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以前封王都以秦王赵王魏王等命名,而清朝封王却以恭亲王、礼亲王等命名?

236198783

清代封爵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在关外割据的时候,二是定鼎中原之后。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册封诸王。封代善礼亲王、济尔哈朗郑亲王、岳托成亲王、阿济格封武英郡王、多尔衮封睿亲王、多铎封豫亲王、豪格封肃亲王等。这个阶段,其控制区域有限,对于那些古国名的地区距离还很远。当时也未必有信心能够逐鹿中原,求得偏安一隅,进而如辽金之盛,可能就很满足了。所以这个阶段的封爵名号选用了吉祥词语,如郑、豫,也不会是古国名。至于每个封号的用意,只有皇帝本人心里清楚了。

满清占领中原之后,前期封爵制度也不规范。但能看出并未采用古国名,而是延续了入关前的吉祥词语。至乾隆四十三年,才重新梳理了之前的历朝封爵,明确了八大开国铁帽子王的世袭罔替,恢复了最初的封号。

相对于前朝宗室制度,清代对皇族是完全集中养起来,不给封地,爵位自亲王以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后两个又分为是否入八分,这些都是超品的。作为臣子,旗人还有机会封到公爵,汉人一般也就止于侯爵了。这些宗室都被分别安置住在北京和盛京两地,实际是被皇帝监视着。原本按照八旗制度,高级宗室都有自己的属下牛录,但康熙之后渐渐的名存实亡了,各旗的日常管理完全有皇帝委派都统负责。

下图晚清三大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几苇渡

看了一圈答案,发现大多是答的文不对题的,所以尽管有很多回答了,但我还是想来说两句,题主问的其实是清朝的王爵封号名称的问题,很多答主都没有真正说为什么清朝的王的名号,不再用古代的国名,而是用一些好听的字来当封号。在我看来,原因是清朝建国之初,跟其它朝代不一样,后金时代的清朝,还不是封建国家,而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没有分封建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奴隶制国家的财产是人口,不是土地,所以分封是有的,但建国就没有了,这个传统导致了清朝后来不再以古代国名或地名来给作为王爵的封号,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个。

上图是故宫所藏的醇亲王金印和印文

回顾一样历史哈,清朝以前的亲王爵位的封号,基本上都是以“郡国”地名为封号,通常来说,封王的时候的那个封号,是有等级的。最高等级的就是用春秋时代的大国的名字来封,如秦王、晋王、齐王、楚王等,次一点就是春秋时代的一些小国,如宋王、鲁王等,再次一点就连春秋时代的小国都算不上的,只是后来的州名的,如湘王、桂王等等,这是模拟古代的分封建国之制,亲王的名号都是以地名作为封号。而且这些地名实际上是显示等级的。比如朱元璋的儿子,秦王朱樉地位就比鲁王朱檀高,至于在南明时候,当了永历皇帝的桂王朱由榔,等级就更低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州名。

尽管其实后来所谓的分封建国早已名存实亡了,其实不是清朝的时候,才不让亲王去京城以外建国的,唐宋时代的亲王,也都是只有封号而不建国,以致于唐代的亲王,都已经不去封地了,如唐高宗本来封晋王,但他并没有去今天的山西省当过王爷,而是一直留在京城混日子,宋太宗也当过晋王,实际上他也没有去过今天的山西省当王爷,而是一直留在京城当开封府尹,虽然如此吧,但唐、宋时代的亲王跟自己封号相同的那个地方仍然是有形式上的联系的,比如宋光宗被封为恭王(这个恭指的是地名恭州,跟清朝的恭亲王的那个不一样哈),每年恭州的地方官在宋光宗生日的时候要派人来给他送礼,当然,后来宋光宗当了皇帝,立即把恭州从升级为“府”,因为当了皇帝他特别高兴,所以给恭州赐了个喜庆的亲名字——“重庆”,这就是现在重庆市的地名的来历。

