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塵古陶
基於題主的問題描述和其他幾位答主的回答,我有不同的觀點。
題主的問題描述來說主要講了下面幾個問題:
1、很多家長給孩子報班是為了不讓自己孩子“掉隊”,因為別人學,自己不學就可能被落下即所謂的“劇場效應”;
2、孩子沒天賦還要堅持學嗎?
3、孩子沒興趣還要堅持學嗎?
下面我對這三個問題逐一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劇場效應”
不可否認,題主描述的這個情況,生活中的確存在。包括我本人,對於很多家長的諮詢,都會勸一句,不要盲目跟風,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式、內容等。
但是我特別想做一個調研——問問那些已經報班的家長們,你看一看自己孩子課外班上的其他孩子你認為是這種情況的家長多嗎??
我作為給孩子報班很多的家長之一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我見到過的這種情況有,但是極少!”
在我看來那些認為“很多家長不過是盲目跟風”的人數,遠遠多於真的是在盲目跟風的家長長!事實上是多數家長在報班之前是做過大量的諮詢和調研的。如果說到了中學階段,很多時候是以孩子或者是老師的建議為參考,那麼在小學階段,家長基本上是由自己的調研結果來決定是否報、報什麼。
所以提出問題描述中的“很多”我認為是指的全國範圍內的總數“很多”,但是具體到每一個班的時候就已經很少了。
這是因為學習班不比興趣班,如果興趣班孩子並沒有取得什麼樣的突出成績也沒有什麼樣的明顯改變,家長可能也會繼續讓孩子去上,他們的出發點很可能就是為了讓孩子放鬆放鬆而已。但是學習類和補習類的就不一樣了,如果孩子在這個班沒有得到明顯的成績提高,或者是一些實質性的改變,那麼我相信是不會有幾個家長會繼續花錢在這裡浪費時間的,他們一定會換或者是選擇別的方式。
現實是更多的孩子通過補習成績得到了明顯提高,不是嗎?你認為有多少人會選擇繼續上一些,根本不會對孩子有任何幫助的補習班?
所以在我看來“劇場效應”的確存在,但是比例很低,大家討論一下,或者是發點雞湯什麼的,隨便看看就好了,這類內容的受眾群體太小了!
沒天賦就不學了?
巧了,我也是一個非常認可天賦重要性的人,而且我還是那種比較極端的:勤奮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在我看來一個人能在某個領域取得多麼大的成就,多數情況下是取決於他的天賦有多高的。
那麼我還是想問一個調研性的問題:在你所有認識的人這個範圍內,你認為是有學習天賦的人多多,還是天賦一般看不出什麼明顯不同甚至比較差的多?
我猜多數人的答案一定是:有學習天賦的人少!
一個人可能會在某一個科目或者是某幾個科目上表現出不一樣的天賦來,但是那種所有科目上都能表現出不一樣天賦的天才註定還是少數,對吧?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自己沒有那個“萬中無一”的天賦,所以就放棄了?那麼那些眾多的天賦平平的人是不是應該都選擇放棄?還是說你會讓自己孩子在眾多的天賦平平的人中通過努力來讓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績和機會?
我相信多數人會選擇讓孩子努力下去,他們會把目標定得更為實際————讓自己孩子在眾多天賦平平的孩子們中成績更加優秀一些。
所以說因為孩子沒天賦就放棄學習,是站不住腳的。
沒興趣還學嗎?
帶孩子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有一種認識:
這個世界有兩種興趣:一種興趣是“天生”的,另外一種興趣是後天引導的。學習的確是一件苦差事,我從來不會認為孩子們天生就對學習(學校文化課學習)有興趣。之所以有些孩子表現出了很強的學習興趣,那是因為他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找到了興趣點。而找到興趣點,這件事情,有可能是孩子自己找到的,更多可能我認為是家長老師,或者是其他人引導的好才致使孩子產生了這種興趣。
我以自己家孩子為例吧:很多人說我孩子學習數學有天賦、有興趣。但是我恰恰相反,我認為他沒有什麼太好的天賦。但是在興趣的引導上,我覺得我做足了功課。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進行了將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跟數學結合去引導孩子的興趣,所以孩子從小“不排斥學數學”,但是跟普通孩子一樣,遇到難題他一樣頭大(我們學奧數)。但是他能堅持的住————當然,有些時候我們也是會主動放棄一些特別難的題目學習,先放放過段時間再來學,很多時候效果反而更好。
因此沒有興趣也不應該放棄,而且應該選擇培養興趣!
總結:堅持的理由往往只有一個,而放棄的理由總是會有很多,不是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簡單概述題主描述的觀點充斥著兩個關鍵詞:跟風和攀比。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課外班本應都是興趣班,機構的宣揚,加上應試大背景下家長焦慮和家庭教育缺失導致了課外班重點目標變成了家長的一種自我心理安慰。誰的標準輕易判定孩子沒有天賦?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為什麼要報課外班?
