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小不點MrLi

友善是一種人物性格特徵,而獨來獨往是一種生活習慣,兩者之間其實並不矛盾。有的人待人和善,但是他喜歡獨處。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見許多人很和善,也很愛跟別人在一起玩,這樣的人其實大多都是外向型的人。



而內向型的人則大多喜歡獨處,當然,他們與人交流的時候也會很友善,只不過他們喜歡自己獨立思考,不喜歡熱鬧。從他們的內心世界來看,他們對所有人都熱情,樂於助人,但是他們並不需要得到回報,或者說他們僅僅是想完成交流這種活動,而友善是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習慣。


但是事實上他們是很低調的,他們通常不會拒絕別人,但是他們更享受自己一個人的快樂時光。與人交流時的友善和自己喜歡獨處的習慣是兩種獨立的狀態。也有一些人很高冷,但是他同樣喜歡與人在一起集體活動,只不過他對誰都很高冷,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

友善而喜歡獨處的人,通常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通常不易與人結仇,所以人緣不錯。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獨處,獨處本來就是一種不想參與人際交往的狀態,這樣的人通常喜歡簡單的生活,比較單純和理想化。


歷史密探

我是一個表面很有善而內向的老實人,而且我喜歡獨來獨往。



小的時候我很內向,害羞,膽小,學前班到三年級每當我尿急的時候我都不敢上廁所有時候忍不住會尿褲子,其實我的內心是很狂妄的,但每當尿急的時候我依然戰勝不了內心的恐懼,

每當我想開聲說話的時候我又被我的內心戰勝了,小學六年我幾乎沒有開聲說過一句話,我怕我被人說、被人笑、一次又一次地被內心戰勝了我自己。



我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融入人群中,因為當大家混在一起的時候我不知道我自己應該幹什麼,不說話又顯得我不合群,說話又不敢大聲說話,放下手機不知所措,手應該放在哪裡,腳應該放在哪裡,看哪裡,一切一切的困擾使我不得安心,於是我喜歡了獨來獨往,獨來獨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自己,獨來獨往很輕鬆,完全不用管理人際關係。



上面說的都是都是我本人真實經歷。


手掌不可觸碰的距離

我也算是這類人,說說我內心的想法。

待人友善,是出於一種禮貌,一種尊重。我從小就被教育要與人為善,相互體諒,儘管有時候會有些小摩擦,但是我還是儘量的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

其實,更多的是想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忍一忍笑一笑就過去了,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爭吵。

除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需要解決的事情,否則我是不會據理力爭去辯論,或者是跟別人深入探討的。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說多了,說到人家不喜歡的地方,說不定人家會往心裡去,帶來這種矛盾就沒必要了。

但是對於家人好朋友,我不會刻意做到友善,關鍵還是能給出實質性的幫助。所以,對於關係好的朋友,提出幫忙我能做到都儘量做。

同時,我是一個比較喜歡獨處的人,不喜歡整天一幫人鬧哄哄的在一起,聚會也很少去。

我朋友不多,但是有幾個好朋友,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也很爽快。我覺得這樣就挺好。


伍鋅在讀書

說起這個問題來我感覺還比較符合我本人,所以就我自己的感受說一下。

我對待身邊任何人都是很友善,很隨和的態度,但卻經常獨來獨往,很少與伴同行。首先說明並不是我的態度的原因,也不是對方的問題,有時能遇上一個跟自己聊得來,有共同話題,且家庭背景都差不多的同伴的話,自然而然會走得近一點,但如果是遇到一個任何一方面有距離的同伴的話,我都會自動的去疏遠,去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我自我感覺兩個人相處長不了,總會有不同的分歧存在從而產生一定的矛盾,所以,表面上仍然會待人友善親切,實則內心保持距離。這也是我不能有很多知心同伴伴隨左右的原因。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即使遇到了知心的朋友,兩人在一起時可能如影隨形,但一旦彼此分隔兩地,我就又會把兩人的關係拉遠了,因為我不懂的主動去維護這樣的關係,不去主動的聯絡與朋友間的感情,所以就造成的這樣的後果。

最後覺得人應該廣結朋友,拓寬朋友圈,總是獨來獨往的人是真的很孤獨


知心甜行者

我們可以粗暴地把人群分成兩類:外向或者外傾型的人,內向或者內傾型高的人,友善而喜愛獨來獨往的人,大多是後面那種。兩類性格的人去理解感知這個世界的方法是不同的,獲得樂趣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外向者的快樂來自於人際之間的互動,來自於將自己的能量分享給別人,去參與,去投入,去傳遞,是外向者的行為法則。

對內向者而言,會感到將精力放到人際交往,或者說膚淺的、熱鬧的場面中去是一種巨大的消耗,甚至會讓他們有一些焦慮。因為他們還要思考和準備,自己該說些什麼,做一點什麼,會不會被迫去展示一點什麼,這些都讓內向者耗費腦力和精力。內向者不是不想去和別人交往,參與到這個社會的喧囂中,他們更喜歡靜觀或者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內向者更多的快樂來自於自我內心的體驗和感知,享受獨自的時光和思考。

