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粘谁是对谁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吗?

蜜妞妈

其实不一定,主要要看不同孩子的性格和孩子的年龄段。一般来说,两岁以内的孩子都会表现得很粘人,因为他们的主要心理能量都要用在发展安全感和健康的依恋关系上。

等到两岁以后,孩子会逐渐的发展出“我自意识”,也就是我们说的“可怕的两岁”,孩子开始和父母对着干,这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对家长的依赖处于试验阶段,他们会很矛盾的同时想要离开和亲近妈妈的愿望,会离开妈妈几米远,玩一会儿,又跑回来粘一下妈妈,再跑开。


一般对于三岁以后的孩子就不会需要每时每刻和妈妈黏在一起了,但是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搬家、生病、父母争吵、受到惊吓等等应激事件,孩子会像变回小婴儿一样再次变得粘人,这是最自然的自我修复的方式,粘过这一段时间,孩子就又会开朗独立起来。


如果是孩子的粘人程度一直都很高,而且两岁以后也丝毫没有表现出反抗和独立的意思,那可能就需要关注了,爸妈如果自己找不到原因,也可以求助于儿童心理医生一类的专业人士。

我是echo小茵茵,一个有趣又有料的亲子漫画家。关于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在在评论里和我一起讨论哦~


echo小茵茵

一 首先我要回答这位妈妈,

你的孩子是跟爸爸建立了安全依恋行为。属于有安全感的表现。

对与安全感,有这样一个误区:孩子黏谁就是对谁没有安全感。

这是错的。

孩子还很弱小,跟他亲近的成人是他的依靠。是他的港湾。累了回来加油,受伤回来修复。

生活中常见到孩子玩儿一会儿就来找妈妈,抱抱,依偎一下。宝宝是把妈妈当做最信任最可以依赖的人。他知道,妈妈爱他、支持他。这正是对妈妈有安全感的表现。

所以,你的孩子也是对爸爸有安全感的表现。

另外:你的是男宝,孩子在4-5岁会有趋于强人的特点,也就是说他会有崇拜的对象,喜欢崇拜强势的一方,可能这个父亲的形象让他感觉高大伟岸。他就会特别愿意跟他待在一起。这也是整天跟父亲在一起的一方面。所以你不用担心。



二 其次,我要说孩子安全感重要性。

“心理学家把依恋关系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如果宝宝跟某人间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可以认为孩子是有安全感的。”

科学研究发现,安全感不仅影响孩子的社会情绪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所以安全感对孩子很重要,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




三 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敏锐地感知宝宝发出的需求信号,及时恰当地响应宝宝的需求。

比如,在孩子玩耍的时候,探索的时候,关注他,让他知道你在参与。当然不要过多的干预。或者在宝宝与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给予理解和安慰。

另外妈妈有情绪了也可以跟宝宝分享,让宝宝知道你很尊重他,在意他的意见。

量好的家庭关系,也是宝宝安全感的基石。



四 对照这些,看看你的宝宝是不是安全依恋型。

1 孩子玩的时候,一直注意你在哪里,时不时喊你一声。

2 孩子明显表现出把你当安全基地的行为模式,出去玩一下又回来,再出去玩一阵又回来。

3 如果孩子被吓到,或者他伤心的时候,只要被你抱在怀里,很快就不哭了,恢复了正常。

4 孩子愿意听你的话。

5 你把孩子抱起来的时候,孩子用胳膊搂着你,或者把手搭在你肩上。

6 孩子一开始害怕某个东西,但你安慰他说没关系,他就敢靠近。

7 你一回到家,孩子就给你一个大大的笑脸。

总结起来就是容易被你安抚,把你放在心上。


贺小禾up

我觉得孩子粘某个人,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而且孩子很依赖这个人,这个人平时对孩子还很溺爱。

比如我家大宝,从3个月开始,就是奶奶在带,大宝与奶奶特别亲,不管奶奶做什么,总要跟在奶奶旁边,即使已经上幼儿园了,奶奶起床了,如果大宝没有看见奶奶,就会哭着喊奶奶,一定要奶奶陪着。奶奶有时不能满足大宝的要求,奶奶会突然走开或者吼大宝,大宝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奶奶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导致大宝缺少了应有的独立,现在大宝上中班了,情况比以前要好很多了,但是如果我们周末想带俩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大宝还是一定要爷爷奶奶一起去。如果奶奶没有满足大宝的愿望,大宝就会哭闹。

相反,我家小宝由于一直是我全职在家带,小宝的需求我都会及时回应,即使不能满足,也会给小宝说清楚,直到小宝同意,由于给了小宝足够的安全感,即使自己暂时离开一会儿,小宝也会很乖地跟着临时照顾她的人。


