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之地——南陽

假如,南陽的那塊窮鄉僻壤,不是諸葛亮在那裡守望了十個冬夏,它會有個如雷貫耳的大名叫臥龍崗嗎?假如那崗上沒有那幾間茅草房子,而且沒有劉備一而再,再而三的造訪房子的主人,"三顧茅廬"會成為一段傳世佳話嗎?再假如,諸葛先生不是一代宗師,沒有鞠躬盡瘁為光復漢室死而後矣,今天會有那多的人冒雨去訪武候祠嗎?然而,歷史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的假設空間,它按照它原本的面目,堂而皇之地走進了現實的視線。因而作為智者的化身,孔明先生自然而然登上了人們謁拜的神壇。

我到南陽的第一站,就去了武候祠。只是南陽武候祠的諸葛亮,那時還是一介布衣,他帶著他弟正在臥龍崗上躬身耕讀呢。誰知十年後,有主三顧茅廬,引領他躋身劉備集團的風口浪尖上,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我在陝西的漢中,也去過號稱天下第一祠的武候祠,那是諸葛亮晚年的行宮。從立志光復漢室到兵敗五丈原,諸葛亮把他的一生無私地獻給了他忠貞的事業。而在這不長的生命旅程中,他用他極具魅力的人格和力克群雄的智慧,指點江山,激揚豪情,書寫了一代名相的不朽傳奇。只可惜,這一葉起於南陽,終於漢中的生命之舟,在歷史長河裡僅僅搖盪了二十七年。可能連諸葛先生自己生前也未料到,因有一種文化叫"三國",這才使得他辭世千年之後,人們還津津樂道說起他,供奉他。其實人世間,最久遠最長壽的東西,只能是文化,你的財富,你的浪名,你的才貌,你的權杖,既便它們都曾不可一世,但歷史的雲煙1都會將此盪滌殆盡。倘若它們不死,它們就必然要穿上了文化的戰袍,並在歲月的磨礪中南征北戰,堅軔不拔,也許他們就成了另一種傳說。如三國演義的英雄們,一直活在人們笑談中。

那天的雨,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一如我們的目光,在武候祠晃來晃去,不肯移開。但無論我們多麼深情的找尋,都未能在三顧堂前找到故人的身影,也未能在臥龍潭邊聽到那朗朗書聲,也許歷史的過道里容不下太多人的擁擠,只剩下一段段佳話在那裡蝸居,而滿院瀰漫的那一股紫氣,想必是先生留在世間的魂了。

拜過丞相,那會兒忽然想起,自己要是個臭皮匠該有多好。因為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呀!可憐我這腦瓜子,一千個也抵不上一個諸葛亮啊。不是諸葛亮就不把自己當作了諸葛亮吧,我想,其實做一個普通人也是一種幸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為名苦,不為利累,那是多麼愜意的生活啊!只可惜,我們太多的人已過不慣這種生活了,不信問問那些跪拜丞相的信男信女們,誰許下的宏願是一紙清貧呢?世間百態,路有千條,只要有一條是我們自個認定的,你就大步走吧,願一切安好!

劉備三顧茅廬之地——南陽

劉備三顧茅廬之地——南陽

劉備三顧茅廬之地——南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