外向和內向,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外向更容易被社會接納,更容易得到人群的喜愛。外向者大多喜歡行動,心智不怎麼成熟的外向者顯得有些淺薄和魯莽,而心智成熟的,就會表現得簡約,務實,大氣。內向者,也會有心智發育不怎麼成熟的,他們會顯得刻板,敏感,謹慎,自我封閉,甚至怯懦。而一個心智成熟的內向者,卻又可以成為一個能夠感悟真理的智者。在研究領域,能夠見到相當多這樣的同時具有毅力和才華的天才。

雖然獨來獨往,很容易就自動地被這個社會劃歸為異類或者不受喜愛的,但如果性格這個事情,每個人都千篇一律,又豈不是太單調了。只要心智發育是成熟的,提供和性格相適應的土壤,每個人都能發展出他們性格中最有力量的一面。


鵜鶘心理陳小康

我覺得與人為善與獨來獨往並不矛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與人為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個性。與人為善是為了不苛求他人,獨來獨往是為了不難為自己。

與人為善,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要求他人,不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他人,尊重個體的不同,求同存異。不搬弄是非不出口傷人,這是為人的善良也是做人的修養。



可太多時候,你一片好心卻受到曲解,你委曲求全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你以為退一步風平浪靜,人家卻當你好欺負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沒人會喜歡獨處,不過是不喜歡失望”。如果思想上不能交流,如果語言上不能溝通,行為上不能認同,那麼寧願守著一個人的孤寂也不要那虛假的熱鬧繁華。

與人為善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客套的疏遠,不計較,才是真正的淡漠;獨來獨往是一種個性,也是一種無奈的躲閃,不苛求,才是真正的自愛。


守望麥田

這類人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有些人緣非常好,在別人眼中“左右逢源”的人,其實內心真的很孤獨,很多情況下,Ta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能走進Ta們內心的人很少,Ta們也很少能夠走進別人的內心。

可能從童年時代起就要靠“吃虧”來贏得別人的喜愛或讚揚

也許在自己的小家這些人很受寵,但是在更大的家庭系統範圍內,例如,加入姑舅等家庭的姥姥或者奶奶家,自己並不是“受寵”那一個,大家或是大家族中的“權威”人士更喜歡自己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於是,Ta們從小便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學會了一種交往方式:

犧牲自己的一些利益(有可能是自己喜歡的玩具,有可能是自己喜歡的任何東西),以此來換取那些受寵的小孩兒的讚揚,Ta們將這種讚揚等同於來自父輩們的認可。但是,這種“犧牲”並不是Ta們心甘情願的,而是不情願的,所以即使這樣做也不能拉進彼此的心理距離。

別人麻煩自己可以,但自己不能麻煩別人

在這類人心中非常有可能產生的另一種心理就是,非常願意幫助別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熱心腸。但Ta們這樣做是想要從心理層面讓Ta們本人知道自己是有用的,有價值的,值得被認可的。所以,Ta們熱衷於向其他人深處援手。但是,當Ta們自己遇到困難,不論大小,都非常不願意向其他人求助,不是Ta們不想或者不需要,而是過不了自己內心的一關,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張不開嘴,邁不開腿,只能自己抗”。

正是這種沒有相互的關照,使得Ta們與其他人的關係往往只是留於表面。

在別人心理Ta是其他人的好朋友

看起來非常友善的人,也會給人帶來很強的距離感。Ta對每個人都很好,這就給周圍人造成了一種假象,即“我並不是Ta最好的朋友”或“Ta並不需要我成為Ta的好朋友”。就這樣,大家不約而同產生了同樣的認知,於是,就很少有走進Ta內心的人。

而對於這樣的人自身而言,也常常把自己包裹起來,總是展現自己樂觀、堅強的一面,而不會將自己不那麼堅強的一面流露出來,讓別人覺得Ta不會遇到什麼問題,覺得Ta過得很好。這樣,Ta就陷入了一種只有自己能看到的孤獨之中。


不倒翁小姐

友善的向對面並不是獨來獨往。很多人不僅看起來友善,內在也十分友善,但卻習慣獨來獨往一個人。這是沒有矛盾的。人的內心很多時候與性格、行動是看似矛盾的,但這是其是有其因果關係的。

