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市公司藝人經紀收入排行榜:天娛、嘉行各超2億登頂

天娛傳媒和嘉行傳媒在藝人經紀收入上,毫無疑問處於第一梯隊,2億+的收入與其他公司產生斷層。

做藝人經紀到底能多賺錢?

近年來,作為中國娛樂行業的稀缺資源,藝人,尤其是一線藝人片酬動輒幾千萬,代言接連不斷,利益空間的想象極大。對於綜合性影視娛樂公司來說,藝人經紀更是搶奪產業鏈上游資源、增加話語權的關鍵。

事實如此嗎?根據公開的財報,華晨宇一年為天娛掙了9000多萬,嘉行傳媒藝人經紀營收達到2億多,開心麻花話劇演員的價值開發讓藝人經紀收入達到9304萬,王京花的星河文化在被北京文化收購後,去年淨利潤過億,四年淨利潤超過3億……

雖然一個公司的藝人經紀收入規模,並不一定完全代表其造星能力和在經紀領域的地位,但也很能體現經紀公司的綜合素質:行業背景與資源、藝人質量與把控、持續開發和變現能力等都是影響收入的因素。

我們根據2017年各大上市公司發佈的財報,整理出了2017年藝人經紀收入排行榜。到底藝人經紀營收規模如何,哪些公司真的在藝人領域擁有優勢,又有哪些公司默默賺錢,來看看吧:

2017上市公司藝人經紀收入排行榜:天娛、嘉行各超2億登頂

天娛收入登頂,但造星還要看嘉行

代表:天娛傳媒、嘉行傳媒

在能夠查到具體數據的上市公司裡,天娛傳媒和嘉行傳媒在藝人經紀收入上,毫無疑問處於第一梯隊,2億+的收入與其他公司產生斷層。

根據快樂購發佈的相關報告,2017年天娛傳媒的藝人經紀業務營收2.57億,相對於2015年和2016年,藝人經紀在總營收的佔比大幅增加。嘉行傳媒2017年報顯示去年營收4.778億,其中藝人經紀營收也在2億以上。

事實上,天娛傳媒藝人經紀收入排名第一,多多少少讓人吃驚。

雖然天娛曾經創造了《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選秀歷史,也曾是擁有大批人氣歌手的行業巨擘,但隨著近些年來藝人接連出走或合約到期,天娛的品牌影響力逐漸下降,旗下一線藝人更是所剩無幾。另外,天娛在助力藝人事業發展上,表現得缺乏一定主動性,也被不少粉絲詬病。2017年,龍丹妮馬昊離開天娛創業,天娛傳媒總經理由湖南廣播電視臺節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肖寧接任,之後天娛整體發展方向偏於影視,內部架構也發生改變,原先的兩個核心板塊“天娛音樂”和“天娛影視”合併,統一叫藝人管理中心,大部分藝人都會朝影視方面發展。

這一改變也體現在了財報上,除了去年事業進階產生大額收入的華晨宇,天娛傳媒的主要創收藝人是歐豪、陳翔、姜潮、於朦朧,這四位藝人基本是影視路線為主,輔以綜藝、商務和商演。

2017上市公司藝人經紀收入排行榜:天娛、嘉行各超2億登頂

根據快樂購發佈的相關報告,姜潮2017年確定收入的就有四部劇,《麻辣變形計》《神犬小七第三季》《少年盾》《我站在橋上看風景》,且都是擔任男一號。陳翔去年也在《天樞·契約行者》和新版《尋秦記》飾演男一號。另外,天娛傳媒旗下還簽約了擔任《你好舊時光》男主的張新成,今年上升態勢也較為良好。不過從去年的《快樂男聲2017》,我們可以感覺到,天娛傳媒在捧新人上已經乏力,從節目中籤約的魏巡、養雞這一年的發展也讓人略擔憂。

同是在藝人收入第一梯隊的嘉行傳媒,近兩年則是在“造星”上,顯示出越來越強勢的操作。

2017年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直接捧紅了“嘉行模式”:通過大劇造星,劃分四個不同的藝人梯隊,配合資深經紀人團隊手上不同的劇集、角色資源,再施以不同的營銷體系,一系列測評、培訓、市場反饋的遊戲闖關式流程。

2017上市公司藝人經紀收入排行榜:天娛、嘉行各超2億登頂

嘉行現有30多位藝人,2017年隨著大多數藝人知名度提高,藝人經紀收入的數量和單價均有增長,也就是說藝人接到的影視邀約、商業代言等增加,且藝人身價紛紛上漲。

其中核心藝人楊冪去年新增代言12個,還拿下了MK全球大使、伯爵POSSESSION系列推廣大使、雅詩蘭黛亞太區代言人這幾項重量級代言;迪麗熱巴更是在一年內新增14個代言,商業價值一躍成為女藝人中的佼佼者;嘉行的不少成長期藝人也開始擔綱大劇主角,拿到代言,價值已然彰顯。

對比這兩家藝人收入規模差不多的公司,簡單粗暴可以理解成歌手類和演員類。

嘉行近兩年十分大勢,但仍稍稍不敵天娛,刨除財務操作的因素,其實也能看出歌手類的盈利空間也很大,除了常規的影視劇片酬、綜藝、商務代言等,歌手還會有商演收入和音樂收入,尤其是偶像類的歌手會更有優勢,或許這部分確實也不能小覷。

傳統老牌經紀公司的價值幾何?

