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糧田》劉統勳飾演者吳京安
劉統勳是山東諸城人,為清代雍、乾二朝重臣,以高度的忠誠、超群的能力和無可挑剔的人品流芳後世。
堅守正道,嚴於自律
劉統勳持身甚正,律己甚嚴。當時朝臣中有兩大重量級人物,一是滿大臣鄂爾泰,一是漢大臣張廷玉,朝中百官基本都分屬於他們的旗下,而劉統勳則偏偏不合群。他拒絕加入任何一黨,一切惟正道是從。乾隆皇帝對此十分欣賞。
皇帝身邊的人從來就是大臣們關注和巴結的對象,劉統勳乃乾隆皇帝信任和倚重的股肱之臣,內侍們自然會有相當多的接觸機會,可是劉統勳就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石頭人,只知按禮和規矩做事,其它一概不知。他值班時,在軍機處終日正襟危坐,閉目傾聽下屬彙報工作,多是不發一言,待到發現問題時,則立馬睜開雙眼,予以糾正。皇上常常體恤大臣辛苦,也有增進君臣感情之意,便時常賜些瓜果、夜宵什麼的。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劉統勳也從不與內侍們說上哪怕一句話。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太監高雲從交接外官、洩露官員任免之案發生,不少大臣如大學士于敏中、軍機大臣舒赫德、尚書蔡新、總管內務府大臣英廉等都牽涉其中,讓乾隆皇帝非常震怒,革職的革職,殺頭的殺頭,而同是軍機大臣的劉統勳則一塵不染,令乾降皇帝和滿朝文武大臣歎服不已,雖然這時劉統勳已經故去。
劉統勳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先輩在長期的為官生涯中也留下一批世交,這些老關係逢年過節走動走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劉統勳不這樣看,倘若我劉某不做宰相了,這些人情還有嗎?曾有一個世交,過年時,打發僕人將一千兩銀子送到劉統勳的府上。劉統勳遂將其僕人叫到自己面前,誠懇地對他說:“你家主人和我們是世交了,一年到頭來看看我,願望非常好,可是我現在身為宰相,朝廷給我的俸祿足夠我生活所用了。回去告訴你的主子,將這筆錢送給那些生活困難的老朋友更好!”態度堅決,但又不失人情之禮。可是對熱衷於走歪門邪道的人就是另一種方式了,有個靠拿錢當了官的人於夜深之時前來叩門,劉統勳拒而不見,等到第二天上朝時,在政事堂將這個人叫到大家面前,對他說:“三更半夜去人家叩門,這不是正人君子的作派。你有什麼事情,不妨當眾說出,就是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也沒關係,正可以讓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個人一句話也沒說,低著頭就走了出去。從此,再也沒人敢自討沒趣,自取其辱了。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劉統勳受命主持癸未科大考,舉子褚筠心本來憑藉自己的實力,絕對可以有非常不錯的成績,可是他怕上不了前三名,於是就將自己所擬的對策抄出開頭的三十餘行,送到劉統勳的門下。閱卷時,劉統勳先找出褚筠心之卷,對著所有考官說:“這是我原來聘請的在家修書的褚筠心的卷子。”不管其寫得多麼精彩,也不能進入前十名,只將其放在第十一的位置 。
劉統勳經常奉命遠出,每行則輕車簡從,只帶兩個僕人,用驛馬也不過六七匹,以至好多人根本想不到這是朝廷命官,甚至還是堂堂的宰相。當時就有正直官員感慨不已說,倘若所有的官員都能像劉統勳那樣,那官場風氣會有一個極大的改觀。他到了各地衙門的旅館後,首先安排僕人住在後邊的房間,他住在前邊。或處理公事,或躺下休息,不與任何無關之人相見。有什麼需要的,隨時令當地衙門去辦,哪個想追逐公關,想都不要想,因為他早已將可能謀私的邪路堵死。
