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投下2.7億枚炸彈的國家,卻樂觀地打造專屬他們的炸彈文化


老撾是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面積只有23萬平方公里,卻是被炸彈轟炸最多的國家。越戰時期,美國為切斷北越補給線,從1964年到1973年,對老撾進行了58萬次空襲,投下近2.7億枚炸彈,其中三分之一約8000萬枚炸彈至今仍未引爆。

然而40多年過去,這些未引爆的炸彈仍在製造受害者,孩子們撿起它們當玩具。據戰爭遺產(Legacies of War)組織數據,目前老撾僅清除了不到1%的未引爆炸彈,每年仍有約50人死於啞彈爆炸,其中40%是兒童。

那些已被拆除的炸彈則已經成為老撾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片獨到的風景,老撾川壙省,炸彈成了屋前的花盆。如今,彈坑和未引爆的炸彈已經成為老撾當地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從死亡的象徵變成了生存的象徵,碩大的炮彈殼安住在普通的農家宅院,變成凳子、花盆、火塘、柵欄。

集束炸彈彈殼做成的桌椅。集束炸彈又稱子母彈,內含眾多大小不一彈藥。母彈經投放後,打開的彈體在更大區域內散佈,以提升破壞面積和效果。但子彈中約有30%不能正常爆炸,遺患無窮。

炸彈做的路標。川壙省位於老撾東北部,東鄰越南,在這裡,越戰遺留炸彈與“世界四大石器之謎”之一的石缸遺址,成為最吸引遊客的兩大景觀。

川壙省,集束炸彈做的柵欄。這些炸彈曾帶來巨大的痛苦和無情的死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創痛似乎在充滿勃勃生機的綠草叢中煙消雲散了。

有些人拿來當建築材料建屋子,日夜和它們為伍。

瞧瞧這屋子底下都是炸彈支撐著。

連寺廟也會善用炸彈,變成一種裝飾品。

有些人把炸彈放在門前當裝飾品。

甚至創意地改造成花盆。

連飼養的動物身上,都看到炸彈的身影。

還有生活中的各種容器,以炸彈當材料更是非常實用。

你能想像到和炸彈和平相處的畫面嗎?這正是寮國的炸彈文化。這些炸彈看似用途非常廣,但其實還具有危險性,很多當地人在尋找廢棄的彈殼時,還是發生過很多啞彈傷人的事件。雖然當年的戰爭是這個國家的痛,而如今事過境遷老撾人卻能樂觀地打造專屬他們的炸彈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