成长为自己

应该不是缺乏安全感吧,我觉得是亲近感。

只要我在家,儿子不管要什么,比如喝水啊,要吃的啊,出去玩啊…总是跟我要和我打招呼,明明每次和我要零食吃,我都是去让他找奶奶,因为零食都在奶奶那放着了,但他第二次还是要经过我的口跟我要,而不是直接去找她奶奶要。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时候孩子有一些要求明明是正常需求,却总是遭到拒绝或者遭到那个大人的絮叨,所以他再有什么需求再不喜欢找那个大人(这是我按自家的例子说的)包括有时候我在房间躺着,他在客厅玩,他爸爸也在客厅看手机,他要喝水他不让他爸爸倒,跑到房间里面来,非要我倒。孩子有事就找我,不知道算不算是粘人的一种。

本来平时不觉得,现在这样用字打出来一看,我觉得我们家问题还挺大的。



其实他奶奶比我更宠他,只是有时候老人压根也不太懂小孩儿的心理需求。

在家,我打他打的最多,也打的最厉害,因为那些是非改不可的习惯。我们家门后很宽敞,经常有车子停在门口,有次他学别的小朋友 停在屋前的车子启动了 他们站在车子前面做鬼脸,来回跑,我正好看见,追上去把他拉回家 重重的打了他几个耳光,问他错了没有,以后还这不这样 他抽泣的说不出话来 半天才说着以后不这样了,我说你明明看了《警车珀利》,明明知道车子有死角区是很危险的,你动画片白看了吗?后来他再也没有这样过。还有一次他出去玩去了,我去找他,到处喊没人应,我急得啊……后来还是别人告诉我有可能在哪里哪里,我气得啊,因为我刚刚在她说的地方找过没人应啊。找到他之后什么话都没话,把他拉回家,又给了他几耳光,他哭的不成样。我问他,刚刚我喊你没听见吗?他说听见了,我说你听到了为什么不应声?他不说话。我说以后我再喊你,只要你听到了一定要回答我知道吗?你知道妈妈刚刚有多着急吗?他说好……

其实平时我管他是管得最松的,他在地上玩,找家里没用的小东西玩,在外面玩泥土……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的东西,我基本上都不会管。但是他的爷爷奶奶就喜欢唠叨,每次玩个什么东西都要管一下,那个不能玩,这个很脏……唉,我听了都累,何况一个小孩子能玩的开心有什么好说的呢,但是我一跟他们说,他们就不舒服。想法不一样,我也就不好说了。没有原则性的问题,我一般都不会打他的。 他爷爷奶奶不该管的管,该管的也不知道严厉管。所以我想着,如果我是一个小孩,我肯定会喜欢妈妈的管教方式一些。

小孩子为什么粘你都是有原因的,你让他感觉到内心的轻松,你平时懂他,他就会喜欢你。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说跟了外婆奶奶再久,只要妈妈一回来小孩就会喜欢妈妈,这句话我是不赞同的。

跟着奶奶久了妈妈一回来就喜欢妈妈,要么妈妈是个懂孩子的妈妈,要么是外婆奶奶太不懂孩子内心感受(并不是说奶奶外婆不爱孩子) 。

我堂哥的小孩就比较粘奶奶,不粘妈妈,他们都是住在一起。我一个姨妈的孙女也是粘我姨妈,不粘爸爸妈妈。

我儿子快两岁的时候我出去上班,一年多后来因为特殊情况还是回到家了,回来那段时间,孩子白天跟我玩的很好,晚上就要奶奶…😒 经过三五天,儿子就完全要我了,一直就要跟我睡,不跟奶奶睡了。

毕竟小孩都喜欢疯闹,老人又不喜欢动,妈妈年轻跟着小屁孩一起疯也增进了感情。

当然,我说的这些孩子粘谁是因为什么原因也都不是绝对的,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而已。


魔香姐姐

在早教中心作为一名亲子指导师,有很多过来的家长也会这么问,宝宝特别粘自己,或者特别粘奶奶,宝宝是没有安全感吗?


我每次都会给家长解释,宝宝没有安全感确实会导致粘人,但不是所有的黏人都是没有安全感,我们需要分清哦,1-2岁是宝宝建立稳定依恋关系的关键期,也是宝宝最黏人的时期,只要妈妈不在身边,宝宝就会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宝宝为什么会这么黏人?怎样让宝宝变得独立起来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黏人的原因:

1-2岁的宝宝正处于学习说话、走、跑的关键期,他的大脑发育也正处于一个活跃期,各种新能力的增长,心理发展的日趋复杂,独立意识渐趋强烈,这些复杂的感觉让宝宝变得缺乏安全感,他比往常更需要父母的关怀。

孩子黏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人对孩子比较溺爱,不太让孩子接触外界环境,陌生人,导致孩子对家人十分依赖,缺乏独立性,对陌生人,陌生事物,陌生环境都采取谨慎与回避的态度,一旦与亲人分离就表现得反抗,紧张,恐惧等。



