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過你是手握重兵的蒙恬,你是擁立扶蘇,還是自立門戶,或是自刎明志?

紅雨說歷史

秦始皇去世時,蒙恬手握30萬秦軍,駐防在秦朝北方的長城沿線。公子扶蘇被秦始皇遣到上郡,作為蒙恬大軍的監軍,和蒙恬已經有兩年的合作。而趙高作為“沙丘之變”的主謀,說服了公子胡亥和丞相李斯,偽造了秦始皇詔書,讓公子扶蘇和蒙恬自盡。

歷史上的蒙恬最後是自盡了,然後,蒙恬除了留下一個秦朝名將的稱號,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自刎明志”的道路是最不可選的。

至於公子扶蘇,在接到詔書時,蒙恬曾勸扶蘇說,陛下生前並未立太子,並且讓他們兩個率數十萬大軍守邊,這是天下的大任,怎麼能通過使者送來的詔書就自殺呢,應該去確認一下。結果扶蘇回了一句,父讓子死,子怎麼能不死呢。然後,扶蘇就自殺了。

我們不能否認,公子扶蘇是一個遵守禮法和儒家之道的賢者,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可以殺伐決斷、開國創業的君主。對比一下歷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公子扶蘇和他們的差距,可以繞地球一圈了。扶蘇會永遠都站在原點,自己搞死自己。

由於公子扶蘇自身思想的限制,蒙恬想擁立扶蘇,扶蘇也不會跟著蒙恬造反的。所以,“擁立扶蘇”的路走不通。

這種情況下,手握重兵的蒙恬“自立門戶”是最好的選擇了。

蒙恬想要自立門戶成功,直接宣佈造反了,裨將王離和30萬秦軍還真不一定跟隨他。

這時,蒙恬最好的辦法就是以秦國內史和大將軍的身份,宣佈“勤王,清君側”,清理的目標是趙高和李斯。趙高和李斯的罪名,找些當時秦人和六國遺民比較痛恨、不得民心的或大或小的罪過就行了。避免掉密謀篡位的罪名就行了,因為這時還不能否定胡亥的地位。

蒙恬起事,會直接促使六國貴族提前在前210年揭竿而起。

蒙恬趁亂根據實際情況謀劃就可以了,既可以割據一方,也可以率軍殺往咸陽。

蒙恬起事的時候,要馬上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解救自己的弟弟蒙毅,第二件事就是找到並且保護一名秦始皇的幼子,第三件事就是派人招賢韓信,韓信不來就殺。

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想辦法除掉趙高、李斯和胡亥,然後扶持秦始皇的幼子繼位。

這時候,蒙恬可以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就是有能力平定項羽、劉邦等各路諸侯的情況下,那就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合適的機會讓年幼的秦王禪位就行了。另外一條路就是暫時和各路諸侯議和,恢復舊秦國的關中之地,取代項羽分封的三秦王,割據關中。

我們知道曾經發生過的歷史,所以,如果走了第二條路,蒙恬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趁項羽平叛齊國田榮的時候,趕快乾掉在漢中人心渙散、士氣低下,才兩三萬軍隊的劉邦。然後麼,當然是學劉邦了,但是這時候蒙恬要比劉邦統一天下的過程順利。項羽死了,蒙恬統一了天下。

這時候會面臨一個問題,蒙恬不是漢中王呀,所以,應該不會定國號為漢了。然後麼,慘了,我們現在的很多稱呼都要改變了,誰讓我們改變了歷史進程呢。


奕天讀歷史

首先自刎明志是不可能的,明什麼志?對始皇帝的忠心,追隨始皇帝而去嗎?關鍵是始皇帝到底死沒死?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胡亥一夥將賜死扶蘇的詔書送出去後,是秘不發喪,還搞了不少鮑魚放車上掩蓋屍臭,等回到咸陽才發喪,蒙恬和扶蘇並不知道始皇帝的生死。

