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皇帝-的死原來是他下的毒手

清朝-同治皇帝-的死原來是他下的毒手

1.同治

愛新覺羅·載淳,慈禧和咸豐帝之子,對應年份為公元1862年至1874年。

慈禧採納了大學士周祖培的奏議,廢止"祺祥"年號,改用"同治"年號。"同治",表示兩宮太后臨朝同治之意或者說兩宮太后與眾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於順治之意)。慈禧太后一聽十分高興,特頒諭旨,以第二年為同治元年,並命停鑄"祺祥"錢,改鑄"同治"錢幣。

2. 到底有幾位妻子?

(1)淑慎皇貴妃

淑慎皇貴妃(1859~1904)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員外郎鳳秀之女,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一生,同治十一年選秀女入宮冊為慧妃,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十五日,晉封皇貴妃。光緒帝即位,以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之命,冊封富察氏為敦宜皇貴妃。光緒二十年正月,冊封為敦宜榮慶皇貴妃,光緒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逝世,終年四十六歲。諡號為淑慎皇貴妃

(2)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魯特氏,清穆宗同治帝皇后,蒙古正藍旗人(後因封后而抬旗入滿洲鑲黃旗),大學士賽尚阿的孫女,顧命八大臣鄭親王端華外孫女,顧命八大臣肅順是端華的弟弟,也就是阿魯特氏的叔外祖父,三等承恩公戶部尚書崇綺之女,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肅皇貴妃侄女。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

3. 同治的一生

同治也是不幸的,第一大不幸,幼年喪父,六歲父親就死了,第二大不幸,童年就被放到寶座上,不能享受童真之樂。六歲的孩子,週歲才五歲,放到那座上,那幼兒園的孩子,老師給他講故事,他還淘氣他還動呢,他不能動,大臣的奏章他哪懂,他根本不懂啊,奏呈國家大事,任命官員,那你也得坐著,你不能動,這是一種莫大的痛苦和折磨。第三大不幸,跟他母后關係不好,經常受到訓斥。第四大不幸婚姻不如意,他想娶的不行,不想娶的,指配給你。第五大不幸,才十九歲,就一命黃泉了。

其實同治皇帝並不真是無所作為,在其在位期間,出現了同治新政。同治朝遇上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國內處於"太平天國"與"義和團"兩次重大社會動盪之間,在國際處於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入侵之間,如同處在兩次大風暴中間的緩衝期。同治之前的道光、咸豐,之後的光緒、宣統,都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這就給同治朝實行新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日本明治維新也正在此時。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議政王奕主持政務,互相配合,推行新政。

4. 同治的死因

根據翁同龢的日記,同治皇帝的病情經過大體是這樣的:

十月二十一日:西苑著涼;十月三十日:今日發疹。十一月初二日:聞傳蟒袍補褂,聖躬有天花之喜。

十一月初八日,翁同龢見到皇帝,"花極稠密";十一月初九日,翁同龢再次親見皇帝,"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泡飽滿"。

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

十一月二十八日:太醫雲:"腰間潰如椀,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醜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記:"御醫為他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

而現存的同治皇帝脈案記載:十一月二十九日"牙脹面腫";三十日"面頰腫硬,牙浮口黏";十二月初一日"面頰硬腫,牙齦黑糜口臭";初二日"各處痘癰俱見正膿,唇腮硬腫,牙齦黑糜,舌乾口臭,大便黑黏";初四日"牙齦黑臭,勢恐口疳穿腮,毒熱內擾"。這一天,御醫確診為走馬牙疳。

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宮養心殿銜憾而去。

大家仔細算算短短的36天,就暴斃身亡,太詭異了,從最初的著涼到抱憾終生。

(1) 梅毒又名花柳病

清朝-同治皇帝-的死原來是他下的毒手

首先,如果同治皇帝得的是梅毒,那麼他必然有感染途徑。考慮到他的年齡和身分,母嬰垂直傳播和體液傳播都基本可以排除,唯一可能的感染途徑應該是性接觸傳播。相傳,同治皇帝是微服出宮嫖妓染上梅毒的,那麼這種可能性有沒有呢?

