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市民建先生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静Yes”认为,导致朱元璋和康熙不同结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
继承人问题向来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重中之重。明朝万历时期出现的“争国本”事件,就是明朝士大夫捍卫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一个坚定抗争!
可见,继承人问题在帝国传承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如何培养一个合格且优秀的继承人,就成为历朝皇帝考虑的首要问题!
而培养一个优秀的传承人,需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所以历朝皇帝不惜聘重金在朝中物色优秀的大臣充当继承人的老师,一方面,这是太子的玩伴,可以教会太子很多东西;而另一方面,太子的老师也会成为未来皇帝执政班底的一员,可以说皇帝在为太子物色合格的辅佐者。
但是在“静Yes”看来,朱元璋和康熙对待太老师的态度就有些不一样了:
1、朱元璋的“尊师重教”
先说伴读。《明史·舆宗孝康皇帝传》讲到洪武元年,太祖“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此时年朱标17岁,读书当然要伴,而且伴侣的选择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在老师的选择上,朱元璋也没有放松。朱元璋在辅教太子的问题上,把慎选师傅放在第一位,太子朱标的师傅宋濂在元代便已是翰林编修了,《明史·宋濂传》称洪武初,帝“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除了宋濂以外,还有詹同,他是陈友谅的翰林学士,朱元璋攻下武昌以后,便召他为博士,“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明史·詹同传》)。
当时教授的主要是儒家经典,即仁义礼智信。除了太子,其他诸王朱元璋也没有放弃教育!正是由于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的儿孙更多地懂得了秩序和伦理的力量!
作为皇帝,也是父亲,朱元璋不仅为皇子们物色优秀老师,也在身体力行尊师重教。
有一个叫刘崧的师傅,洪武14年,崧为国子司业,赐鞍车,令朝夕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卒。疾作,犹强坐训诸生。及革,敬问所欲言,曰:“天子遣崧教国子,将责以为功,而遂死乎!”无一语及家事。帝命有司殡殓,亲为文祭之(《明史·刘崧传》)
。”从这里可见朱元璋确实尊师重教,一个穷教书先生,能够与皇帝朝夕相见,而且见面能“燕语移时”,他们之间谈论的议题,当然离不开朱元璋子弟之间学习和品德的状况,由此也说明朱元璋在教师面前没有一丝一毫做皇帝的架势。朱元璋与师傅的关系,不完是君臣之间的,而是家长与教师如何协同教育好下一代的问题。而朱元璋对教师的关心,不是递红包,而是充分地表示对他们工作的尊敬,是靠这一点来调动教师们积极性的。
实践证明,父亲的言传身教给了孩子们树立了良好榜样,明朝没有出现挑战太子朱标的情况。
2、康熙的“尊师重教”
和朱元璋的尊师重教相比,康熙确实差出了太多。
很多人说康熙是千古一帝,那是对他功绩的一个肯定,但是对康熙的子女教育问题连连感慨,好像康熙忙于政事顾不上孩子们,然后孩子们都被其他人带坏了,或者说康熙没问题,全是这帮孩子们的错!
说这些话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康熙尊师重教的真面目。
皇太子出生时,康熙最疼爱的皇后难产而死,这让康熙对太子百般溺爱,终于害了太子。太子师傅耿介给太子讲课,因天气炎热,加上站得太久,突然晕倒在地。康熙得知后,非但不责备太子,反而怪罪老师:“尔等侍立,朕焉得知?应坐应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赐座,未奉朕谕,岂敢自主?”整的罪责全部在老师身上。
康熙25年4月,康熙在瀛台教皇子们射箭,帝师徐元梦陪侍在旁,康熙也让他射箭。但徐元梦不善骑射,拉不开强弓,被康熙当着皇子的面严加斥责。徐元梦解释了两句,康熙便恼羞成怒,当着皇子的面让人杖打徐元梦到奄奄一息,并下令抄徐元梦的家,将其父母流放黑龙江。但是他又怕这样会耽误皇子们学习,于是当晚又派人去给徐元梦治伤,让徐元梦第二天必须按时给皇子们上课。
当晚天降大雨,徐元梦带伤跪在皇宫门前嚎啕大哭,恳求御前侍卫转奏:“臣奉职无状,罪该死。臣父廉谨,为官数十年,籍产不过五百金,望圣主察之。且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壮,乞代父谪戍,尚能胜甲兵效命矣!”侍卫虽然很同情他,但又惧怕康熙发怒,没人敢转奏。后来一个大臣求情,康熙才赦免了徐元梦。
康熙46年1月,康熙第六次南巡,路上看到诸皇子的请安帖,感觉文笔不通,感觉都是徐元梦不尽心教诲所导致的。拟将徐元梦革职,并当着全体阿哥之面再次杖责徐元梦。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父亲的都不尊重老师,皇子们怎么能够尊重老师呢?最要命的是,康熙作为少数民族皇帝,一再可以贬低和侮辱儒家经典。康熙最得意的事,就是召集天下儒生,在他们面前宣扬儒生误国,儒学误国。这都被孩子们看到眼里,最后导致皇子们视伦理规矩为草芥!视僭越为能事!
