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民党军将领陈仪?

于无声处34

还原历史真相,世人皆知陈仪乃国军高级将领汤恩伯的恩公,却由于汤恩伯的出卖而被捕被杀,其实汤恩伯也是无奈之举,并非因为什么绝对忠诚。

1949年1月27日,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陈仪派员持亲笔信赴上海,劝说自己的亲信“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扣蒋起义,综合各方面情况说来,这位汤司令起义的机率很小,但断不至轻易出卖亦师亦父的国军元老陈仪。



在接待完陈仪的外甥特使丁名楠后,汤恩伯将密信收于办公桌内,岂料第二日再读信件时,即已发现被人偷看过,而唯一的嫌疑人就是总司令部的秘书胡德珍。一个姓胡的女子自然无甚可怕,要命的是她就是军统“三毛一戴”中人称“毛骨森森”毛森的老婆,时任上海市警察局长,胡德珍本就是保密局安插在“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监视汤恩伯的,事已至此,汤恩伯为求自保,只能主动通过何应钦和毛人凤抢先上报人在溪口的蒋介石,否则被抓的,就绝不是陈仪一人了。

陈仪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日本陆士和陆大,在北洋军阀时期这个学历是非常牛叉的,逐步成为“东南王”孙传芳的统兵大将。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投靠国民党,因为名望较大、浙江同乡和军界元老,蒋介石为了控制收编的大量部队,还是非常予以重用的。而汤恩伯在留学日本时因为囊中羞涩,得到了陈仪的鼎力支持完成学业,并且也是通过陈仪获得蒋介石的赏识,使得其在没有任何黄埔资历的情况下,逐渐成为黄埔系中央军“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之一的首领。



陈仪在1935年国民政府铨衔时授陆军二级上将,汤恩伯1946年晋升“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陈仪与何应钦、张群等国民党军政大佬关系较好,汤恩伯则以第13军起家,到抗日战争中期已经掌握近40万大军,号称“中原王”,两人互相支持,俨然成为国民党内一股较大的实力派,陈仪在“福建省主席”任上曾经枪毙了军统闽北站长张超,连戴笠都无可奈何,足见势力之大。

一直到1948年之前,陈仪追随蒋介石是完全紧跟的,也深受蒋氏信任。先后出任军政部兵工署长、军政部次长、第25集团军总司令等军职,福建省主席、“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浙江省主席等封疆大吏,尤其是在日本投降后主政台湾期间,过于强硬,处置失措,“二二八事变”后坚持要求中央军赴台镇压,酿成更大兵祸,至今仍有争议。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论,而笔者以为,陈仪先叛孙传芳再叛蒋介石,一方面所谓识大势,一方面似乎缺少某种气节。



从主政的经历看,做官倒是比较廉洁,性格有些刚愎自用。在闽期间,奉蒋介石命令与日本方面联络频繁(其妻日本人),抗日立场并不坚决,在抗日战争中也没有什么战绩,1941年甚至遭到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等人的联名弹阂,被解除“福建省主席”和集团军总司令职,调回重庆任行政院秘书长。属于跨越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时期的民国旧军人典型,思想和历史复杂,很难用黑白以定论。

陈仪事泄后,先被保密局软禁,当国民党军在大陆兵败如山倒之时,蒋介石下令将其押送台北。对这样一位军政两界的元老,蒋介石起初没有坚持要杀,而是要求他悔罪认错,汤恩伯也曾经数次求情,但陈仪晚节有保,坚不低头,1950年6月被枪杀。

(汤恩伯)

陈仪被杀之日,汤恩伯如丧考妣,悲痛异常;从此背上“卖师求荣”的骂名不见容于国民党军界,因此精神忧郁,身体每况愈下,1954年在日本做手术时因“医疗事故”意外死亡,追随陈仪而去。


度度狼gg

陈仪,也是陈公洽(音:恰),他是浙江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国民党二级上将。陈仪做得最好的我事情就是在1948年,在浙江释放过一百多名被军统特务毛森拘捕并准备申报处决的爱国人士。还有就是劝蒋介石和汤伯恩放弃对杭州布防,杭州的解放免于战火。他有个义子叫汤恩伯,这个大家应该比较清楚,黄埔系的著名将领。恩伯的名字就是为了感念陈仪改的。

陈仪在清政府做过军官,也在袁世凯手下当过兵,还在孙传芳手里当过师长。北伐战争的时候暗通北伐军,后来成为国民党陆军军长。

二战后台湾光复,陈仪负责治理台湾,他有着“三民主义”的信仰,想要这里变好。只是治理不能尽如人意。第二年台湾物价飞涨,人心不稳。所以爆发了后来的“二二八事件”,军队开向台湾,进行了镇压。陈仪也因此被迫撤职,他也因为二二八事件,背负了一些骂名。


