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人比較注重“厚葬”,尤其是王公貴族,他們生前享盡了榮華富貴,死後還要追求“風光大葬”,務求在另一個世界也能繼續過著高質量的生活。因此,中國古代從皇帝墓到王公墓,歷來都存有大量的陪葬品。只不過經過千百年的時間,這其中很多大墓都被盜墓蟊賊搜刮殆盡。其中一些未被發現或保存比較完好的,就成了考古界的重點研究對象。
考古專家們大多都閱歷豐富,多年與古墓和遺蹟打交道,除了之前從未現世過的稀世珍寶外,他們對於大多數古墓中的物品都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但有一樣東西,卻是讓考古專家們頭疼,一旦發現之後都不敢輕易去觸碰。說來比較搞笑,這種東西就是今天餐桌上常見的雞蛋。
很多人會有疑問,雞蛋有什麼不敢碰的,難道碰了之後會發生什麼危險嗎?當然不是。我國古墓中埋葬有雞蛋的情況大多出現在2000多年前,因為那個時期存在著一種思想:人們認為死亡只不過是去另一個世界生活,因此就需要把死者生前所吃所用帶到墳墓裡。而雞蛋除了是日常生活用品外,還可以孵化小雞,雞生蛋蛋生雞,象徵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所以在那時的古墓中經常發現雞蛋,而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幾千年的古代雞蛋大多數都成為了化石一樣的東西。經過歲月的洗禮,它們經不起任何的觸碰,輕輕一觸就可能化為齏粉。同時這些古代雞蛋又非常具有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因此如何提取古墓中的雞蛋一度成為了考古界的難題。
好在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考古界最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難題,總算是幫這些專家們卸下了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閱讀更多 歷史獵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