怎样让宝宝不再黏人

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宝宝身边,因此,对过于黏人的宝宝,一定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宝宝依恋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1.给宝宝充分的安全感。爸爸妈妈即时每天都要忙于上班,也不能忽略了宝宝,要告诉宝宝你只是暂时离开,会在约定的时间回来。还可以在白天打电话给宝宝,让他知道爸爸妈妈随时在他身边。


2.让宝宝学会独处。大人可以尝试着在饭后给宝宝一个玩具,让宝宝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玩耍,让他逐渐适应独处。开始时,如果宝宝不适应,大人可以陪宝宝一起玩,慢慢地等宝宝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之后,爸爸妈妈就可以走开一会,并说:“妈妈先去喝口水,一会回来和你玩。”

3.多给宝宝机会接触外界环境和外人。宝宝在体会了社交行为带给自己的快乐之后,会逐渐开始尝试接触陌生事物,慢慢变得大胆起来。

4.对于因分离焦虑而哭闹的宝宝,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吓唬宝宝。如“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这样做只会让宝宝更害怕,更黏你。对于宝宝的哭闹行为,爸爸妈妈要给予快速的回应,抱抱宝宝,安抚他的情绪,给他安全感。

5.避免照顾宝宝的任务依赖一个人。宝宝黏人还可能是以因为平时将照顾宝宝的责任过度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会让宝宝过度依赖这个人。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增加家中其他人照顾宝宝的机会。

6.让宝宝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由大人包办孩子的一切。比如孩子可以自己吃饭,就应该让他自己吃,而不是大人去喂,减少孩子的依赖感



可可亲子屋

从我带孩子的经历看,孩子粘人是对“被粘”的那个人有安全感的表现,只不过孩子内心非常害怕这种安全感消失,才会表现的特别“粘人”。

我是自己带孩子的,孩子两岁之前用日间保姆帮忙,两岁之后送了私立幼儿园。我的工作不用坐班,但是每周也会要出去一两天;我怀孕前考上博士,孩子生下来以后特别着急去上课,但是舍不得把孩子完全交给别人带,就会在不得不外出的时候请老人过来帮忙看着保姆带半天孩子。孩子十一个月出了婴儿急疹,算是她第一次生病吧。病好之后孩子的明显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情绪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对我的离开反应特别大。

只要我在家,孩子几乎长在我身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事情都会喊“妈妈弄!”家里老人说我不在家时孩子特别好带,从来不粘人,出了吃喝睡觉就是自己玩。后来我观察过老人和阿姨带孩子的场面,发现她们经常会否定孩子的探索活动和负面情绪,告诉她不要跑太快、不要发脾气......我跟孩子一起时会鼓励她陪伴她接触感兴趣的事物,她不高兴时会试着帮她分析自己不高兴的原因,总之只要我在场,孩子的自由度比较高,玩得比较开心;而老人和阿姨怕孩子出了问题不好交代,对孩子的限制比较多,孩子察言观色之后就会比较安静,也就是大人所谓的“非常好带”。

做为搞教育出身的人,我对于孩子能在我面前尽情展露自己的情感是很欣慰的,虽然自己体力上比较累,但是给了孩子最强的安全感和依赖感。现在孩子四岁多了,我们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沟通商量,她为了能和我在一起多呆学会安静玩耍看书,有任何困难也愿意向我寻求帮助。

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在幼年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粘人”是孩子表达依赖的主要方式。这个阶段家长如果能给予足够的耐心包容,帮助孩子分析他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逐渐帮孩子建立“语言沟通”的习惯,你就会成为孩子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那个人。

亲妈:留英双硕士,传媒经济学博士在读,高校媒体专业教师,致力于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亲妈学堂

相反,孩子黏谁说明那个人可以给到他安全感。

首先,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谈举止等方面表现带来的。

第二,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这里我们就主要谈谈主观方面。要让对方产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让对方相信自己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必须在言谈举止方面能够体现出来,比如:说话要算数,说得到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要乱承诺;经常给TA说说心里话,说说你的想法,经常问候和关心一下TA的生活;无论多忙都不要不理TA,经常给TA一些惊喜;不要再对其TA(异性)太好,言谈和行动上都一样;愿意为TA改掉你的不良习惯。

第三,物质上的安全感。如果想要真正的让TA放心,你还必须具体物质上的安全感,也就是说你必须让TA感到,生活所需是不用愁的,不用担心没有钱生活,这其实是一条相当重要的因素。

家可以说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同样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精神层面:

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Ta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抵制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2.物质层面:

