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張藝謀為啥都喜歡拍嚴歌苓的作品?

張梅茜

其實不僅是馮小剛和張藝謀,很多華語電影導演都喜歡拍嚴歌芩的作品。

比如張艾嘉的《少女小漁》,比如陳沖的《天浴》,比如曹保平還沒上映的《他殺》,比如李少紅的《媽閣是座城》。

縱觀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基本共性,就是戲劇化的大時代,與戲劇化的人物,以及戲劇化的人物處境,這三種戲劇化賦予她作品一種華麗一種壯闊和一種獵奇的感覺。

它滿足了很多導演的內在需求,也就是一個足夠打眼的故事,一個可供開掘的主題,還有一個適合這個故事和主題展開的複雜社會背景。

無論是《天浴》和《歸來》的文革,還是《金陵十三釵》的南京大屠殺,嚴歌芩很擅長將觀眾的獵奇需求和知識分子的反省反思結合在一起,這讓她的作品門檻很低,卻又從某種程度觸碰到人性和藝術層面的某些東西。也讓她的作品總是少了一種真正的尖銳和坦率,而更多的是一種極盡機巧的敘事炫技,和一種揮之不去的廉價煽情。


梅雪風

大家看我的介紹,“專欄作家”,其實現在說誰是作家,基本上就是9分笑話1分鄙夷了。可是沒辦法,即使如今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在網上回答一些娛樂影視的問題,會計還是把作家兩個字看得很重,有人說自己是作家,還是會慚愧、誠惶誠恐,又覺得特別自豪。

慚愧和惶恐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自豪是因為,我的新書《一種美味》《一覺睡到小時候》《把世界搞好啊,少年》和小說集《父親的黑魚》都要上市,而且這幾本書是我十幾年來最滿意的作品集合……

好,扯遠了,在中國的作家裡,嚴歌苓是我最羨慕的作家。

注意,不是我最喜歡,也不是最佩服,就是最羨慕的作家。她編劇出身,卻因為婚姻和愛情,跑遍了世界各地。注意,不是走馬觀花的旅行,而是非洲、德國、美國等地都是長住。因為,她有一個外交官愛人,她以生活為理由,以愛和家庭為理由,去了很多地方,有了很多經歷,這些對作家來說,是最大的財富。

《小姨多鶴》

而且嚴歌苓因此採用中英文雙語寫作,這避免了自己的小說在翻譯過程中的損失,而且讓她在國際上也因為英文小說的出版而取得不俗的口碑。

而且作為作家,嚴歌苓簡直敏感、豐富到極點。她可以每年一到兩部長篇,每部都拿得出手,而且部部都在及格線以上,精品頻出。

而且因為做過編劇,她的小說影視化起來特別容易,在寫文字的時候,她已經有意無意地把故事寫得更好讀,更容易影視化,小說畫面感也特別強。

所以,前後有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拍了她的小說,而且分別力邀嚴歌苓親自操刀劇本。張藝謀拍了嚴歌苓小說改編且編劇的《金陵十三釵》 ↓

陳凱歌拍了嚴歌苓編劇的《梅蘭芳》↓

而且無論是她的小說改編,還是她的編劇,每部影視作品質量也都算上乘。

即使嚴歌苓一度表示一定要寫一部無法影視化只能看文字的小說《陸犯焉識》,這也的確算是嚴歌苓最好的一部長篇,也是最難影視化的一本書。可是張藝謀導演依舊選取了最後的部分,高難度操作成為一部高分文藝片《歸來》,鞏俐在電影《歸來》裡奉獻了教科書級別的完美表演。

從當初的非洲題材的短篇小說就讓我覺得驚豔,到後來一部接一部好得讓無數國內作家慚愧的長篇,雖然嚴歌苓的小說寫得太多太快導致部分小說稍顯粗糙,比如《第九個寡婦》,但是能在高產前提下幾乎沒有失手的作品,真的讓人不服不行。

不僅羨慕,也希望嚴歌苓這樣的作家,能更多,那樣拯救的不止是作家圈,還有一隻在低水平徘徊的影視圈……


鞏會計

嚴歌苓何許人也?


