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十点电影」
最近,十点君陷入了剧荒。
正在追的剧每周只更一集,没更新的6天里,我宛如一条咸鱼……
为了解决近段时间的空虚寂寞冷,十点君又重新捡起一部剧,开始3刷。
《红色》
2014年的老剧,却几乎是唯一一部让我看了又看的国产剧。
从开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年,豆瓣评分却依然在
9.2居高不下。知乎上推荐这剧的人,更是像电视购物导购一样,用尽全身力气疯狂卖安利。
随手截了几张你们感受一下☟
感受到爱得有多深了吗?
不过这剧确实担得起这么大的赞誉。
整个故事围绕着男主徐天(张鲁一饰演)展开。
徐天,曾留学日本陆军学校,思维缜密,身手敏捷,军事素养极高。
听人设,这不就是抗日神剧男主的标配嘛。
然而,徐天的终极理想不是打小鬼子,报效国家,而是只想做一个安安分分过日子的小市民。
什么,抗战剧男主不想抗日?很好,很不走寻常路。
但他的这个理想,却被一次意外打破了。
抗日组织请他帮忙把一批药品运出上海,没想到却因此引起了他曾经的日本教习影佐的注意。
从此,影佐像一个幽灵,对他百般试探,威逼利诱。
而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小日子,一忍再忍,一退再退,但退让真的能换来安宁吗?
整个故事听起来很大,但这剧切入的点却非常小。
它以一群小人物的命运,影射整个民族的命运。
听起来很严肃,但它又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生活日常。
反正我是没想到,我有一天居然会看正剧看到发出杠铃笑,甚至还被成吨的狗粮喂到撑,嗨得不得了。
看过的,咱再重温一遍,没看过的,那你真的要看起来了。
一、每个角色都可爱
判断一个剧好不好,其实有一个很浅显的标准。
看完剧后,你还能记得这剧里多少角色,不仅仅是名字,而是连他们的性格都一清二楚。
能达到这个效果,这剧至少也算得上是上品了。
而这,恰恰是《红色》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点 —— 每个人物都好像不是角色,而像是真有这个人一样 。
就好像导演不过是搭了个景,他们自个儿就开始动起来了。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角色生命力。
以为抓住儿子恋情的徐家姆妈
这种对人物的塑造,你随便挑出一个细节,都能感觉到演员是用了心的。
比如这剧的男三,
李天柱饰演的金哥,一个从苏北来上海混码头的混混。金哥是苏北人,但饰演金哥的演员李天柱却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看过湾湾偶像剧的应该都知道,台湾人说话口音都挺重的。
但在金哥的身上,你不仅一点湾湾口音都听不出来,“浓晓得伐”这种上海腔,还有一些咬字和发音,还带着浓浓的苏北味。
认得出这是《甄嬛传》里的苏公公吗?
但更厉害的是,金哥其实还不完全是苏北口音。
十点君找到了一个上海本地豆友写的一段话。
我是个魔都土著,在还没看到剧中交代金哥是苏北人的时候,我已经从口音中听出这个人应该是那一块地方的。
金哥的口音是一个苏北人努力想要用只学了三脚猫、带有浓厚苏北口音的上海话、以及非常蹩脚的上海方言和上海式普通话与人交流,好让自己更快、更和谐的融入上海街头。
所以导致口音有点不伦不类,现实生活中我很多苏北的朋友也是这样,而表现出的口音和金哥几乎一模一样,但搜索结果他竟然是个台湾人!
——@海森伯格
演员会去学上海话,其实蛮能理解的,但会细致到学这种苏北上海话,还说得那么好的,就不多见了。
而就只是这一口苏北上海普通话,就把金哥想要丢掉身上的“土味”,野心勃勃要在上海出人头地的心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立起来了。
心虚的眼神
但这部剧,不仅是重要角色的塑造极其用心,一些配角的戏份也相当出彩。
比如,方长青夫妇,排下来在这剧里应该算是男五女五了吧。
表面上,他们是药房老板,实际上他们却是军统的地下人员。
但他们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段不到2分钟的小细节。
每次上面有任务下来,方长青的老婆方嫂,总会做些“多余的事”。
她要把药铺里的药再收拾一遍,要把床铺重新铺平整,还要把被子再摆摆整齐。
就好像,他们只是出门去办件事很快就回来,东西收拾好之后还要用的。
但又好像,他们不再回来了,走之前,总要提前把“身后事”都收拾好。
她每一次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却又总在心里藏一份侥幸,万一能全身而退呢?