代表:華誼兄弟、星河文化、千易時代

說到傳統老牌經紀公司,當然繞不過幾個人和幾個公司,以王京花、常繼紅、李小婉為首的中國第一批經紀人開啟了藝人經紀1.0時代,如今她們仍舊在發光發熱,王京花的星河文化(原拾捌文化)、常繼紅的千易時代仍舊掌握著不少圈內優質演員資源。

星河文化旗下有白百合、郭京飛、焦俊豔、陸毅、柯藍和導演沈嚴等。2014年北京文化7.5億價格收購星河文化 100%股權,雙方簽訂四年的業績承諾,2014年-2017年每年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4970萬,6530萬,8430萬和1.004億,

3月份北京文化發佈審核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星河文化2014至2017年累計實現淨利潤3.03億,業績承諾已經實現。

對於北京文化來說,此前收購世紀夥伴和星河文化,是入局影視娛樂行業的一步好棋,目前北京文化的營收已經達到13.21億,其中影視及經紀業務貢獻了93.24%,相比2016年的86.69%進一步提升。

北京文化年報顯示,未來公司還將打造藝人產業模式,涵蓋藝人培養、藝人經紀、商務廣告等藝人產業全鏈條經營模式,併為公司其他板塊業務提供強有力的資源支持,這麼看來,星河文化估計在新人培養和商務開發方面會有更多動作。

和星河文化類似,旗下擁有劉燁,王珞丹,李小冉,郭曉東,餘少群,黃軒,張魯一等藝人的千易時代,也被中南文化收入麾下。

作為中南文化佈局藝人經紀的關鍵,千易時代母公司千易志誠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6,810.51萬元,淨利潤4,564.95萬元,同比上升27.37%,影視策劃業務為其主要收入來源。中南文化2017年報則顯示,其藝人經紀收入為5000多萬,營業利潤4300萬,相較於星河文化來說,這樣的數字明顯弱了不少。

另外,華誼兄弟作為國內專業化經紀公司的先驅,黃金時期可以說是星光熠熠,曾聚集了范冰冰、李冰冰、周迅、黃曉明等眾多一線明星。不過隨著藝人逐漸掌握主動權,紛紛開設個人工作室,華誼經紀也不再壟斷行業。2009年至2013年,華誼兄弟“藝人經紀及相關業務”營業收入佔比由20%降至8%,2014年停止報告單項收入。

當然,現在的華誼經紀仍然還是佔據娛樂圈一席之地的,通過收購華誼浩瀚,華誼與Angelababy、李晨、陳赫、鄭愷、馮紹峰產生資本層面的綁定,據瞭解,這幾位藝人的經紀約也仍在華誼,不過分成比例有所調整,目前華誼也在培養新人,不少新人貢獻了較大比例的收入,如從《芳華》走出的鐘楚曦。

此外,華誼兄弟在《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中都有新人參加,還是體現出了一絲新氣象。

作為傳統老牌經紀公司的典型代表,這幾家在經紀領域都有所式微,這主要還是因為行業格局分散,藝人資源重組,新型經紀模式和市場衝擊。

不過另一方面,他們在經紀領域的名頭仍然響亮,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還是會有一定優勢。

影視公司的經紀佈局:本質還是影視公司

代表:華策影視、歡瑞世紀、唐人影視

“唐人並不是一家藝人經紀公司”,前不久娛樂資本論就2017年唐人影視年報採訪蔡藝儂,得到了這樣的結論。(點擊複習)

從導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被大眾劃分為經紀範疇的公司,藝人經紀收入佔總營收比例都很小,除了天娛傳媒和嘉行傳媒,其他基本都在10%以下,即便是以造星著稱的歡瑞世紀和唐人影視,也是如此。

確實,與影視劇相比,藝人經紀收入其實遜色很多,一些知名影視公司的重點影視劇項目,一部劇就能賣幾億,抵得上藝人板塊一年的營收,歡瑞一部《天下長安》5.67億進賬,華策影視《創業時代》《時間都知道》《甜蜜暴擊》《老男孩》《談判官》五部已經在2018年排播的電視劇提前確認收入24.70億元,平均單部作品發行價格接近5億元。

