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於楊絳先生,以前知之甚少。只知道她是寫《圍城》的錢鍾書的妻子,而《圍城》,也是多年前看的,具體內容全然不記得,只知道主角叫“方鴻漸”。
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怎麼就想到要買這樣一本書,也許,是因為看了網上流傳的百歲名言,也許是因為這本書的名字-優雅,我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個“優雅”法。
總之,最後我買了這本書。花了一天時間看完。然後棄之高閣。
這次參加讀書活動,同時有個領讀的作業要交,我又把這本書翻了出來,試著寫了十篇拆書稿。
就是在拆書的過程中,我對這本書又有了新的認識。
01簡評
這本書的作者是桑妮,書中對她的介紹很簡單,只說她是寫女性傳記的作者。網上,也幾乎搜不到關於她的任何信息。
她的書,我只看了這本,文筆是優美的,一如楊絳先生的人,淡然,舒緩,娓娓道來,讀來別有一番味道。
在寫拆書稿的過程中,查了一些資料,發現書中有不少錯誤,時間上的,邏輯上的,都有。書中很多事情的時間節點都與後面附頁的“生平大事年譜”不符,感覺稍微有些混亂。
另外,本書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先生的前四十年,而後面的60多年則輕描淡寫。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
個人認為,如果要研究楊絳先生的一生,讀這本書也許並不適合;如果,只是想對先生有一個大概的瞭解,這本書是值得一讀的。
02婚姻智慧
書中講了大量先生與丈夫的日常。從這些日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女人,一個妻子,在婚姻中的智慧。
她永遠把自己的丈夫放在前面:陪丈夫去留學,他公費,她旁聽;在國外吃不飽時,她把自己的飯讓給他;為讓他吃到國內的味道,她一道道研究菜譜;為支持他的創作,她甘願做“灶下婢”,用執筆手劈柴生飯;清華返聘時,為讓他做教授,她甘願做“散工”;家裡的書桌,他用大的,她用小的,她說:“你的名氣比我大”;代簽他的詩集,特意把他的名字放在自己前面,說:“夫在前,妻在後。”
她無限包容錢鍾書:他不會繫鞋帶,她來;他不會用筷子,她想辦法;她生孩子時他弄壞家裡的東西,她說“不要緊,我會修”;家裡的家務,她從不讓他插手;外面的應酬,她巧妙地幫他擋掉;“她像個賬篷,把他罩在裡面,外面的風雨都由她來擋。”
我想到跟她很像的一個人,李安的妻子。李安曾經六年待在家裡,無工作,無收入。全靠李妻支撐。
李妻與她,都是聰明的人。深知自己選的人是百年難遇的人才,當然,不是人才,她們也不會愛上。所以,一旦愛上,就是無限包容。只為讓他無後顧之憂地發揮自己最大的才華。
然而,李妻只是六年,而楊絳,是整整一輩子。
當然,也換來了回報。錢鍾書一生為她寫的詩數不勝數;在友人面前,一輩子有譽妻癖,給了她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甚至生活都不會自理的他,為她做了一輩子的早餐。
我想,世間女子,很少有人能做到如她;而世間男子,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如他。
他們的感情,曾是這世間一道亮麗的風景。
03處世智慧
楊絳先生出生在一個亂世的時代。雖然從小家庭條件優渥,未曾讓她吃多少苦。然而,年近半百,卻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磨難。跟隨書裡講的這些磨難,我們看到了一個老人極致的處世智慧。
被汙衊,她說:“知道我的人反正知道,不知道的,隨他們怎麼去想吧。人生在世,冤屈總歸是難免的。”;下鄉改造,她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幽默地稱之為“過五關”;被剃頭髮,自己做了個假髮套就上街,無懼別人異樣的眼光;被安排掃廁所,把廁所打掃得一塵不染,還說掃廁所“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下幹校,因為偶能得見錢鍾書,她幽默地說:“我們老夫婦就經常可在菜園相會,選勝於舊小說、戲劇裡後花園私相約會的情人。”
各種艱苦的磨難面前,她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地面對人生。
經歷過輝煌與淡漠,讚美與詆譭,體驗過幸福與困苦,感愛過溫暖與冷酷,後來的歲月,她始終保持淡然,寧靜,與世無爭。
她有自己的處世哲學: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這些哲學,於我們,也是一筆不菲的精神財富。
結語:
建議我們當世的年輕人,都讀一讀楊絳先生的傳記。不一定要讀這一本,世面上有很多版本的《楊絳傳》。我想,無論哪一本,看了,於我們,應該都有益處。
閱讀更多 芷水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