嚴歌苓是享譽世界文壇的當代美籍華人女作家,又是好萊塢的專業編劇。她以中、英雙語創作,作品遠銷多個國家。很多國家還有專門研究嚴歌苓作品的工作室。


嚴歌苓出身書香門第,文學世家。其祖父是留美博士,當時的著名翻譯家。父親是當代作家蕭馬,他創作的《鐵梨花》也曾被搬上熒幕。



出身文藝世家,又有豐富的閱歷,加上自身豐盈的感受力,強大的結構能力,強悍的素材挖掘能力。


嚴歌苓的作品無論是對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底層、邊緣人物的關懷。或是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嚴歌苓作品的題材內容廣泛,時間空間跨度都很大。她作品的主題,多數從女性形象入手,探究人性,關懷人生。她宣傳的主題都是人性的“

真、善、美”。



《第九個寡婦》的王葡萄,質樸、本真。她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都是尊從內心。按王陽明“心學”的概念來說,也就是“致良知”。所有的一切都是從“良知”出發,“良知”認為對的,她拼了命也會做;“良知”認為錯的,再大的利益她也不會去做。


她以童養媳的身份拯救,掩護公爹。因為在她的心裡,公爹善良、勤勞、能幹,怎麼也攤不上“地主、惡霸”。


再怎麼階級,我總得有個爹。爹是好是賴,那也是爹。沒這個爹,啥也沒了。”


語言樸素,卻蘊含著真理。


而她的作品,又從來不把主人公當作聖人來寫,她們又都是有血有肉的。


作為年輕守寡的王葡萄,她又充滿著強烈的情慾,和不同男人的偷歡。為了生活,她也會撒潑,偷盜生產隊的玉米等。


但這些不但沒有損害她作品人物的形象,反而讓讀者感受到的是活生生的人站在了我們的面前。



嚴歌苓作品中的人物有一個共性,就是她們都有點遲純,有點缺心眼。她們都無視身邊的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運動,始終如一的堅守著心中的“聖地”。


王葡萄如此,《陸犯焉識》中的馮婉瑜如此,《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的田蘇菲也如此,還有少女小漁……


嚴歌苓的內心是安靜自由的。這些可以從她的作品中看出來。在面對苦難時,她沒有去寫人們如何被苦難壓倒,而是描寫為苦難所磨礪出來的韌性。


這些都是嚴歌苓的作品打動人的地方,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嚴歌苓作品幾乎每部都能獲獎。


嚴歌苓的作品另外一個特點,她的小說語言帶有濃重的色彩和極強的畫面感。就算沒有拍成電影,讀起來卻也像在看電影一樣,腦海中盡是一幕幕的場景閃過。這點應該和她的編劇身份有關。



她善於應用被她自己稱為“凸顯”的技法。就是把情緒的特別敘述肢解下來,再用電影的特寫鏡頭,把這段情緒若干倍放大、誇張。使不斷向前發展的故事帶給讀者一些驚心動魂的停頓。這些停頓使讀者的眼睛和感覺受到比故事本身更強烈的刺激。


這個特色又為作品搬上熒幕創造了很大的便利。


嚴歌苓還是一個多產的作家。很多作家終其一生,也就一到二部作品。嚴歌苓卻幾乎年年有新作,而且作品的質量都不差,幾乎每一部多獲獎。這又讓作品搬上屏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嚴歌苓的作品被評論家稱讚為“近年來藝術性最講究的作品……小說有一種擴張力,並充滿了嗅覺、聽覺、視覺和高度的敏感性”。並稱贊她的寫作“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


嚴歌苓的作品一改往日評論家盛讚,市場冷落的局面。很多作品雄踞國內各大暢銷書的榜首,作品還遠銷多個國家。


她的作品早期被搬上熒幕的《天浴》、《一個女人的史詩》都創下了不菲的票房。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優秀的導演需要優秀的作品。


嚴歌苓的作品無論從深度、廣度,還是畫面感和多產,包括她本身自帶的流量,對任何一個優秀的導演來說,都是不二的選擇。


兩大導演又怎麼會不喜歡拍嚴歌苓的作品呢?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馮小剛、張藝謀其實並沒有特別喜歡拍嚴歌苓的作品,不過幾部罷了。但嚴歌苓的文學作品影視化程度真的非常高。反過來的意思也就是說,嚴歌苓的小說作品非常適合搬上熒幕。下面我來八一八她的作品為啥這麼受導演歡迎,作為好萊塢金牌編劇,她的作品沒出版甚至只是有點風聲就有導演過來排隊預定。這麼火一定是有原因的。