賢能蓋世,忠信無雙
在清朝著名的對外戰爭中,大小金川之戰可說具有比較大的影響,乾隆用了溫福為主將,阿桂等人為副將,他們費了不少勁,才拿下小金川。當時,劉統勳即已經看到此戰不會順利,遂表達了自己息武罷兵的意見。乾隆非常自信,認為此戰具有戰略意義,應該有把握取勝。但是,溫福比較剛愎自用,不太能聽取別人意見,因而在打大金川時,陷入進不能勝,退不能全的困境。戰事一膠著,損失就日甚一日。乾隆心煩就去了避暑山莊,可是在那裡乾隆仍然沒有一絲的清涼感,因為不利的戰報接踵而至。終於有一天,乾隆熬不住了,因為主將溫福陣亡了。群龍無首,是十分危險的事情,遂快馬急召劉統勳到避暑山莊見皇帝。當時劉統勳正在朝廷理政,並負責皇子們的課業學習。接到命令後,他日夜兼程,以最短的時間趕到熱河。皇上馬上召見,將軍情告之於他,並說,“我現在非常煩悶,拿不定主意,眼下是該用兵呢?還是撤兵呢?“劉統勳略一思忖,即斬釘截鐵地說,“如果原來我們打下小金川時可以體體面面地撤兵,但現在不能撤兵,一旦此時撤兵,將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敵人將會覺得我們不過如此,以後邊疆將難以安定,因而,現在斷不能撤兵”。皇上聽了心情稍稍振了一下,馬上急切地問道,“那誰可以力挽狂瀾,扭轉危局呢?”劉統勳素來對朝中諸將頗為留心,皇上此時垂詢,頓時胸有成竹地表示:“阿桂一定能夠擔此重任,早奏捷報,但請皇上放手使用,給他專權”。乾隆皇帝聽了,彷彿吃了顆定心丸,臉上的憂色散去不少,遂決定按劉統勳的意見辦,結果正如劉統勳所料,不久,前方大捷的消息就報到了朝廷。
正氣沖天,鐵面辦案
由於劉統勳自我要求非常嚴格,因而在查辦貪贓枉法的官員時也就有充足的底氣。他多次奉命巡查各地,持尚方寶劍整頓吏治,查辦涉及高官貴胄的大案要案,件件鞫實,依律懲處。《清史稿》記載了他鐵面無私、不負皇命的幾則事例。“統勳歲出按事,如廣東按糧驛道明福違禁折收;如雲南按總督恆文,巡撫郭一裕假上貢抑屬吏賤值市金;如山西按布政使蔣洲抑屬吏補虧帑,如陝西按西安將軍都齎侵餉;如歸化城按將軍保德等侵帑;如蘇州按布政使蘇崇阿誤論書吏侵帑;如江西按巡撫阿恩哈受賄,皆論如律。”期間,雖曾多次遭到牴觸、欺瞞、甚至行刺,但都被他抓住破綻,將計就計,直搗黃龍。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劉統勳以欽差大臣的身份秘密赴歸化城(呼和浩特舊城),查處綏遠城將軍保德、綏遠廳理事同知呼世圖等“挪移庫項”18000兩一案及保德、歸化城理事同知普喜私砍穆納山(今烏拉山)木植一案。
他只帶極少的隨從,秘密出京,一路化裝成普通的商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迅速來到辦案之地。他每日早出晚歸,走街串巷查訪,使保德、呼世圖、普喜等人的樁樁罪行、種種劣跡瞭然於胸,“微服出塞月餘人莫之識”。劉統勳把保德和呼世圖移挪庫銀的事情調查完後,接著再往烏拉山林區查私伐烏拉山林木案。當年,康熙皇帝曾特諭任何人不準私自砍伐山中林木。“如有違禁砍伐所禁地方樹木者,嚴拿送部議罪”。經過實地查訪,劉統勳親眼見證瞭如何伐木,又如何順水而下,到了碼頭後又如何消化的實情;當地山民還將如何受到盤剝和壓榨以及普喜等人如何耍弄花招躲避朝廷檢查等內幕統統告之。
乾隆皇帝聞報,大為震怒。他想不到,保德身為一個朝廷寄予厚望的將軍大員,待遇優厚,卻不思上報國家,陽奉陰違,竟為區區5000兩賄賂,而置國法於不顧,縱容砍伐禁林,不禁憤而批道:“實為罪不容誅,非執法懲創,何以儆官邪而彰國憲”,命劉統勳將保德、呼世圖、普善當地“監看正法,以昭烱戒”。