2017上市公司藝人經紀收入排行榜:天娛、嘉行各超2億登頂

那為什麼各大影視公司仍然在堅持拓展藝人經紀業務呢?這是因為,影視天然和經紀有協同效應,影視公司為了更好地掌握產業鏈上游資源、降低成本能耗、甚至佈局全產業鏈,就會佈局經紀業務,但本質上還是影視公司,而非經紀公司。

而擁有影視劇製作資源背景又能為藝人經紀提供強勁動力,所以目前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實力的經紀公司其實是集中在有影視背景的機構,憑藉經紀業務起家的經紀公司也在謀求影視化發展。

例如,歡瑞世紀財報顯示,公司 2017 年演員成本佔總成本 31.88%,處於市場較低水平。這就是擁有藝人經紀業務的優勢,由於公司主演多為旗下藝人,片酬較市場均價有一定折扣,因此在演員成本上享有一定成本優勢。

事實上,雖然歡瑞的藝人經紀佔比不到10%,但2017年歡瑞藝人經紀板塊增長較大,營收金額和佔總營收比重都有增加,同比增長240.86%。

常規來看,這主要得益於歡瑞藝人整體知名度的提升,帶來藝人銷售的數量和單價提升。此前李易峰與歡瑞解約的說法甚囂塵上,但看財報數據,歡瑞世紀的藝人板塊是有著良好發展趨勢的。

2017上市公司藝人經紀收入排行榜:天娛、嘉行各超2億登頂

唐人和歡瑞很像,近幾年,唐人的製作發行收入一直佔公司收入大頭,藝人收入佔比則是在10%左右,但唐人的藝人卻成為了大眾焦點。這也難怪,曾一手捧紅胡歌、劉詩詩,旗下藝人深受大眾關注,藝人出走風波不斷,唐人可以說是人紅是非多。

在佈局經紀業務的影視公司裡,華策算是體量最大的了,作為國內最大的影視劇民營公司,華策影視始終佔據市場絕對優勢,去年營收淨利實現雙位數增長,在藝人經紀方面則是實現收入1.38億,相對於2016年的3885.81萬元增長幅度超過200%,達到255.91%。

華策影視在藝人經紀上其實具有相當大的潛力,畢竟每年那麼多影視劇項目,還有相當一部分頭部影視劇。去年吳倩、胡一天、蔡文靜等藝人都實現了較大程度的增長,尤其是胡一天憑藉一部《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迅速躋身流量明星前列,估計還會帶來更多的正面影響。

另外,在華策影視2017年報中,我們還發現了不少藝人片酬信息。在華策前5名供應商中,倪妮、馬天宇、陳坤、陳曉的工作室和公司分列2-5,推測倪妮參演《鳳求凰》採購額9777.78萬;馬天宇所在的盛夏星空採購額為7547.17萬,馬天宇參演《悲傷逆流成河》;陳坤主演《鳳求凰》採購額6889.9萬,陳曉大抵是《獨孤皇后》。

或許此採購額並不完全是片酬,也有可能片酬以其他形式給到藝人,但總體來說,一線藝人的片酬確實很高,有時候一個人能夠抵得上一個公司總的藝人經紀收入。

經紀公司資本化進程

對於個別藝人依賴性強,是經紀業務的普遍表現,但這恰恰是經紀公司的風險所在。

所以我們能看到,無論是經紀公司還是影視公司,都在向多元化發展,佈局全產業鏈,全方位多層次地探尋新的業務形態和增長亮點。

藝人經紀公司佈局影視,向全產業鏈發展,這是近幾年來,明星與影視公司之間合作模式越來越多樣化的現狀下,經紀公司的必然選擇。從明星股東,到購買明星的空殼公司,再到跟明星一起成立公司,經紀公司對藝人的綁定作用越來越弱化。

除了已經上市的公司,藝人經紀領域還有不少優質公司,如壹心娛樂、喜天影視、悅凱娛樂、泰洋川禾等,他們都在進行嘗試,壹心是在高度專業化的基礎上佈局體育經紀,喜天影視和悅凱娛樂在往影視方向走,泰洋川禾則是深耕專業服務模式,並且往短視頻、MCN方面佈局。

這樣一來,經紀公司其實是在進行自我規範,降低藝人帶來的相關風險,增強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對於經紀行業進一步規範化資本化帶來助力。

從各大公司財報中看,2017年各家藝人經紀營收都有明顯增長,藝人經紀行業迅速發展。根據藝恩出品的《2018中國藝人經紀行業趨勢洞察》,僅2017年,新成立經營“藝人經紀”業務企業就達3036家。再加上今年偶像產業的興起,藝人概念的泛化,估計藝人經紀行業會迎來一個熱烈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