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朝著名的“八王叛亂”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蔣南亞

熟悉魏晉南北朝時歷史的人都知道,西晉發生的“八王之亂”對於中國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這次動亂導致了西晉亡國,還招致了嚴重的少數民族入侵,也就是歷史上的“五胡亂華”。那麼,對中國造成嚴重破壞的八王之亂是怎麼樣的過程?

八王之亂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賈南風專權,因為晉惠帝司馬衷是出了名的白痴皇帝,所以大權旁落,都到了他老婆手裡。這次叛亂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賈南風一手策劃的,賈南風為了解決楊俊的專權,暗中命楚王司馬瑋進京殺楊駿,楊駿被殺後,朝政大權由汝南王司馬亮與元老大臣衛瓘共同執掌,楚王司馬瑋因殺楊駿有功被委任衛將軍兼領北軍中侯。賈南風對未能獨攬大權也極為不滿,她又以晉惠帝名義下密詔使楚王司馬瑋殺了汝南王司馬亮與衛瓘。可是賈南風又忌憚司馬瑋的勢力,便給司馬瑋戴上一個罪名:偽造手詔。於是藉此殺死了司馬瑋,自此,朝政大權被賈皇后掌控。


第二階段是從元康九年(299年)開始到光熙元年(306年)結束,這次動亂比第一次破壞更大。賈南風因為沒有兒子,可是又不甘心放棄手中的權力,於是她是陷害太子想要逼迫晉惠帝退位,並藉此廢掉了他的太子之位。一看到太子被打倒,司馬倫與孫秀等人密謀要推翻賈皇后黨羽,但是為了自己政治基礎的穩固,他們勸賈南風一黨儘早殺了太子,不久,太子在金墉城被殺。他們一看到心腹大患死了,就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發兵收捕賈皇后及其黨羽,廢賈皇后為庶人,後面司馬倫還廢惠帝自立為帝。司馬倫這樣做,得罪了不少的司馬家的王,於是在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聯合關中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與孫秀興兵反擊,戰敗,死者近10萬人。司馬倫後來被囚禁於金墉城,也被賜金屑酒而死。

但是司馬冏獨攬政權後不可一世,沒有臣子的規矩,儼然自己就是個皇帝,而且沉迷女色,政事荒廢。其他藩王一看這是個機會,便也想爭權。長沙王司馬乂便起兵殺了齊王司馬囧,河間王司馬顒一看不樂意,被人捷足先登了,於是和成都王司馬穎討伐長沙王司馬乂,不過沒打過,但是東海王司馬越偷偷殺了司馬乂。然後,司馬越看司馬穎做事專斷,於是起兵打司馬穎,第一次沒打過,第二次打過了,後面司馬越又跟司馬顒打,司馬顒敗,司馬穎最後也敗,司馬越最後獲得了對朝廷的統治,八王之亂就此結束。

八王之亂對西晉來說是毀滅性打擊,因為藩王的相互傾軋,使得西晉元氣大傷,使得少數民族有機會趁虛而入,給北方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歷史百家爭鳴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八王之亂裡面的八王是哪八個王,他們分別是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還有東海王司馬越。

其中司馬倫是司馬懿的第九子,司馬囧是司馬攸的兒子,司馬昭的孫子,司馬乂是司馬炎的第六子,司馬穎是司馬炎的第十六子,司馬顒是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的孫子,司馬亮是司馬懿的第四子,司馬瑋是司馬炎的第五子,司馬越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的孫子。

總的來說,司馬炎的兒子三個,司馬懿的兒子兩個,司馬懿的侄孫兩個,司馬昭的孫子一個,這八個人參與了這次的八王之亂。晉初的八王之亂與漢初的七王之亂是十分的相似,只是八王之亂成功了,而七王之亂失敗了。

而這兩次的原因在於分封制,大封諸侯王,而兩個朝代之所以用分封制的原因不太一樣,漢初用分封制是因為看到了秦朝的郡縣制,而晉初用分封制是因為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勢力的崛起,對於朝廷的威脅。

