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言美煙
個人理解,“志於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道”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這是教人立志最基本,也是最高的目的。所以按照孔子與儒家的觀點,人生之理想與目標一定要“志存高遠”。也就是“志於道”的意思。
“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做人行事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都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換句話來說,如果說“志於道”是精神,理想的哲學考量,那麼“據於德”就是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也就是說,思想要志於道,行為必須依據德行。
“依於仁”,仁,就是指內心的修養,所謂性命之學、心性之學,這是內在的“仁”。而“仁”的外在表現則是愛人愛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愛,西方文化的博愛。“依於仁”,是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的發揮,其根本在於人對外物有沒有愛心。
“遊於藝”,“依於仁”然後才能“遊於藝”。按照儒家的傳統,“遊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從現代的角度來定義,也有諸多相似之處。比如“禮”,包括了哲學的、政治的、教育的、社會的所有文化。至於現代藝術的舞蹈、影劇、音樂、美術等等則屬於樂的範疇。因此,這裡的“藝”不能做狹義的理解。而是說人生對於道、德、仁、藝這四種文化思想上修養的要點都要懂。
綜合來說,“志於道,據於德”包括了人的精神,思想的境界,而“依於仁,遊於藝”則應該作為生活處世的準繩。同時,按照儒家的理論,為人處世只有具備這些要點,才能稱之為“君子”,才可能會有成功的人生。
楚澤平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①。”(《述而篇第七·第六章》)
①遊:熟習的意思。藝:指孔子傳授於學生日常所用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孔子在這一章提出了做人的標準,也就是如何成為一個“儒”的標準。四個字“道、德、仁、藝”。
有志於道,德為根本,仁是標準,研習六藝。 這是孔子教學大綱的內容。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德才兼備”。
孔子的六藝包括:
一,禮節: 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二,六樂:《雲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
三,射箭: 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四,駕馭馬車的技術。
五,書法藝術:(書寫,識字,文字)。
六,算法。
閒看秋風999
可以這樣理解:“志於道”首先理解這個“.道”字,“道”是講天道、人道。天道是最高存在和理想的境界。而人道是人們在一生中不斷實踐的人道。以其接近天道,實現“天人合一”。
“據於德”“德”是道者謂於德,是為人處事的準則。
“依於仁”做事要“依於仁”,有愛心。仁是體的內心修養,是性命之學,心性之學,是內在的。
“遊於藝”在古代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即是:豐富的知識,做事的本領。
因此,道、德、仁、藝是做人做事的修養要點,沒有高遠的志向,就難免俗氣,沒有相當的德行為依據,人的最終是不能成熟,沒有仁的內在修養,在心理上沒有安頓的地方,沒有遊於藝,知識不淵博,人生就會枯燥。所以,實現先聖提昌的志道、據德、依仁、遊藝的境界,才能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英英1660094
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
孔子說:“(君子應)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遊走活動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範圍之中,這才是做人的道理”。
志於道,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立志要高遠,要達到期望“道”的境界。這個“道”包括了天道人道,我行我道。
“道”這是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
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也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就是以德為根據,這是為人處世的行為。孔子告訴人們,思想是志於道,行為是依據德行而作為。
依於仁,就是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在於自己對人對物有沒有愛心。有了這個愛心,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進而仁愛全天下。
遊於藝,“遊”是遊走活動之意。藝,指六藝,包含所有豐富的知識,做事的本領。“遊於藝”,就是做事有知識,以理想為基礎,不斷學習,提高業務能力,遊刃有餘。
人應該要懂得道、德、仁、藝。這四個重點是一步一步推斷出來的。孔子認為君子的養成,就是以仁、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使人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顏麗明844
這是孔子概括的人生指南。志於道,立身要遵循自然法則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即為大道;據於德,在行大道中要有道德準則;依於仁,即對天地萬物存有愛心;遊於藝,有志向、道德、愛心還要學習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實現以上三點,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古鏡5
首先先說男人!做任何事要頂天立地,重信守道堅守本心以德服人。做人要以仁為本。尊師重道。幹什麼事都要有才能本事,才能迎得別人的認可與尊重。這都孺孝孔聖人的,人,仁,意,禮,智,信,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