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先生為什麼要把全部收藏捐給博物館?

早晨從下午開始

馬未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一箇中國從舊社會到新社會思想,意識,傳統都有著巨大的區別。這個時代就是中國傳統與中國共產黨提倡的新型的以共產主義公德意識,為主的道德風尚。

首先,1955出生的馬未都一定離不開這種思想的教育與洗禮。應該講是社會這所學校教育出這種思想與人們的思想與覺悟。

第二,作為一個幹部家庭出身的孩子,馬未都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馬未都就有是一個有志向的孩子。同時也是一個有研究能力與執著的人。可以這麼說:財富,發現財富,並能將財富變現,是一個人除了後天學習外,有著一種超然的天賦。馬未都就是這種人物,可以這樣說:就是馬未都什麼都失去了,馬未都一定會東山再起的人物。

第三,我們從馬未都平常言語中,能夠感到馬未都是一個有著大格局的人,並不以成敗論英雄的人,同時對待後人的要求,馬未都應該更加看的明白,或者說是看歷史五千年的人生觀。這種境界絕非一般人能夠看清楚的事。

第四,馬未都也是一個智慧之有遠見的人。體現在把個人得文物捐出後,除了文物所有權是國家的外,經營與管理,馬未都還是有很大的決策權力。如果在不損害國家利益上,馬未都的意見是最重要的。想想看,一個自己喜歡的事業與文物有著國家資源與人才的管理並能永續經營,實在是一種偉大的事業,是把個人的理想與國家利益密切聯繫在一起。這就是馬未都的智慧與胸懷,也是國家的所幸,人們所幸。




陳文霞88

你好,關於馬未都把自己的收藏捐獻給觀復博物館,這個事情確實需要下很大的決心,不是誰都能做出這麼大的犧牲的。對於一個深愛著自己手裡的古玩的人,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捐贈出去,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樣,捫心自問,我目前是達不到那種境界的。

有人會說,馬未都把自己的古玩捐獻給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不就是馬未都的嗎?那還不是左手給右手?其實不然,私人的物品一旦進入博物館,就會由國家建檔報備,這些物品就不再屬於個人了。也就是說,一旦古玩進入觀復博物館,馬未都只對它們有管理權,沒有擁有權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馬未都傻,自己的寶貝留給後人不好嗎?幹嘛非要把自己幾十年辛苦淘來的寶貝捐贈?人都是自私的,大家這麼想,當然無可厚非。馬未都能毅然把古玩都捐贈出去,正好說明了他的超脫和我們都難以到達的境界。

人生百年,我們可以擁有很多,但是身後卻是什麼也帶不走的,我們收藏一件古玩,看似我們擁有了它,但是,我們卻往往只是它的一個過客。我們走了,它們還在,它們可以屬於你,同樣也會屬於別人,也就是說,古玩從來不會屬於哪一個人,我們只不過是它們生命中的一瞬間。



馬未都曾經說過;一個人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從這句話,我們可以感受到馬未都超然的價值觀,這一句話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卻放不下這些帶不走的東西。

馬未都又說:我不希望兒子形成對財富的不良心態,並由此輕薄誠實勞動的價值與意義。我想這句話大家都看得懂,我就不解釋了,我們從馬未都這兩句話知道他是個活得明白的人,也能理解馬未都為什麼願意把古玩全部捐獻了。


風雲說收藏

對於馬未都先生的這一舉動,讓很多人疑惑不解,這麼多寶貝不留給子女,不傳給後代,為什麼要去捐贈呢?


一是為了館名的寓意,觀復博物館館名源自老子《道德經》“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其寓意著宇宙萬物相互運作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它們的本根源頭,不論其如何變化多端終會迴歸根本。而觀復博物館藏品的根本就是國家,是屬於國家的。




二是馬未都先生本人的心願。

馬未都先生認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捐出一切,安然而退。不希望晚年還揹負著鉅額的包袱,捐出以後自己能夠以一個普通參觀者的身份悄然買票進館,更為輕鬆地享受這裡的一切,那才是福氣了!