應該說可能性很小。且不說後宮佳麗三千,身為皇帝不會缺了性伴侶。即使他真覺得家花不如野花香,非要出去拈花惹草也不太可能,要知道,同治皇帝和光緒不一樣,他可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而且是唯一的親生兒子。有個這麼強勢的親媽在這裡,想避開慈禧的耳目去逛妓院實在不太可能。

同治皇帝死時,才親政一年,親政後雖然有了些權力,但老媽慈禧正當壯年,威權尚在,他身為一國之君想自由自在地出去嫖妓也不是容易的事。就算偷偷溜出了皇宮,他恐怕也不知道該去哪兒。歷史記載,同治皇帝曾經和恭親王的兒子出去逛過,但恭親王的兒子不敢隱瞞,回去跟老爸老老實實地交代了,為此同治還被恭親王當面責備搞得下不了臺。陪皇帝出趟皇宮都趕緊回家向老爹彙報,這樣的乖孩子敢膽大包天帶皇帝去嫖妓,恐怕是沒人信的。

再者,同治皇帝如果感染了梅毒的話,他應該有一期梅毒發作的病史。一期梅毒主要表現為外生殖器不痛不癢的潰瘍,可自行痊癒。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子發現生殖器上長個潰瘍竟然不當回事不找醫生看。而且梅毒在當時也不是什麼罕見病,太醫應該很容易就診斷出來,在這個基礎上,同治皇帝再次發作時醫生應該已經有了準備。即使太醫不敢說是梅毒,隨便編個什麼其他名目隱瞞過去,這病情的記載總該是有的,但是這個在歷史和脈案中毫無記載。

同治皇帝的疾病是以出疹開始的,就算是梅毒的話也應該是第二期梅毒。二期梅毒很少致人於死,雖然有時會有低熱等症狀,但一般很快就會自行消退,所出的皮疹一般也不痛不癢,經過一段時間自行消退。同治皇帝是青壯年,就算是二期梅毒,死亡機率也很低。梅毒致死一般是在三期梅毒,而梅毒發展到三期至少是感染梅毒數年以後,同治皇帝死時年僅十九歲,從時間上算也不合理。

(2) 天花

清朝-同治皇帝-的死原來是他下的毒手

天花會引起嚴重的高熱,並可引起包括敗血症在內的多種併發症。在患者體質極其虛弱而且沒有現代消毒措施的情況下,天花引起的膿皰疹很容易發展成皮膚軟組織感染。同治皇帝"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這是典型的嚴重軟組織感染和膿腫形成的表現。感染的範圍已經非常大,從腰部蔓延到背部。患者部分膿液雖然經破潰流出,但是由於感染範圍巨大,大量壞死組織和膿液積存在組織內,一方面使得感染難以控制,另一方面也導致大量毒素被吸收,對患者體內外造成持續不斷的沉重打擊。

這種感染如果放到現代,還是有辦法解決的。將感染部位切開,清除壞死組織,通暢引流,一方面有利於感染侷限,一方面有利於減輕全身症狀,再配合使用抗生素,是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的。而太醫所採取的保守敷藥的措施,對於這種大範圍的感染根本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效果。

這種局部感染越來越嚴重,大量的細菌和毒素不斷進入血液,會對患者多個臟器造成嚴重損害。由於體質越來越差,患者的抵抗力也越來越弱,口腔等部位的常住細菌和經血播散的細菌會使患者體內出現新的感染病灶。同治皇帝死前出現的走馬牙疳,其實就是壞疽性口炎,也就是口部組織出現嚴重的感染。這種感染的播散,說明患者的體質已經極其虛弱。

這種口部軟組織的感染會導致口內嚴重腫脹,嚴重影響患者的進食及呼吸,導致患者病情快速急劇地惡化。而同治皇帝出血黑便,表明已經出現應激性潰瘍出血乃至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這都是嚴重感染患者末期的表現。

你想想當初已經有了天花的疫苗,也就是抗體,同治是誰,咸豐與慈禧唯一的一個兒子,也是同治唯一的一個兒子,同治怎麼可能沒有注射疫苗呢?而且如果正式天花,天花要一個人的命,也就十幾天的時間,同治從得病到駕崩36天,時間上不對。

(3) 慈禧親手殺害了自己的骨肉

5.同治的墓地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曆1875年1月12日)崩於北京紫禁城養心殿,終年19歲。廟號穆宗。諡號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葬於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之惠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