其他學科我不專業,拿數學類課外班來講吧。大致有幾類家長回答:
① 同事啊,朋友家的孩子都在上課外班;
② 孩子數學成績差,家長沒時間,找個補習班輔導作業;
③ 學校考試數學成績想提升一個層次;
④ 目的拿盃賽證書,豐富孩子簡歷;
⑤ 孩子喜歡數學,拓展訓練思維。
避免盲目報班
① 家長和孩子一起試聽,看孩子是否感興趣。
② 孩子問題點在哪裡?哪方面需要提升?瞭解課程體系是否適合孩子。
拿最近孩子五次的數學卷子一分析就知道了,往往很少家長帶著具體問題來找老師。都是一些表象的認識和給孩子貼標籤。我家孩子成績差,粗心,馬虎,對數學不感興趣,理解能力差等等。
③ 課外班只是學校教育的一個補充,家庭教育無法替代。
每個孩子都是潛力股,第一個伯樂就是家長。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陪伴孩子的每一步成長,去認可孩子小小的進步。永遠不要跟成績好的學生比成績,和自己比。
把週末還給孩子
看著很多週末一大早就在補課路上的孩子,有時也會回想自己那麼大時在幹什麼?其實小學階段重要的是學習習慣和興趣的建立,學任何知識興趣是第一驅動力。在以往問答中我回答了很多這方面具體建議,歡迎家長一起交流。
一學堂王老師
事實上,家長給孩子報課外班是有很多因素促成的。
一方面,很多的家長本身沒有注重孩子核心素養的培養,特別是很多的核心素養,是需要從幼兒階段就開始培養的,但是很多的家長,到了小學才開始重視起來,比如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從幼兒階段就開始著手的。
另一方面,身邊很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補習班,也會對家長產生強大的心理壓力,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去上這些課外班,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拖後腿。這種跟風和恐慌心理也是促成家長,把孩子送去各類課外班的重要原因。
也有少部分家長,確實是有自己科學合理的規劃,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天賦來報相應的課外班,這樣的家長是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所以其實對孩子最關鍵,最重要的是要規劃好孩子的未來,根據科學的規劃來安排孩子相應的學習和課外班,這才是最佳的方案。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看了幾個老師的回答,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跟風"一說。這一點卻是存在。一個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希望,六個錢包供一套房子,六個錢包養一個孩子,在這樣的背景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報興趣班著實讓家長們頭疼。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報的是蒙氏教育班(當時剛推廣,現在公立幼兒園都取消了,因為不允許多收費),老師要求家長不要提前教孩子知識,也不提倡報興趣班。三年幼兒園基本沒有學拼音和英語。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一所國學私立學校,主攻國學和英語,因為是住讀,學校的興趣班每半年選擇一次,圍掑,硬筆,軟筆,體操,手球等都報過,就是不允許孩子報音樂類興趣班,理由是孩子是男生,藝術類專業太窄。孩子在小三下學期的時候,直接找班主任把興趣換成了合唱。小學畢業的時候,孩子報考了幾所初中,放棄了我們家長為他計劃的外校,以專業第一被一所音樂學院附中錄取。我們家長是百般不願意,但是孩子喜歡。
所以孩子選擇什麼興趣班,重點是孩子的天性和愛好,這一點很重要。
寧靜裡的杜家人
報課外輔導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提高,哪方面不好提高哪方面,好的方面繼續鞏固。如果是像語數英這種課外補習班,無所謂有沒有興趣或者天賦,學去就行了,但是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逼得太緊、給的壓力太多。
如果是那種興趣班的話,哪方面有特長就去報哪方面,最好是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這樣學起來才能事半功倍。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他自己意識不到家長要去挖掘,肯定要自己的特長。如果真是說一點特長都沒有,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那麼個人覺得逼著他去學一門特長,對就是要讓小朋友掌握一門特長,而且最好是比較突出的,在上大學以後就知道用處了。
動腦思考
家長們重視教育,學生們需要學習各科知識。在這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不學習科學知識,不跟上時代步伐,不思進取,盲目樂觀是可怕的無知的前途“危險”。學生是家長們的期許,是自己的後代,是祖國的後備生力軍,是民族未來的希望之星。尤其是現今的兒童時代,競爭就己經排在起跑線上,衝刺是必定的目標,沒有堅實的基礎,小學就會吃力,中學就會落後,重點高中己經無望,大學就會被淘汰。不是危言聳聽,沒有知識的可怕,不僅僅是侷限於將來的工作崗位,未來的資金收入,長遠的前途規化,人生的希望消失,父母的責任缺失,養老的前景無望,一切都會成為“泡沫”!