1、戲劇性強,衝突激烈。

2、文字畫面感強,節奏流暢。

從這個角度來看,她的作品跟張愛玲還是有點類似的。看她的小說就好像在看一部電視劇,畫面感極強,屋舍、粉牆黛瓦、平順的湖面……彷彿一軸畫卷在眼前展開。她寫人,這個人就從畫裡走出來了,她寫物,物體就出現在這幅畫上。這種一幀一幀的鏡頭感其實也是種節奏感,一幕一幕的鏡頭自然無鋒拼接。讓讀著很舒服,拍成影視作品後,鏡頭切換得也舒服。而且文筆相當感性,該渲染的地方鋪開來寫,拍成影視作品後鏡頭在景物中淌一淌,小說中的味道和氛圍馬上就出來了。你試試把魯迅的小說改成電影試試?光是編劇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3、政治正確

她的故事背景富有時代的印記,弘揚時代的主旋律。這將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主流社會的肯定。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建國後動物成精、穿越等奇怪的問題被停播。穩!

4、題材新穎

嚴歌苓尤其擅長講有點奇特另類甚至是較為優美的病態的故事,什麼寡婦啦,妓女啦,女同啦,倒追啦,性交易啦……一套一套的,跟普通影視劇裡的白蓮花女主角完全不一樣。而且都跟愛情有關,這些故事的閱讀快感很容易給到讀者的。(所以女性讀者比較多劃掉)

綜上,嚴歌苓的作品深受導演的喜愛,非常有道理啊。張藝謀、馮小剛都是導演,好的導演很多,優秀的作品卻少,嚴歌苓當然會成為香餑餑。


影視口碑榜

北京老炮兒馬未都說:嚴歌苓年輕時候太漂亮,漂亮得讓我不敢接近,她是那種美得,讓你覺得不敢有邪念的那種女人。

會舞蹈,會寫作,愛過渣男離過婚,上過戰場做過保姆,有美有才又努力,征服了各路大導演李安、張藝謀、高曉松、馮小剛.....

1. 嚴歌苓筆下的女人愛情離奇、優美又病態

高曉松曾說過:她的文字顛覆了千百年來的套路。1958年出生於上海的嚴歌苓,祖父嚴恩春是個天才,16歲上大學,25歲在美國就獲得博士學位,是托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的首版中文譯者。父親則是著名作家蕭馬,母親是一名話劇演員。文化大家庭的薰陶,加之她的童年時期正值中國60年代,狂熱的運動、嗜血的飢餓,誰都難以逃脫時代的漩渦,從而激發了她對時代的敏銳觸角,加上天生的語言表達天賦,能夠將那個時代的人物描述的淋淋盡致。

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張藝謀的電影《歸來》,趙薇主演的《一個女人的史詩》,

還有最近大熱的馮小剛導演的新電影《芳華》,都出自嚴歌苓之手。

嚴歌苓尤其擅長講有點奇特另類甚至是較為優美的病態的故事,什麼寡婦啦,妓女啦,女同啦,倒追啦,性交易啦……一套一套的,跟普通影視劇裡的白蓮花女主角完全不一樣。甚至有人稱其:“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

2. 嚴歌苓本人就是馮小剛心中文工團女兵的原型

讀書讓嚴歌苓得以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而真實的經歷才是嚴歌苓創作的源泉。馮小剛曾說拍攝《芳華》的初衷:“每個戰士心裡都住著一位文工團女兵,我當年不敢看她們,想跟她們打照面,沒碰到我就回去又走一遍,就是這種美好的印象讓我拍出了《芳華》。”而嚴歌苓恰好也是那個年代,在文工團長大的一名舞蹈女兵。

15歲那年,嚴歌苓愛上了比自己大很多的軍官,雖然在部隊,這種感情是不道德不被認可的,但嚴歌苓卻還是一頭扎進了愛情裡,短短6個月,她給他寫了160多封情書,兩個人私下眉目紙信傳情,享受曖昧的美好。

《芳華》裡有一段獨白就是形容當時的感情的:“那時候戀愛是件漫長的事,似乎滋味太好了,一下子吞嚥首先要膩死,其次是捨不得,必須慢慢咂摸,慢慢地品。”