所以,朱元璋和康熙的子女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二者一切的根源,在于朱元璋和康熙本身。
说康熙太子不是长子以及明朝藩王在外无法撼动朝廷的,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育。
教育为百年大计!此言不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静Yes
向敬之
明太祖朱元璋有儿子二十六人,清圣祖玄烨大大小小的儿子三十五人。
朱元璋登基,便立皇长子朱标为皇太子,确定嫡长为储制度。朱元璋在培养储君监国理政的同时,完善和强化东宫制度,以勋戚重臣充实储君的顾问队伍,突出储君为制度化的接班人。
储君既定,其他皇子稍大,就封王就藩。这样,也为明朝后世,一旦皇帝指定嫡长子或皇长子为接班人,其他皇子只能无条件接受不一样的天命。
朱标从小接受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即便都是嫡子系列、最早封王就藩的几个弟弟,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都对兄长朱标极为尊重。这几个藩王,是朱元璋皇子中实力最强的。他们如此礼遇太子,其他藩王也只能绝对臣服。
民间收藏的朱元璋画像(彩绘),相貌不俗,典型特征,三庭比例悬殊,下巴很长,奇人之相。史学考证,与其真实相貌较为接近
康熙诸子不然。康熙虽然早早地确定了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但以皇长子胤褆为首的其他诸子,一般只有皇子身份,需有成绩或为父皇喜爱,才有机会晋升为贝子、贝勒、君王、亲王不等爵主。这是清朝皇家制度,皇子并非出生便是亲王。这,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待遇、身份等级。
此外,清朝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皇子不经皇帝允许,是不能随意离京的,更无就藩之事,严重地影响了皇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交结大臣,自成集团,明争暗斗,倾轧掣肘,意图彻底改变最初的出身和身份。
胤礽的储君做久了,也因康熙的放任中日益骄纵,对兄弟们极不友善,导致了储位虽定、但阴谋不止的夺嫡乱象。
康熙立碑“治隆唐宋”,礼赞朱元璋,称“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在处理诸子关系上,康熙不及洪武。虽然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再立皇太孙,引发朱棣发动靖难一役,篡弑上位,但朱元璋制定的嫡长为继的皇家制度确实避免了不少宫廷政变。
以礼观书
第一,传统不同。
明朝是汉人政权,嫡长子继承制已经被认同,朱标身为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
而清朝就不同了,作为女真人政权,受长子继承制思想影响较浅,立贤思想影响也比较大,而以前的皇太极、顺治等,也都不是长子继承。
第二,能力不同。
朱标作为皇太子,仁爱有德,有所作为,其能力在诸子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没有人有能力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
而康熙帝的太子,能力平凡,远远不及皇四子、八子、十三十四子等,又荒淫无度,在康熙离京期间更是胡作非为,拉党结派。这些也为其它能力强于太子的皇子提供了机会。
第三,对待亲王的方式不同。
朱元璋把其它儿子分封在了全国各地,这就避免了其它儿子对皇位的直接窥伺。
而清朝的王爷贝勒,有王的封号,却没有王的领地,在京城为官,这也为九子夺位提供了客观条件。
津城沐雨
一、制度不同。
明朝是中国古代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之一。也就是说,嫡长子、嫡长孙的皇太子、皇太孙名分已定(甚至藩王都要豫立世子、世孙),如无意外(明朝除了明成祖属于非正常即位,其皇位基本都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甚至明世宗小宗入继大宗都严格遵循了立长的选择),皇位必须在嫡长子家族产生,其他皇子完全没有继位的可能性。所以,终有明一朝,除了明成祖,再也没有出现过皇位的非正常传承。即便后来明神宗有意废长立幼,废明光宗而改立福王朱常洵为皇太子也因为阻力太大而最终告吹。所以,朱标的地位一经确定,除非朱元璋自己想改变,否则很难为外力所撼动。可恰恰朱元璋又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终其一生,根本没有儿子敢挑战朱标(包括其子朱允炆)的皇储地位,甚至连打小报告都不敢。