所以當接到假的詔書後,蒙恬就很懷疑詔書的真偽,但扶蘇卻深信不疑,當即拔劍自刎而死。

詔書真假其實很容易辨認,只要請求複核一下就行,蒙恬作為守邊大將,請求複核不是難事。但扶蘇不辨真偽就立即自殺,這讓蒙恬立刻陷入兩難之地。

如果有扶蘇在,蒙恬一旦確認詔書為假,完全有理由擁立扶蘇、率軍南下,以查明事情真相。可扶蘇一死,蒙恬失去了理由,擁立也成泡影。

再來說自立,雖然蒙恬手下有數十萬大軍,但這些不是他的士兵,而是秦朝的士兵,他們聽命於秦朝中央政府,蒙恬如果僅憑猜測就起兵,是名不正言不順,如果是自立造反,那更是誅九族的重罪,以秦朝的法制和當時秦軍實力,蒙恬很難再走下去。

而且蒙氏絕大部分子弟都在咸陽,這也是蒙恬不起兵的原因之一。

擁立扶蘇是蒙恬的唯一選擇,但這個選擇被扶蘇攪沒了,所以他也只能是死路一條,難逃被賜死的命運。即便換作知道結局的今人,也不過掙扎一番,況且,今人有幾個有蒙恬的戰爭才能?


平沙趣說歷史

李斯趙高矯詔,扶蘇安然受死。這真是秦朝第一疑案。後世人很難理解。既然都已經賜死了,扶蘇為何不與蒙恬起兵造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呢?

現在很多人批評扶蘇愚忠。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看一看幾個簡單事實。

扶蘇蒙恬駐守邊關,詔書下達時,秦始皇是死是活,兩人並未得知。

當年秦始皇在整個秦朝,是當仁不讓的神。且不說他英明神武,算無遺策,縱橫天下。就單單講他的武力,幾乎可以和荊軻打個平手。而且秦始皇一直尋找長生不老藥,在他第五次東巡時,年僅50歲。

以扶蘇蒙恬對秦始皇的瞭解,他不可能年紀輕輕,就這樣去世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法治之嚴,可以說是震爍古今。秦始皇的詔書,那就是天大的法律。使臣宣佈詔書,絕不會簡簡單單的只宣佈給扶蘇和蒙恬。一定還有中下層將官。

這些將官聽命於秦始皇,是中央政府任命的。扶蘇和蒙恬若造反,依秦國的法律,30萬將士的家庭都會受到連坐。所以,即使扶蘇揭竿而立,成功起義的可能性也不大。



扶蘇選擇自殺,蒙恬以死明志,看上去是愚忠,實際上對二人是最好的選擇。

秦朝人有血性,講忠誠,對發過的誓言,終生不渝。這種偉大的人格,鑄造了偉大的英雄。扶蘇,作為秦國的太子,身上自然流著高貴的血液。他選擇自殺,既是對父皇的交代,也是對秦國精神的捍衛。這更加說明,扶蘇是一位有擔當有仁義有血性的秦國好男兒。

再看蒙恬。蒙氏家族之所以三代在秦朝而立,最核心的關鍵是世代忠君。如果蒙恬造反了,蒙氏家族的榮譽和輝煌,將蕩然無存。擺在蒙恬面前的路很簡單,追隨扶蘇而去,以此表明蒙氏家族的忠君之心。

扶蘇自殺,還有秘而不宣的隱情。

歷史上的扶蘇身份非常模糊。特別是他的母后是誰,並無記載。秦朝泱泱大國,皇后的身份居然是個謎,實在令人費解。最新的史料揭露,扶蘇的母親很可能是楚國公主。

秦楚聯姻百年。從楚國的附庸到滅楚,一百多年來,秦國實現了大逆轉。但楚國百年來對秦國的侮辱,仍然刻在每一代秦國王室的心中。秦始皇討厭扶蘇,不是因為他懦弱無能,不是他身上流著楚國的血。假若有一天扶蘇當了皇帝,楚國會不會復立呢?秦始皇心裡沒有底。他立扶蘇為太子,是權宜之計。他寄希望於找到長生不老藥。但命運無情,秦始皇倒在找長生不老藥的路上。