嚴歌苓一度以為自己找到真愛,然後當這份感情被發現時,男人卻毫不猶豫立刻將她舉報出來,並將情書全部上交上去。美好的感情頓時成為罪孽,嚴歌苓揹負上了“道德淪喪”的罪名,她被要求一遍一遍寫檢查,坦白各種細節,當眾朗讀。這和黃軒飾演的劉峰面對組織的細節盤問到作為負面榜樣被羞辱的場景一致,這完全是本位情節出演。

《芳華》中,劉峰在戰場上默默等死的絕望以及最終失去一條胳膊變為殘疾,都是嚴歌苓在戰爭中的真實所見。馮小剛找到她寫文工團的劇本,恰是因為他們都經歷過封建的青春、年輕的曖昧、文工團的熱血、轉型後的人生。同樣的經歷,同樣的情懷,彼此感同身受,促使馮小剛、張藝謀都喜歡拍嚴歌苓的作品。

3. 嚴歌苓美的不可方物,北京老炮兒們一生追逐的夢中情人

有才華的女人裡最美的,美的女人裡最有才華的, 連北京這麼多文化圈,藝術圈的老炮兒,都對她,有一種可遠觀不可褻玩也的敬畏!

1986年,她邂逅了知名作家李準的兒子李克威,因為共同的寫作愛好,兩人陷入熱戀,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因聚少離多而分手。在30歲的年齡,選擇將一切歸零,只懂ABC的她帶著一本牛津詞典就奔赴了美國。

在那個年代裡面最流行的方式嫁人了,嫁給了外國人,嫁給了一個美國人,這讓不少屌絲又心生嫉妒,如同現代的網絡噴子!

她可能也給很多女明星女藝人開啟了一個先河,以前就有中國女人嫁給外國人,但是作為一個這麼有才華,眾多人眼裡的女神,而且是文藝圈藝術圈的人,她應該算是做了一個帶頭作用。

關注叄品姐姐的小幸福,叄品姐姐每天都會分享一段愛情感悟,幸福可以很簡單。


叄品姐姐的小幸福

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上映前後,看到一系列文章,和原著作者嚴歌苓有關,例如是《如果沒有嚴歌苓,張藝謀馮小剛只好去拍網文IP》《如果沒有嚴歌苓,中國電影將失色三分》,雖然為了標題黨,有點誇張,但仔細想想,似乎也很有道理,當代作家裡,作品適合電影改編的,其實並不多,嚴歌苓自然是這少數幾位中的一位。

嚴歌苓生在一個文學家庭,祖父嚴恩春,是著名翻譯家,《德伯家的苔絲》的第一個中文譯本,就是出自他手,父親蕭馬,是著名作家和編劇,寫過長篇小說,也寫過劇本《巨瀾》和《柳暗花明》等。蕭馬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嚴歌苓的繼母俞平,是著名的電影演員,演過《小二黑結婚》《南征北戰》《魂系藍天》等等,她也出演過蕭馬編劇的《巨瀾》,和嚴歌苓在二十二歲的時候編劇的《心絃》,從這些合作可以看出,這一家人的關係相當融洽。

顯然,父親蕭馬對嚴歌苓的影響是很大的,例如寫作故事性很強的小說,例如要有電影意識。嚴歌苓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曾說:“我的第一個作品是童話詩,父親就告訴我要先學會寫大白話;後來《人寰》得了大獎,父親說的確是寫得很好,但太理性了,所以我後來又寫了寫實的《誰家有女初長成》。”嚴歌苓的寫作紀律之一,就是“多聽爸爸的”。 現在看來,聽爸爸的沒錯。

嚴歌苓在十二歲就進入文工團,隨後一直在部隊工作,接觸到部隊各個層面的人物,而且,部隊的遊動的特徵,以及輻射性,讓她可以和更深廣的世界發生聯繫,體驗到各種形態的生活。 1990年代離開部隊之後,她去了美國,成了外交官夫人,跟隨丈夫駐守非洲,與此同時,她堅持寫作,並且持續地和影視界合作。在1980年代,她的小說《避難》就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南京大屠殺,是比較早的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電影作品。

