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账号注销难,拼多多“不能注销”,快手需证明“手机是你的”,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郝登勰

近两年,就APP注销难问题,媒体已多次曝光。去年9月,国家多个部门对首批10款网络产品和服务评审显示,10款产品和服务在隐私政策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多款产品为用户提供了在线注销账户等便利功能。但从这次媒体的调查结果看,网络APP的注销难问题还并没有得到整体解决。

网络账号注册容易注销难,对用户而言是看得见的权益风险。首先,它对用户而言形同“间接的绑架”,限制了用户的选择权。毕竟每个用户为了获得同类应用服务,注册的APP有限,如果不能及时注销,显然也就增加了更换的成本;其次,则是隐私保护的问题。不能注销,意味着用户原有的个人注册信息和使用痕迹都被“永久”保存在账户,即便不再使用也面临被盗用的风险。有鉴于此,各应用平台不能把注销选项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监管部门也应该对网络账号注销难所对应的风险有充分认识,从而加大监管和治理力度。

事实上,网络应用可注册就必须能够注销,这在法律上其实已经得到确认。如《电信与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者账号的服务。换言之,目前这种注销难问题,已经涉嫌违规,而不只是消费者的“呼吁解决”这么简单。

因此,面对当前整体性的行业违规操作,加大相关法律和规定的执行力度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此次媒体调查所揭露的一些新现象也启示,在相关管理上还得更细化,避免一些应用平台钻空子。比如,一些应用不仅将注销选项设置得非常隐蔽,且注销还必须同时满足多个条件,甚至以“未在常用手机操作”为借口拒绝注销。表面看,这些应用其实是提供了注销选项的,似乎符合了相关规定的要求,但用户要真正实现注销,却并不容易。对此,监管部门要擦亮眼睛,有必要出台标准化的注销操作程序,压缩形式主义的空间。

账号注销程序就应该尽量方便用户,把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任何设置过多的额外条件,都有“刁难”之嫌,实质就是阻碍用户注销。如果说随着舆论的关注和相关治理的跟进,“注销”选项成为APP标配应该不会太远的话,那么,未来更该警惕一些应用平台搞形式主义的“注销”,不能让它们设置过多不合理的条件,使用户权益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这次调查就同时发现,一些APP在用户账号注销后,只是为用户的信息做了“冻结”处理,而不是真正删除用户信息,这意味着用户信息仍然留存在APP后台,成为应用平台的“资产”。就此而言,当社会呼吁每个应用平台都应该提供注销选项时,恐怕还得从制度上先厘清,“注销”到底意味着什么?否则,它很有可能沦为一场“文字游戏”。

(文/朱昌俊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6月21日第2版 原题:“保障用户注销权”别搞形式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