那麼八王的過程是怎麼樣呢?我們可以大概來說一下,我們知道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是個智力略顯不足的皇帝,而之前其實很多大臣建議司馬炎傳位給他的弟弟司馬攸,而司馬炎畢竟還是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的,再加上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也比較聰明。

八王之亂是從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一直到光熙元年,公元307年,前後是十六年,但是並非一直持續的,而是分成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元康元年的三月至六月,第二階段是元康九年的299年至公元307年。

司馬炎臨終前是想當汝南王司馬亮與楊駿共同輔政的,但在楊太后的勸說下,改由楊駿單獨輔政,這樣晉朝的朝政大權就落入了楊駿之手,而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聯手,讓他們帶兵入京,殺死楊駿,將楊太后貶為平民。

楊駿死後,朝政大權由汝南王司馬亮與衛瓘共同執掌,賈南風十分不滿,她又以司馬衷的名義讓司馬瑋殺死了司馬亮與衛瓘,然後用了張華的計謀,殺死了司馬瑋,而這樣,八王就沒了司馬瑋與司馬亮,朝政大權就落入了賈南風之手。

賈南風掌權八年,一直比較平靜,一直到了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司馬衷的太子司馬遹並非賈南風之子,而賈南風也沒有為司馬衷生兒子,她與司馬遹的生母謝玖也不和,賈南風就讓司馬衷將司馬遹的太子之位廢黜。

趙王司馬倫與孫秀勸說賈南風把太子給殺了,而司馬倫反過頭來以賈南風殺太子的理由,帶兵將賈南風殺死。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司馬倫廢黜了晉惠帝司馬衷,自立為帝。

齊王司馬囧就與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聯合起來討伐司馬倫,司馬倫兵敗被殺,司馬囧迎司馬衷復位,司馬囧被任命為大司馬。翊軍校尉李含矯詔讓河間王司馬顒除掉齊王司馬囧。

司馬囧就聲稱長沙王司馬乂是內應,司馬囧聽說之後,就派將攻打司馬乂,而司馬囧反而被司馬乂所殺,河間王司馬顒心中不滿,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攻打司馬乂,被司馬乂大敗,而東海王司馬越趁司馬乂軍疲憊,聯合禁軍,殺死了司馬乂。

後來,司馬越先是打敗了司馬穎,在公元307年,司馬衷突然死亡,據說是被司馬越給毒死的,司馬越立司馬衷的弟弟司馬熾為晉懷帝,下詔書讓司馬顒到朝廷當司徒,司馬顒相信了,最後被殺了,至此八王之亂結束,而司馬越成為最後的嬴家。


歷史簡單說

魏晉開國有兩個特別跳得最兇的馬前卒。一個是曹丕帳前的華歆,威逼漢獻帝。另一個是司馬昭兄弟門下的賈充。賈充威逼曹家孤兒寡母特別來勁。這兩個人歷來為人不恥。華歆如何結局不提。單說賈充的女兒賈南風與司馬家的八個兄弟的"亂整",就註定加速了晉王朝滅亡的步伐。

晉武帝臨死前讓司馬亮與老丈人楊俊輔政於呆子太子司馬衷。可楊俊為了專權,就篡詔而成楊俊一個人輔政。誰都曉得這件事,卻不敢吭聲。連司馬亮都怕,回封國躲避是非去了。

司馬衷晉惠帝的老婆賈南風刁鑽殘忍,野心不已。當然不能讓大權旁落。她就找司馬亮來合議除掉楊俊。司馬亮不幹,結果司馬瑋幹上了。賈后,司馬瑋發動政變,殺了楊家滿門及餘黨幾千人。

賈南風把夫君放一邊玩去。讓司馬亮做太宰,司馬瑋做衛將軍。專朝政,爭權勢。司馬瑋不滿無功而位太宰的司馬亮。賈后利用這兄弟矛盾,扇風點火。司馬瑋亂刀割殺了司馬亮。

賈后的專橫引起司馬倫及大臣不滿。於是,司馬倫,孫秀矯詔誅滅賈南風滿門。司馬倫逼惠帝下臺,自己當了皇帝。孫秀認為司馬囧,司馬穎,司馬顒有勢力危險,就慫恿司馬倫整治三王。這三司馬大怒,合兵一處攻打司馬倫。司馬倫戰敗,閤家族滅,黨羽盡除。惠帝復位。封囧為大司馬,穎為大將軍,顒為侍中。三王皆過上有權有勢的好日子!