她的作品,還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有形象感。這個特點,和她是女性,以及長期和電影界合作有關,電影要求的是形象,是結果,於是,她的小說語言,都有電影語言的特質,是用鏡頭的方式去看人物,看場景。電影也更注重人物,故事都要圍繞人物生髮,所以,每一篇出自嚴歌苓手中的小說,都會有一個鮮明的女性形象,少女小漁、小姨多鶴、扶桑、田蘇菲,都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芳華》集中了很多嚴歌苓常用的題材元素,部隊、文工團、南方、性格鮮明的女性,而且,這個女性通常有著特別的性格,處於社會的邊緣,美麗,但又被傷害著。兩個主角何小萍和蕭穗子,都是這樣的女性。

從嚴歌苓的寫作,和她對中國電影的貢獻,以及中國電影對她的期待,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那就是,在中國,“故事”這件東西,過去是,現在還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和生命體驗傳達媒介,中國電影對“故事”的要求,其實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很多純文學作品和網文IP同樣欠缺的,恰恰是這種“故事感”。

但是,寫故事容易嗎?不容易,那需要寫作者對“故事”有深刻的瞭解,而嚴歌苓,顯然是少數幾個洞悉了故事本質的作家之一。

更多文章可見韓松落見好:hansongluo85


韓松落

嚴歌苓不僅是我國當代文學中最為著名的旅美女作家,同時她的另一個重要身份就是專業編劇。她的小說翻拍的影視作品大多都是由她本人親自操刀進行劇本的改編和撰寫,而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比如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金陵十三釵》、《歸來》(小說名《陸犯焉識》)原作品都是出自她的筆下,而她本人也同時擔任編劇。

同時當前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也正在院線進行點映,反響很好。

不得不說,像馮小剛、張藝謀這樣的知名導演對於嚴歌苓的作品的確是偏愛的。但是,如果單純說這兩位導演更加青睞嚴歌苓的小說改編,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十分準確。

就拿近幾年大家最為熟知的嚴歌苓影視改編作品來說,由她作品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也不在少數。2009年由孫儷姜武等人主演的《小姨多鶴》、2011年由蔣雯麗主演的《當幸福來敲門》、以及《鐵梨花》、《一個女人的史詩》等都在各大衛視有著不錯的收視率。

一方面,在嚴歌苓的小說的情節設置當中往往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故事情節性強,衝突或者矛盾往往比較尖銳,畫面強,這些往往都是很多小說在影視改編兩種敘事模式轉換過程中的難度項,然而嚴歌苓的小說卻很好的完成了這一點。

這可能也與其本人專業的編劇身份不無關係。就像她本人在一次採訪中也提及,作為編劇本身她在寫作過程中自然會考慮到以畫面感為基礎調動其他感覺的寫作思維。而她的小說在文學界也一直被稱為“視覺化小說”、“影視化小說”

這些都大大減弱了導演在進行文字與影視轉換之間的難度。

而嚴歌苓本身的經歷也成就了她小說題材的廣泛和對現實的切合。她幼年時期在作協大院長大,青年時期在文工團內當過兵,後來去國外留學,又經歷了文革,之後旅居美國。而這些經歷也使得她的作品在生命體驗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

除此之外,國內這些導演心理都再清楚不過,一個好的劇本是一部電影能否成功的內在核心。而近幾年國內在劇本創作上少有精品,也使得不少導演開始逐漸將目光轉向經典的文學文本。

嚴歌苓的小說的內在優勢與文本魅力,無疑讓這些導演對她青睞有加。


壹條電影

從《陸犯焉識》到《芳華》,嚴歌苓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多達十幾部,近幾年更是炙手可熱。

她對國內生活的描寫,大多集中在抗戰後改革開放之前,由於時代的特殊性,她的作品也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下面是小說被改編的情況

雖然嚴歌苓長挑選特殊時期的故事作為題材,但她更側重於歷史事件背後小人物命運的表達,對人性的抒寫,而巧妙地避開了或者隱晦地表達歷史事件。

對個體的關注提供了一個新的敘事視角,小說也斬獲了國際大獎,因而進入中國導演界的視野。

嚴歌苓的小說之所以受到導演的青睞,也是由於其對題材選擇的特殊性,對男女情感體驗的關注和東西方文化差異的關注。使得小說在影像表達方面有著豐富的空間,動作、語言、人物神態、表情等方面的描寫也有明顯的銀幕思維。

在嚴歌苓小說《芳華》中,敘事者對於個人記憶與集體敘說的錯綜交織始終保持著清醒和警惕,並未急於讓“一個人”成為“一代人”,或者讓“一代人”代替“一個人”。

書中的 何小曼成為戰鬥英雄後,“我”看了關於何小曼的新聞報道,“只覺得哪裡不對勁,不是那麼回事, 可是說不出所以然”。這個“不對勁”,正是源於個人記憶被集體敘說所覆蓋後的困惑感與無力感。

嚴歌苓說:“我瞭解的他們,是多出許多層面的。”而集體敘說則是要在這許多層面中,找到高度凝練的那個惟一的層面,個體只得湮沒其中陷入失語境地。


致力於人文、社科,寫作類的乾貨分享,歡迎來關注!


