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動起來,課堂活起來

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自然是課改的“皇帝”。課改中最大的困擾,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只有“皇帝”動起來,課堂才能活起來。

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學生養“懶”了,養“笨”了。或者,把他逼“厭”了——厭學。課堂上,老師不講,學生就不學,指導他們自學,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該怎麼學。我曾觀察過一節自習課,有的學生,漫無目標,一會兒拿這書,一會兒翻那書,下課了,沒有完整地看完一頁書,做完一道題!——他們不知道該學什麼!近幾年,我們這一些中小學強力推進“四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這種確有一定效果。但實施中一些過激的方式,卻導致部分學生因被逼“四清” 而“厭學”。 “厭學”的學生,讓他主動投身課改,只能是幻想!

面對學生的“懶” “笨” “厭”,不主動學、不會學、不願學,再完美的課堂模式,再優秀的教師,也只能把課堂變成“一個人的劇場”。在這個劇場中,教師的角色,無論是“出色的演員”,還是“偉大的導演”,也只能以無奈和無效收場。因為,“皇帝”不著急,“主體”不主動!這些,是所有課改都面臨的最大、最難的困擾。

解決這上難題的思路有三。

第一,加強思想教育。具體說,就是理想教育和勵志教育,要讓學生明白,來學是幹什麼的?將來要怎麼辦!我是為誰而學的?這種教育是各學校常規話題。各校也名有奇招。比如,淅川一高教學樓上的標語極為樸素但卻直擊人心:“我來淅高幹什麼?淅高給予我什麼?我將如何走出淅高?”學生每天都要集體誦讀,以此勵志。抓好了思想教育,就抓住了學生的目的和態度,也就抓住了根源。

第二,抓好“兩個習慣”的培養。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應從小抓起。高中階段,當屬“亡羊補牢”階段。高一階段,即重視“兩個習慣”的養成。從一定程度上講,抓“習慣”比單純抓成績更為重要。培養學生有規律、有目標、快節奏的“生活習慣”;培養主動學,養成“我要學”“問中學”“學中問”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習慣養成了,課改之渠也就修好了,只待“放水”了。當然,習慣的養成並非易事,需要教師、學生、家庭共同努力,做長期細緻的工作。

第三,抓好“模式”流程的培養。任何模式的課改,都要就模式流程及評價要求對師生進行培訓。而對學生的培訓尤為重要。要讓我們的“皇帝”明白,這條“新路”該如何走,他們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班主任是這項工作的主角。除了最基本的培訓外,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長、個性,確定不同的角色任務,使他們在“合作探究”(小組學習)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任課教師要利用青少年愛“逞能”“顯擺”的天性,給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讓學生“把別人教會”,而達到“自己真正的學會”——這才是我們課改的終極目標。

學生的思想態度,習慣方法決定著課改的成敗。也是課改的“難中之難”。我們只能是抓“中間”促“兩極”。甚至不得不放棄“一些極少數”。最優秀的學生任何模式都適應,或者說無需任何課改。他們知道目標在哪裡,路該怎麼走。“中間派”的學生,是課改實話的重點,他們需要推一把,拉一把,由被動走向主動,最終走向優秀。而那些無目標、無追求、無態度、無基礎的學生,家長只是把學校當做託兒所,那些“寄託生”,就是把教師累得吐血,也只能徒喚耐何!就是讓蔡林森老先生來,怕是也無力迴天!因為,這“極少數”的一群,確實是“教不好的學生”,而我們也決不認為我們是“不會教的老師”。

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