司馬囧專權亂來。司馬乂,司馬顒就發兵包圍司馬囧的府第,殺了他全家。

後來,司馬顒與司馬穎一起攻打司馬乂,這場戰爭打了幾個月,死了幾萬人。這時,司馬越出賣了司馬乂,司馬乂被張方活活燒死。

現在八王中還剩三個:司馬越,司馬穎,司馬顒。而這三王都看不慣對方。於是又打。結果司馬越打敗司馬顒,司馬穎被王浚所殺。不久,司馬越打殺司馬顒。大權獨攬在司馬越手中,他毒死晉惠帝而立司馬熾為帝。司馬越不久病死。八王之中一個不剩了,還捎上晉惠帝,司馬熾……

這場動亂自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到光熙元年(306年),長達十六年。兩京為之一空,豺狼縱橫,千里荒蕪。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由此滋蔓開來。國家再次陷入動亂之中,五胡亂華開始了。





劉一千五

八王之亂,o(︶︿︶)o 唉,不堪回首啊!實在是想不明白,雄才偉略的晉武帝司馬炎,怎麼就把帝位傳給了一個白痴,下面我具體說一下這場造成華夏沉淪的“八王之亂”

西晉是一個由士族控制的王朝,建國初期,司馬炎廣封同姓諸侯王,賦予他們極大的權力,比如可以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等,已然國中之國。這還不夠,後期,司馬炎更給予他們極大的軍事和行政權力,這使得諸侯王們既有自己的軍隊,有可管制地方官員,這為日後八王之亂買下禍根。

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太子司馬衷即位,其生性魯頓,世人皆謂之白痴,如此之人,能把皇位坐穩了才怪。果不其然,他的皇后賈南風直接奪權,殺害楊駿,把持朝政。妖后賈南風貌醜而兇狠,懷有政治野心,並且手段毒辣。晉武帝時,外戚賈氏和楊氏都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晉武帝死後,晉惠帝無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後來引起宗室、外戚爭權奪利,賈南風得以專權。而賈南風推行的女性專制主義統治政策則成為八王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這時楊駿把持朝政,賈南風密約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讓他們帶兵進城,討伐楊氏一族。楊駿為人膽小懦弱,事件發生時謀而不決。司馬瑋率軍火燒其府第,楊駿逃到府中馬廄被殺。賈后又以晉惠帝名義下詔書,廢除楊芷的皇太后之位,貶為平民,囚禁在洛陽郊外的金墉城。又誅滅楊駿三族,株連而死的共有數千人。至此,楊駿政治勢力被消滅。

此後,賈南風因未能獨攬大權而心懷怨恨,又密詔楚王殺汝南王及大臣衛瓘。然後又以楚王司馬瑋偽造詔書殺汝南王之罪,將楚王殺死。自此,賈南風徹底把控朝政。

八年之後,賈南風欲當皇太后,然而自己無子,便想殺死太子。於是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後讓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寫好要晉惠帝退位的文章。後給晉惠帝司馬衷看,晉惠帝看了太子手書,要處死太子,廢除司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於洛陽郊外金墉城。

這時候,趙王司馬倫控制了禁軍,就想等賈南風先殺了太子再動手為太子報仇,這樣就可以大權在握了。不久,太子在金墉城被殺,司馬倫趁機兵變,殺死賈南風,又廢司馬衷,自立為帝。但是,司馬倫道德敗壞,世人不滿,於是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聯合起兵,擊敗司馬倫,迎司馬衷復位。

可惜,司馬冏也是個憨貨,獨攬政權後不可一世,沉迷女色,政事荒廢,於是河間王司馬顒和長沙王司馬乂聯合打敗了司馬冏,司馬乂獨攬大權。。。。但是,河間王又不滿了,於是聯合司馬穎幾十萬大軍攻打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乘司馬乂軍疲憊,夜裡捕獲司馬乂,又舉兵攻打司馬穎。額。。。。實在不想寫了,反正是十幾個司馬王族打來打去,這個死了那個蹦出來,使得西晉國力大衰,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

