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坪小學,在四川萬源市石窩鎮的大山谷裡。
這是一所五年制小學,有100多個孩子,最小的3歲,最大的12歲。
張渠江,是這所山村學校的校長。
2001年,19歲的張渠江從宣漢師範學校畢業,回到家鄉,成為了石窩鎮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
2007年,張渠江來到走馬坪小學,當上了這所學校校長。
這所學校,位於大巴山腹心地帶,群山環繞,大山深處,條件差,吃水難。
11年的時間,張渠江在走馬坪村小充實又快樂著。他曾在這所小學讀書,對這裡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留住老師,為了孩子增長見識,張校長想辦法建設學校,解決吃水的問題,關心學生,引來更多的志願者。
2009年5月一天,張渠江正在給學生上課。突然,他暈倒在講臺上。
張渠江願意一直陪著孩子們成長,只是腦裡囊腫現在卻常讓他頭暈、頭疼,好像在催促著他“歇一歇”。但他還在堅持,他常說:“身體能支撐多久,就在學校呆多久”。
從1979年到2001年的20多年間,國家為了解決中小學校師資短缺的問題,出臺政策,從初中畢業中招收優秀的學生入讀中等師範學校,學習三年後,以國家幹部的身份分配到各地中小學教學一線。
因為能完成了從“農民到幹部”的身份轉變,成就了人們跳出“龍門”的夢想,成為全體初中畢業生首選。
當年,能考上中等師範學校的學生,學習成績都是全校前十名的成績,而且還有一些嚴格的條件,比如沒有在中學階段留過級,要通過預選考試等。
當年,這一批人,年齡只有十四五歲,天資聰明,在家長的指教下,滿心的熱情選擇了考中師。
經過三年的學習,他們像蒲公英一樣,撒向廣大的鄉村教育一線,成為一名中小學教師。在鄉村學校民辦教師一個個退休之後,中師生畢業的中小學老師,撐起了鄉村教育的大半個天空。
從中張渠江老師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位中師生的品格,一箇中師生的人生底色,一箇中師生應該具有的風采。
在數百萬的中小學老師中,奉獻教育,而自身生活遭遇波折雖然只是少數人,但是,他們也是我們群體的一部分,因為我們都有著一段共同的經歷,讓我們之間有著一種相通的情愫。
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鄉村教育,關注中師生群體,願張校長身體早日康復,願廣大中師生快樂!
閱讀更多 小桔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