扶蘇當然深知這一層關係。也知道父皇的忌憚和猜疑。當他的母親被處死後,扶蘇很可能早就做好了隨時赴死的準備。所以當一紙假詔書傳來,扶蘇並無意外。反而長久一直懸著的心,完全放鬆下來。坦然受死。秦楚之間的恩怨也就此完結。

總結一句話:歷史的抉擇總有它當時不為人知的秘密,不管看上去多麼不可思議,但一定會有一條隱藏的邏輯線。扶蘇泉下有知,也不必過於悲傷,楚國項羽最終還是替他報了仇。


Fandy

擁立扶蘇是蒙恬唯一的選擇,否則蒙恬必死無疑。這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扶蘇願不願反抗。

也許是因為嬴政認為自己還能找到長生不老藥,也許是因為秦始皇覺得他的兒子都歷練不足。秦始皇在位期間從來沒有立過太子,因此突然暴斃的秦始皇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就有了一個很大的可以被近臣操作的空間。


秦始皇在立太子這件事上肯定猶豫過,扶蘇是因為勸諫“焚書坑儒”被秦始皇流放到邊疆,但是秦始皇派他到邊疆是做監軍去的,雖然蒙恬手握帝國30萬最精銳騎兵,“蒙恬北築長城,卻匈奴七百餘里”,但秦始皇一直非常信任蒙恬的。蒙恬主外,蒙毅主內“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可見秦始皇對蒙家的信任。

所以派扶蘇做監軍的意思就是要磨練扶蘇,因為秦始皇覺得扶蘇太仁慈,太懦弱。如果秦始皇真的是因為發怒而降罪扶蘇,他應該把扶蘇貶為庶民甚至殺掉扶蘇,避免後患。秦始皇既然要磨練扶蘇,而且還讓他去做秦國最精銳部隊的監軍就有把江山託付給扶蘇的想法。


在秦始皇重病期間曾下過一道詔令:“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注意這道詔書是發給扶蘇,秦始皇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就是一個託孤的詔書。如果秦始皇真的打算把皇位傳給胡亥,那麼他在臨死前一定會為胡亥清楚蒙家這個障礙。因為扶蘇做的是蒙恬的監軍,那麼蒙恬必須也只能是支持扶蘇,這也是胡亥在即位後立即滅了蒙家的原因。

自立門戶是不可能的,秦朝本身就是一個軍事體制的國家,對軍隊的掌控力很強。商鞅變法最狠毒的一招就是連坐,士兵們願不願跟著你走,他們即便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他們自己的家人。

如果蒙恬能擁立扶蘇,振臂一呼,各地能響應,這樣還有可能保障士兵家人的安全。否則以蒙恬自己的威信完全達不到這種效果。不過蒙恬已經完全沒有了退路,即便他不反也是死路一條,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立扶蘇。


漁耕樵讀

扶蘇在,蒙恬必是堅定的支持者。

蒙恬,秦國名將,在秦始皇一統天下的過程中蒙恬也有參與,並因破齊有功被封內史,深受秦始皇喜愛。

天下一統後,蒙恬奉命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為秦朝拓展北部防線,後來秦始皇發現公子扶蘇有點偏向仁慈,便將他送到蒙恬的身邊歷練,此時作為忠心於秦始皇的蒙恬知道秦始皇的意思,可惜事有偏差,秦始皇突然病死在巡遊途中,胡亥、趙高等人趁機發布矯詔,逼扶蘇、蒙恬自殺,蒙恬懷疑有詐,請扶蘇三思而後行,可惜扶蘇深信不疑,直接自殺,蒙恬為了探知事情的真相,請求復訴。

扶蘇亡,蒙恬選擇自刎明志。

當得知事情真相後,蒙恬內心也很焦灼,一方面秦始皇的知遇之恩,以及把公子扶蘇交於自己手上,自己卻沒有照顧好,悔恨痛苦,另一方面蒙氏三代都為秦國出生入死,秦國也投桃以報之,先人的教誨,先主的恩情讓自己擁兵自立,做不到。

最終蒙恬選擇自刎明志。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如果你是手握重兵的蒙恬,你是擁立扶蘇,還是自立門戶,或是自刎明志?