最後的最後,北方遊牧民族趁此機會,大舉南下,數十個民族,幾十個政權相繼在北方建立,中華歷史來到了史無前例的黑暗——“五胡亂華”。


方山中人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奪曹魏政權,自立為帝,建都於洛陽,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初年,為了壯大國力,朝廷實施了眾多促進農業生產的政策,從而使其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局面。但,司馬炎在總結前朝的歷史經驗後,認為要想保住自家的天下,必須恢復以往的分封制,於是他便把司馬宗室中的二十七人分封為王並駐守各地。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這種分封駐守領地的方式,卻並沒有保住司馬氏的江山,相反卻引發了司馬家族中的內鬥。從291年開始,西晉歷史就進入了一個皇室成員內部、中央與各諸侯王以及諸侯王之間爭鬥權力的空前動亂時期,前後竟長達十六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

所謂八王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齊王司馬冏、趙王司馬倫、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這些諸侯王,不僅擁有自己的封地,而且還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在諸侯王國中,一切文武官員皆由諸侯王任命。這些諸侯國就相當於一個獨立的自由王國。在此形勢下,晉朝內部漸漸形成了這些強大的割據勢力。

晉惠帝天生智力不足,即位後,太尉楊駿獨攬大權。但據傳長相醜陋的皇太后賈南風卻是個權慾薰心之人,為了清除異己,隨之在宮中密謀政變,並最終殺死了楊駿及其黨羽,死者數千。惠帝的母親也被廢除,後絕食而亡。楊駿被滅後,汝南王入朝輔佐政事。但楚王因協助賈后政變有功,位居高位,致使其與汝南王之間發生矛盾,如此以來賈后又使用奸計除掉了兩人。此後又有其他諸侯王加入到爭奪權力的遊戲之中。

“八王之亂”對西晉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更是使得二十多萬人命喪戰亂中。最終,西晉被匈奴人劉淵所滅。


文史志

說幾點大家比較含糊的吧。

第一,八王之亂,並不是同時亂,前期基本是死了一個起來一個,最後三個才是同時混戰。

第二,史書上把這八個王爺同時寫進一個列傳裡,所以叫八王之亂,其實還有兩個王爺也有參與,只不過沒有獨掌大權或者並非死於非命,所以沒有被列進來。

第三,八王並非都是亂臣賊子,有好幾個王爺為人也好,聲譽也好,都是相當不錯的,比如第一個司馬亮,是司馬懿的四兒子,就是個德高望重的老王爺,只是封賞過濫並無大過。齊王是司馬炎的侄子,為人也是不錯的,就是私下比較重,其實也無大過,就是毒死惠帝的東海王司馬越,其實聲望和能力也是不錯的。當然也有很爛的,比如司馬懿的九兒子趙王,那真是典型的亂臣賊子。

第四,八王之亂並非集中發生在一個時期,從頭到尾前後十六年,中間大概十年左右是賈南風掌權,沒這些王爺什麼事。當然,賈南風也沒有史書描寫的那麼不屑。

第五,很多人認為是八王之亂導致後來的五胡亂華,當然是有一定聯繫的。但並不是絕對原因,根本原因有兩個,主要是小冰期,北方少數民族不得不南下求生,是生活所迫。另一個原因就是鐵器廣泛使用和馬鐙的發明,少數民族的騎兵尤其是弓箭手機動性發揮出來威力,從此漢人就很難打得過北方遊牧民族,就是漢武帝衛青霍去病重生恐怕也擋不住五胡亂華。

第六,從歷史長遠角度發展的看,五胡亂華未必是壞事,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活力,否則是不可能有後來的大唐盛世的,其實今天的你我身上都有胡人的影子,比如我們穿的褲子靴子,睡的床坐的馬紮,說的普通話都是來自胡人,自兩晉之後中原已經沒有純種的漢人了,今天的漢族和古代的漢人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