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官媒總編:“我的國”確實還有“不厲害”的地方

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成為“世界第一”,說得有鼻子有眼,而中國實際上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

忠言逆耳!官媒總編:“我的國”確實還有“不厲害”的地方


我們不妨共同讀讀文中的乾貨——

·我們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關的重大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差距。

·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不可否認,這些為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那些把中國建設成就誇大其詞的與論,無論出於什麼動機,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其結果是誤國害民。

透過這些犀利的言辭,我們能夠鮮明感受到這位科技媒體掌門人的直言不諱。在他看來,社會輿論中,“厲害了我的國”氣氛濃厚,但公眾必須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於人!

當“自信”升級為“自負”,一則不利於我們客觀認識自身不足,二則恰巧給了別人口實,畢竟國際社會上“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

忠言逆耳!官媒總編:“我的國”確實還有“不厲害”的地方

“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其實,經由中美貿易戰、“中芯”之困等事件的洗禮,社會輿論對這樣刺耳但客觀的論調接受起來也更容易了。在中國重回世界舞臺中央的大背景下,我們尤其需要戒驕戒躁,多一些逆耳忠言,有助於中國社會的集體清醒。


透過這次輿論熱,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深刻議題:面對中國科技乃至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們到底應該秉持怎樣的態度?

社會心態是時代的“晴雨表”“風向標”。一個國家的社會心態相當微妙,有時候自信太少,成了妄自菲薄,恨不能處處將自己一筆抹倒;有時候自信太多,成了妄自尊大,彷彿第二天就可以“趕英超美”。反觀中國社會,這兩種心態其實都出現過,也都曾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斗轉星移,改革開放讓中國富起來,新時代讓中國強起來。當“新四大發明”“超級工程”等頻頻引來國際社會豔羨,“厲害了,我的國”成為一種普遍心聲。與此同時,“月亮還是人家圓”的崇洋心態其實一直沒有消弭,大事當前,總是有人以“技不如人”“器不如人”作為打退堂鼓、掛免戰牌的理由。可以說,社會心態始終處於搖擺拉鋸的狀態。

忠言逆耳!官媒總編:“我的國”確實還有“不厲害”的地方

中國人該不該自信?當然。我們確實取得了歷史性進步,創新創造的迅猛勢頭、“中國製造2025”等宏偉計劃,甚至讓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心生畏懼壓制之心。

中國人該不該清醒?當然。作為後進者,中國的發展水平難言均衡,優勢亮眼,短板更突出。別的不說,一個芯片就足以卡住中國的脖子,我們在發展,別人也不會停滯,“彎道超車”談何容易?


忠言逆耳!官媒總編:“我的國”確實還有“不厲害”的地方

一個國家要發展,不能失去豪情,也不能丟了理智,過於自卑和過於自負同樣害莫大焉,只有對優長與短板都心中有數才是真正理性的態度。今天的中國,站在厚積薄發的發展新起點上,該仰望星空時,決不能妄自菲薄、怯懦退縮;但攻克核心技術不會在一朝一夕間,該腳踏實地時,決不能盲目樂觀、浮躁冒進。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獨立自主、艱苦奮鬥永遠是中國發展的主基調。往哪個方向發展、按什麼節奏發展,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美國等發達國家之於中國,固然有參照意義,但我們不能被“參照系”牽著鼻子走,還是要以我為主。一心一意辦好自己的事,成就了今天的中國,我們也要以此開創未來。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