三是為了館藏得到更好的管理。博物館交給社會管理,使其社會化,成為社會公共財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讓更多的人受益。



四是馬未都先生希望能騰出更多時間專心寫些書。馬未都先生在收藏界名聲顯赫,具有豐富的收藏經驗和鑑別技術,從理論到實踐上都有獨到的見解和心得。寫成書後勢必是收藏界以及博物館管理界的一大財富。



鄱湖方舟

馬未都先生不止在一次的公開場合表示要將自己所有的藏品都捐給博物館。

我們都知道搞收藏的人都是以取得為樂的,有人為了收藏物件可以傾家蕩產,可以不計利益成本,可以廢寢忘食,可以夜不能寐,哪怕用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馬先生的藏品也是幾十年來,費盡心血倒騰回來的。

這些古董已經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了,他最主要的榮譽地位都是收藏得來的。

那麼做出這樣的決定,馬先生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馬先生在接受楊瀾採訪的時候就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馬先生說:藏品都是聚聚散散的,古人也曾經無數次發出這樣的感嘆。

藏品從我這裡流失出去,是散了,但是對於在別人那裡,又變成了聚。

這個藏品是不可能永遠聚下去的,就連皇帝都不能。

東西一旦擁有多了,那麼擁有的過程帶來的滿足和榮譽,就是最大的好處。

再想要過多,那就會適得其反了。

“無餘才是至樂”,一個人擁有太多寶貝,那麼就會變成自己的累贅。

也不能留給孩子,那也是不穩定的因素。

只有捐給社會,才能體現其最大的價值。

從當代的大收藏家張伯駒,王世襄,再到他自己,都證明了散才是最好的收藏。

“散”才是現在對於馬先生最好的結局。

當然,對於馬未都的兒子來說,他說想讓馬未都這位父親給自己留一件。

馬先生說,那也可以,留一個念想。

所以對於馬先生來說,這些都是大智慧,都是參透了許多人世間的大道,形成的決定。

這對於社會與他自己都是最後的選擇。


早晨從下午開始

張伯駒說,“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這是偉大收藏家的風範!

捐給博物館是藏品最好的歸宿。



1 把藏品捐給博物館,可以保護好收藏的文物。馬先生自己也有博物館,但是當馬先生不在了,雖然當今是太平盛世,但是對收藏品來說,捐給博物館應該是對收藏品來說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好的保護。

2 收藏品的價值在於藏品所含有的文化,把收藏品上的文化傳承好,收藏品的文化為大眾所熟知,我想應該是收藏品價值最好的體現,最好的方式是把收藏品捐給博物館,這樣可以把收藏品的文化價值更好的展現出來。



3 收藏品屬於馬先生,收藏品文化價值屬於全人類,這一點,馬先生心裡非常清楚。

4 馬先生是個不差錢的主,愛的是收藏品,而不是收藏品的價格。

5 馬先生是個有智慧通達的人,對收藏不僅僅是喜愛,更有很深的認識,歷史上的大收藏家張伯駒也是把自己喜愛的文物捐獻出來。



對於馬先生這個智慧通達的人,他心裡清楚,捐給博物館是收藏品最好的歸宿。

個人觀點,歡迎討論,不喜勿噴!


我是一個小書蟲


gydvj馬蘭老兵

馬未都先生也是為了更好的把這個博物館做下去,他是真正的愛這個文物和古董,並且一心想著觀復博物館能走下去,他只有割捨出自己最最心頭上的肉才可以讓觀復從新中國第一家民營博物館到現在一直存活下去,還能保持收支平衡,現在觀復博物館慢慢走入正軌了,其實馬先生為此作出的努力很大,他上電視節目做文化講壇,講文物的文化傳播出去,使得更多的人能喜歡自己國家的文化,愛上收藏文化,努力不白費,社會上真正的起了反響,引起了收藏熱。

收藏的最高境界不是據為己有,而是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讓大家都看得見,分享出去,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馬先生的做法肯定會在以後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井中有眼

金蟬蛻殼,換湯不換藥———他深知捐字的學問多也許招數變幻無窮的!也深知自己博物館是垃圾館了!他也深知國家接受他的捐給左又難右又難的……因為是雞筋博物館:明知無味,棄之可惜,國家接受捐給了而他一樣是館長,不但要養他還要養一大班人馬,每年定期給一筆博物館費!這個捐何而不樂呢!以後名正言順地掛牌騙取更多的鑑定。總之就是一句話,左手捐給右手,老馬老謀深算啊!


笑傲江湖1237552

他辦博物館,就是把自己洗白,不然那麼多天價的東西會把自己壓死、而且出土的東西絕對不能放家裡,鎮不住。財富到了這個階段,自己留著,那就是把禍根留在自己家裡了,以後肯定出事。現在名利雙收不挺好嗎


追趕世鎅

馬未都先生,應該是對中國傳統文化還是有較深的理解的。其實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心是講做人的學問。馬未都先生也是較有天賦的人,又勤奮,自己的定位又準確。一生還是很成功的。人不到達一定的思想境界,是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的。其實,人的成功,歸根結底是做人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