清朝作为游牧民族入主华夏,其早期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皇位传承制度,虽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嫡庶之分,但是并不十分严格。也就是说,清圣祖、包括清圣祖之前的一段时期,理论上任何皇子都有即位的机会和可能性。清圣祖虽然遵从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册立了皇太子,但是后来又两次废储。在皇太子被废之后,清圣祖已经没有所谓的嫡子,而清朝初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并没有明朝实行得那么彻底,所以,清圣祖的庶子们一下子几乎都拥有了皇位的继承资格,一个个跃跃欲试,自然造成了后来“九子夺嫡”的局面。此后,鉴于历史教训,清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颇为特殊的“秘密立储”制度,但那是后话了。
二、藩王管理方式不同。
明朝的藩王属于实封,即藩王都有明确封地。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藩王必须前往封地就藩。没有皇帝的许可不准私自留京或者私自进京,更不许藩王之间私下相互来往。明成祖之后,明朝的藩王甚至连出王城都要向地方官员和朝廷报备。除了明朝初年守土戍边的藩王还有些实权,明朝永乐之后的藩王几乎与锦衣玉食的囚徒无异。所以,藩王们即便想要争储夺嫡也几乎没有在老爹面前表现的机会。当初,明成祖如果不是被侄子朱允炆的粗暴撤藩逼得走投无路,也未必会铤而走险,出现明朝历史上这唯一的例外。
清朝和明朝不同,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甚至入八分公全都养在京师,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离京,这等于是将藩王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便于监视、管理。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麻烦。清朝这些被皇帝养在京师的王爷们其中一部分是被赋予了权力的,尤其是清朝初年。手中有了权力之后,必然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势力。而且,这些王爷们终日围在皇帝老爹身边,自然也多出了许多自我表现以及影响和改变老爷子想法的机会。所以清朝这些养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王爷们虽然失去了举兵造反的可能,但是却又为其参与夺嫡提供了便利条件。拿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来说,如果这些皇子手中没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远离权力核心,像明朝的藩王一样成为锦衣囚徒,又怎么可能出现如此局面?
三、传统不同。
明朝的皇帝虽然一直在不断集权,但是士大夫阶层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尤其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明朝的士大夫阶层经常会为了所谓的道统跟皇帝据理力争,有时候甚至逼得皇帝不得不作出让步,例如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而明朝皇帝出于维护统治稳定性的需要,并没有彻底打击士大夫阶层的这一举动,后来也只不过是利用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之间形成权力平衡而已。所以,明朝如果有人想推翻嫡长子继承制,难度非常大。况且,朱元璋是权欲及强之人,就更容不得他人指手画脚、破坏自己亲自制定的游戏规则,即便亲儿子也不行!
