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下,如果雍正沒有繼位,而是老八繼位,清王朝會如何發展?

凝海999

康熙晚年,他的兒子們分立了各個勢力,都為爭奪皇位作著準備,然而最後最低調最不被看好的皇四子胤禛奪得大位,最有希望的皇八子胤禩卻功敗垂成。

雍正是個暴君,但暴只針對於官員階層,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雍正是個好皇帝,雍正推行的新政,損害了官僚一級的利益,致使後來八爺黨胤禩的逼宮。


上圖為胤禩畫像

胤禩就圓滑的多,在別人眼裡就是個老好人,寬厚待人,人們都叫他賢王,從利益角度來說,官僚們更希望胤禩可以做皇帝。

當年黃河發大水,胤禛胤祥南下救災,逼迫士紳捐款,如果換成胤禩就不會這麼做,胤禩是個文化人,他知道得罪了官僚自己不會有好下場,老百姓雖多但在胤禩眼裡只不過是一群草芥,根本沒什麼用處,爭奪大位能幫自己的是這些當官的而不是老百姓,得罪了又如何。


上圖為胤禩劇照

反過來說如果胤禩做了皇帝,首先他不會像雍正一樣堅定不移的推進新政,因為胤禩是靠著收買人心來把自己託上大位的,一旦他登基,做的依然是收買人心這一套,繼續為官僚一級謀利,對於官僚壓迫百姓利益的胤禩是不會管的。

如果沒有雍正在中間嘔心瀝血的改革,也不會有後來的康乾盛世,如果胤禩當了皇帝,二十年後再把大清傳給後代的話,那時的大清應該氣數已盡,各地起義只能提前爆發,大清滅亡咫尺可及。

胤禩一直學他的老子康熙,對大家以仁,其實他只是用仁來收買人心,他和雍正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只看到了皇帝的位置,雍正看到的確是整個大清的江山社稷!


歷史探索公元

清王朝不會比雍正做皇帝的時候好

為什麼這樣講呢?首先來說康熙治國的風格就是相對寬鬆,特別是由於康熙當政時間太長,在後期的時候朝政上的問題已經很多了,這是需要後面的皇帝來大力改革才能為清朝續一波的。老八是一個十分寬厚仁義之人,並且頗具仁義之心。但是用康熙的話來說就是“胤禩雖然仁義,但卻只會用仁義去收買人心,卻不能夠有效的治國理政”。

因為自古以來,隨著時間的積累,官員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各自的利益小團體。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便是這個道理,因為中國過去地方上士大夫的權力是相當大的。在這個時候,如果要得到官員的認可,是不能夠侵犯他們的利益的。老八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從來不願意去做得罪這些官員的事情。但是這些官員如果不壓制住,朝廷的實力是會越來越弱的。比如當初發生天災,朝廷拿不出銀子,可是地方上的江南鹽商能夠拿得出來便是最好的例子。為什麼當時老八不去做,不是因為他做不要,而是他知道自己幹這件事情是會得罪官員的。

在這種情況下,老八其實已經和官員的利益綁架在一起了。這種情況下,老八如果繼位,他能夠做什麼。如果繼續像自己做王爺那樣子,朝廷倒是能夠其樂融融,可是底下的老百姓怎麼辦?雍正乾的那些事情,比如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等,是非常難的,要得罪很多很多的人。不要覺得你是皇帝,別人就會聽你的,中國曆朝歷代被弄下去的皇帝還少麼?


歷史是什麼


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大戰中,老八獨具慧眼知道拉攏文武百官,以贏得官心,所以被稱之為賢王。老四身為孤臣式的人物,再拉攏百官也是於事無補,所以只能逆襲式的繼續孤臣不講情面贏得康熙帝欣賞和獲取民心。

老四這一招可以說是兵行險著,在朝臣支持方面是遠遠不如老八的,雖然弱勢。但卻獲得了康熙的讚賞,最終傳位於他。而且拉攏的大臣雖然少,但都起到大作用,如年羹堯在西北牽制了大將軍王老十四,隆科多負責京城守衛,助他穩住了時局。

從九子奪嫡來看,表面上是老八厲害,其實老四才是真正的高手。

老八的為官之道是拉攏百官,以獲取支持。說白了他就是當時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他鞏固統治的根基就在於此。不像老四一樣繼位後敢拿既得利益集團開刀,大刀闊斧的改革。

