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似乎天下所有人都是我的敵人

秦始皇:似乎天下所有人都是我的敵人

秦始皇這個人的性格非常特殊,他這樣的人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他很有理想,非常敬業,幾乎沒有親情觀念,到死也沒有學會感恩,性格孤僻多疑,為人殘酷無情,做事堅決果斷,心中很少有固有觀念,但是挫折失敗又會給他的心理造成很大沖擊,往往可以使他採取過激行動,彷彿普天之下都是他的敵人。現在秦始皇陵還沒有打開,但是估計一旦打開,一定會使我們大吃一驚,因為秦始皇本人就是一個怪人,他陵墓中的怪事肯定少不了。

秦始皇的出身就是一個謎團。秦始皇原名嬴政,是秦莊襄王的兒子。莊襄王名叫子楚,據說當時子楚在趙國作為人質的時候,大商人呂不韋認為他奇貨可居,於是幫助他回到秦國,成為秦國的繼承人。在這件事的運作過程中,這位子楚先生看中了呂不韋的小妾,呂不韋忍痛割愛,把小妾送給了子楚,生下了嬴政,開始也沒有姓贏,而是姓趙,年幼的時候生活在趙國的邯鄲。所以到底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還是莊襄王子楚的兒子,眾說紛紜,現在無法考證。

莊襄王死了以後,嬴政被立為秦王,他的母親被尊為華陽太后。當時嬴政只有十三歲,呂不韋作丞相,掌握秦國的實際權力,號稱文信侯,積極教導嬴政,同時招攬賓客,編制《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事實上是一部秦國的治國方略,大臣李斯等人也都得到了呂不韋的舉薦。

嬴政上臺的時候,秦國的形勢正在蒸蒸日上。秦國經過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內部實力大為加強,淆關、函谷關以西被秦所控制,東方六國勢力不足以對抗秦國,秦統一的徵兆日益明顯。秦採取了遠交近攻的策略,逐個消滅東方六國。

我們可以從大梁人尉繚的一番評論中看出秦始皇的為人。當時,尉繚來到秦國,對秦王嬴政說:“現在,秦國非常強大,各個諸侯國就和秦國的郡縣差不多,恐怕諸侯會聯合起來,出其不意地進攻秦國,這正是當初晉國的智伯、吳國的夫差滅亡的原因。希望大王您能夠不愛惜財物,賄賂六國重臣,打亂他們的計謀,總共也用不了三十萬兩白銀,就可以把各諸侯全部消滅了。”秦王嬴政聽從了尉繚的計策,每次見到尉繚都平等相待,穿的衣服、吃的飯食與尉繚一模一樣。尉繚回來後對人說:“秦王這個人,長著象馬蜂一樣的鼻子,象鳥一樣的肩膀,說話的聲音和豺狼差不多,對人缺乏恩德,心如虎狼,平時對自己約束很嚴,能夠自居人下,得志以後肯定輕易就會把人吃掉。如果日後秦王真的統一了天下,天下人就都成了他的奴隸了。我不能繼續和他在一起。”尉繚逃跑了。秦王知道後,費了不少勁才把他留住。

首先,尉繚的眼力非比尋常,秦王的一番表演根本騙不了他,尉繚的志向也不一般,秦王的重用根本收買不了他的心靈。其次,尉繚看出秦王這個人儘管氣吞山河,志向遠大,卻有吝嗇的一面。第三,尉繚也知道秦王心如虎狼,缺恩少德,日後會奴役天下。但是尉繚沒有看到的是亂世必用重典,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如果讓孔子、孟子那樣的人當權,一萬年也統一不了中國,平息不了戰亂,秦王嬴政行為殘暴,做事果斷,雷厲風行,簡單高效,沒有仁慈之心也就沒有懦弱之行,沒有恩德之意也就沒有徘徊之舉,他禮賢下士正說明他志向遠大,他勤儉節約正說明他不慕虛榮,腳踏實地,這些人格對於從事統一戰爭來說完全適合,但是對於和平時期治理人民來說,就過於殘忍了,正如尉繚所說“天下人就都成了他的奴隸了。”

通過十多年的戰爭,秦國滅掉了諸侯,統一了中國。此時,秦始皇沒有必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了,在他看來完全可以任意所為,但是事實上他並沒有絲毫懈怠,他要為秦朝開創萬世基業,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性格更加顯露無遺。