清朝的中央集权几乎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加之游牧民族的奴隶制传统残留。清朝的皇帝是主子,几乎是说一不二;臣下是奴才,只有俯首听命的义务,至于后来的汉臣集团就更没有什么话语权了。也就是说,到底由谁来接班,只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其他人无权干涉。如此一来,皇帝的儿子们自然都拼了命来忽悠和讨好老爹,以期能够接班,所谓“夺嫡”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个人素养不同。
这个是就个案而言。朱标和胤礽同样是当了几十年的皇太子,但结局却完全不同。朱标当了二十多年皇太子,最后死在任上,由他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胤礽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却最终被废,皇位花落别家。这里面个人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标善始善终,一生都在乃父朱元璋的教导下尽心尽力学习和历练,以期做一个合格的太子、合格的皇帝,几乎没有一天懈怠。而且,除了缺少一点点乃父朱元璋的凶狠和霸气,朱标作为皇太子基本还是合格的,这一点连他挑剔的老爹朱元璋也都是认可了的。
胤礽前后却显得有些矛盾。据史料记载,胤礽早期也是颇为兢兢业业想做一个好太子、好皇帝的,而且其能力和资质并不差,也多次受到老爹清圣祖的夸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架不住一群各怀鬼胎的兄弟们捣蛋、使坏,胤礽在乃父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差。而且,随着进入而立乃至近不惑之年,可能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胤礽自己也逐渐开始放纵、松懈和倦怠了,最后更是说出了那句有名的“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这句话传到老爹耳朵里还得了?这等于就是明着咒老爹怎么不早点死!所以,他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而且,面对兄弟们不断地打小报告,老爹对自己越来越不信任,出于自保,胤礽也的确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就更不招老爹待见了,被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务正业歪医生
此例需要从朱元璋与康熙的心性、文化观念与吏治方面去考虑。
心性。
朱元璋是草根起步,历尽艰辛,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并未接受过皇家正统儒家仁治教育,能够一步一步到荣登大宝,心肠不狠,心眼不多,恐怕坟头草已丈高。
康熙则不同,自小养尊处优,接受过皇家正统的仁治教育,他的眼界更多局限于宫墙之内,所以不会像朱元璋那样看透世态炎凉,满肚子心眼,心肠也不会那么狠,凡事讲究仁治,法治,循循善诱。
所以,二人心性不同,则对于朝廷结党的处理方式也大相径庭。朱元璋对威胁皇权的一切党羽是杀无赦,如胡惟庸与蓝玉,加起来诛连将近5万人。盛权之下,谁敢冒尖?而康熙诛杀大臣最出名不过一些罪不可赦如鳌拜,但其凡事仁义为先,鲜有诛连。
文化观念。
朱元璋政权乃汉族政权,历来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加上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拱卫,与朱标孝悌礼让的长兄风范,群臣的拥戴,众皇子于情于理,根本没有与朱标夺嫡的可能,主观上没有实力,客观上不存在条件。
我们看满清的文化观念来说,嫡长子继承观并非一成不变,首先,顺治、康熙自己都不是长子出身,女真政权更多讲究任人唯贤,能者当道。加上,太子无能被废,所以,客观上存在九龙夺嫡的条件。
吏治。
朱元璋在定都后就很少出战,与北元的战争更多是徐达他们去打的,这就为他整治吏治提供了条件。而我们知道,朱元璋整治吏治的手段是比较毒辣的,如其当时依仗的锦衣卫就令无数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他把主要的心思放到了吏治上,所以,谁也不想尝试锦衣卫的枷刀,也就不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而夺嫡的代名词可以说就是结党营私,非一人可为。
但是我们反观康熙大帝,其一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封疆阔吏上,连年征战必然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赋税缩减。如此,朝廷便无俸禄可发,官员之间必定会结党营私,比如当时著名的“火耗”,“冰敬”,“炭敬”,都是各地官员补贴收入的方式,而这些事情,非一人可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古往今来只要官员之间涉及到金钱,必定结党,必定与权力漩涡核心息息相关。所以,康熙晚年九龙夺嫡实际上是三个利益团体的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的斗争,废太子党,四爷党,八爷党。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我们分析此类问题不能断章取义单单从某一方面去分析,而应该从各方面去统衡考虑,因为这是各方面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执政者的心性为主管条件,朝政文化观念为客观条件,吏治环境为摇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不书三少
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明王朝是严格执行立敵立长的传统思想,朱标是长子又是敵子,没人敢抢,甚至连这个想法也没有,等到朱棣抢他侄儿的皇位时,他的大哥二哥三哥已经去世,他反而成了最年长的敵子(关于朱棣是不是马皇后生的这里不讨论),所以他敢抢皇位;而清朝最早是立贤的制度,看看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等人没有一个是长子或敵子,而康熙是第一个按照儒家思想立敵长子为太子的皇帝,还是公开立的太子,所以再造成其它阿哥们不服,要抢皇位!
第二:明朝的制度和清朝不同,明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度,除太子外其它皇子一到十几岁就得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并且封地还有朝廷的官员看着,不能随便离开封地,想造反也很难,看看朱棣造反时联合了很多藩王,才勉强成功!而清朝呢,阿哥们一直就在京城,成年后能力出来当差,看看康熙时期:大阿哥带兵打过仗,三阿哥编书,四阿哥经常办案,八阿哥管理户部,十三阿哥练兵和管理刑部,十四阿哥管理兵部,个个都是能人,没有本事的则围绕在有本事的周围,最后导致阿哥们和大臣结党营私,和太子抢皇位。
第三:朱标很贤能,弟弟们都很佩服他,关系也十分融洽;而太子胤礽行为不当,连康熙的妃子都敢偷情,这可是乱伦的丑事!还有就是能力也不行,还偷偷卖官,最后失去圣心!
