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科書會把《陋室銘》的作者標為劉禹錫?

繽匯

先說明一個事實:《陋室銘》的作者真的是劉禹錫,而不是崔沔。

我們的教科書還是很嚴謹的,是經過很多專家共同協作,根據國家標準,參考已有教材,確定編寫思路;然後在大量的書籍中找出合適文章,進行必要的修改,配上課後習題、單元練習、生字、插圖等;然後排版,做成書的樣子。最後才算成型。

如果不是經過多方考證,確認無誤,一般有異議的東西是不會放進教科書裡的,更不要說是把文章的作者給弄錯這樣的大問題了。

《全唐書》、《古文觀止》、《歷陽典錄》以及留存的地方誌都是可以證明《陋室銘》就是劉禹錫所作。


大道之光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祖籍中山(今河北省定縣)。據考證,劉禹錫原為匈奴後裔,因其父劉緒避安史之亂,舉族遷至吳興(今浙江省嘉興市),始改漢姓。


劉禹錫,在一些資料中,是這麼解釋的:其詩涉獵題材廣泛,所做政治諷刺詩,辛辣尖銳;所作懷古詩,沉鬱蒼涼,語淺意深;所作仿民歌詩,清新爽朗,別開生面。


而題主《陋室銘》,這不得不從劉禹錫三起三落慢慢說起……


劉禹錫呢,曾官至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因參加了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被德宗皇帝貶至安徽和州當了個通判。到了和州,依規定, 他可以在衙門裡擁有上好的住房,而和州知縣卻最是勢利,故意安排他在偏遠的縣城南門。劉禹錫也不介意,到地兒一看,房子恰好面對大江,反倒來了興致, 大筆一揮 “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整了這麼副對聯貼出來。




勢力小知縣恨得牙癢癢,好你個劉禹錫,不來求我就算了,咋哭爹喊娘都不會?太不拿我這個知縣當回事兒? 馬上把劉禹錫弄到更遠的城北門, 並將三間房子減為一間半,你說巧不巧,這一間半房子位於德勝河邊,不遠處還有一排楊柳,劉禹錫頗為滿意,大筆再揮“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這心得有多大?


知縣老爺坐不住了,劉禹錫呀劉禹錫,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呀,等著!於是,他安排劉禹錫住進城裡,卻只給了一間僅能容得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劉禹錫終於怒了,大筆一揮就寫下了《陋室銘》,並且請人刻於石頭上,大大方方樹在門前。


一路鳴鴻

請自動忽略《中國人名大辭典》這本書,因為這上面記載的內容就是取自《新唐書》。

有爭議就應該拿出來說,除了《新唐書》記載了《陋室銘》是崔沔所作,那麼別的呢?並沒有。

而劉禹錫呢?《全唐文》、《古文觀止》均有記載。

撇去這個,我們再從其他方面來考證一下。

這是《新唐書》中,崔沔是《陋室銘》作者的出處


這個裡面的解釋是這樣的:崔沔這個人很是節儉,所以把俸祿散給了同宗族的人,他自己不建造房屋,寫下了《陋室銘》明志。

再看看關於劉禹錫和《陋室銘》的記載。

《全唐書》卷六百零八就有記載,可惜沒法貼出來。

另外,歷陽縣誌《歷陽典錄》上也有記載:“陋室,在州治內,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

時間、地點、人物全部對應上。

再來對比文風。

說到文風,不得不提一個新文化運動。

劉禹錫、白居易等人,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因此這幾個人的文風都是偏向直白型的。

而崔沔是初唐人,初唐文風偏華麗向,這與《陋室銘》的文風卻不相同。

為了認知更加準確,在此貼一下崔沔的作品。

奉和聖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遊園宴
唐 · 崔沔
五日酺才畢,千年樂未央。
復承天所賜,終宴國之陽。
地勝春逾好,恩深樂更張。
落花飛廣座,垂柳拂行觴。
庶尹陪三史,諸侯具萬方。
酒酣同抃躍,歌舞詠時康。

江天一色無纖橙

關鍵的問題是,你又是哪裡看到的“史料”,得知陋室銘的作者不是劉禹錫?你覺得你比教育局的人懂得多嗎?這種東西你看到了難道不會判斷一下?整天就見的風是的雨,覺得出來秀智商很有意思?還是覺得隨便聽到什麼東西就可以出來譁眾取寵?真不知道你腦子裡都裝的什麼。

如果真按照你這種有懷疑就必須得有充足史料證明的做法的話,那人類的誕生到現在也無法破解,因為沒有史料證明人類是女媧捏出來的還是亞當夏娃生出來的,所以進化論是假的。對嗎?題主?


萬普拉斯萬

1、作者的確存在爭議,從宋代開始就有了。

(1)有人認為是有人託劉禹錫之名所作;

(2)有人認為是唐代崔沔所作;

《新唐書·崔沔傳》記載:“(沔)儉約自持,祿稟隨散宗族,不治居宅,嘗作《陋室銘》以見志。”

(3)主流觀點認為作者是劉禹錫。

作者到底是誰,現在沒有定論,需要進一步考證,但考證的事留給專家們去做吧。

2、我想表達的觀點

引用錢鍾書《圍城》中的一句話“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


師說歷史

這篇美文,確實只是疑似為劉禹錫所作,教科書之所以把作者標為劉禹錫,是因為劉禹錫比催沔名氣大得多。這樣催沔就虧大了,名氣,有時真的非常成人或敗人,令人無奈。


賀點松

前面幾個回答已經很具體了,就本題而言不再贅述。

但是想要奉勸題主一句,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不要道聽途說,就信以為真,以自以為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然後在心裡鄙夷主流觀點。有這點功夫,還不如自己多鑽研鑽研,提高自己分辨的能力。


敲漏夢的囚籠

大家對題主提出了殷殷期望,我就放心了,另外我也補充回答一下:雖然新唐書提及除了劉禹錫,還有人寫陋室銘,但新唐書沒提及這是“山不在高”的陋室銘啊!翻開古人文集,許多文人都寫過同題作品:仗銘、硯銘、扇銘,乃至祭母文、祭妹文,上梁文,春感、秋興、出塞、無題......


引藥師

人們總得學習吧,即使同樣的知識點小學中學大學老師教授的是不一樣的。小學中學教的通行版本,大學老師會告訴你這個還存在疑問,再說,還有哪些版本。如果很小的時候就說好幾個版本,孩子不瘋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