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擊落韓國客機

往事過去了將近40年,蘇聯現今也已解體,但人們會從對往事的回憶中,隱隱約約地看到當年蘇美爭霸的影子。

1983年8月31日,一架韓國的波音747民航班機,從美國紐約飛往漢城。飛行途中,這架飛機有兩個小時偏離航線,飛入蘇聯堪察加半島領空。

客機在飛越庫頁島蘇聯軍事基地上空後,正準備修改航向飛往日本海時,被蘇聯一架米格戰鬥機用導彈擊中,頓時在9000多米的高空爆炸,墜入庫頁島以西的莫涅龍島附近海域,機上240名乘客和29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蘇聯擊落韓國客機

有關國家紛紛要求蘇聯公開道歉並賠償損失,一些西方國家還對蘇聯採取制裁措施,美國政府甚至不准許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乘蘇聯民航飛機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

聯合國也為此多次召開緊急會議。一時間,擊落韓國客機事件成為世界輿論的中心。

蘇聯擊落韓國客機

蘇聯還拒絕美、日等國要求賠償損失的照會,並在安理會否決了美國等16個國家提出的關於這一事件的決議草案。

蘇聯擊落韓國客機,大致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隨著國際形勢的緊張,蘇聯對西方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強。自70年代末期以來,蘇聯對國際形勢的發展一直不安,尤其是里根上臺,對蘇聯採取強硬政策,試圖通過加強經濟的、軍事的和西方聯盟的實力改變蘇聯的行為。

蘇聯擊落韓國客機

在世界各地都實施針對蘇聯的軍事行動。在西歐,美國執意要部署新式中程核導彈,以打掉蘇聯在該地區的核優勢。在亞洲,美國加強了第七艦隊,還計劃在日本北部部署能攜帶核武器的巨——16戰鬥機聯隊。

同時,美國加緊了北太洋地區的情報蒐集活動;定期派遣偵察機嚴密監視和蒐集蘇軍前沿空防情報。美國的行動大大加重了蘇聯的疑慮和戒心。蘇聯國防部加強了其遠東地區的軍事力量,並命令該地區的軍隊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密切關注著情況的變化。

二是堪察加半島和庫頁島所在的鄂霍茨克海地帶,是蘇聯“十分機密”、“具有戰略性質”的地區。在這裡集結了很大一部分蘇聯海軍。蘇聯太平洋艦隊已成為蘇四大艦隊中最大的一支艦隊;蘇把先進的米格——23飛機也部署在這裡。

蘇聯擊落韓國客機

​此外,在該地區蘇還建有試驗洲際導彈的軍事設施。所以“蘇聯對空中間諜非常敏感”。而韓國客機恰恰飛入了蘇聯“日益重要和敏感的戰略區”,而且飛機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飛行,不能不引起蘇聯的重視。最終促成了蘇聯採取的過火反應。

韓國飛機緣何偏離了航向,誤入蘇聯領空達2個多小時,至今還是個謎。我們暫且不去追問飛機偏航的原因,只就蘇聯擊落一架民航飛機的後果來講,不能不說是一次很“過火”的行動,在世界航空史上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更多世界歷史文化,敬請關注:社稷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