所以朱元章的儿子们没有人和朱标抢皇位,而康熙的儿子们会出现九子夺敵!
我自提笔写春秋
提到清朝的皇位继承人制度,声音比较大的一种观点认为清朝皇帝是优选的,认为顺治是优选、康熙是优选。在康熙两立两废太子选继承人时,他的儿子们一看又要“优选”了,这不就明摆着是让他们相互竞争嘛,所以这是出现“九子夺嫡”的一个直接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清朝的封爵制度,清朝封给皇子的爵位主要是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这些爵位主要是荣誉和福利待遇,而没有封地。所以清朝没有皇子离京就藩一说,他们不管爵位高低一般都住在京城,也就是说都离皇位不远。
这种情况下又要搞优选继承人,等于表明每个皇子都是候选继承人,等于默认他们都有参与竞争的权力。所以康熙时出现九子夺嫡一点也奇怪,不夺才奇怪。后来雍正把“优选”改成“秘密优选”(秘密立储),围绕继承人的夺嫡问题才算解决。
相比之下,朱元璋虽然皇子比康熙还多,很多也非常优秀,但老朱同志办事讲究简单明了。明眼人早看出“明祖行事多仿汉高”,在继承人问题上立下“十二字方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
朱棣等人对照这条守则,自然知道皇位将来是大哥朱标的,别人想也白想。等到朱标病逝后,朱棣等人以为这下该“兄终弟及”了吧。但没想到老朱同志把这“十二字方针”套用在太子人选上,让朱标的儿子继承太子之位,悍然封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棣兄弟们之所以被老爹欺负成这样都不敢吭声,固然与老朱同志强悍的家长制作风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老朱同志对皇子的另一项安排:分封与就藩。
上面已经说过,清朝皇子无论爵位高低都不存在离京就藩之说,全都一股脑地窝在皇位周围等着被优选。而朱元璋早在洪武二年便定下“分封诸王之制”,其后十几年间先后有24个藩王离京去了藩国,其中有9个藩王沿长城立国,余下皆分居国内各地。
例如,秦王朱樉在22岁时就藩西安,晋王朱棡在20岁时就藩太原,燕王朱棣在20岁时就藩北平,周王朱橚在20岁时就藩开封,楚王朱桢在17岁时就籓武昌,齐王朱榑在18岁时就藩青州。
可见,朱元璋的皇子在成年前后基本都会离京去藩国居住,他们远离京城、远离皇位,根本没有参与皇位争夺的条件。后来永乐年间,朱高煦想抢哥哥朱高炽的太子位,最终因被朱棣强令离京就藩而告终。所以,明朝把皇子们东边一个西边一个分隔开,兄弟之间夺嫡争位的事情自然发生不起来。
读历见闻
两人的情况确实很相似。
和康熙相同,朱元璋的儿子也各个英明神武,太子朱标自不用说,宽仁,大度理想的守成之君,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可是为什么没有出现九子夺嫡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九子夺嫡”,简单来说就是众多儿子争夺储君之位。
我们先来说一下朱标的胤礽的相同点
首先,二人都是嫡子,虽然满人没有立嫡的习惯,但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这一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所以胤礽和朱标都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其次,二人都长时间作为储君,朱标当了二十多年太子,胤礽当了三十多年。
最后,他们两人都曾非常得到皇帝的信任,朱标自不用说,终其一生都被朱元璋重点培养,非常看重。而胤礽也曾获得康熙的信任,监国处理政务。
胤礽和和朱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储君之位的稳固程度。
朱标从被立为太子直到去世,储君的地位都是无可撼动的。
而胤礽则不同,曾在康熙四十七年和康熙五十一年两次被废,也正是胤礽被废,“九子夺嫡”的大戏才进入高潮。
坐朝之君和储君的矛关系,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朱元璋对朱标是倾注心血在培养,并且非常信任。而朱标
宽仁,大度,友爱,关键的是在诸王子中非常有威望。康熙对于胤礽一方面抱有期望,另一方面是提防,怕储君分权,而胤礽则没有很好的处理这种矛盾,导致最终被废。
胤礽的一生是悲剧的,而朱标则让人惋惜。
一点点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并没有出现康熙朝那样的九子夺嫡现象。其一在于朱标能力强,而且孝顺。其二在于明清的继承制度不一样,使其他皇子人人都有机会。其三在于教育与分封问题。
