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背後不“芳華”的聲音


這個電影值不值的看,首先確定你在這部電影裡想看到什麼,如果想看青春,想看七零年代的氣息,想看八九十年代的一些變遷和縮影,這個片是值得看的。

這部電影你如果看情懷可以,它有,看故事,看情景,看美景,甚至就是看漂亮姑娘,大長腿,看姑娘們的芳華它全都有。但它只能代表作者和導演的芳華和文工團,不能代表廣大的部隊和當時純樸的社會風氣! 這部片子更多的描寫了人性!符合現在的這個社會價值觀,可是他真不符合六七十年代人民的價值觀。那會兒的人純樸,和現在的人的想法是有天壤之別的。真的有天壤之別,現在的人理解不了當時人們的獻身精神和政策原則。

《芳華》的小說我也看了,相比小說,電影的改編是成功的。電影既不是青春片,也不是戰爭片,而是探討“愧疚與尊重”的主題。 影片中四個女孩,郝淑雯、林丁丁、蕭穗子、何小萍,在芳華的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愛情。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絕不是照搬生活。平淡的日子就是寡淡無味,就是流湯滴水。但馮導最令我佩服的一點,他想要去接近那個真實。現在的青春片也多,戰爭片也多,一打開電視全是,可哪是真實嗎?生活不是你家的庭院,你想種棵樹就種棵樹,你想栽株花就栽株花,由著你的性子打扮。生活是遠方的山,山就在那裡,有時候卻看不清,囫囫圇圇的一抹,那才是世間大美。

《芳華》口碑呈兩極分化,喜歡的人喜歡得不得了,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它GET到了一代人的柔軟,它讓不少人不屑於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