我们来看他离开台湾的诗句,就可以发现他夙兴夜寐想把台湾治理好,只是能力欠缺吧,比如他在治理福建的时候也被爱国华侨陈嘉庚举报治理不力。这些只能说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业平生悲剧多,循环历史究如何。
痴心爱国浑忘老,爱到痴心即是魔。
治生敢曰太无方,病在偏怜晚节香,
廿载服官无息日,一朝罢去便饥荒。

解放战争后期,他为了使得江浙地带免于战火,决心投入共产党,并劝义子汤恩伯起义。但是被汤恩伯向蒋介石反映。陈仪也因此被捕。国民党败逃台湾 ,他被押解到了台湾,拒不向蒋介石认错,1950年被国民党枪决。

历史的看,他被认为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出生命的爱国人士”。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陈仪,字公洽,号退素,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1883年生于浙江绍兴,1950年在台湾被蒋介石枪毙。

陈仪最著名的两件事,第一件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台湾回归祖国,陈仪是蒋介石任命的第一任台湾行政长官,而在他任上发生了备受争议的“228事件”。


第二件就是,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兵败如山倒,陈仪试图投奔中国共产党,在策反汤恩伯时,被汤恩伯呈报蒋介石,因此被逮捕枪毙。

陈仪早年曾接受私塾教育,东渡日本后,在振武学校学习,期间曾加入革命组织光复会。回国后陈仪多地任职,后在东南王孙传芳麾下任五省联军第一军司令和浙江省省长。国共北伐时,陈仪暗通北伐军,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军长。后先后任福建省主席,25集团军总司令等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蒋介石委任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之后兼任了警备总司令。陈仪飞赴台湾,接受日本人投降。陈仪在台湾主政3年,陈仪主政下的台湾,民生凋敝,经济颓废,台湾回归仅仅一年,台湾的物价就涨了一百多倍。被日据半个世纪,本就对大陆陌生的台湾民众因此对国民政府极其不满,并转化为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族群斗争,最终矛盾激化,因国民党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导致“二二八事件”爆发。

陈仪没有采取妥善措施,反而对民怨施以高压,并调动军队镇压。陈仪的血腥镇压使台湾民众遭到屠杀,据调查有两万余人被害。二八事件造成了台湾爱国士绅和知识分子的极大损失。而剩下的人都是从小在日据时代长大,被日本培养的亲日派,这也为如今台湾族群分裂,如李登辉之流的嚣张埋下了伏笔。


1948年,陈仪被委任为浙江省主席。在任期间,他曾经释放一百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49年,面对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陈仪决心为和平做贡献,他规劝老部下汤恩伯起义,却不料被汤恩伯密告了蒋介石。陈仪因此被蒋介石逮捕,1950年在台北被杀害。


鸢飞九天2018

蒋公起身于市井,毕生行迹多江湖气。其用人也,最重者有二。一看籍贯出身;二凭个人好恶。陈仪是浙江绍兴人,留学于日本,出身于行伍,这三条都与蒋重合,身为孙传芳麾下大员倒戈投蒋,也可谓立有大功。因此蒋对其颇为重视。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蒋公毕生功业达到巅峰。蒋令陈仪经营台湾,可谓委以重任,然陈治台三年,无一良策。刚愎自用,色厉而内荏,竟至激起民变。

1948年台湾228事件之后,始作俑者的陈仪竟然能不受惩罚,转任浙江省长。可见蒋公用人不当,赏罚不明。而陈仪不思悔过。竟然异想天开,欲效西安事变往事,唆使学生汤恩伯反水,扣蒋投共以为投名状。这个脑洞开得何其大也!汤恩伯不过蒋麾下走狗,哪有张汉卿的实力和脾气?而他陈某的个人魅力,又怎能效颦周公?其结局当然是身死刑场,而为天下笑。

因此,陈仪的悲剧,实则是蒋中正的悲剧。


韦一饭

国民党蒋介石从大陆撤往台湾的时候,汤恩伯任京沪杭警备司令,又是陈仪的学生,在撤退之前,浙江省主席陈仪劝汤恩伯给自己留条后路,起义,汤恩伯表面口头答应,而暗地里去蒋介石那里告了他的状,蒋介石大怒,就把陈仪的浙江省主席撤掉,调往广州,后来又胁迫他去了台湾,并于1950年以匪谍罪在台湾把陈仪杀害。

而陈仪的学生告他状的汤恩伯下场也不好,1953年被蒋介石免了职,只因在1949年保卫上海市把蒋介石给他的密信透漏给众将领。,惹怒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