说一千遍说一万遍,不管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先天优势,但如果能力不行也是白废,比如说胤礽这样的。如果能力行了那么更是顺风顺水,比如说朱标这样的。
为何明初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朱标能力强,上可以使朱元璋满意,下可以使诸王心悦诚服。
朱标相对于胤礽,是极其孝顺的,朱棣对于父亲朱元璋孝顺不说,还经常救助要被父亲责罚的秦王晋王等弟弟,身为大哥维护了家庭的团结与和谐。而胤礽不只是弟弟病重乃至死了漠不关心,康熙病重时还偷窥,想早点继承帝位。差的太远太远了。
朱标主张仁政,虽然经常惹的朱元璋勃然大怒。但也获得过朱元璋的认可其能力也不错,而胤礽监国期间的做为简直是差太远。
朱标能力强,人品又好,太子之位又怎么坐不稳呢。而胤礽就是恰恰相反了,能两次被废也是正常。
继承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就一直主张嫡长子继承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度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的避免诸子为了太子之位自相残杀。
朱元璋为了贯彻这个制度,甚至朱标英年早逝以后,不选择其他有能力的儿子而是选择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清初的继承制度其实很乱,因为是少数民族所以并不是太注重嫡长子继承制度。
清朝第二代皇帝皇太极是排行第八,第三代皇帝顺治帝福临排行第九,第四代皇帝康熙排行第三。可以看出当时清朝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规则,立继承人不怎么看重是否为嫡长子。
到了康熙帝时代,开始制定规则实现嫡长子继承制度。但一时半会根本扭转不过来的。嫡长子胤礽不争气,使这种制度失败。更是引发了其他皇子的好胜之心。
最后清朝继承制度成为立贤不立长。
教育与分封问题。
朱元璋对于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一直认可的,虽然也注重培养其他儿子,但更注重于培养朱标。
朱标早在朱元璋为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
可以说当时的资源倾斜于朱标一人。
而且朱元璋立下分封制度,一般藩王成年后就要就藩外地,一旦去了外地远离政治中心,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诸子斗争的可能。
清朝因为开国初期的继承制度不明确,哪怕后来康熙帝想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度,也是一时半会扭转不过来。
所以清朝的培养皇子制度是合理分配资源,并不是资源倾斜于胤礽一人,这样的教育当然会培养出来竞争者。
而清朝虽然分封皇子,但不准其离京。诸皇子一直待在政治中心京城,当然是加大了争夺的可能性。
分析到此结束。
宋安之
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最主要看皇帝本人,如果老皇帝非常明确的爱护太子,没有流露废太子的意图,那么别人虽然有心思,也只能埋在心里,不会从表现出来。实际上康熙在胤礽从出生没多久就被立为皇太子,太子位是十分牢固的,所谓九龙夺嫡是在康熙有了明显的废储意图并且将它实施以后。而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不久就立朱标为皇太子,这一点两者相同吗但是直到朱标死,朱元璋从来没有动过换太子的念头,丝毫没有。所以其他兄弟根本没有夺取的念头。打个比方,你进一个公司一个部门,你从开始入职第一天开始他就是你的领导,你的一切都是他教的带的,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你会想去代替他,去和他争?但是如果他离开了原来岗位,那你再和别人去竞争,你是不是就有念想和底气了?第二,太子本身的个人素质,胤礽生于深宫,在成长过程中自身做了一些荒唐事导致康熙逐渐对他失望,导致在兄弟中间的威望没有那么不可动摇,遥不可攀。朱标不同,朱标生于乱世,成长于军中,对于老朱家的天下,是有自己的一份贡献的,在成长过程中,照顾友爱兄弟,成为太子以后除了本身的政治才能,性格仁厚,多次在朱元璋前为兄弟求情,保护兄弟才让他们幸免于难。换句话说,朱标自己不会乱拉屎,倒是常替弟弟们擦屁股。人品和才能都没的说,这两点也让其他兄弟对这个大哥敬爱有加,至少不会产生要去代替他位置的念头。朝中的文臣武将都对太子心悦诚服,只有他能中和朱元璋的严苛。甚至于,朱标不死,朱棣不反。这话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