短短几個月,即將盤根錯節,十分複雜的兩個案子查個一清二楚,並即時上奏朝廷,使主要案犯保德、呼世圖、普喜都受到了嚴懲。歸綏的大小官吏,無不震驚,以至劉統勳“去後數年,市上每見白髮翁浣潔者,輒相驚以為公又至矣”。可見,其震懾效果有多麼顯著。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河南祥符、楊橋等處黃河漫溢。剛拜東閣大學士的劉統勳奉命前往查視。其時,河堤決口之處有數百丈,洶湧的河水如脫韁的野馬咆哮著淹沒了大片土地。堵塞決口所需的材料都需要從附近數百里內由村民趕著車拉來,但當地的縣丞卻利用收繳治河物料之機,百般刁難,為的就是向百姓索取賄賂,以至於遠路而來的鄉民,竟有將治河物料運到五六天還不能交納回家的。由於人馬守候已久,所帶乾糧和牲畜的草料都沒有了,而河吏又因物料不足,至河工拖延一個多月仍不能將決口堵上。劉統勳發現這個問題,便向有關官員詢問,可是河吏都以物料供應不足來搪塞。有著多年辦案經驗的劉統勳斷定其中必有私弊,決計查個水落石出。一天,他化裝成普通百姓,親自前往調查。就見一輛輛裝載治河物料的牛車鱗次櫛比,卻不見有人將其運至河堤。私下查詢,方知因為沒有行賄,縣丞置而不收之故。劉統勳聞言大怒,立即命司員將縣丞綁縛官衙,下令將其人頭拿下,然後再上報朝廷。清代刑律,凡遇死罪,必須經過秋審後由皇帝親手勾決,但做為握有尚方寶劍的欽差大人擁有先斬後奏之權。劉統勳的雷霆之舉立刻產生驚人的效應,自巡撫以下大小官員均擔心事情鬧大罪及己身,於是一個個長跪不起,苦苦為其求情,讓其戴罪上工,以儘快合龍。縣丞這才撿得一條活命,而數千輛車的治河物料一日收完。百姓得免私稅之勒索,亦得脫久役之煎熬,也使朝廷的重大關切河堤決口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史學家趙翼給予高度評價和肯定:“劉文正公臨事雖頗剛急,然實有釐剔奸弊,人受其福而不知者。”
營私舞弊歷來是封建官場中難以根除的弊端,根源就是一個“私”字。看得破,忍不過。劉統勳則恰恰在這方面與眾不同,他沒有半點私慾。按說做為一個宰相重臣,穿得應該像個宰相樣吧?朝廷發給的官衣,穿壞了再做件新的應該不算過分的,可他不,所用的朝珠,都很便宜,並且衣服的緶因為時間太長而磨斷的,就隨手丟掉。下屬的官衣常常很氣派,而他則寒素敝陋,可他卻毫不為意。無論吃的、還是用的皆極儉素,並以此做為劉家的家風。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劉統勳於上朝途中猝逝於轎中,“至東華門外,輿微側,啟帷則已瞑”。乾隆皇帝大為震驚,慨嘆失去股肱之臣,親至其家祭奠,但由於劉宅過於狹窄,逼仄的空間連皇家的車馬都容不下,皇帝只得命令將儀仗車蓋去掉才能進入。
目睹寒酸無比的宰相府,乾隆皇帝感嘆不已,一個堂堂的大學士,漢大臣裡的第一人,竟然過著與普通百姓無異的清貧生活。政績卓著,屢建功勳的名臣,竟然強挺年邁之軀,死在白雪茫茫的上朝路上,真正稱得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勤政如此,亦無過如此也。乾隆皇帝非常悲痛,也非常感動,稱其為“真宰相”,隨即追授太傅,祀賢良祠,諡號“文正”。這在清朝歷史上還是首次,“非品學德業無愧完人者未足當此。”乾隆很少稱許大臣,但對劉統勳卻不吝讚美和寵愛之詞,說他“練達端方,秉公持正,朝臣罕有其比”,並在朝堂上專門召開會議,要求群臣向他學習。(來源|海峽通訊 作者|馬軍)
閱讀更多 讀者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