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冷涼氣候VS溫暖氣候

對於葡萄酒的口感,影響因素不勝枚舉,但有一樣是釀酒師無法掌控的,那就是

氣候。在這個問題上,如果你能確定自己到底是喜歡溫暖氣候還是冷涼氣候下的葡萄酒,你下次再選擇葡萄酒時,就又少了一份躊躇。

葡萄酒:冷涼氣候VS溫暖氣候

在盲品中,推斷葡萄酒來源地的一個方法是品味酒的果味特徵。如果一款紅葡萄酒當中有非常成熟的水果味道,甚至像果醬一般,那它很可能出自溫暖氣候。如果一款酒嚐起來尖酸或者清淡,味道像剛摘下來的覆盆子,那麼它就很可能來自冷涼氣候。

弄明白你鍾愛的一款葡萄酒來自怎樣的氣候環境,可以讓你順藤摸瓜,找到更多符合你口味的好葡萄酒。

近年來,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和奧地利的葡萄酒商們一直在推廣“冷涼氣候葡萄酒”,用以對抗過去20年一直流行的“相對成熟”型葡萄酒。許多因素會影響葡萄酒,例如收穫季異常炎熱的天氣或是釀酒師為獲得豐富的口感而做的各種主觀干預。然而,歸根結底,氣候對葡萄酒的風格特徵起著最關鍵的作用。

葡萄酒:冷涼氣候VS溫暖氣候

氣候是如何影響葡萄酒的?

來自冷涼地區的葡萄通常不會很快成熟,這導致了較低的天然糖分和較高的酸度。這些葡萄酒可以被描述為優雅、細緻和新鮮,往往具有小紅莓、覆盆子、酸櫻桃和青蘋果這類高酸水果的味道;也常常包含草本氣息,例如西拉的黑胡椒味以及勃艮第黑比諾的林地味道。

許多葡萄品種,包括霞多麗、白詩南、赤霞珠、梅樂和馬爾貝克,每一個都會由於種植地帶的不同,產出風格上大相徑庭的葡萄酒。

例如,來自波爾多冷涼氣候下的赤霞珠,通常會顯示出草本植物、鹹鮮味、濃重的礦物味以及更乾澀的單寧。而種植於溫暖氣候下的納帕谷,它則失去了草本味道,並呈現出成熟的黑莓味,單寧也變得極為柔和。

但並非所有的葡萄都能在任意氣候條件下茁壯成長。有些更適合冷涼地帶,而另一些則更喜歡熱量和陽光。最適合涼爽地區的白葡萄品種是雷司令、長相思、灰皮諾和瓊瑤漿,紅葡萄品種是黑皮諾和茨威格(Zweigelt);而溫暖氣候下常見的葡萄品種有仙粉黛、歌海娜和西拉子。

釀酒商們都知道,釀酒葡萄的生長地帶不能太靠近熱帶,不能太靠近北極,也不能太乾旱。大多數適宜的氣候都位於北緯30-50度之間。

氣候也是海拔高度的一個函數。例如,同是坐落在意大利的特倫蒂諾(Trentino)山,山頂葡萄園裡的溫度要比谷底葡萄園低得多。

其他氣候因素還包括降雨量、溼度以及製冷制熱的驅動力,如雲層覆蓋和風向等。索諾馬的佩塔盧馬峽谷(Petaluma Gap)的涼爽是因為一直有冷風吹過,而北非暖氣流的光顧又會引起西西里島溫度的上升。

葡萄酒:冷涼氣候VS溫暖氣候

冷涼氣候是如何影響葡萄酒的?

冷涼氣候的葡萄種植者確實面臨著異乎尋常的挑戰。葡萄樹的產量可能較低,冬天會凍傷或凍死葡萄樹,而霜凍則更常見,更具有破壞性。在冬季的新聞中,極地漩渦的受關注度最高,它們基本可以決定五指湖區和安大略省該年份葡萄酒收成的好壞。

在過去的幾年裡,夏布利、勃艮第和波爾多的種植農們,都因為春季霜凍遭受過毀滅性的損失。而且,如果夏季的生長季太短或溫度太低,葡萄就可能不會完全成熟。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冷涼產區允許在發酵過程中加糖。這些氣候因素會加大不同年份葡萄酒間的差異。