確立好起點,投入資金充電。讓學生學習好英語、語文、數學,打下基礎。根據孩子興趣愛好,上正規、有資質、教育機構批准備案的補習班。學音樂、美術,輔助課程,培養思想情操,動手能力,思維空間,學習樂趣,養成愛學習、愛勞動、品德優、愛團結、愛護公共財物的良好教育。“子不教,父之過”,是有著千百年來正統能量的經驗總結。愛孩子,不等於放棄學習而不管,滿足孩子們吃、喝、玩樂是不正確的溺愛手段。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從小立下好習慣,將來前途無限遠。家長們一定要有規劃和耐心,學生就一定會成為棟樑之材,這是不可否認的真理所在。
前緣31256998
既然是興趣班,就應該跟興趣和愛好有關。如果孩子不感興趣,沒有這個愛好,沒有這方面的天賦,還是給孩子一點獨立空間的為好。
總有人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在這,終點線在哪?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為他們報了興趣班,比如唱歌、跳舞、鋼琴、主持、象棋、圍棋、書法、繪畫甚至外語。我真不明白這些東西等孩子長大能用到多少,有多少能以此為業,甚至靠此出人頭地?一萬個都出不了幾個。
當然,如果能應對考試,高考加分,不妨學一點,基礎知識不牢靠,也可以上一下補習班,如果孩子真有這天賦,也不能扼殺。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只能幫助,推波助瀾。不能干涉,代為做主。培養孩子獨立的思想和人格,比學一些未來不一定用得到的知識更重要。
最後說一下,讓孩子學點武術防身止戈,強身健體還是有必要的,書法也是可以的,一手好字,也可以提現這個人的素養。
太極雲飛揚
家長的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是孩子的媽媽,也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就像某廣告裡說的那樣,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這往往是父母的一廂情願。
孩子上課外興趣班,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但這個真得看自己孩子的情況。且不說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天分,再怎麼樣也要考慮孩子是否喜歡。我家孩子小時候上過美術班,前後不過學了一個多月,孩子就不學了。我兒子還算是聽話的,自己不想學也按照我們的意思去學了。上了幾次課後,一到週末去上課時他就發燒。後來,乾脆就不學了。問了孩子才知道,他非常不喜歡畫畫,而且也畫不好,所以很上火。再後來,考慮到孩子該學樂器了,也是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學。鑑於上次畫畫的經驗,這次我帶著孩子走了好多種樂器班,最後他自己選了二胡。大概他真是喜歡這個吧,一直堅持學著,現在已經學了4年了,孩子很喜歡,也沒把它當負擔。
所以說,孩子上什麼興趣班,還是要考慮孩子的情況,選他自己喜歡的很重要。如果孩子不喜歡,強求也沒用。對於每一個孩子都有有自己的特長,只是父母沒有發現而已。在選擇課外班時,多和孩子溝通,注意觀察孩子的喜好,才能選出適合孩子的興趣班。
千里煙波
學習的自主性很重要,即孩子喜歡學才行。現在大多數的情況是孩子不高興去,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二是培訓機構參差不齊,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但聽者置若罔聞。三是應充分了解孩子的特長,有的放矢。四是找出差距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行,而不是一味的跟風。孩子的事情還是以他們自已的意願為主,家長可以與孩子商討,給出建議,但不能包辦。內因才是關鍵,家長的精力要放在啟發和引導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上,調動其學習的性趣,這是最主要的。上培訓班只是花錢買了家長的心安,但未必是孩子所需。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應按照自己的發展去做,百花齊放才是美好的世界。天賦真的很重要,天賦是什麼呢?天賦就是悟性。孔子說有教無類,但也要求能舉一反三者。可見天賦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天賦加上努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懶螞蟻29
唉,孩子還是重點在學習基礎課程的階段,什麼興趣愛好和所謂的天賦異稟,八字還沒一撇呢,至於麼?其實,都在著急孩子是否輸在起跑線,倒不如說家長在這個社會發展的新時代,輸不輸在起跑線。
我的一個朋友就做的很好。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因時啟發,因勢利導。
平常多跟孩子溝通,掌握孩子實時想法。陪孩子看電視,讓孩子提出問題,課餘時間陪孩子到圖書館查閱資料,讓自己尋找答案。針對孩子感興趣的問題,陪孩子一起準備資料,讓孩子動手操作。在家裡搞點儀式感,比如怎樣才能讓苦瓜沒有那麼苦,或時事問答。孩子的作業,在學校遇上什麼問題,都應該每天解決,解決不了,第二天找老師幫助解決。
所以,朋友的孩子並沒有報任何的課外班,但是與同齡孩子相比,學習成績和其它知識面的掌握,那是相當優秀的。而且,生活技能,獨立性,處理問題能力那是相當棒的。特別是為人處世,講禮貌,尊重師長,謙虛禮讓方面,那也是沒得說的。孩子該玩就玩,跑步打球游泳,我朋友都徵求孩子的意見,該陪同就陪同。
所以,我也個人見解,覺得孩子還是以基礎課程為主,其他時間還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意見,家長溝通,因勢利導為好,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沒有好處。而且,家長要求孩子努力的同時,自己是否也該努力奮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