故宫所藏的宋光宗画像

明朝虽然恢复了亲王到封地去的做法,比如朱棣是燕王,确实是在北平做他的王爷,不过明成祖造反成功以后,为了防止亲王跟着他有样学样,基本上收回了亲王在封地的权力,亲王们实际上只是人住在封地,并不管事,按明朝的官说,这叫“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那么清朝的封爵制度其实并不特别,跟唐宋是差不多的,惟一的不同是,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地名式的王爵,如秦王、晋王之类的,而是用一些好听的字来作封号如恭亲王、睿亲王、豫亲王、怡亲王等等,这是因为清朝建国之时,其实还在关外,当时的后金国的体制,还不是“封建国家”,而是“奴隶制国家”,后金体制看重的是人口而不是土地,所以分封的时候不是“封地”,而赐予人口,所以清朝的封爵制度就来了个根本性的变革,按清人的说法,叫做“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因为它没有分封建国的传统,所以再像之前的朝代那样用古代的国名来作封号就没有意义,至少连上面我们举的那个宋光宗跟重庆地方的那种象征性的意义都没有了。


只爱潘多拉

当年周朝封诸侯,后来侯爵慢慢势力越来越大,变成了王,最早是楚国称王,后来七国都开始称王,把周天子晾在了一边。这是最早的地方王的来历。

到了汉朝,初期封了不少王,有同姓王有异姓王,不过一般同姓是亲王异姓是郡王。后来汉高祖消灭了异姓王,规定非刘姓者不能称王。可是后来发现同姓王也不靠谱,他们发动了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发布了推恩令才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西晋也封了不少王,于是就有了八王之乱。再之后的王朝一直在如何对待王爷们这个问题上而困扰,给王爷权力怕他们造反,不给他们权力怕有人造反皇室没人帮忙,很是纠结。

一般来说封王也有讲究。王爵是最高爵位,是超品的,超越公侯伯子男更超越文官的品级。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亲王一种是郡王。一般来讲一个字的都是亲王,如魏王楚王,韩王齐王,信王德王等等。两个字的王是郡王(西晋除外),如淮南王渤海王,成都王琅琊王等等。郡王的地位低于亲王,不过也非常尊贵了。

而在亲王里,秦,楚,齐,晋,这四个春秋时期的大国则又不同。以这四个字命名的王在亲王里地位最尊,号称叫“一字并肩王”,在评书演义中这种王见了皇帝可以不下跪,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确实地位极高,如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是秦王,他射死的弟弟李元吉就是齐王。

扯远了,说说明朝。明初的时候,朱元璋为了保证全国各地的稳定,大量分封亲王,把儿子们分到各地镇守,亲王们可以拥有大量武装。可是老朱当时脑子短路,他只知道自己是爹,而且生猛无比,儿子们有十个胆子也不敢造反。可是自己死了以后就未必了。

果然朱元璋一死,建文帝想削藩,削着削着就削出事儿了,逼反了本就不老实的燕王朱棣。一场靖难之役打下来把建文帝给灭掉了,燕王当了皇帝。

朱棣继位以后,明朝王爷们的苦日子来了。朝廷纷纷让他们交换领地,把一个辽王生生给分到了湖北。不仅交换领地,还限制出境。没有皇帝命令,连出城都不允许,更别提掌握军队了。整个一个高级囚犯。就这样,明朝还发生过好几起王爷造反的事情。

到了清朝,清朝实在不放心把亲王分封在地方,而且还有三藩之乱的故事在前面(吴三桂是平西王),索性不分封,连念相都不给你,什么齐楚燕韩赵魏秦,统统不封。给一个好字,礼啊瑞啊,恭啊肃啊,老老实实在北京趴着吧~


小约翰

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皇帝要是封你为秦王,至少从名义上把陕西送给了你。如明朝的朱棣是燕王,就有地,有军队,是个真王。朱棣谋反成功之后,明朝的王虽还小有封地,却成了宁王,福王,变成了有实无名的假王。清朝封王吸取了明朝的经验,如吴三桂就封了个平西王,也是有实无名。之后又更进一步,封的王无名也无实,就是个摆设,甚至没有皇帝许可,出不了北京城。