秦始皇非常睿智,他完全能夠分辨什麼樣的政策更適合秦朝,而不會泥古不化。對於到底實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的問題上,朝廷中發生了兩次爭論,第一次丞相王綰等人認為應該實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認為應該實行郡縣制,秦始皇說:“春秋戰國時期,天下苦於征戰,都是因為有諸侯王。現在仰仗祖宗保佑,我們統一了天下,如果再立諸侯就等於樹立敵人,再想和平就困難了。所以廷尉李斯說的對。”第二次爭論發生在秦都咸陽的酒會上,首先是僕射周青臣為秦始皇歌功頌德,稱頌統一大業,接著博士淳于越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要求實行分封制,此時李斯已經當了丞相,他認為夏商周的制度符合他們當時的需要,現在世易時移,郡縣制符合秦朝統一中央集權的需要。結果李斯的意見再次被秦始皇採納。

秦始皇儘管睿智,對人的生老病死這樣的問題卻缺乏認識,對人民的心靈世界也缺乏理解,自己還幻想著能夠成為“真人”。秦始皇多次派人尋找長生不老之藥,花了不少銀錢,結果屢屢上當受騙,最終連長生不老藥的影子也沒看到。大騙子徐福正是利用秦始皇相信長生不老的心理,騙了大筆的銀錢之後,率領數千童男童女,東渡扶桑,逃之夭夭。有一個姓盧的騙子對秦始皇說之所以找不到長生不老之藥,是因為惡鬼出沒的原故,只要皇帝能夠起居飲食不被人知道,就能夠躲避惡鬼,從而使真人降臨。秦始皇被騙得暈暈乎乎,在咸陽邊上二百里以內,修建二百七十間宮殿,傢俱、帷帳、美女充斥期間,自己隨意住在哪裡,有洩露他住處的人立即處死,還把自稱的那個“朕”字改成了“真人”。秦始皇之所以上當受騙,可能自己心中還是有孤僻的一面。當時,秦法相當嚴酷,執行死刑的人相望於道,人民大為不滿,秦始皇本人在出巡的路上也曾經遭到伏擊,但是他不認為這是秦法的毛病,他也沒有采取措施疏導人們的心靈,他只是繼續大興土木,嚴刑峻法,這樣秦的統治就岌岌可危了。

即使統一了中國以後,秦始皇仍然非常敬業,連不滿他統治的書生們也承認他一天到晚審閱奏章,簡直比奴隸還累,我們也看不到秦始皇有奢侈淫逸的行為,他大興土木好像也不是為了個人享樂,而是為了炫耀秦朝的實力。在他看來老百姓參與戰爭完全是為了獲得功勞和賞賜,人民負擔沉重的貢賦也完全是出於對法律的恐懼,所以沒有必要理解他們的心靈,只有給他們適當的獎勵和懲罰就足夠了,所以有了秦朝的法律,有了執行法律的官吏,就萬事大吉了。

秦始皇用秦朝的法律給全國人民建立了一個監獄,秦法的條條槓槓就像監獄的籠子,最後把他自己的心靈也裝了進取,所以他對法律之外的事情往往顯得非常激動,此時他也會變得很瘋狂。一次,秦始皇帶著四個衛士微服私訪,遇到了強盜,被強盜圍在了中央,形勢危急,好在衛士打退了強盜,接著秦始皇在關中大索二十日,還是沒有把強盜繩之以法。還有一次,在秦始皇出巡的時候,有人在一塊隕石上面刻上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幾個字,御史查問沒有結果,就把發現隕石地方附近的居民全部殺掉了。盧生和侯生不滿秦始皇貪權,把秦始皇貶損一頓以後跑了,秦始皇一怒之下把咸陽的四百六十多位書生全殺了。

秦始皇一方面胸懷四海,一方面又心胸狹窄,報復心理很強。在秦統一的時候,秦軍攻下了趙國的邯鄲,秦始皇年幼的時候就生活在邯鄲,這樣他就把當年和他們家關係不好的人全部抓起來活埋了。還有一次,秦始皇南巡的時候,順江東下,路過湘山,遇到大風差點翻船,他對博士說:“湘山的山神是誰?”博士說:“帝堯的女兒,也就是帝舜的妻子,死後埋在了這裡。”秦始皇一直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過五帝,沒想到帝舜的妻子竟敢冒犯自己,於是大怒,派了三千個犯人把湘山上的樹都給砍了。

總之,秦始皇剛毅果敢,能夠規範人們的行為,無法引導人們的心靈,適合於領導人民進行統一戰爭,不適合引導人民進行經濟建設,所以他能夠統一中國,卻不能長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