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后再度点燃了网友的热情和感动,《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谈《卖米》

刚刚过去的一周,一篇名为《卖米》的文章传遍了朋友圈。这篇文章是已故北大才女、北大法学院1997级学子张培祥(笔名飞花)的旧作,早在十四年前,《卖米》经权威文学刊物《当代》杂志发表,没想到十四年后文章又被网友放上朋友圈成为“爆文”,感动无数读者。

十四年后再度点燃了网友的热情和感动,《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谈《卖米》

《卖米》感动网友——

《卖米》用纪实的方式,书写了作者飞花和母亲担米去卖的辛酸故事。

为了卖米给父亲治病,飞花和母亲一人担一担米去赶场,一担八十多斤,一担六十多斤。赶场的地方离飞花的家大约有四里路,飞花和母亲挑着米,足足走了一个钟头才到卖米的地方。米贩子最高出价到“一块零八”一斤,但母亲坚持种田不易、自家的米质量最好、理应卖到前一天“一块一”的价格,结果母女俩晒了一天,一颗米也没卖出去,只有担着米回家。

在担米去卖的过程中,飞花想到了种田的种种不易,各种心疼家人:当天家里年幼的弟弟要去给稻田放水,要在外面晒上一整天;她从母亲口中得知,原来以前父亲为了给米卖个好价钱,从家里担米去城里卖,足足要走三十多里山路……

最后,米没有卖出去,飞花回到家心里难过,想哭,又怕让母亲看见了,准备躲到被子里哭。却因为实在太累了,“头刚刚挨到枕头就睡着了,睡得又香又甜”。文章以生活中的苦开头,却以梦中的香甜结尾,让人一震。

此文在过去一周感动无数网友。

网友“我就是个胖纸”说:难以想象,有些人只是简单的生活,就已经花光了身上所有力气。充满艰难坎坷,才是生活的本质。

网友游家语说:看过卖米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曾经我们又何尝不是卖米的那个人呢?我们卖米,卖莲,卖豆,卖花生,卖橘子,卖猪崽……卖完给学校交欠了很久的学费,给村卫生院付看病赊的医药费。但我们比卖米的幸运,苦尽甘来一大家人都平安健康。感恩曾经的苦难,珍惜现在的幸福。

湖南微政务评论说:《卖米》白描了湘东农民生活的艰辛不易,让无数读者感动落泪。张培祥的人生轨迹就几乎是作家余华小说《活着》的现实版本。

人民日报微博评论说: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阳光下暴晒的无可奈何……生活多不易,且爱且珍惜。

十四年后再度点燃了网友的热情和感动,《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谈《卖米》

平淡中有一种只有经典的现实主义才有的力量

十四年后再度点燃了网友的热情和感动,《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谈《卖米》

《当代》的主编孔令燕——

文学潮流和写作技巧,都不能替代人的基本情感

《当代》的主编孔令燕没有想到,一篇十四年前的旧文,一篇小文章,在今年五月底点燃了网友的热情和感动。“第一天看到,还只有几个链接,第二天,第三天,朋友圈里都是《卖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