如果有得选,其实她更愿意当个过平凡日子的普通人,但……这样的身份,恰恰就没得选。
就一小段细节,你就能感受到他们背后的悲凉。
而这剧里类似这样的人物细节,还有很多,都要数出来的话,估计得数上个三天三夜:
表面精明,但实则心软的徐家妈妈;笑起来清脆得整个里弄都听得见的小翠;唯唯诺诺却痴心的娘娘腔陆宝荣;甚至连反派的智商都达到了历史新高。
导演用在他们身上的笔墨其实不算多,但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细节里,让人觉得每一个角色都可爱得不行。
也是这些细节,让这部剧区别于男女主开挂的抗日神剧,成为了一部有情感、有生命力、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历史。
二、生活&时代
虽然这剧的背景被放在了80多年前,但每个看剧的人却都会觉得这剧非常真实、非常生动,甚至觉得它离我们特别近。
归其根本,是因为这剧里有 —— 生活。
十点君曾经开玩笑地和身边的朋友说过,这部剧其实叫《粉色》更恰当一些。
因为整部剧的重心没有放在抗日,或者国仇家恨上,反而更多放在了男女主的爱情上。
全剧最大尺度了解一下
在描述他们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的过程中,慢慢展开关系网,构建出一幅近代上海弄堂的生活图景:
做旗袍的、烫头的、书铺……大大小小的店铺设在窄窄的弄堂里。
邻里间像一家人一样,出入会主动打个招呼说两句闲话,要是大家都闲着,就凑一桌麻将。
小小的巷子里飘着的,全是浓郁的人情味。
又有人说这剧还该叫《舌尖上的上海》,每集都看得人流口水。
早上有早茶、小点心,偶尔晚餐再做条鱼,要是有大事庆祝,那再做一份香喷喷的八宝鸭。
如果太晚了还想吃热乎乎的夜宵,那还有走街串巷的馄饨摊。
都不用开门,只要用一只小篮子从阁楼上放下去,再把馄饨吊上来就好。
在抗战背景的剧里,却有那么多活色生香的生活,除了《红色》,你恐怕再难看到第二部了。
大量的生活细节和饱满的人物塑造,让这剧很真。
也因此,它也成了非典型抗战剧。
和大部分抗战剧关注英雄不一样,这剧却完完全全从普通小市民切入。
其实,没有谁是天生伟大,在没有切身感受到伤痛之前,这些普通人的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
恐怕不是反抗、不是救国,而是像男主徐天一样,只想躲在安全的地方,过自己的安稳日子。
但这也是这剧聪明的地方,它没有泛泛地喊“救国”的大口号,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通过几个人的命运,让你深切地感知到时代对每个人的碾压。
徐天,典型普通小市民的代表,缩在菜场做会计,不惹事,也不闹事,却因为自己有一身本事,就成了日本人的怀疑对象。
家人被软禁、未婚妻被绑架,他自己也被逼到无路可走……
金哥,混码头的小混混,为了利益当墙头草,只花了一年就从街头地痞混到一方大佬。
但最终也只不过是别人手上,可以被随意丢弃的棋子而已。
铁林,法租界巡捕,祖孙3代都是巡捕,却突然发现在法国人庇护的地盘上居然也要看日本人的脸色了。
因为和日本人过不去被巡捕房开除,心中悲切,只能哭着喊:
“我今天已经做不到爷爷说的,公正严明了。”
3个人,一个代表正义的巡捕,一个混黑道的混混,一个不站队的普通人,3种身份,却最终殊途同归 —— 无路可走。
还有因为徐天被日本人监视调戏的邻里,因为日军侵华而父母双亡的歌女,连卖烟土的大佬都只能无奈地叹:
“九一八,都是亡国奴。”
很多人刚看《红色》的时候会觉得失望,怎么说好的热血、高智商对抗都没看到,反而有很多家长里短,情情爱爱。
但如果站在小人物的角度去重看那段时期,你会发现,《红色》里却有全中国每一个普通人的缩影。
这剧看似只在讲生活,讲感情,但就是这种普通人日子被一步步碾压、颠覆的反差,才更让人唏嘘……
最后,说一个不简单但又很朴素的愿望,这样的国产剧能不能再多一点?
想看完整版,一定要看今天的彩蛋
一个小心心,给这剧的每一个良心演员
后台回复1-3中任意一个数字
领取今日恐龙蛋
閱讀更多 十點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