我心与明月

这个不同首先体现在语言习惯上,按照清朝的语言习惯,秦王、赵王、魏王应该是:秦亲王、赵亲王、魏亲王。是的他们都是亲王。如果按照之前的习惯清朝的应该称为恭王、礼王。并且在正式场合也只称为恭王、礼王。

所以奕䜣的王府叫做“恭王府”而不是恭亲王府。

造成这个习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满族的八旗制度,亲王的正式名称是和硕亲王,和硕就是旗的意思。

第二个不同则是本质上的不同,前文中提到的秦王、赵王、魏王他们都是藩王,秦、赵、魏都是他们的封国,国中具有完整的军政体系,属于一方政权,他们是作为封国国王存在的。

而清朝的王爵除了清初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一律都不是藩王。

事实上这种不同的命名方式并不是清朝独创的,从唐太宗之后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封国之事,古已有之。至周逐渐演变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当时天子为王所以并无王爵。各等爵位俱有封国,军政自主,并且日益庞大,中央政府逐渐失去控制能力。就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其中楚国率先称王,但当时的王并不是爵位,只是宣布了他要造反取周天子而而代之的决心,后来各国全部称王,争霸天下,最后秦始皇一统天下,自此天子变成了皇帝,王也就成了最高的爵位。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西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

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

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某王(如秦王、晋王),其封地称国(秦国、晋国等),王玺称"某国之宝"。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南明时亦有外姓亲王。

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称为和硕亲王。

举凡王朝一统,必然会大肆分封,但这也为王朝埋下了祸根。

西汉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晋有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

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于八王之乱期间,北方各外族乘机趁西晋内部空虚而起兵并入侵中原地区,最终于建兴四年(316年)灭亡西晋。之后晋室遗族于南方成立东晋,而北方的中原地区则由外族割据,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分裂局面发展至南北朝时期,直到589年隋灭陈之战后,中国南北才由隋朝再度统一。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到了唐朝有玄武门之变,其本质是秦王叛乱,只不过结局不同,唐太宗成功了。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登上帝位的唐太宗,作为既得利益者,他深刻的认识到藩王对于王朝的威胁。所以他取消了封国制,自此藩王有名无实,也就不再局限于封地命名了。比如德宗李适就曾经被封为雍王。

这个封号与清朝的雍正是一样的,雍正在未登帝位之前是雍亲王。


到了宋朝甚至连王爵世袭都已经取消了,藩王彻底消失了。

直到明朝由于朱元璋只信任儿子,他又重启了这一隐患诸多的制度,大肆分封藩王。所以说朱元璋开了历史的倒车。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意识到了藩王对自己的威胁,便着手削藩,但这触动了各大藩王的利益,引起了反弹,并最终导致燕王朱棣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明末清初,满族政权为了拉拢汉族军阀,封了四个藩王(定南王孔友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后来三藩割据(孔友德早亡),到了康熙平定三藩,藩王最终消失于中国历史。


丁见龙

明以前王爵以王为尊,基本上以秦晋齐楚等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为名,然后成年之后出守外藩。王爵尊号一个字,君王尊号两个字。清朝延续了历代的王爵制度,但是从此王爵不再出守外藩全部恩养在京城,然后以非军功获得的爵位降等袭爵、避免了明朝朱家王爷遍天下的局面。清朝的王爵第一等为和硕亲王,次为郡王,贝勒贝子和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等为清朝首设。


夜雨霖铃101898416

简单来说是所有的亲王都是在八旗制度之下而册封的!例如廉亲王的全称应该是和硕廉亲王,大清皇朝旗民分制,八旗是军政党一体的制度,所以他不能跟以往皇朝藩王一概而论,区别很大。

旗民不通婚,而不是网上瞎说的满汉不通婚。满蒙汉军八旗都属于旗人,这都是皇帝手里的绝对力量。大清皇朝的王,首先是皇子,而且是八旗里的贵族,他能统治的只是皇帝或者内务府分派给他的旗人,而且大清皇朝的战争中使用的常备军基本跟平民没关系,平民没有参军的资格,所以平民只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出现大规模手持刀兵的情况也只是造反或者镇压造反。平民对藩王是没有用的