老八如果繼位肯定不會拿既得利益集團開刀,因為他統治的根基在於此。那麼我們在看看康熙後期的敗筆,康熙晚年的敗筆不只是繼承人方面處理不當,造成了九子奪嫡。還有吏治腐敗,國庫空虛的嚴重現象。


康熙晚年的吏治腐敗國庫空虛有多嚴重呢,我們也不用紙面上的字數來大篇長論。通俗來說,一個帝國的中央朝廷腐敗以後,就好像一個人的心臟開始老化出現問題,進而波及到全身也就是說中央朝廷的一點腐敗蔓延到地方是很嚴重的。看看雍正改革時殺了多少貪官就可以知道一二。

康熙帝晚年的官場政治生態已經很嚴重了,處於一個關鍵時期,碰上老四的一番大刀闊斧改革是及時抑制住了,沒有惡化到很嚴重的地步。(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到了乾隆中後期又開始惡化。

如果碰上老八這樣的人,會繼續惡化下去,波及全國,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就會迅速由盛轉衰,最後也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或許老八有實力有手腕可以在各大勢力之間打擦邊球穩固統治,但根子已爛,到了他的兒子或者孫子當政時期,清朝可能就會成為下一個元朝享國近百年而亡。

當然以上假設只是根據問題加以結合現實而推理的,但一切假設必有漏洞,此假設只是個人所想,並非唯一標準,博君一笑罷了。


宋安之

雍正能夠登基成功,就證明其比八阿哥要高明,所以就算是八阿哥登基做皇帝,不見得能夠做的比雍正好,更何況雍正執政期間,推行了不少改革政策,沒有雍正這些改革,估計滿清很難挺到鴉片戰爭爆發。

雍正是一個鐵腕政治家,面對康熙留下來的一大堆問題,雍正採取的是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要認為康熙執政晚年清廷很穩定,實際上當時腐敗成風,而且滿清各個階級之間矛盾被激化,典型的就是漢人同滿人之間的矛盾。

康熙以仁義待官員,面對腐敗現象和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康熙採取的是拉攏和收買人心,這顯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康熙也曾意識到需要進行改革,但是康熙下不了決心,只能搞搞微服私訪,這其實不過是裝裝樣子。

而雍正登基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頓吏治,嚴懲腐敗官員。挽救了大清的財政,要知道康熙年間國庫一直空虛。雍正整頓吏治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雍正索性加強了中央集權,設立了軍機處。並且雍正還廢除了賤籍制度,這極大的緩解了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更重要的是雍正可以改土歸流,這可是需要觸動那幫既得利益者的蛋糕,這事換八阿哥去,他有這個魄力嗎?


小司馬遷論史

歷史不可假設,所以我們的一切都只是分析,老八當皇帝在當時並不是最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老八為人

不可否認,老八為人很好,與人相處不拘束於規矩與名分,並且與皇九,十,十四子關係都非比尋常,與朝中大部分大臣關係甚好,以至於皇親國戚都對他讚不絕口,同時與江南名流比如李光地等人關係密切。於是問題也出在這裡。康熙晚年的社會問題是,因為康熙治理偏向於寬厚,晚年吏治腐敗,國庫虧空嚴重,我覺得,以康熙聖明,一定知道問題所在,但,各地巡撫,朝中大員多與自己的皇子關係非同尋常,所以晚年康熙才整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八子越有人追捧,其實康熙越不放心。

康熙

二.張明德事件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讓廢,皇長子希望自己當太子並願意誅殺太子,結果讓康熙大為憤怒,覺得皇長子沒有仁愛之心,皇長子知道自己已經失利,就與康熙說民間相學家張明德說老八有皇帝之相,極力推薦老八,康熙更不高興了,從此認為老八有掙儲之心,康熙後來對八子嚴加指責,並想治罪,結果皇九子,皇十四子,皇十子都與康熙據理力爭,後來經查,發現是皇長子的陰謀,但康熙對老八一定有了戒心。



三.重立太子風波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想重新恢復太子太子位,於是經常與大臣說廢太子人不錯,到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康熙召集大臣,讓大家討論誰當太子比較合適,康熙聽大臣的,結果卻讓康熙大為意外,大臣都極力推薦老八,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康熙重則領頭的大臣佟大維,馬齊等人後來找理由將老八囚禁,並說自己夢到了太子生母很想念太子生母,大臣不敢反駁,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太子復立。經過此次事件,太子覺得憂慮,掙儲之心暴露,康熙五十年,太子黨羽大量被拿下,康熙五十一年太子再次被廢,從此太子無望

