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阿巴亥究竟是殉葬还是被皇太极害死的?

唠剧谈趣史

阿巴亥,乌喇那拉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的生母,阿巴亥是努尔哈赤后期最宠爱的女人,因此对阿巴亥生的三个儿子也很喜爱,小小年轻就赐予他们很大的权利。在成为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后,阿巴亥就成了清太祖的后宫第一人,有着领导整个后宫的很大的权利。一旦等到多尔衮等三兄弟再成长几年,整个大清都很可能被他们母子四人控制。努尔哈赤一死,继位的只要不是多尔衮三兄弟中任一人,大妃阿巴亥都只有殉葬这一条路可走。毕竟没有哪个继承人会给自己留下威胁臣大的隐患让自己防不胜防。何况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最后生病陪伴在侧时,因生性善妒,性情直接不会掩饰让后宫及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都对她有很多不满,只不过惧于努尔哈赤对她的宠信,不敢表露而已。努尔哈赤也了解阿巴亥的强势性格,为了在自己死后不给后来继位的儿子留下束缚及隐患,写下了遗嘱要阿巴亥殉葬。清史中对此留有最有名七个字:俟吾终,必令其殉之。


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的权势并不是最大的,他最终能继承皇位有一部份完全是靠哄骗,就是继位后很长一段时间上朝时,皇太极还要先参拜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并和三人一起坐下听政,所以当时的皇太极并没有让阿巴亥殉葬的权势。而且阿巴亥始终是皇太极的长辈,是他要称为母后的人,他若下令就是弑母,绝对会给政敌留下攻击的话柄。本来皇太极登上皇位采取的哄骗手段就是为了收服人心,而弑母是不可能得人心的。


综上所述,阿巴亥的死是努尔哈赤留下遗言后几大贝勒为了共同利益逼迫她执行的,不是皇太极害死的。


陈晨孕育育儿专栏

阿巴亥是殉葬而死,但也是被皇太极害死的——她的殉葬并非自愿,是不是出于努尔哈赤的命令也不可考。

阿巴亥(Abahai,1590—1626),乌拉部满泰贝勒女,乌喇那拉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孟古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后金天命十一年被逼殉葬,享年37岁。

《太祖武皇帝实录》有这样的记载: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太祖实录最早成于天聪九年(1635),清太宗皇太极已经在政治上完全控盘,其中的记载未必能径直据以为证据,实际上当时实情比较大的可能如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先生所认为:

真相是太宗等矫诏逼大妃殉葬。因为她既饶丰姿,又当虎狼之年,必不能安于室;若有外遇,贻先帝之羞,犹是小事,问题最严重的是,她所生三子,太祖生前“分给全旗”,除阿济格甫成年以外,多尔衮、多铎一只十五、一只十三,如果大妃的情夫是野心分子,通过大妃而控制三旗人马,将肇大乱。因而假造先帝遗言,逼大妃上吊,以绝后患。

问题的核心就是“分与全旗”,努尔哈赤死时虽然确实有殉葬的野蛮习俗,个人临死昏聩之余出以乱命的可能性也存在,但给予幼子以八旗旗主地位,却将其母亲弄死,和努尔哈赤钟爱保护幼子的初衷不符,高阳先生认为是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贝勒矫诏的可能性相当大。

所谓“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就是双方之间的谈判进行了一整夜,恩养两幼弟就是诸王贝勒承诺不剥夺未成年多尔衮、多铎的旗主地位;所谓“乃与帝同柩”就是对阿巴亥正妻地位的再确认。

皇太极即皇帝位以后,于崇德元年(1636)追谥其生母孟古为“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并配享太庙,与其地位相等的阿巴亥却没有此等待遇,显然是被刻意打印,直到顺治七年(1650),清廷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才将生母阿巴亥追封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所谓烈,第一主要就是强调她的殉葬,第二似乎有可能暗用阴丽华的谥号,强调阿巴亥在努尔哈赤妻子中的重要性——因而有人认为这是多尔衮夺权的前奏,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殉葬是当时的政治正确,多尔衮也不能揭破母亲之死的真相,如果用多尔衮没有指出是皇太极逼死母亲而作为皇太极没有逼死阿巴亥的证据,是不充分不周密的。


谈古论金

历史上阿巴亥是殉葬而死的。当时阿巴亥指努尔哈赤的遗嘱是让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四大贝勒肯定不服。再加上阿巴亥的三个儿子掌管了八旗中的三旗,势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加上阿巴亥这个大妃的势力,对四大贝勒非常不利。所以四大贝勒联合除掉她。在努尔哈赤死后七个时辰,四大贝勒就逼迫阿巴亥殉葬,虽然不愿意,但阿巴亥不得不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