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保持天真,也就保持了年轻的心态。

1

很久没露面的徐静蕾出现在了《跨界歌王》第三季的节目中,44岁的她身穿简单长裙,扎着马尾辫,紧张、羞涩,少女感十足。

虽然歌唱水平有限,第一次亮声就频出状况,但你总会被她深深吸引住,被带入到一个清新、舒服的氛围里。

《跨界歌王》第三纯享版:徐静蕾《好久不见》纯享版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吸引力呢?

吴秀波说他欣喜于她身上还保存着的天真;

主持人栗坤感叹徐静蕾的样子似乎没有老过,总让人想起青春的时光;

歌手张宇说听她唱歌,总有种想跟她谈恋爱的感觉。

不难看出,他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年轻的样子。

当一个人老了的时候,令你喜爱的也许不是年轻人的活跃旺盛,而是看到你的同龄人还保留着一份迷人的天真,这时你总会生出一丝莫名的感动,同时又感到异常珍贵,因为它是不负生命的礼物。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们称她为“永远的徐静蕾”的原因,也是她个人最持久的魅力。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身处灯红酒绿的娱乐圈,却能与之保持距离,真实坦荡、懒于计较,成熟独立。

她不喜欢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因此她不在意外界的标准和评判,心智不断成熟,却依然具有孩子一样的好奇心,乐此不疲地开拓着自己的未知领域。

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世界交流,从书法到剪裁、制作手工品等等,凡是她产生兴趣的东西,都用心去做到完美。

去年五月她又开始了学习水彩画的历程,至今一年的时间,已经创作了多幅作品,并把它们印在了丝巾上,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一个人的内心什么样,她的世界就是什么样。

保持天真,也就保持了年轻的心态,她才能活得通透明白。

徐静蕾: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2

但凡成年之后,人们往往有两个极端——过于世故圆滑,做什么事情都怀有目的性,计较回报,或者如巨婴一般,缺少思考和成长。

真正做到心智成熟又满怀天真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因此,在很多人眼里,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滑而实际罢了;

天真,也不过是没有经历成长的磨炼和认知的升级,依然幼稚而无知。

前几天看《朗读者》翻译大师许渊冲的视频,老人96岁了,至今仍然每天工作到深夜,乐此不疲地翻译着莎士比亚的著作。

他具有民国大师们一贯以来的赤子之心,不失幽默与天真。

讲起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时,他露出了调皮的笑容。

说起这一辈子来的遗憾,他也可爱地说道之前的恋爱老不成功让他有些遗憾,现场朗诵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诗时,更是情到深处,声音哽咽。

台下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他经历过黑暗,受过造反派的沉重打击,却没有改变初心,到老都保持着真诚和天真。

民国大师们的天真,与他们的成熟、执着浑然一体,构成他们的精神风骨。

钱钟书、梁启超、金岳霖等等,他们并不是不谙世事的知识分子,相反他们深刻地洞悉人性,了解世人的世故与圆滑,却能始终以自己的标准处世,兼具成熟与天真,极具智慧又极其纯粹。

因此,真正的成熟应该是独特个性的形成,是真实自我的发现,是精神上的结果与丰收。

而真正的天真,则是成熟之后的天真,是超脱,是一种元气。

如木心所讲:“所谓元气,不过就是一些孩子气。

成年之后,想保留一些高贵的孩子气,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虽然这年头,谁还不是个宝宝?

可惜的是,巨婴常有,而孩子不常有。

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

一个人只有心智成熟了,他才能明白何为真正的自我。

也正是因为心智成熟,明白了人生无常,他才知道天真的好。

徐静蕾: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3

天真、随缘并不是随波逐流,是历练过之后具备的一种超脱的眼光,超脱就是成熟后的天真,不再在意自己的沉浮与得失。

与徐静蕾相似,在大众的眼里,人们往往赞叹于杨澜的才华、知性、独立、成熟,但鲜为人知的是她的天真,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份天真,她才越来越成熟。

好朋友评价她说:

当我们这个时代的众人都被污染到“心如止水”,杨澜依然保持着一份天真,仍然还在那个节拍上,经年不变。

主持搭档秋微说她身上始终都有一种孩子气,一颗赤子之心,女少年般的仗义。

杨澜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年轻有三个标志:一是否有好奇心,二是否愿意冒险,三是否敢爱。

她说她现在还愿意去冒险,还有好奇心,还总在想那些还没有见到的更有趣的人。

其实,一个人假如拥有了天真,她便有颗年轻的心,愿意去探知未知的世界,于是她的见识会越多,胸怀会越广,智慧会越深。

这跟作家刘瑜笔下大学精神的本质相一致,即大学精神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世界的道理。

徐静蕾: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4

为琐事操劳,与人事周旋,繁忙劳累的状态是人生必有的阶段,是我们人生中最漫长的状态,有时候光想一想就会觉得无趣又没有尽头。

“人充满劳绩,但是要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这句话告诉人们人生的底色是劳绩,但人虽辛苦,请不要盲目。

诗意的本质也是告诉大家人虽然渺小,但要善于思考,即使人生匆匆,也要追求美好。

确切地说,正是因为人生匆匆,我们才应该保持一份天真,追求美好。

苏轼的《行香子》中写道: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及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一句“且陶陶,乐尽天真”摆明了他的人生态度。

人生难得一天真,有这份天真,他便就能坦然地面对现实生活的困难,身处困境仍能看到美好的事物,成熟与天真相互贯穿。

人不能不成长,如一个巨婴一般幼稚,又不能长得偏离轨道,变得世故和圆滑,过于麻木而丧失天真。

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状态,多提升自己,使心智不断变得成熟,同时懂得给自己的内心植入一点天真,使生活多一点乐趣。

这样的天真,或许正是你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