其他著名的冷涼產區包括香檳區、意大利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Trentino-Alto Adige)、德國的摩澤爾谷(Mosel Valley)、新西蘭的中奧塔哥(Central Otag)、智利沿海地帶以及加州的索諾馬海岸。這些地區的葡萄酒具備了特定的風格模式:摩澤爾雷司令活力四射,夏布利霞多麗酸度脆爽,桑塞爾(Sancerre)的長相思青草味撲鼻。

但是“冷涼氣候”可能會產生歧義,尤其可能會讓人認為這種地區太冷,以至於無法種植紅葡萄品種。

“不,加拿大全年都不下雪,”加拿大尼亞加拉半島Stratus酒廠的釀酒師Groux說道,“在生長季的高峰期,尼亞加拉就和許多溫暖產區一樣炎熱。”

Groux是從盧瓦爾河谷來到加拿大,釀酒經驗達30年,他指出雖然尼亞加拉是大陸冷涼氣候,但葡萄樹經歷一個非常炎熱的夏季之後,才迎來漫長而涼爽的秋季。他說道:“這讓我們能夠種植許多晚熟的紅葡萄品種,比如赤霞珠。我們收穫的葡萄酒口感複雜,果味充盈,酸度明快,但沒有過多的青味或乾澀的單寧。”

葡萄酒:冷涼氣候VS溫暖氣候

那麼,“溫暖氣候”下的葡萄酒更好些嗎?

考慮到在冷涼氣候中所面臨的種種麻煩,更高的溫度應該是正確的選擇,不是嗎?更多的陽光,更平穩的天氣和更長的秋季成熟期,釀成的葡萄酒會具有更豐滿的酒體和複雜的風味。葡萄成熟得更快,會積累更多的糖分,這致使發酵過程中酒精含量更高。深色水果的味道會佔主導地位,通常會有李子、藍莓、黑莓等味道,而且這些酒甚至會具有巧克力的味道。

但是,溫暖氣候下的葡萄栽培也有它的問題。種植者經常難以保持葡萄的酸度——隨著糖分的積累,葡萄的酸度會降低,沒有酸度支撐,葡萄酒會顯得不新鮮,甚至酒體鬆散,具有蒸煮味道。釀酒廠可以人為干預來做一些補救,比如添加酸,甚至降低酒精含量。但在大型商業酒廠中,這類行為屬於既受爭議又很普遍的做法。然而,大多數釀酒商更喜歡在葡萄種植過程中尋求“平衡”。

此外,生長在炎熱氣候下的葡萄往往皮更厚,從而產生更多的單寧酸。為避免成酒不必陳年十來個年頭才可適飲,釀酒師又要下不少功夫。

人們往往認為的“溫暖氣候”產區包括地中海周遭的法國南部、西班牙和希臘,以及南澳大利亞、阿根廷、加州的大部分地區和南非。

來回顧一下你品嚐過的這些地區的葡萄酒風格吧:來自巴羅薩雄壯的西拉子,濃郁的法國南部混釀(歌海娜+西拉+慕合懷特),渾厚的阿根廷尤克谷(Uco Valley)馬爾貝克,以及加州洛迪區(Lodi)醉人的仙粉黛。

但這些規則並不是絕對的。種植者在較溫暖地區可能發現涼爽的地塊,氣候變暖也使得傳統的冷涼產區在短短數十年間釀製出了更大氣、更成熟的葡萄酒。逐漸清晰的現狀是,不同年份的氣候變化、葡萄種植和釀酒方面的技術應用,逐漸模糊了冷涼和溫暖地區的界限。

Groux說:“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冷涼氣候下的尼亞加拉的葡萄園正在經歷史上最快的“變暖”效應。在過去的30年裡,我的確體會到了氣候變暖的速度之快。總而言之,儘管許多人認為我們的冷涼氣候是一種缺陷,但事實上,它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一邊是精緻,一邊是力度;一邊是酸度,一邊是成熟。冷涼氣候和溫暖氣候,並無優劣之分,選哪個,全憑你的喜歡。


快去各大應用市場下載我們的APP【論酒】,與數十萬葡萄酒愛好者一起發現美酒,分享微醺的樂趣~

葡萄酒:冷涼氣候VS溫暖氣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