我認識這樣一個朋友,她是一個很好的人,為人熱心又真誠,但卻總是一個人學習和生活。大學幾年,她對身邊的人都十分寬容,別人有需要,她總是微笑著給予幫助。她身邊有很多朋友,很多年過去了,她總是習慣性的幫助別人,卻總是很少主動尋求她人的幫助或者聯繫別人,很多時候,我總能看到她一個人搬著很多東西行走在校園裡,又或者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跑步。我曾經問過她原因,她只是笑著對我說,我不想麻煩別人呀,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的。一個人吃飯,她可以不用顧及別人的進度和喜好;一個人看電影,她可以不用考慮別人的時間和趨向;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時候,她可以自由自在的自言自語;一個人散步的時候,她可以隨心所欲的聽歌或是愣神兒;一個人無聊的時候,她可以盡情的享受一個人的秘密時光…這些都是隻有一個人才能體會到的自由和放縱。她要相信,一個人很好,作為獨立存在的個體,在某個時期自己一個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我想,友善是一種性格,但人不只有一種性格,孤獨與友善並不矛盾。很多時候,人不是天生就喜歡或習慣孤獨的,都是一定環境所造就的。人是群居動物,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我想,那個孤獨又友善的人,內心一定是習慣孤獨,而非喜歡孤獨。她比其他人更渴望陪伴,但她卻內心怯懦,殘酷的現實將她推入一個人的世界,深陷人群之外的角落,看著眾人笑著、鬧著,而面對這一切的她,偷窺著這一幕企圖在其中得到一絲愉快氣氛的感染。這就像一個牢籠一樣困住她,害怕失去僅有的、旁觀這一幕的權利,所以不敢要求更多,所以總是一個人。與此同時,她的內心又是要強的,她不願她的內心被別人看穿,不願讓自己變得如此卑微,所以,她只能微笑著說“我不想麻煩別人呀,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的”。


亓週週

友善待人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這話有點意思,我深以為然。

不要盲目地進入題目的邏輯,有時候並不正確。這有點像認知心理學裡面的“

元認知”,隨時要有對“元點”的覺察,因為有些時候,一旦思考,錯誤就開始了

友善待人和獨來獨往是兩回事。

個人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說,人受到三種侷限,其中之一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與周圍其他人相互關聯,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與他人發生關係。

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在關係中謀求共同發展?我覺得,友善是必要條件之一

不論在家庭還是工作中,在與其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友善總歸是加分的,哪怕有些時候你內心存有芥蒂,友善也是你不得不傳遞的信息。

當然,當我們經歷足夠多,成長得足夠豐滿,會像修行的高僧一樣,身帶和煦之光,那光在人世的俗稱,叫慈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叫友善、和諧

我們也是獨立的個體。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一個很重要的論點是——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同時,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沒錯,我們必須活在關係中,也是獨立的個體。

獨處能讓我們靜下來思考,如何在關係中定位自己才能共同發展得更好,思考“我為何是我,而不是他人?”

我是不是一扯就有點哲學問題的感覺,其實眾多問題的根源來自於此。根本問題的存在,演化出這悟空中的百萬問答。

其實,友善和獨處,就跟笑和哭一樣,是不同生活場景的需要。

我們需要群體的熱鬧,也需要獨處的寧靜,這並沒有問題。

你說呢?


幕延心理小屋

我就是這樣的人。題主的附言闡述比較到位。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還是有幾分道理的。我原來在一個小地方工作,後來放棄較好的職位,到北京來闖蕩。其實,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打開房門就是繁華世界,關上房門就是歲月靜好。這是我感到最舒服的心理狀態。有朋友來,我很高興很熱情;沒有朋友來,我更享受那份寂寞孤獨。這種寂寞孤獨,正好用讀書寫作來充實心靈。

上班的時候,我與人為善,與談得來的人也是談笑風生。下班的時候,我卻願意獨來獨往,不喜歡那種呼朋引伴、吃喝玩樂,所以,有的同事會認為,我不容易接近,朋友少,甚至孤芳自賞、自命清高。其實,對這種誤解,我一般不解釋,哪一種心靈狀態舒服,我就採取那種心靈狀態,我已經不需要外人來肯定了,更不會在乎外人的評頭論足,內心很安詳,生活很快樂就行了。吃喝玩樂,對你是一種快樂。端著咖啡,坐在窗前看書,是我的快樂。

另外,獨來獨往,喜歡獨立思考。我為什麼要獨來獨往,因為我在路上在吃飯在坐車時,習慣了構思和思考,在腦子裡打草稿。一旦到家,我就開始動筆整理。這樣的效率才高。否則,你和一群人行走,不說話,你合群;說話,就要佔用你的腦子。兩害相侵取其輕吧,只能犧牲別人的看法了,因為思考和構思,才是我的正事。

還有一種性格,就是太關注別人的感受,太委屈自己了。比如,我要和別人出門,我一定仔細詢問對方喜歡怎麼走、喜歡吃什麼、願意看什麼,特別照顧別人的感受,生怕別人心裡不舒服。有時候,陪別人出門,別人開心,我活受罪。與其這樣的,不如我自己安排自己的行程。一個人出行,隨心所欲,天馬行空,只要指的是思想。不必考慮別人喜歡什麼話題,不必附和別人的觀點,不必照顧別人的情緒,享受這個孤獨的美好。

其實,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每個人都應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句詩歌: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有些人喜歡熱熱鬧鬧的,活在別人在意的群體裡;有的人喜歡安安靜靜的,活在自己在意的狀態裡。兩種為人處世的方式,我只是更喜歡第二種,當然,因為工作需要,我也能融進第一種生活和工作狀態;如果工作不需要,我會迅速切換到安安靜靜、享受孤獨的狀態裡,都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