如果只是一个字号封王如何代表八旗制度,所以前缀就出现了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字号的变更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事儿,而且什么秦王燕王之类的跟战国时的国名也没什么关系,就是封地所属的地点在哪里就用哪个字,封在襄阳就叫襄阳王,就这个意思。

大清皇朝没有了分封,起名就有问题了,不能是地点,那就找一些寓意比较好的字或者词语进行冠名,而且封号也会是帝号,比如和硕雍亲王~雍正帝!

哪有什么其他人解释的那么上纲上线,说那么多不知道在说什么


用户3214556909714

明以前对封王也很讲究的,王爵是最高爵位,是超品的,超越公侯伯子男更超越高官的品级。在亲王里,秦、楚、齐、晋这四个字命名的王在亲王里地位最尊,号称叫“一字并肩王”,地位是很高的。

到了清朝,清朝实在不放心把亲王分封在地方,三藩之后,索性不封,给一个好字,礼啊瑞啊,恭啊肃啊,把他们统统留在北京,便于掌管。



明以前王有封地,皇孑.成.年以后都要到封地去,前边的字一般是封地的简称或别称,甚至直接是地名。如中山王刘靖,广川王刘去,明朝也一样,朱棣封地在北京,当时称燕京,所以称燕王,鲁王的封地就在山东,桂王的封地在广西。清朝的王爵封号为好词,恭,礼,荣,和等吉祥字,实质是有供养,无封地.


袁梦爸

初中历史的常识嘛,非常简单,两个原因:

1.为加强中央集权。

2.为大多数人能共享福荫。

汉朝开始有了王的封号制度(详见《汉书·诸侯王表》)当时中央集权不强,封的王是真的去封邑做王,因此主要是看该王的封地数量、食邑多少、权力大小才是决定该王地位的关键。

到了唐代,唐初各位亲王因为太宗取消封国制,还会到各州任刺史,但到后来,皆为遥领,并不出阁,都居于京师十王宅,百孙院,使得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唐宗室无力反击,子孙多次遭杀戮。

清代以前,受封爵位的人靠封邑的收获而获得资财。但清代实行“俸禄制”,共有十四等爵,每一等爵位都有自己应享的俸禄,不必通过食邑来获取自己应得的资财,再分封空有虚名的“地名王”只会不利于朝廷对国家进行共同管理。

另外,清代施行的是“恩封诸王”、“递降袭爵”制度。除“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以外,其他爵位每传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级,直到亲王降到镇国将军、郡王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不再下降。这样,那些天潢近支的宗室子孙都能得到好处。

八大铁帽子王的地位是一样的,但是“地名王”的地名却有高下之分。并且,亲王和郡王的级别是一样的,如果封“地名王”,不仅铁帽子王是封不满那么多地名的,而且封号不公,再加上郡王递降袭爵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奇怪,这既不利于宗室内部的团结,也不利于宗室爵位的传承,因此就改为用吉祥的字号代替地名了。

另附部分清代亲王封号及满语注释:

庄亲王:按巴凌乌 ambalinggu 大方、魁梧

礼亲王:多隆乌 doronggo 有礼的、端庄

睿亲王:莫尔根 mergen 智者

豫亲王:额尔克 erke 雄壮的

肃亲王:法丰阿 fafunggu 严肃

裕亲王:额尔津 elgiyen 宽裕

恭亲王:恭纳楚克 gungnecuke 恭敬

诚亲王:雅尔将阿 yargiyan 真实

淳亲王:博尔果 bolgo 清

怡亲王:乌尔衮 urgun 喜

和亲王:花里雅喀 huwaliyan 和

成亲王:穆腾额 mutennge 有能力

惇亲王“经济 jingji 稳重

瑞亲王:佛尔国春 ferguwecun 瑞

顺承郡王:达哈苏 dahasu 和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