如果我是手握重兵的蒙恬,那麼蒙恬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將是一個受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的人的思考方式。

秦始皇死後,趙高夥同李斯更改遺詔,讓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登上了皇位,同時逼死了他的大兒子公子扶蘇。

公子扶蘇在自刎的時候,蒙恬曾經勸過他讓子彈再飛一會,可是,扶蘇不聽。公子扶蘇死後,蒙恬也自刎而死,導致30萬長城兵團群龍無首,在秦朝末年的戰爭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如果我是蒙恬,說明蒙恬已經被我靈魂附體,此時的他擁有一顆接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的大腦。在這種情況下,蒙恬將會跳出封建愚昧的思想,而直接讓自己的思想超出時代2000多年。在先進思想的武裝下,蒙恬將會做出更為合理的決定。

將公子扶蘇控制住,等天下大亂的時候南下咸陽殺掉趙高

這時候雖然朝中已經被李斯、趙高等人控制,但只要有北方30萬長城兵團的支持,趙高等人是不敢輕舉妄動,派人來刺殺蒙恬和扶蘇的。

看到公子扶蘇想要自刎,應該將他控制住,所謂狹公子以令諸侯。這樣,就會在未來秦朝大亂的時候,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率領軍隊迅速南下咸陽,將趙高、李斯等人抓住,廢除胡亥,將公子扶蘇扶上帝位。

匯合各路大軍打敗山東各諸侯

公子扶蘇向來被老百姓擁戴,他的到來將會穩定關中形勢。然後號召關中父老拿起武器保家衛國,最後30萬長城兵團東出函谷關會和章邯的刑徒軍和王離的秦軍殲滅項羽的楚軍,迫使山東各諸侯國向秦軍投降,成功保住了秦朝。

對秦朝進行改革

建立一個擁有統一革命理想的政黨,將黨員派到最基層的百人隊中,對廣大秦軍進行思想教育。

趁手握重兵的時候,大力發展平民教育,推廣科舉制度,提高人民地位。將秦朝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

最後,拿著從21世紀帶來的地球儀去散播華夏文明的種子!


歷史風暴

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若死可以選擇生,誰會選擇死呢?

當時蒙恬的第一想法也是求生,想擁立扶蘇的,可是扶蘇比較愚忠。當他接到李斯派人給他的人,讓他自刎的密信後,他就決定要自殺了。

這時候蒙恬告訴他,你還不能死。最起碼你要搞清楚這個信是不是你父皇寫的。

你一定要認識到,我們手中有三十萬大軍在這裡駐守,若是你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國家,這個社稷,都會為之而動盪的。

死故可以,但是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皇帝下的命令,不要被小人給利用了?

萬一皇帝沒有讓你死,是別人的謀逆,我們手中的大軍完全可以把任何妖魔鬼怪斬殺於利劍之下。

這些話扶蘇沒有聽進去,他告訴蒙恬父皇讓我死,這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呀?從國家上來講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從私人關係來講父讓兒死,兒也是不得不死。今天的我肯定是別無選擇了。

說完,扶蘇就自殺了。

作為公子的扶蘇都死了,蒙恬更沒有反抗的理由了,所以他只能乖乖的聽從密信上的指示,他被罷免了軍權。他手中的軍隊交給了當時的副將王離。

蒙恬就這樣交出了軍權,然後他被投入了大獄之中。令蒙恬沒有想到的是,扶蘇一死,他的壽限也不會長久了。沒過多久,他就等來了皇帝要處死他的消息。

最終他和弟弟蒙毅都被無情的殺害了。

如果我是蒙恬,也可能和他當時的選擇一樣,因為你若是反抗,那也是死罪呀。別管讓扶蘇死是不是秦始皇,扶蘇一死,是誰讓扶蘇死的這件事就不重要了。因為別人已經掌握了政權,你作為一個將軍的已經無能為力了。

你怪就怪你沒有皇室的血液,說話沒有權威,誰都不會承認你。你若舉兵,別人都會認為你是亂賊臣子,最終的結局也是難逃一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