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那么Ta的物质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的时候,安全感相对在下降,那么Ta便通过在精神方面追求新的替代者,来满足Ta在物质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情感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到,而通过婚姻这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感,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安全感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依恋作为婴儿与成人互相作用中产生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婴儿的现实发展,还会对他们的人格形成、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凡是与情感体验相联系的事件或经验,都容易对人发生明显而持久的影响,对婴儿也是如此。在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和情绪状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些情绪体验和情感记忆会转化为他们和外界发生联系、与他人相处的内在原则和行为方式。有了这种安全依恋感,婴儿便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从而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并尝试与陌生人接近,这样就可以使婴儿扩大视野,快速发展其认知能力。

研究依恋的美国心理学家曾指出,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强烈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一生中都将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种论断也许有些绝对,但是有其他的心理学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此观点的价值。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在婴儿时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到3岁半时,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恋的同龄儿童更为活跃,较多地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追随,富有同情心,表现出有领导才能。而那些没有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容易胆怯退缩,对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对环境适应力差。


育联网

每一个跟孩子有关系的问题,都是分不同情况的,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葛越老师在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家庭教育的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些小时候的小问题,回头看,家长没必要太焦虑,因为这都只是孩子的一个时期,过去后你会发现,这段时期结束的太快了。就像我母乳喂养两年,孩子一岁后家里老人总说,孩子太恋奶了,在这么喂下去以后断不了。两岁后我跟孩子沟通,自然离乳,双方都没有任何痛苦,回奶也很自然,甚至一个月后再问他,他根本不记得吃过妈妈两年的奶。

孩子成长的太快,具体问题真的要具体分析,“无条件养育”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幸福和自信。


萨妮儿

恰恰相反,我认为孩子粘谁是因为他感到对方能带给他更多的安全感,更值得信任。



一般情况下,谁带孩子的时间比较长,他就更粘谁, 大部分的孩子还是特别喜欢粘妈妈,俗话说,孩子看见娘,没事哭三场。这是因为,在三岁以前孩子都会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所以不管吃饭睡觉,甚至连妈妈上厕所,他都要求粘在妈妈身边,不许妈妈离开她的视线。除非妈妈常年在外,不在他身边,他会把带他的人(可能是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保姆)放在妈妈的位置去信任去依赖。



当然,孩子太粘一个人了,会感到特别累,我们可以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家人或别的小朋友参与进来,陪陪她搭积木,踢踢球,玩玩沙子;也可以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扩大了孩子的社交圈,又培养了孩子与别人相处的经验,将来到幼儿园或者学校,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会比较得心应手。

对于粘人的孩子,也不要过多的感到焦虑。不管您的孩子孩子粘的这个人是爸爸还是妈妈,我们应当感到庆幸,一生当中,孩子愿意毫无条件地信任,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我们也就这几年。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充分的享受这份依赖,这份甜蜜的负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蜗牛妈妈育儿宝典



我们家里有两个宝宝,两岁多的小宝特别喜欢粘妈妈。或者说是抢妈妈。每次姐姐放学前小宝可以独自玩儿玩具、看书看电视、画画、贴小粘贴……很独立,一旦姐姐放学回家跟妈妈坐在沙发聊天,或者妈妈陪姐姐练琴,小宝立马就影帝上身!各种假摔,在家里平滑地面忽然坐下哭着说自己摔倒了好疼啊,走不了路了,让妈妈抱着……

我觉得孩子喜欢粘着妈妈有三种原因:

一是妈妈比较忙,陪孩子的时间少,孩子迫切的想要和妈妈在一起,所以一有时间就会黏着妈妈。

第二种原因恰恰相反,就是因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太久了,导致孩子和其他家长疏远了,或者是妈妈过分满足孩子,依赖孩子。

三是多子女家庭,孩子之间争宠的方式。



我们家大宝婴幼儿期特别粘爸爸,因为当时我们两地分居,一周才见一次爸爸,晚上每当外边有汽车大灯闪烁,睡眼惺忪的大宝都会立刻爬起来,掀起窗帘看看是不是爸爸回来了!很显然,我们家大宝属于第一种情况,父爱缺失。

后来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不顾一切的调动工作,终于在六岁以后让爸爸可以每天陪伴大宝,爸爸尽量早回家接送孩子,每天跟孩子一起玩游戏,甚至只是一起吃点水果聊聊天,孩子都感受到父亲的爱,当父爱适度满足时,孩子就不会那么依赖爸爸了。

小宝显然是第三种,我需要让她自信的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她跟姐姐不一样,她是特别的,妈妈爱她。不是因为她可怜,她弱小,她受伤了,而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如果是第二种,一般父女、母子出现的概率较高,即父女与异性子女之间,甚至祖孙间。家长应学会适当的放手,不能所有事情都包办代替,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也要相信,除了你,其他家长也同样会吧孩子教育的非常出色,放手让孩子去做,也许孩子刚开始不会,但我相信慢慢的随着能力的增强,孩子是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放心把孩子交给其他监护人,不时给自己一个小假期,也可以重现江湖焕发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