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言不语
首先来回答福建为什么别称八闽。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900多万,简称为闽。据传中国古代的福建之地,气候炎热,雨水充沛,虫蛇遍地,当地人崇蛇,与蛇有着不解之缘。目前福建漳平等地每年都有蛇王节,蛇王节时人们都会祭祀蛇,把蛇当作神,能庇佑百姓。不管怎样,福建这片土地与蛇的缘分是相当久远了。而闽字正是这样的一种意思,古代的虫可以表蛇,蛇为长虫,门下供蛇,既为闽。基于这样的历史渊源与蛇文化传统,闽字就成了福建的简称。
而所谓"八闽"大体有两种说法,普遍为人接受的是元朝在福建设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宁,延平,兴化,邵武等八路,名改八府,故有八闽之称,延续至今。
至于三湘,最早的说法是秦楚之时,湖南之境有洞庭,黔中,苍梧三郡,故有三湘之称。
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潇水入湘江,故有潇湘之称。蒸水入湘江,故有蒸湘之称,令外加上沅湘,合成三湘。
从地理上来说,习惯把湖南分为三部分,既湘西,湘中,湘南,合称三湘。
除了以上三种,还有很多种说法,不一而足,没有定论。然而不管怎样,三湘作为湖南的别称,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或许每个人都有对三湘不同的理解,但这已经不重要。只要知道三湘四水是指湖南就够了。
那诗那远方
福建别称八闽,这样的说法大体有两种,比较让人能接受的就是,福建到了元代分为八路,指的是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汀州、邵武。而到了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元代的行政区划,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八闽代称之为福建。
在现在,福建八闽的地名与之前有所变化,好比如:建宁、延平、邵武,这指的是三明的建宁县,南平的延平区,南平的邵武。早前的八闽之地现在大体划分为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南平、龙岩、三明、宁德、莆田等地市了。
那么,福建的别称为什么是八闽呢?那就要从这里开始说起了:
福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总的面积有1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约有3900多万。据传中国古代的福建之地,气候炎热,雨水充沛,虫蛇遍地,当地人崇蛇,与蛇有着不解之缘。每年的蛇王节,漳平等地的热门就会开始祭祀蛇,把蛇当作神。
至于福建建成为闽,跟这个也是有一定的相关联。古代的虫可以表蛇,蛇为长虫,门下供蛇,既为闽。基于这样的历史渊源与蛇文化传统,闽字就成了福建的简称。
(海峡网 黄小群)
海峡网
八闽的由来
八闽是福建的别称,福建简称闽。
第一种说法:福建古代为闽地,《周礼》有五戎、六狄、七闽、八蛮的说法,秦朝以前的福建一般被称为七闽,唐代福建分为五州。宋、元时候州、军、府、路等行政划分的变迁,但其数量都是八,所以人们习惯上称福建为八闽。
第二种说法:古代中国战乱频发,晋元帝定都建康,创建东晋,开始了人口大规模南迁现象,邱、林、黄、何、郑、詹、陈、胡等中原八姓也纷纷南迁福建,这就是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由来,因此福建称“八闽”。
三湘的由来
湖南因为湘江贯穿全境,因此也简称湘。
三湘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唐代,关于三湘的来源有许多种说法,先秦时期湖南境域基本为楚国的三郡:三湘,黔中郡(湘西)、洞庭郡(湘中)、梧郡(湘南)。
也有人说蒸湘、潇湘、沅湘简称三湘。
邵阳
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期福建行政区划分为六州: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两军:邵武、兴华,南宋改为八府、州、军(福、泉、漳、汀、南剑五州,建宁府,邵武、兴化二军);到元代分八路(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明清沿袭元代的行政区划,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八闽代称福建。
除了福建、湖南,还有山西简称三晋。
山西在战国时期是晋国,所以简称晋。公元前453年,晋国六卿之赵、韩、魏三家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
whitedeer
福建在宋朝首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时候,福建路辖福州,建州,漳州,泉州,邵州等八个州,又因为此前在隋唐时期福建地区置闽州,所以福建地区有八闽之称。而湖南辖区时大时小,湖南作为一级行政区出现的时候不管是唐末的湖南道观察使还是宋朝时的荆湖南路,都不包括沅水流域,湘水及三条较大支流流域面积囊括了当时湖南的绝大部分辖区,所以曾经有人用三湘指代湖南,具体来说说法不一,有潇湘,蒸湘,涟湘一说,有潇湘,蒸湘,洣湘一说,还有潇湘,涟湘,渌湘一说,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不过后来湖南辖区扩大,原属湖北的沅水澧水流域都划入湖南,于是又有人用三湘四水来指代湖南,三湘上面已经说过,不再赘述,四水则是指湘资沅澧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