迭代相传,在没有满清那样的强烈外部刺激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mzoants
丢了养马地,无法和机动能力十足的胡人主力决战!丢了燕云十六州,淮河以北的大平原就是骑兵的天下!步兵和骑兵打起来,实力相当杠的话,步兵打骑兵,顶多击溃无法歼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白打;再者,只要胡人不蠢,怎么可能会正面杠,利用己身的机动力,放风筝打死你。宋朝战略上的不利局面,是有历史原因的,从赵匡胤建国就留下了,赵匡胤对比也十分明白,所以建国不久就筹备北伐,夺取燕云十六州,但十分遗憾,俩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劳民伤财!后世皇帝虽然也有北伐,但结果也是十分悲催。这是时代的缘故,是历史遗留问题,从唐末战乱至五代十国就留下来的问题(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此外当时北方草原,绝对可以说的上是群雄辈出,契丹,蒙古,鲜卑,金国,西夏,等等此起彼伏。所以说宋在战略大劣势情况下,周围也是群狼伺伏,在这样的局面下,宋能坚持近三百年,其政治武功也是不弱的,所以决不能把宋当做一个弱国来看。现在许多人说宋弱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注意啊!在这里不要拿汉唐来说事,汉唐强那是建立在战略优势条件上的,即使有城下之盟,那也不会对后来东山再起有什么影响。而俩宋呢,没了燕云十六州,胡人势力直接就一拳打进了宋的腹部,北面无险可守,只能布重兵把手,这对宋绝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原因,我也就细说了。
对于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应该归于朱元璋自身。我只能说,在过去一个人的出身还是很重要的(这是历史的因素)。大家可以去看看老朱的那个不征之国,在考虑一下那时的生产力和政治条件,就应该可以理解了。
本人拙见,望看官莫怪!
风吹麦浪1994
不,没有特别推崇,只是正常发展罢了,或者说这其实是常态,大约从北魏太武帝时期开始几个北方王朝对蒙古高原一直都是不怵的,只要站稳了脚跟就会筹划反击,北周武帝在灭掉北齐后已经准备北伐了,可惜急病暴毙。隋文帝、炀帝对突厥、吐谷浑同样战争不断,唐并不是开始,只不过在唐的政权稳定之后这种攻击性和打击力产生了最大效果而已。宋是自己做死,传自沙坨和藩镇的军队一开始也不弱,但赵二的能力实在抱歉,本来按着赵大的思路,一鼓作气直接那下燕云,北汉完全就是死地,他非要先打北汉而给辽反应时间。 明则只能说北方地位的衰落还有缺乏传承的问题了,不能在关中维持强大的力量西域、河套就不稳,无法对蒙古形成压制,后来连燕云地区也不稳,就是国势也不稳了,北方的衰落从李自成占据关中却与连关东的满清对峙局势都无法维持就可见一斑。。他们不是不推崇战功 只不过维持不住罢了,而靠科举选拔的官员又不像隋唐那些家学渊源、出将入相的关陇士族,缺乏足够外交能力、魄力、精力还有知识储备(读圣贤书再猛你也读不出蒙古高原地形吧),有效的对外、外战、外族的处理能力,靠自学真的很难实现而且很容易偏执片面,而一旦传承断档了,再想建立起来就难了(就像俄罗斯的强,打到柏林、打到维也纳、打到巴黎那是祖传能力,就是爷爷辈太爷爷的故事而已,可对德国、对法国,也许都打下两倍于自己的国土了,你还是没打到莫斯科,这是恐怖故事,没法比啊),倒不是黑,在欧洲一直到19世纪,外交圈子仍然被贵族阶层所把持,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