四.死鷹事件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出巡熱河,老八應該陪在左右,因為老八生母去世,所以無法陪伴,於是派太監說明情況,結果他託太監送康熙的鷹打開後已經奄奄一息,康熙大怒覺得老八沒有父子親情,隨後,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康熙停了老八俸祿老八大病,康熙表現冷漠,雖然後來恢復但形象大大折扣。康熙五十七年朝中大臣再次聯名請求立老八,康熙手御駁斥。



所以老八雖然民意大,但是永遠不會再當了,當了只會讓大清越來越腐敗,而且死鷹事件說明老八心理素質和思考問題欠考慮。

謝謝


飄零

看電視劇《雍正王朝》,老八這個“賢王”只是對有利用潛在利用價值價值和的人很厚待,同時也是為了收買籠絡人心,擅長權術鬥爭而不是治理國家,利益分配只針對一小撮人,廣大民眾是沒份兒的。看看老八被抄家的時候,為了遣散身邊的一干人等,發的遣散費高達1000萬兩白銀!身邊的大小奴僕哪個不對他忠心耿耿?看看康熙晚年,國家財政緊張,康熙焦灼到了什麼程度,雍正繼位後為錢燒心費神的情景。政治糜爛,官僚貪腐,民眾困頓都不在老八的心上,老八隻關心自己的權勢強弱和既得利益。這樣的人當了皇帝,既無雍正的決心和鐵腕反貪腐革除舊弊,也不會關心老百姓負擔的輕重有沒有飯吃,只會用天下人的利益交換官僚集團對他個人的忠心和支持,清朝的國運雪上加霜了


立志成蟲

在康熙晚年種種弊端凸顯。官員貪汙。吏治腐敗。黨爭激烈。邊疆不穩。派系複雜。這些問題康熙其實都明白。但是康熙由於歲數大了力不從心了。如果要根本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個改革者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才是長久之道,老八屬於老好人,在官員中威望極高,但是他不懂帝王心術。只是收買人心但是不會馭人。他手下貪官汙吏很多。他只會放縱。如果登基的話。矛盾會加劇。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削弱朝廷的權力。這種情況下不得不佩服康熙的眼光。他對待繼位人很慎重。選擇了一位真正的孤家寡人,使得清王朝延續將近200年


那首小情歌666

雍正皇帝是一位勤於政務,勇於進取的皇帝,他在位13年,既繼承了康熙皇帝主政時期的有力的措施,又糾正那個時期一些錯誤的措施,改變了康熙晚年的社會風氣,而雍正皇帝所採取的許多措施,也為後來乾隆的強盛奠定了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雍正皇帝的主要歷史貢獻有以下內容:

第一:強力反腐,整頓吏治。

第二:加強中央集權,設立軍機處。

第三:完善密摺制度,防止職業犯罪。

第四:改土歸流,加強民族團結。

第五:攤丁入地,減輕人民的稅賦負擔。

第六:廢除賤籍,使國民人人平等。

第七:建立秘密立儲制度,避免了九王奪嫡的悲劇的重演。

因此,如果當初老八繼位,不採取以上的措施,大清帝國有可能早就滅亡了,根本就不可能延續270年。


瀋陽楊藝

真的很難回答這樣的問題,而且在頭條我已經遇到太多假設性關於歷史的問題,誰不死了會怎樣,怎麼選擇了會怎樣,我覺得這類問題以後還是少出現在頭條好。

歷史是不容假設的,歷史的發展離不開當時客觀條件,我們可以去解讀,可以去追思,可以去總結,也可以作為飯後的談資,但唯一不能的就是假設,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沒有假設的空間。

希望頭條上少著這樣的問答,多些歷史真相的探討或者歷史所帶來的啟示,這也能使我們多培養點學習深度,而不是沉浸在歷史的虛幻裡。


歷史亂迷

不管誰上臺,漢人都是奴才,那怕你位高權重一身本領,在八旗貴族面前都是狗奴才!雍正是啟用了漢人才奪的皇位,可死在他手裡的年大將軍,跑路的鄔先生等等只能說明漢人在滿人面前只是個奴婢而己,死不足惜!大清旺盛百年是漢人一手撐起的,滿人只是個寄生蟲而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