李藤新一new

第一次聽說嚴歌苓是劉若英拍攝的電影《少女小漁》,那個時候只是感嘆愛情的偉大和不可思議。劉若英的精彩表演,要感謝這個才女嚴歌苓,作為電影的原著和編劇,嚴歌苓在把握人物感情變化非常細膩,人物的情感變化習慣用細節展現,細膩而有畫面感。

嚴歌苓是一位美籍華人,她是中國極少數受過西方創意寫作訓練的作家,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交融與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如同李安導演的電影,折射出人性的思考與感悟。


嚴歌苓曾說:“我到了國外之後,發現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寫的。我不想控訴某個人。我只想寫這樣一段不尋常帶有荒謬的歷史運動,讓讀者看到一種非凡的奇怪的人性。我對人性感興趣,而對展示人性的舞臺毫無興趣。” 她還說,“女人比男人有寫頭,因為她們更無定數,更直覺,更性情化。”所以,她可以創作出像《少女小漁》裡的小漁、《扶桑》裡的扶桑包括《金陵十三釵》裡的玉墨,到《芳華》裡的何小萍、林丁丁等。

總之,嚴歌苓以她獨特的視角觀看世界,凝聚大眾、剛柔並濟,作品中的那些女性人物,在各種文化、政治、觀念的夾縫中磨礪輾轉,呈現出令人震撼的豐富深邃的“人性”,引起讀者深深的悲憫之情。引起人們對世界、人性、生活、愛情、自由的思考!

最後推薦嚴歌苓的幾部作品:《扶桑》、《一個女人的史詩》、《天浴》,這三部應該是最受好評,並且獲獎很多的作品。


後人娛樂

馮小剛,張藝謀為啥喜歡拍嚴歌苓的作品?

毋庸置疑,嚴歌苓的作品寫得確實好。嚴歌苓的內心應該是安靜的。她的作品都是娓娓道來,好像在說別人家的事。但說出來的故事卻又總是波瀾起伏,讓人看了心驚肉跳。

嚴歌苓的作品,相對都是有深度的。她宣傳的都是人性的“真、善、美”。

《第九個寡婦》的王葡萄,質樸、本真。“再怎麼階級,我總得有個爹。爹是好是賴,那也是爹。沒這個爹,啥也沒了。” 語言樸素,道理都明白,充分體現出主人公善良的本性。

《陸犯焉識》大部分的人在苦難、政治面前,親情、友情早已讓位。主人公婉瑜卻一直堅守、並儘自己的一切力量,四處奔走,等待著焉識的歸來。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實在是難能可貴。

還有《芳華》裡的劉峰,《天浴》中的老金,少女小漁……作品中的主人公和那個苦難,貧窮,以階段鬥爭為綱的年代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示的都是人性的美。也時刻在拷問著讀者的靈魂。

嚴歌苓的作品,展示的不僅僅是人性的美。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小人物,讀來真實又貼近生活。

嚴歌苓的作品,畫面感極強。就算沒有拍成電影,讀起來卻也像在看電影一樣,腦海中盡是一幕幕的場景閃過。

嚴歌苓還是一個多產的作家。很多作家終其一生,也就一到二部作品。嚴歌苓卻幾乎年年有新作,而且作品的質量都不差。這又讓作品搬上屏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張藝謀和馮小剛,作為一代有責任感的知名導演。他們總是通過他們的藝術作品,引發對人性的思考,喚醒人類的良知。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主題,對美的追求,對執著信念的描述。馮小剛導演的主題,以小人物的視覺,對生存、生命的反思。

嚴歌苓的作品和他們拍電影的主題吻合,再加上畫面感和多產。兩大導演又怎麼會不喜歡拍嚴歌苓的作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